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市渝東南農業科學院

重慶市渝東南農業科學院

重慶市渝東南農業科學院位於重慶市中部的涪陵區東北部,距涪陵城區約20公里,是全國600多家地市州農業科研機構之一,正處級公益一類事業單位。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重慶市渝東南農業科學院
  • 簡稱:渝東南農科院
  • 創辦時間:1959-1-29
  • 機構屬性:正處級公益一類事業單位
  • 所屬地區:重慶市涪陵區
  • 類別:科研院所
  • 現任院長:張致力
機構簡介,歷史沿革,領導信息,內設機構,科研管理部,財務管理部,後勤服務中心,榨菜研究中心,作物研究中心,植物保護研究中心,地圖信息,

機構簡介

重慶市渝東南農業科學院占地840畝,其中,科研用地300餘畝,養殖水池100餘畝,綠化林地300多畝,山坪塘2口約76畝水面。
重慶市渝東南農業科學院成立於1959年,經過60年的建設和發展,現已成為重慶市中部地區唯一融農作物種質資源鑑定評價、遺傳育種、栽培生理、植物保護、土壤與植物營養、農副產品貯藏加工等多學科,以榨菜研究為龍頭、新品種選育為核心,集農作物產前、產中、產後套用技術研究於一體的綜合性農業科研機構,是重慶市重要的區域性農業科技創新平台。研究作物主要有榨菜水稻紅心蘿蔔玉米苧麻以及寬柄芥、大頭芥、抱子芥、筍子芥等芥菜類蔬菜。以莖瘤芥(榨菜)為主的芥菜綜合配套研究、雜交水稻優質抗病育種和農作物病蟲害防治研究三大突出的科研優勢,在同行中有較大影響和聲譽。
是“南方芥菜品種改良與栽培技術國家地方聯合工程實驗室”、“榨菜品種改良與栽培技術重慶市工程實驗室”、“重慶市芥菜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國家麻類產業技術體系涪陵苧麻試驗站”、“重慶市稻瘟病抗性鑑定基地”的依託單位,建有市級“博士後科研工作站”,並組建了自身科技成果轉化平台——重慶涪陵綠原農業科技發展公司。

歷史沿革

重慶市渝東南農業科學院,前身為重慶市涪陵區農業科學研究所,由四川省農業改進所林業改良場川東分場、川東區涪陵專區農場、四川省涪陵專區農場、四川省涪陵專區農業試驗站等逐步演化而來。
1959年1月29日,經四川省農業廳批准,正式成立涪陵專區農業科學研究所,旨在強化原涪陵專區農業試驗站的工作職能,專門從事農業科學實驗活動。涪陵專區農業科學研究所從1959年2月1日起啟用新印章,標誌著我院正式步入科研機構序列。
1968年10月,涪陵地區“五七”幹校在涪陵地區農業科學研究所成立,農科所與幹校機構合併,只保留單位名稱,人員分配到各連隊,領導工作由涪陵地區“五七”幹校革命委員會履行。
1971年1月,“五七”幹校撤銷,恢復涪陵地區農業科學研究所。根據涪地革委發(71)字第81號檔案“關於完善涪陵地區農業科學研究所革命委員會的批覆”精神,領導班子逐漸建立和完善。
1978年全國科學大會召開以後,單位職能和發展方向進一步明確,組建了專業研究室、課題組,開始承擔國家、省、地下達的科研課題,科研工作得以迅速發展。
1996年4月,涪陵撤地設市,經涪陵市編制委員會批准(涪市編辦發[1996]2號),更名為四川省涪陵市農業科學研究所。
1998年4月,經涪陵市編制委員會批准(涪市編委發[1998]10號),增掛“涪陵市榨菜研究所”牌子,旨在突出主要研究方向。
1998年7月,因重慶市直轄,行政區劃調整,經重慶市涪陵區機構編制委員會批准(涪區編辦發[1998]1號),更名為“重慶市涪陵區農業科學研究所”。
2013年12月26日,經重慶市機構編制委員會辦公室批准(渝編辦[2013]224號),更名為“重慶市渝東南農業科學院”。

領導信息

院長董代文:主持院行政全面工作。
黨委書記王興勇:主持院黨委全面工作。分管意識形態、宣傳、群團、退管、計生、網站管理;黨政辦公室、農產品貯藏加工研究中心。
黨委委員、副院長張致力:分管統戰、財務、醫保、節能降耗、新聞發言;財務管理部、榨菜研究中心、植物保護研究中心、生物技術中心、園藝研究中心。
副院長王 彬:分管科研、科技服務、人事、基礎建設、招投標及物資採購、智慧財產權、愛國衛生、綜合檔案、職工績效考核;科技管理部、作物研究中心、特種養殖中心、經濟作物研究中心、後勤服務中心。
黨委委員、紀委書記劉勤:分管紀檢監察、勞動紀律、綜治安全、內設機構考核、信訪、保密、普法、幫扶。
黨委委員、工會主席周鴻鵠:分管組織、工會。
五級職員張 傑:分管涪陵聯絡點,協助分管基礎建設。

內設機構

黨政辦公室
(1)負責全院綜合協調工作,處理日常事務;
(2)負責制度建設、目標考核、公文處理、文書檔案、政務值班、計畫生育、印鑑、網路、車輛等日常管理工作;
(3)負責黨的建設、紀檢監察、信訪穩定、群團日常事務管理工作;
(4)負責幹部管理、人事勞資、教育培訓及退管服務工作;
(5)完成院交辦的其他工作任務。

科研管理部

(1)負責組織編制實施全院科研發展規劃、科技管理制度的制定和執行。
(2)負責各類科研項目申報、實施、結題的組織管理。負責綜合類科研、科技成果轉化項目申報材料的編制和重大科技材料的起草工作。牽頭組織科研成果的鑑定和請獎。
(3)負責整合科技資源,開展農業科技信息及政策研究,為本院提供政策諮詢和科技信息服務。
(4)負責成果轉化、對外合作的協調工作。
(5)負責綜合檔案室管理,科技檔案收集、整理、立卷等工作。負責院學術委員會、院科協的日常管理工作。負責科技統計、智慧財產權保護、圖片資料、種質資源保存等工作。
(6)承辦院交辦的其他工作任務。

財務管理部

(1)負責執行財務管理制度,編報和執行部門預算,籌措和管理各項資金;
(2)負責院事業財務管理、項目財務管理及節能降耗事務工作;
(3)開展農業產業經濟、環境經濟及區域經濟等農業農村經濟評價及政策研究;
(4)完成院領導交辦的其他工作任務。

後勤服務中心

(1)負責水電氣及食堂管理、基礎設施建設維護、環境衛生、房產管理工作;
(2)負責院生產資料的採購與管理、科研基地及其他土地(林地)、山坪塘漁塘等管理工作;
(3)負責全院綜合安全、森林防火等工作;
(4)完成院交辦的其他工作任務。

榨菜研究中心

(掛芥菜研究中心牌子)
(1)圍繞榨菜、芥菜及特色蔬菜開展種質資源、新品種選育、栽培技術及其相關領域的系統研究;
(2)承擔國家、重慶市及本區本院有關榨菜、芥菜方面的研究任務,解決榨菜、芥菜生產上的技術難題;
(3)以研究選育榨菜、芥菜良種為主,適當開展其它特色蔬菜良種的引進開發和利用工作;
(4)負責南方芥菜品種改良與栽培技術國家地方聯合工程實驗室(重慶)、重慶市榨菜品種遺傳改良和栽培技術工程實驗室、重慶市芥菜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相關業務及管理工作;
(5)承辦院交辦的其他工作任務。

作物研究中心

(1)開展水稻新品種選育、特異材料創新,育種新方法和新技術、配套栽培技術,新型耕作與栽培技術、繁育技術、示範推廣研究以及品種資源的收集、整理、保存、評價、利用和再生力強的雜交水稻新品種培育、篩選等研究;
(2)開展玉米遺傳改良、新品種選育、引進、鑑定及篩選、新技術示範推廣、配套栽培技術;
(3)開展地方特色的小雜糧作物種質資源蒐集及相關技術研究套用;
(4)承辦院交辦的其他工作任務。

植物保護研究中心

(1)開展榨菜(芥菜)、水稻等主要農作物主要病蟲草鼠的為害規律、安全防控技術及相關領域的系統研究;

地圖信息

地址:重慶市涪陵區江北街道辦事處二渡村

地圖信息

打開百度地圖查看詳情

反饋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