里昂錫夫

沃西里-里昂錫夫(Wassily w . leintief)是美國當代著名的經濟學家,1972年的諾貝爾經濟學獎的獲得者。他1906年出生於俄國的聖彼得堡(即現在的列寧格勒),1921年進入列寧格勒大學學習哲學、社會學和經濟學,繼而到德國柏林大學攻讀經濟學,1928年獲得博士學位。1927~1930年間在德國的基爾大學世界經濟研究所工作,期間曾應邀來我國人國民黨政府鐵道部經濟顧問。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里昂錫夫
  • 出生地:俄國的聖彼得堡
  • 出生日期:1906年
  • 代表作品:《美國經濟結構,1919~1929》
人物簡介,里昂錫夫之謎問題的提出,對里昂惕夫之謎的解釋,里昂惕夫之謎的相關學說,技術差距理論,新要素貿易理論,偏好相似理論,產業內貿易理論,人力資本說,

人物簡介

1931年移民到美國,在哈佛大學經濟系任教,1974年轉入紐約大學。里昂錫夫還先後在美國政府勞工部、商務部任職,擔任過聯合國秘書長、聯合國反戰計畫署的顧問及其他的職務。其著作有《美國經濟結構,1919~1929》(1941)、《美國經濟結構的研究》(1953)、《投入產出經濟學》(1966)、《經濟學論文集》(1966)、《世紀經濟未來》(1977)。此外,他還發表了許多論文。里昂錫夫最著名的貢獻是創立了有名的“投入產出分析法”,由於這一貢獻,他受到了全世界學術界的尊敬。1973年,瑞典皇家科學院向他頒發了諾貝爾經濟學獎,以表彰他在經濟學領域取得的巨大成就。1974年,聯合國委託他建立全球性投入產出模型,以研究上個世紀最後20多年中世界經濟可能發生的變化與國際社會能夠採取的方案。

里昂錫夫之謎問題的提出

美國經濟學家裡昂惕夫1953年用投入—產出模型對美國40年代和50年代的對外貿易情況進行分析,考察了美國出口產品的資本—勞動比和美國進口替代產品中的資本—勞動比,發現美國參加國際分工是建立在勞動密集型專業分工基礎之上的(即出口產品中的資本—勞動比低於進口替代產品的)。這一結果恰與俄林的要素賦予論相悖,引起了經濟學界和國際貿易界的巨大爭議。

對里昂惕夫之謎的解釋

1.勞動力不同質
4.自然資源稀缺

里昂惕夫之謎的相關學說

對於“里昂惕夫之謎”,西方經濟學界提出了各種解釋,同時帶來了第二次世界大戰後國際分工和國際貿易理論的發展。代表性的學說如下:

技術差距理論

該理論由美國學者波斯納於1959年提出。該理論認為,技術實際上是一種生產要素,並且實際的科技水平一直在提高,但是在各個國家的發展水平不一樣,這種技術上的差距可以使技術領先的國家具有技術上的比較優勢,從而出口技術密集型產品。隨著技術被進口國的模仿,這種比較優勢消失,由此引起的貿易也就結束了。

新要素貿易理論

該理論綜合了技術差距理論、人力資源理論、人力技能理論,認為,在考慮國際貿易中的商品時,不但要考慮傳統的資本、勞動、自然資源要素,還要考慮技術、信息等要素,從而來確定商品的比較優勢。

偏好相似理論

偏好相似理論由瑞典經濟學家林德爾於1961年的《貿易的轉變》一書提出,該理論主要解釋的是已開發國家之間的貿易如何產生的問題。

產業內貿易理論

產業內貿易理論由美國經濟學家格魯貝爾等人於20世紀70年代提出,來解釋產業內貿易的產生原因和規模。

人力資本說

肯恩等人(Kenen,1965;Keesing,1966)認為產生里昂惕夫悖論的一個重要原因是里昂惕夫所定義的資本僅僅包含物質資本(如機器、設備、廠房等),而完全忽略了人力資本人力資本是體現在人身上的技能和生產知識的存量。人力資本投資的收益或報酬在於提高一個人的技能和獲利能力,在於提高市場經濟和非市場經濟中經濟決策的效率。這就暗示著美國勞動比外國勞動含有更多的人力資本,把人力資本這一部分加到實質資本上,就會使美國出口品的資本密集度高於進口替代品。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