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行果

鄭行果(1892—1922),廣東省廣州市人,中國近代民主革命家。少年時期,隨鄉人赴新加坡馬來西亞等地謀生。成年後,在海外受到孫中山先生革命思想影響,毅然回國參加民主革命。1922年6月16日陳炯明背叛革命,炮轟總統府,孫中山幸免於難。革命黨人謝八堯異常憤慨,秘密聯絡華僑中的革命黨人鄭行果、鄧伯曜、譚振雄和范運焜,策劃暗殺陳炯明。然而義舉未果,事情不幸泄露。1922年7月16日鄭行果等五人先後被捕。7月20日鄭行果英勇就義。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鄭行果
  • 國籍:中國
  • 民族:漢族
  • 出生地:廣東省廣州市
  • 出生日期:1892年
  • 逝世日期:1922年
  • 職業:革命家
  • 信仰:三民主義
投身革命,壯烈犧牲,

投身革命

鄭行果(1892—1922),廣東省廣州市人,中國近代民主革命家。出身於廣州市郊區的農民家庭。鄭行果童年時期在鐘落潭私塾讀書,因家境貧困,中途輟學,便幫助家庭耕種田地。少年時期,隨鄉人赴新加坡馬來西亞等地謀生。成年後,鄭行果在海外受到孫中山先生革命思想影響,又目睹帝國主義的壓迫,認為究其根源,知非顛覆滿清政府,改造中國幾千年專制政治不可,於是,鄭行果毅然回國參加民主革命

壯烈犧牲

1922年陳炯明叛變革命,6月16日凌晨三時,叛軍兩萬人分三路將總統府包圍得水泄不通,欲將孫中山先生置於死地,可見陳炯明用心之惡毒。追隨孫中山先生的革命軍人黃明堂等人先後在江西、廣西發動起義。為策應義軍,華僑革命黨人謝八堯鄧伯曜、鄭行果、譚振雄范運焜暗中約定,暗殺逆首陳炯明。然而義舉未果,事情不幸泄露。1922年7月16日鄭行果等五人先後被捕。翌日,謝八堯首先被害。三日後,即7月20日,鄭行果等四位壯士亦英勇就義,鄭行果犧牲時年僅30歲。事後,南洋華僑革命黨人冒著危險,悄悄將五位烈士遺體收殮,安葬於廣州黃花崗。因恐墓址日久被荒草湮沒不彰,記名河南公民立石為志。1923年2月孫中山先生從香港回到廣州,第三次在廣東組建政府。1924年廣東革命政府為五烈士重修陵冢。孫中山先生親自手書:“南洋華僑鄧伯曜、鄭行果、郭家信(為范運焜易名)、譚振雄謝八堯五人墓。”碑文由胡漢民撰寫。孫中山秘書林直勉另撰碑文立於一旁,謂五烈士“激昂大義,蹈死不顧”。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