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股

金融股

金融股是處於金融行業和相關行業的公司發行的股票。金融股包括銀行股、券商股、保險股、信託股期貨商股等。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金融股
  • 外文名:Financial stocks
  • 發行公司:金融行業和相關行業的公司
  • 類型:銀行股、保險股、期貨商股
A股,銀行股,券商股,保險股,信託股,企業股,投資優勢,強勢行情,應對策略,泡沫風險,

A股

銀行股

600000 浦發銀行(上海浦東發展銀行) 600015 華夏銀行 600016 民生銀行 600036 招商銀行 601009 南京銀行 601166 興業銀行 601169 北京銀行 601328 交通銀行 601398 工商銀行 601939 建設銀行 601988 中國銀行 601998 中信銀行 000001平安銀行002142 寧波銀行601288農業銀行 601288光大銀行

券商股

600030 中信證券 600837 海通證券 601099 太平洋 000562 宏源證券 000686 東北證券 000728 國元證券 000783 長江證券

保險股

601318 中國平安 601601 中國太保(中國太平洋保險) 601628 中國人壽

信託股

600643 S愛建 600816 安信信託 000563 陝國投A

企業股

企業股分為上證(6位編碼,60 開頭)和深證(6位編碼,00 開頭);
600271 航天信息 600498 烽火通信
000977 浪潮信息 000930 中糧生化

投資優勢

從市場因素判斷,金融股具有四大投資優勢:
一、股價不高,金融股中大部分個股的整體股價目前仍然不高,特別是證券股信託股基本上處於剛剛起步階段;
二、增量資金介入明顯,從成交量分析金融股上漲時放量顯著,而下跌時量能迅速萎縮,顯示出介入資金是立足於長線投資,並堅定看好該板塊的後市;
三、技術形態良好,個股底部形態構築完整紮實;
四、有政策利好支持,金融股是解決股權分置的潛在試點板塊。
在目前的市場大背景下,金融股的市場號召力和對資金的吸引力正在逐步顯現出來,該板塊有望成為領漲核心,值得投資者的密切關注。

強勢行情

金融板塊行業景氣程度良好,將成為穩定行情的堅實力量。預計節後行情將出現橫向震盪的“三角洲”形態,未來指數漲跌幅度收窄將成為一種趨勢。
海外資金熱情追捧
從大的方面來說,現在大家都看好中國經濟,外資普遍就有強烈的投資中國的衝動。由於中國的銀行已經大都經過了改制,其經營狀況能夠很好地反映中國經濟成長的實際狀況,而且因為風險控制能力的提升,它們在保持持續穩定增長過程中具有獨到的優勢。所以,如果要投資中國的話,最簡單的方式就是投資中國的銀行。這就可以解釋為什麼中國的銀行股票在海外市場發行時受到熱情追捧。
這些股票在境內市場上市,無疑也會受到各類投資者的廣泛認同。如果說過去中國的實體經濟還難以支持銀行業的大發展,也無從在股市上形成對金融板塊的有效支撐的話,那么客觀而言,現在中國的經濟結構已經初步具備了建立相對完善的金融體系,讓金融類股票獲得應有估值的條件。
金融板塊引領強勢
近一段時間以來,金融行業景氣程度頗為良好,華夏銀行(21.52,-0.08,-0.37%)昨日率先漲停,帶動民生銀行(14.88,-0.17,-1.13%)、浦發銀行(57.05,0.58,1.03%)等紛紛大幅上揚,成為主導大盤後期走勢的核心力量,預計該因素在中短期行情當中將繼續發揮主導性因素,成為A股估值穩定的新動力。
數據顯示,2007年一季度銀行業景氣指數創歷史新高,達到69.6%,連續第7 個季度攀升,表明銀行業經營狀況良好;不良貸款率不斷下降,撥備覆蓋率計提充分,表明銀行資產質量不斷改善,而2007年銀行將有望繼續獲得稅前工資抵扣和在2008 年兩稅合一,有效稅率將不斷下降,這些將刺激銀行釋放利潤;從巨觀調控方面來講,上調存款準備金率對銀行影響有限,而加息對銀行影響偏正面;而股指期貨的推出將凸顯大市值銀行戰略地位。在銀行股帶動下,市場心態逐步穩定,周三大盤收盤再度震盪走高,可以說銀行股和金融板塊已經成為短期行情核心因素。
有意思的是,在A股市場歷史走勢上,屢屢出現這樣的特徵:即主導產業和上市公司引領整個大盤強勢。正是由於此,本輪牛市的發展脈絡其實是相當清晰的,藍籌股的演繹主線也是相當清晰的,只不過因為目前大盤處於暫時震盪中,難以見到對指數協同效應。從這個角度上看,在個股充分活躍的前提下,未來指數總體強勢、橫向震盪的機率較大。
未來行情是“三角洲”
從盤口來看,周三大盤以3708點低開後迅速走低,一度下探到3656點,而後繼續被蜂擁而至的買盤托起,經過連續的三波上攻後,股指不僅立即收復失地,還在金融板塊的帶動下創出新高,直指3800點關口。但從趨勢上看,目前上證指數的上攻斜率已經收窄,走出大幅上升行情的可能性不大,更有可能出現類似於橫向震盪的“三角洲”行情。在這種情況下,應採取以下策略應對節後的走勢。

應對策略

首先,在大盤系統性風險較小的情況下,行業成長性良好,質地優良的公司將率先貢獻利潤,選擇那些行業增長前景明朗、公司成長可靠的大型優質藍籌股,穩定持有,可以獲得高於市場平均水平的收益。
其次,近期市場進入季報集中公布期,應堅持主題投資策略。如果說2006年屬於股改主題,那么,2007年將屬於包括定向增發和整體上市在內的資產注入主題,可以帶給上市公司和投資者雙重的財富效應。上海證券 彭蘊亮

泡沫風險

風險的產生
股市一則以喜,一則以憂,喜的是股市市場價值取向的調控措施越來越清晰,憂的是金融股與資本市場互相激揚,加大了股市的泡沫隱憂。
恐高情緒作祟,股市傳言頻發,包括扼制上市公司定向增發熱、嚴控銀行貸款流入股市,空穴來風的人民日報社論成為此次傳言中的點睛之筆。在政策層面上的建議一仍舊慣,主要集中在央票等手段回收流動性,提高利息應對資產泡沫
但管理層顯然認為加大上市進度、加強金融創新給投資者提供更多的投資渠道、嚴格監管是更好的去泡辦法。這代表了以資本市場改革為起點的新市場觀正在形成,即政府不再對資本市場設定人為風險警戒線,而代之以市場平衡手段,進行遠距離遙控。這與1995年國債期貨風波出台後叫停金融期貨的方法,顯然有天壤之別。
這不僅體現在中信、交行以及今年紅籌股回歸A股的熱潮,也體現在久聞樓梯響的股指期貨的緊鑼密鼓的準備工作,上海銀行間同業拆放利率(Shibor)基準短期融資券將推出試點,市場輻射範圍正逐步擴大,有關部門急於實現利率市場化的心態躍然而出,央行的利率調控手段屢成空調是貨幣政策的心腹大患。
最新的信息來自於上證所。上海證券交易所近日發布公告,修改交易規則中涉及價格限制幅度的部分條款,將新股上市首日等無價格漲跌幅限制股票的集合競價申報價格限制範圍,從發行價(或前收盤價)的50%至200%,調整為發行價(或前收盤價)的50%至900%。上證所冒著有些個股上市首日會遭遇非理性溢價的風險,修改交易規則提高新股上市首日的定價效率和套利空間,一方面表明管理層對當前股市行情的認可,另一方面也說明在一步到位的市場定價與溫水煮青蛙式的定價之間,他們寧願選擇前者,以提高市場定價效率。
我國的金融市場相比經濟體量而言仍然滯後,美國財長保爾森本周談到中國時表示,“他們的金融市場相對於其經濟來說是欠發達的”,但與中國市場化的歷程比,中國的金融市場的發展有時有超前之嫌。比如股指期貨就是國外去工業化時代的產物,而我國正處於重工業化時期,金融機構脫下行政馬甲不久,就搭上了國際快車,以老爺車的根底進行大提速,人們的擔心不是沒有理由。起碼超過國外十倍以上的存貸差贏利模式就是保護的產物而不是競爭力的體現,在貸款大幅增加的前提下不良貸款風險被隱藏,一旦經濟處於緊縮狀態,就會水落石出。
總體而言,我國內部市場的承受能力應該與市場化的步伐相匹配,例如保證金交易在監管力度不到位之前對保證金交易持慎重態度,就是一個可行的選擇。在形式上的市場化創新花樣百出之際,要提醒的是,逐步取消對於國內銀行的保護性舉措也是市場化的核心議題之一。
流動性過剩的危機惡化
金融機構大量上市惡化了我國的流動性過剩的危機,金融股在資本市場舉足輕重的重要地位,占總市值的40%上下,目前我國滬深兩市的總市值已達15萬億。中信與交行即將在登入A股市場,城商行上市躁動不已,從去年下半年以來,先後透露上市計畫的城市商業銀行包括北京銀行、寧波商行、重慶商行、南京商行(已更名南京銀行)等。
一方面央行發行央票、提高準備金率、加息對沖貨幣流動性,另一方面,銀行資金從資本市場滾滾而來,這可能導致兩方面的不良後果,一是銀行的貸款衝動無法抑制,今年第一季度的貸款數量足已說明這一點。更要害的問題在於,在銀行存貸差贏利模式受到保護的情況下,銀行缺乏內在的創新激勵機制,並且在投放貸款時,不一定能遵照效率優先的原則,一味追求大公司大項目成為常態。
另一後果是流動性過剩的放大效應導致實體經濟萎縮,金融機構之間互相持股,銀行、券商與保險機構互為依託,同氣連枝,風險來時滿船皆翻。甚至一些實體經濟企業也設立投資公司熱衷於快錢,這令人想起1929之前的美國。將於本周五上市的中信銀行掀起申購熱潮,凍結15000億元資金,解凍之後銀行間同業拆借利率仍然居高不下,市場對資金的渴求可見一斑。
市場化取向與投資渠道多元化大方向正確,否則,儲戶存款只能在樓市與股市之間來回倒騰。搞垮資本市場的不是金融創新手段與市場化取向,而是瓦解實體經濟,抽掉資本市場的階梯,讓資本市場高懸於半空,上不著天,下不著地,自然只能象牛頓的那隻蘋果那樣下墜。管理層資本市場的創新、監管與實體經濟的效率兩手都要抓,兩手都要硬,否則,將被自己製造的泡沫所吞噬。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