醋柴胡

醋柴胡

醋柴胡是多年生草本,高30~60cm。葉互生,線形或狹線形,長7~17cm,寬2~6mm,先端漸尖,具短芒,基部最窄,有5~7條縱脈,具白色骨質邊緣。復傘形花序多數,集成疏鬆圓錐花序;總苞片1~3,條形;傘幅3~8;小總苞片5,狹披針形;花梗6~15;花黃色。

雙懸果寬橢圓形。花期7~9月,果期8~10月。 生於山坡、草原。主產黑龍江、吉林、遼寧、陝西、內蒙古、河北、江蘇、安徽。

基本介紹

  • 中文學名:醋柴胡
  • :植物界
  • :種子植物門
  • :傘形科
  • :醋柴胡
  • :柴胡屬
形態特徵,分布範圍,主要價值,主要品種,藥理藥效,炮製方法,藥材性狀,中成藥品,藥材鑑別,現代研究,化學成分,臨床套用,藥用備註,

形態特徵

北柴胡植物形態
多年生草本,高50-85厘米。主根較粗大,棕褐色,質堅硬。莖單一或數莖,表面有細縱槽紋,實心,上部多回分枝,微作之字形曲折。基生葉倒披針形或狹橢圓形,長4-7厘米,寬6-8毫米,頂端漸尖,基部收縮成柄,早枯落;莖中部葉倒披針形或廣線狀披針形,長4-12厘米,寬6-18毫米,有時達3厘米,頂端漸尖或急尖,有短芒尖頭,基部收縮成葉鞘抱莖,脈7-9,葉表面鮮綠色,背面淡綠色,常有白霜;莖頂部葉同形,但更小。復傘形花序很多,花序梗細,常水平伸出,形成疏鬆的圓錐狀;總苞片2-3,或無,甚小,狹披針形,長1-5毫米,寬0.5-1毫米,3脈,很少1或5脈;傘輻3-8,纖細,不等長,長1-3厘米;小總苞片5,披針形,長3-3.5毫米,寬0.6-1毫米,頂端尖銳,3脈,向葉背凸出;小傘直徑4-6毫米,花5-10;花柄長1毫米;花直徑1.2-1.8毫米;花瓣鮮黃色,上部向內折,中肋隆起,小舌片矩圓形,頂端2淺裂;花柱基深黃色,寬於子房。果廣橢圓形,棕色,兩側略扁,長約3毫米,寬約2毫米,棱狹翼狀,淡棕色,每棱槽油管3,很少4,合生面4條。花期9月,果期10月。主根粗大、堅硬,外皮灰褐色或黑褐色,常有少數側根。 主根圓錐形、較軟,外皮紅褐色。 雙懸果,寬橢圓形,左右扁平。原產中國,主要分布於吉林、遼寧、河北、河南、山東等省。朝鮮、日本、蘇聯也有分布。
北柴胡北柴胡
南柴胡植物形態
多年生草本,高45~70cm。莖叢生或單生,上部多分技。基生葉倒披針形或狹橢圓形,早枯;中部葉倒披針形或寬線狀披針形,長3~1lcm,寬0.6~1.6cm,有7~9條縱脈,下面具粉霜。復傘形花序的總花梗細長;總苞片無或2~3,狹披針形;傘幅4~7;小總苞片5;花梗5~10;花鮮黃色。雙懸果寬橢圓形,長約3mm,寬約2mm,棱狹翅狀。花期8~9月,果期9~10月。
生於向陽山坡、路邊或草叢中。主產河北、河南、遼寧、湖北、陝西。
多年生草本,高30~60cm。葉互生,線形或狹線形,長7~17cm,寬2~6mm,先端漸尖,具短芒,基部最窄,有5~7條縱脈,具白色骨質邊緣。復傘形花序多數,集成疏鬆圓錐花序;總苞片1~3,條形;傘幅3~8;小總苞片5,狹披針形;花梗6~15;花黃色。雙懸果寬橢圓形。花期7~9月,果期8~10月。生於山坡、草原。根常彎曲,有的分枝,長4~10cm,直徑2~6mm;表面黃棕色近根頭處有較明顯的橫皺紋,並有橫長的皮孔,根頭稍膨大,殘留有葉基朽蝕後的束狀毛須。質較脆,折斷面木部黃白色,裂片狀。主產黑龍江、吉林、遼寧、陝西、內蒙古、河北、江蘇、安徽等地。
狹葉柴胡狹葉柴胡
其藥用價值為傘形科植物狹葉柴胡Bupleurum scorzonerifolium Willd.的根。春、秋季採挖根,曬乾。
其成分含皂甙,另外全草含芸香甙(rutin)、異鼠李素 3-β-D- 芸香糖甙(水仙甙narcissin)、槲皮素等。
性味微有香氣,味淡。 性微寒,昧苦。

分布範圍

①北柴胡分布吉林、遼寧、河南、山東、安徽、江蘇、浙江、湖北、四川、山西、陝西、甘肅、西藏等地。 ②狹葉柴胡分布黑龍江、吉林、遼寧、內蒙古、河北、山東、江蘇、安徽、甘肅、青 海、新疆、四川、湖北等地。藥材①北柴胡主產遼寧、甘肅、河北、河南。 ②南柴胡主產湖北、江蘇、四川。

主要價值

【英文名】:Chinese Thorowax Root Red Thorowax Root
北柴胡根和根莖北柴胡根和根莖
【拉丁名】:藥材Radix Bupleuri原植物
北柴胡Bupleurum chinense DC.
狹葉柴胡Bupleurum scorzonerifolium Willd.入藥的同屬植物主要的有:長白柴胡Bupleurum komarov ianum Lincz.;興安柴胡 B.sibiricum Vest;大葉柴胡 B .longeradiatum Turcz.;長莖柴胡 B.longicaule Wall.ex DC.;膜緣柴胡 B.marginatum Wall.ex DC.;小柴胡 D. Don;金黃柴胡 B.aureum Fisch.;多脈柴胡 B.multinerve DC.

主要品種

據(植物名實圖考)、(東北藥用植物圖志)等介紹,有藥用價值的種屬主要有三種:(註:各地地方常用土名把名稱混在一起)
1、北柴胡。北柴胡(BupleurumchinenseDC.)別名:竹葉柴胡(植物名實圖考)、硬苗柴胡(東北藥用植物圖志)、韭葉柴胡(安徽)、津柴胡等。
2、南柴胡。
3、狹葉柴胡。別名:香柴胡、南柴胡、小柴胡等。

藥理藥效

【英文名】RADIX BUPLEURI
【處方名】:柴胡、軟柴胡、硬柴胡、酒柴胡、醋柴胡、北柴胡、南柴胡、炒柴胡、竹葉柴胡、竹柴胡。處方中寫柴胡指生柴胡。為原藥材去雜質切短節入藥者。軟柴胡指南柴胡,硬柴胡指北柴胡。酒柴胡為柴胡切段後用黃酒淋灑,悶透,文火微炒入藥者。醋柴胡為柴胡曬乾切段後用米醋噴灑,悶透,用文火微炒入藥者。
狹葉柴胡根狹葉柴胡根
【用法用量】煎服,3-10g。和解退熱宜生用,疏散肝鬱宜醋炙,骨蒸勞熱當用鱉血拌炒。
【貯藏】 置通風乾燥處,防蛀。
【注意】
大葉柴胡Bupleurum longiradiatum Turcz. 的乾燥根莖,表面密生環節,有毒,不可當柴胡用。柴胡性升散,古人有“柴胡劫肝陰”之說,若肝陽上亢,肝風內動,陰虛火旺及氣機上逆者忌用或慎用。
【來源】
指柴胡中的南柴胡飲片,用家醋拌炒為醋柴胡,呈黃褐色,質乾脆,具醋氣,本品為傘形科植物柴胡Bupleurum chinense DC.或狹葉柴胡Bupleurum scorzonerifolium Willd.的乾燥根。按性狀不同,分別習稱“北柴胡”及“南柴胡”。春、秋二季採挖,除去莖葉及泥沙,乾燥。
【性味歸經】
苦,微寒。歸肝、膽經。
【功能主治】
和解表里,疏肝,昇陽。用於感冒發熱,寒熱往來,胸脅脹痛,月經不調,子官脫垂,脫肛。
【功效】
1,和解退熱:主治邪犯少陽,寒熱往來;感冒發熱及瘧疾寒熱。
柴胡柴胡
2,疏肝解郁:主治肝鬱氣滯,胸脅脹滿,婦女月經不調。
3,升舉陽氣:適於氣虛下陷,久瀉脫肛,子宮下垂。常配補氣藥。
【古代藥經】
《本經》:“主心腹腸胃結氣,飲食積聚,寒熱邪氣,推陳致新。”
《本草正義》:“約而言之,柴胡主治,止有二層,一為邪實,則為外邪之在半表半里者,引而出之,使達於表而外邪自發;一為正虛,則為清氣之陷於陰分者,舉而升之,使返其宅,胃中氣自振,”
【採收與儲藏】:春、秋挖取根部,去淨莖苗、泥土,曬乾。

炮製方法

1、柴胡:揀去雜質,除去殘莖,洗 淨泥沙,撈出,潤透後及時切片,隨即曬乾。
2、醋柴胡:取柴胡片,用醋拌勻,置鍋內用文火炒至醋吸盡並微乾,取出,曬乾。(每柴胡100 斤 ,用醋12斤)。
3、鱉血柴胡:取柴胡片,置大盆內,淋入用溫水少許稀釋的鱉血,拌勻,悶潤, 置鍋內用文火微炒,取出,放涼。(每柴胡100斤,用活鱉200個取血)。
4、酒柴胡:取柴胡片,用黃酒拌勻,悶潤至透,置鍋內用文火加熱炒乾,取出,放涼,每柴胡片100公斤,用黃酒10公斤。
5、柴胡炭:取柴胡片,用文火炒至外黑內袍色,噴入少量水,取出,晾乾。6、蜜柴胡:取蜜置鍋內,加熱至沸,倒入柴胡片,用文火炒至深黃,不粘手為度。

藥材性狀

柴胡系傘形科柴胡屬多年生草本藥用植物,高30~60cm。葉互生,線形或狹線形,長7~17cm,寬2~6mm,先端漸尖,具短芒,基部最窄,有5~7條縱脈,具白色骨質邊緣。復傘形花序多數,集成疏鬆圓錐花序;總苞片1~3,條形;傘幅3~8;小總苞片5,狹披針形;花梗6-15;花黃色。雙懸果寬橢圓形。花期7~9月,果期8~10月。
北柴胡呈圓柱形或長圓錐形,長6~15cm ,直徑0.3~0.8cm。根頭膨大,頂端殘留3~15 個莖基或短纖維狀葉基,下部分枝。表面黑褐色或淺棕色,具縱皺紋、支根痕及皮孔。質硬而韌,不易折斷,斷面顯纖維性,皮部淺棕色,木部黃白色。氣微香,味微苦。又名紅柴、狹葉柴胡。莖多 單生、少有叢生,粗壯、堅硬直立,基部有許 多棕色纖維狀葉柄殘基。主根較細、有側根。
南柴胡:根較細,圓錐形,頂端有多數細毛狀枯葉纖維,下部多不分枝或稍分枝。表面紅棕色或黑棕色,靠近根頭處多具細密環紋。質稍軟,易折斷,斷面略平坦,不顯纖維性。具敗油氣。又名黑(紫)柴胡,竹葉柴胡、 莖高45-65厘米。
上述兩種柴胡雖然名稱和形態各異,但它們的共同點是耐乾旱、高溫、抗寒能力強。不僅種植方法相同,而且均在我國南北廣大地區都有栽培。
北柴胡性狀
根圓柱形或圓錐形,常有分技,長8~22cm,直徑0.3~1.2cm。表面淡棕色,近根頭部有橫皺紋,漸至下部有不規則縱皺紋,並有細小支根痕。根頭部殘留莖基及葉柄。質較堅韌,斷麵皮部淡棕色,木部淡黃白色。微芳香,味淡。
南柴胡性狀
根常彎曲,有的分枝,長4~10cm,直徑2~6mm;表面黃棕色近根頭處有較明顯的橫皺紋,並有橫長的皮孔,根頭稍膨大,殘留有葉基朽蝕後的束狀毛須。質較脆,折斷面木部黃白色,裂片狀。微有香氣,味淡。
竹葉柴胡性狀見其形態部分所述。

中成藥品

柴胡飲片
北柴胡飲片
圓形,類圓形切片,直徑0.3-1.5cm後2-4mm,有的呈片斷,長達0.8-1.2cm,切面淡黃色,皮部薄,棕色或棕黃色,木部寬廣,黃色,年長者強烈木化呈數層環狀,形成層明顯。
南柴胡飲片
類圓形或斜切片,直徑0.3-1.5cm,後2-4mm,外表面黑棕色或紅棕色,切面黃白色,有放射狀紋理,體輕鬆,略具香氣,家醋拌炒為醋柴胡,呈黃褐色,質乾脆,具醋氣,加鱉血拌勻,文火炒乾為鱉柴胡,具腥氣。

藥材鑑別

(1) 取本品粉末0.5g,加水10ml,用力振搖,產生持久性泡沫。
(2)取本品粉末0.5g,加甲醇20ml,置80℃水浴回流1 小時,放冷,濾過,濾液濃縮至5ml,濾過,濾液作為供試品溶液。另取柴胡皂苷a、柴胡皂苷b對照品,加甲醇製成每1ml 各含0.5mg 的混合溶液,作為對照品溶液。照薄層色譜法(附錄Ⅵ B)試驗,吸取上述兩種溶液各5μl,分別點於同一矽膠G薄層板上,以醋酸乙酯-乙醇-水(8:2:1) 為展開劑,展開,取出,晾乾,噴以2%對二甲氨基苯甲醛的40%硫酸溶液,60℃加熱至斑點顯色清晰,分別置日光及紫外光燈(365nm)下檢視。供試品色譜中,在與對照品色譜相應的位置上,顯相同顏色的斑點或黃色螢光斑點。

現代研究

化學成分

含皂甙,另外全草含芸香甙(rutin)、異鼠李素 3-β-D- 芸香糖甙(水仙甙narcissin)、槲皮素等。
成分及藥理:含柴胡皂甙(saikosaponins)a~d,並含菠甾醇(spinasterol)、豆甾醇(stigmasterol)、△22-豆甾烯醇(△22-stigmastenol)、福壽草醇(adonilol)及少量揮髮油。
柴胡具有鎮靜、安定、鎮痛,解熱、鎮咳等廣泛的中樞抑制作用;柴胡及其有效成分柴胡皂甙有抗炎作用;柴胡皂甙又有降低血漿膽固醇作用,柴胡有較好的抗脂肪肝、抗肝損傷、利膽、降轉氨酶作用;柴胡煎劑對結核桿菌有抑制作用;柴胡揮髮油還有抗感冒病毒作用,還有增強機體免疫的作用。

臨床套用

1.用於寒熱往來,感冒發熱。本品味辛苦,氣微寒,芳香疏泄,尤善於疏散少陽半表半里之邪,而為治療邪在少陽,寒熱往來、胸脅苦滿、口苦咽乾等少陽證之要藥,多配黃芩等同用,如小柴胡湯;用治感冒發熱,本品也有良好的疏散退熱作用,常與甘草同用,若熱邪較甚,可配葛根、黃芩、石膏等同用,如柴葛解肌湯;現有用柴胡製成的單味或複方注射液,對於外感發熱,有較好的解熱作用。
2.用於肝鬱氣滯,月經不調,胸脅疼痛。本品能條達肝氣,疏肝解郁,調經止痛。常與當歸、白芍等同用,如逍遙散;對於胸脅疼痛,不論內傷肝鬱,外傷跌扑,均可套用,常與香附川芎芍藥等同用,加柴胡疏肝散。
3.用於氣虛下陷,久瀉脫肛。本品長於升舉脾胃清陽之氣,善治氣虛下陷神倦發熱,食少便溏,久瀉脫肛,胃、子宮下垂等症,常配人參、黃芪升麻等同用,如補中益氣湯。
此外,本品還可退熱截瘧,又為治療瘧疾寒熱的常用之品,常與黃芩常山、草果等同用。

藥用備註

(1)治療感冒常與葛根、羌活等同用。柴胡有較佳的退熱作用,邪在少陽、寒熱往來,常與黃芩半夏等同用(如小柴胡湯);對瘧疾症,柴胡又可與草果、青皮等配伍套用。柴胡既具良好的疏肝解郁作用,又為疏肝諸藥之嚮導,是治肝氣鬱結之要藥。對胸肋疼痛無論內由肝鬱、外因傷仆皆可套用;凡見肝氣鬱結所致的月經不調或痛經等,均可與當歸、白芍、香附、鬱金等藥同用。柴胡藥性升浮,配黨參、黃耆等補氣藥物,對氣虛下陷的久瀉脫肛、子宮下垂等症,有升舉陽氣作用。
(2)柴胡一藥,具有輕清升散,又能疏泄的特點。既能透表退熱、疏肝解郁,又可用於升舉陽氣。因此,它在臨床上是一味既可用於實症,又可用於虛症的藥物。由於配伍不同而可發揮它各種不同的功效,如:配葛根、羌活,則發汗解表;配黃芩、青蒿,則透表泄熱;配常山、草果,則截瘧退熱;配香附、鬱金,則疏肝解郁;配黨參、黃耆、白朮升麻等,則升舉陽氣。但陰虧津少及肝陽上亢者不宜套用。柴胡與葛根,輕清升散的功用相近似,故在解表退熱時常同用。但各有特長,柴胡能疏肝解郁,配益氣藥可昇陽舉陷,用於子宮脫垂、脫肛,然無生津解渴之功;葛根有生津止渴作用,能生髮清陽,用於水瀉,然無疏肝解郁功能。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