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交通大學理學院

重慶交通大學理學院

重慶交通大學理學院前身為重慶交通學院基礎部,2006年7月更名為“重慶交通大學理學院”。學院以“學數理化,鑄科學魂”為理念,師生同攜手,上下共此心,篳路藍縷,使學院逐步發展壯大。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重慶交通大學理學院
  • 所屬地區:重慶市
  • 類別:公立大學
  • 學校類型:理工
  • 理念:學數理化,鑄科學魂
學院概況,機構設定,學院領導,師資隊伍,專業介紹,數學與套用數學,信息與計算科學,套用化學,人才培養,科研成果,

學院概況

學院現有運籌學與控制論、套用數學、計算數學、套用物理、套用化學五個學科和信息與計算科學、數學與套用數學、套用化學、套用統計學四個專業以及高等數學、大學物理兩個公共基礎課教學部。運籌學與控制論為學校重點建設學科,套用統計學為新增專業,將於今年9月開始招生。學院還承擔全校本科生二十多門課程和研究生十幾門課程的教學工作。
重慶交通大學理學院
學院現有數學、物理、化學三個教學實驗室和材料化學研究所、量子結構研究所、套用微分方程研究所、運籌與最佳化算法研究所四個研究機構。實驗室總面積2493平方米,教學儀器設備總資產五百多萬元;開設實驗項目120多項,綜合、設計性實驗達到80%以上,承擔學校相關課程的所有實驗教學。四個研究機構凝聚大批中青年骨幹教師,成為學院科研工作強有力的支撐。
學院教學建設成績斐然,科研工作也蒸蒸日上。近五年來,已主持教改課題20項,發表教研論文25篇,編寫《數學模型》等15本教材,其中《數學模型》已在全國100餘所高校使用。學院主辦全國數學學術會議1次,主編國際會議論文集2部,參加國際會議並做學術報告16人次。發表科研論文220篇次,其中SCI收錄125篇,SCI收錄論文數名列各學校前茅。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9項、省部級項目31項。獲重慶市自然科學獎1項、科技進步獎2項;編著或編譯論著12部。
學院師資隊伍頗具實力。來自中國科技大學、南開大學、浙江大學等國內知名大學以及韓國仁荷大學、日本廣島大學、加拿大渥太華大學、新加坡國立大學等國外知名大學的精英人才齊聚一堂,為學院的建設發展櫛風沐雨,盡心盡力。現有教職工90人,其中專職教師73人,實驗人員9人,行政人員8人。正高職稱教師12人,副高職稱教師31人,中級職稱教師30人,博士學歷教師比例達52.1%,45歲以下中青年教師比例達86.1%,目前已形成一支職稱結構、學歷結構、年齡結構、學緣結構合理的師資隊伍。隊伍中有重慶市學術技術帶頭人1人、重慶市中青年骨幹教師5人、重慶市優秀教師2人、美國《Mathematical Reviews》評論員2人。

機構設定

管理機構
——學院辦公室
教學機構
——數學與套用數學系、信息與計算科學系、套用化學系、高等數學教學部、大學物理教學部、套用統計學系
  
研究機構
——套用微分方程研究所、運籌與最佳化算法研究所、量子結構研究所、材料化學研究所
  
實驗機構
——數學實驗室、物理實驗室、化學實驗室

學院領導

【總支書記】李少奇
1、主管學院教職工政治思想工作;2、學院制度建設;3、工會、教代會、統戰及宣傳工作。
【總支副書記】黃鶯
1、主管學院學生政治思想工作;2、學生就業工作;3、實習基地建設。
【副院長兼基礎部副主任(主持工作)】林志
1、主管學院發展建設規劃;2、科研、師資隊伍建設;3、學科建設、專業建設;4、經費開支、資產管理。
【副院長兼基礎部副主任】周平
1、分管日常教學管理、實踐教學管理教學監控工作;2、教學系(部)建設、實驗室建設、課程建設與教學團隊建設;3、理論課程教學、實踐課程教學改革研究工作。

師資隊伍

學院現有教職工90人,其中專職教師73人,正高職稱教師12人,副高職稱教師31人,中級職稱教師30人;實驗人員9人;行政人員8人。

專業介紹

數學與套用數學

培養目標:
本專業培養熱愛祖國,適應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需要,德、智、體、美全面發展,具有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掌握數學科學的基本理論和基本方法,具備運用數學知識、以計算機為工具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受到科學研究和套用研究的初步訓練,能在交通、統計、金融等領域從事管理、科學研究工作的套用型高級創新型人才,或繼續攻讀與套用數學相關專業碩士學位。
專業定位:
本專業立足套用數學,面向在交通、統計、金融等領域的套用,在數學邏輯推理能力、數學建模能力等方面具有優勢,能夠利用數學理論與方法,解決交通、統計、金融等領域的各種實際問題。
核心課程:
數學分析,高等代數,機率論與數理統計,數學模型,實變函式與泛函分析,點集拓撲,運籌學,多元統計分析,現代控制理論。
就業服務方向和從事主要工作:
數學與套用數學專業學生通過大學四年的學習,達到培養目標,能在交通、統計、金融等相關領域或部門從事管理、科學研究工作,或繼續攻讀與套用數學相關專業碩士學位。

信息與計算科學

培養目標:
本專業培養適應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需要,德智體美全面發展,具有良好的社會責任感、職業道德、合作交流和學習能力,具有良好的數學基礎和數學思維能力,掌握信息科學、計算數學和軟體工程領域的基本理論、方法與技能,具有良好的英語運用能力,受到科學研究的初步訓練,能解決信息技術或科學與工程計算中的實際問題的高級套用型專門人才。
專業定位:
本專業是信息科學、計算科學和運籌與控制科學等交叉滲透的一個理學專業,立足智慧型信息處理,以信息科學和計算科學為背景,智慧型軟體設計開發、大規模數據分析處理和軟體服務外包的基本理論和方法為教育重點,適應信息處理領域對人才的需求。
核心課程:
數學分析,高等代數,空間解析幾何,C語言程式設計,常微分方程,機率論與數理統計,數值計算方法,離散數學,數據結構,算法設計與分析,C++程式設計,JAVA程式設計,資料庫原理,計算機系統原理,計算機軟體技術基礎,數據分析方法。
就業服務方向和從事主要工作:
畢業生能在交通、金融、製造、信息產業、物聯網和雲計算等領域中從事大規模數據分析處理、智慧型信息處理算法設計、軟體開發、測試、維護及軟體項目管理等工作,或繼續攻讀金融、數學、管理、計算機等方向的研究生學位。

套用化學

培養目標:
套用化學主要是培養具有紮實的化學基礎理論、掌握基本實驗技能和現代分析測試技術、並具有一定化工知識的套用化學科技人才;熟練掌握外語和計算機基本操作;熟悉相關的政策法規,具有較強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培養能夠在化學、化工、藥物、材料等領域從事研究開發、規劃設計、教學、管理專門人才。
專業定位:
本專業立足於化學化工的套用,以精細化學品化工、材料化工課程為重點,以工為主、理工結合,適應國家及區域經濟和社會發展需要的寬口徑工程教育。力爭在重慶市化學類專業有一定影響力,並在國內相關專業有一定知名度。
核心課程:
無機化學、分析化學、儀器分析、有機化學、物理化學、化工原理、精細化學品化學、高分子化學與物理、有機合成、材料科學基礎、化工設計與AutoCAD製圖、化工工藝學。
就業服務方向和從事主要工作:
本專業的畢業生適宜到石油化工、環保、商品檢驗、衛生防疫、海關、醫藥、精細化工、材料等生產、技術、行政部門和廠礦企業從事套用研究、科技開發、生產技術和管理工作;適宜到科研部門和學校從事科學研究和教學工作;適宜繼續攻讀套用化學及相關學科的碩士學位研究生。

人才培養

學院承擔全校數理化公共基礎課程、專業課程及研究生課程的教學,編寫了包括國家“十一五”規劃教材《數學模型》在內的15本教材。近三年來,學院教師獲重慶市教學成果一等獎1項,重慶市科學技術三等獎1項;發表教學研究論文90餘篇,學術論文235餘篇,其中三大檢索收錄論文81篇次;獲國家級項目2項,省部級項目10餘項,主持教改課題80餘項,獲省級二等獎2項。學院高度重視學術交流與合作,2010年5月承辦了第七屆全國非線性生物動力系統暨第八屆微分方程穩定性學術會議,參會人員達到350人。
學院現有數學、物理、化學三個實驗室,實驗設備先進、教研成果豐富。物理實驗室和化學實驗室被重慶市教委評為“基礎課教學合格實驗室”。2010年獲得中央與地方共建高校專項實驗室建設項目的資助,為實驗教學的發展進一步奠定了基礎。
學院重視學生實踐能力、創新精神的培養。三年來,學生集體和個人先後獲得包括大學生數學建模全國一、二等獎、大英語競賽全國一、三等獎、數學競賽專業組個人重慶市第二名、美國大學生數學建模竟賽一、二等獎、“化醫杯”化工競賽全國三等獎等在內的獎勵多達94人次。
學院高度重視畢業生畢業就業工作。近三年來,理學院畢業生考取國家研究生比率均居學校前茅,其中2009屆實際錄取26人,佔畢業生總數的22.03%, 2010屆實際錄取22人,佔畢業生總數的20.76%,在全校各學院中均位列第一。學院先後建立了多個實習基地強化學生實踐和畢業實習環節,提升學生綜合素質,畢業生深受社會各界的好評,近三年畢業生一次性就業率均達到90%以上。

科研成果

理學院教師獲獎成果
編號
名稱
主持人
獲獎類型
獲獎
時間
1
工科數學創新教學的實踐與研究——
創造性思維在工科數學教學中的套用研究
馮春等
重慶市一等獎
2005年
2
三峽工程移民管理信息系統(JB04036401)
汪達成
重慶市科技進步三等獎
2004年
3
小波變換在火箭飛行測量數據處理中的套用研究(JB040305203)
韓逢慶
重慶市科技進步三等獎
2004年
4
醫學圖像處理與分析及其在肝臟虛擬手術中的套用(JB060203005)
韓逢慶
重慶市科技進步二等獎
2006年
5
雷射測量電子束半徑裝置(ZL2005200336095)
汪達成、胡成華
實用新型專利證書

二00八年度獲國家、部、省、市科技獎勵項目
序號
獲獎項目名稱

等級


1
變化時滯神經網路的動力學研究
重慶市自然科學獎

重慶交通大學
(第一完成單位)
宋乾坤 曹進德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