鉤端螺旋體乳膠凝集試驗

鉤端螺旋體是一種細長柔軟螺旋體,廣泛存在於多種野生動物與家畜體內,可引起人類及哺乳動物的全身性感染,帶菌動物是鉤端螺旋體的主要傳染源,以接觸傳播為主。在我國鼠和貓是主要傳染源。當人感染後,採集發病2周的血液檢查血清IgM抗體,對早期診斷鉤端螺旋體病有重要價值。2-4周后出現IgG抗體,以後以IgG抗體為主。

基本介紹

  • 名稱:鉤端螺旋體乳膠凝集試驗
  • 所屬分類:顯微鏡檢查
正常值,臨床意義,注意事項,檢查過程,相關疾病,相關症狀,

正常值

0-1∶40。

臨床意義

陽性:滴度高於1∶40可作為鉤端螺旋體病的診斷依據。

注意事項

檢查前: (1) 抽血前一天不吃過於油膩、高蛋白食物,避免大量飲酒。血液中的酒精成分會直接影響檢驗結果。  (2) 體檢前一天的晚八時以後,應開始禁食12小時,以免影響檢測結果。  (3) 抽血時應放鬆心情,避免因恐懼造成血管的收縮,增加採血的困難。  檢查後: (1) 抽血後,需在針孔處進行局部按壓3-5分鐘,進行止血。注意:不要揉,以免造成皮下血腫。  (2) 按壓時間應充分。各人的凝血時間有差異,有的人需要稍長的時間方可凝血。所以當皮膚表層看似未出血就馬上停止壓迫,可能會因未完全止血,而使血液滲至皮下造成青淤。因此按壓時間長些,才能完全止血。如有出血傾向,更應延長按壓時間。  (3) 抽血後出現暈針症狀如:頭暈、眼花、乏力等應立即平臥、飲少量糖水,待症狀緩解後再進行體檢。  (4) 若局部出現淤血,24小時後用溫熱毛巾濕敷,可促進吸收。

檢查過程

檢查方法:抽血。

相關疾病

鉤端螺旋體肺炎,異尖線吸蟲蚴移行症,鉤端螺旋體病神經系統表現,鉤端螺旋體病的腎損害,鉤端螺旋體病

相關症狀

腓腸肌壓痛,腎功能衰竭,發燒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