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小筠

鄭小筠

鄭小筠,1936年生,湖北沙市人,副院長,曾任職於清華大學藝術中心主任、教授。1960年畢業於清華大學土木工程系,1986年以前,從事“中共黨史”“中國革命史”教學。曾任“中國革命史”教改小組長,中國革命史教研室副主任。 兼任中國高等教育學會美育研究會副會長;高校影視學會理事。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鄭小筠
  • 國籍:中國
  • 出生地:湖北沙市
  • 出生日期:1936年
  • 職業: 清華大學藝術中心主任、教授
  • 畢業院校清華大學
人物經歷,主要貢獻,獲獎記錄,人物講座,

人物經歷

鄭小筠,1960年畢業於清華大學土木工程系,1986年以前,從事“中共黨史”“中國革命史”教學。曾任“中國革命史”教改小組長,中國革命史教研室副主任。清華大學率先在全國將“中共黨史”課改為“中國革命史課”,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受到了廣大學生歡迎,也得到了中央領導的肯定; 1986年清華大學中國革命史教研室被評為“全國五一先進班組”;1987年被評為北京市“教書育人”先進集體。1991年本人被評為北京市優秀教師。 1989年被調到清華大學黨委宣傳部工作,主管教師政治思想學習和下屬的音樂室。同時堅持革命史教學,在此期間,陸續推動了美術室,影視戲劇室的建立,並於1993年發展為藝術教育中心,本人擔任了首任清華大學藝術教育中心主任。任職以來,竭力加強學校藝術教育,促進清華在國內普通高校中率先成立美育委員會;促成清華大學在大一年級開設“音樂基礎知識與欣賞”“舞蹈藝術實踐”限選課,這在普通高校中是唯一的;在未增加一名工作人員的情況下,使每學期所開藝術類課程,由4門增加到達24---28門,使學生藝術團由1個隊發展到11個隊,200多名團員發展到近千名團員。隊員的藝術水平均保持在北京市高校前列;連續十四年舉辦“全國中學生文化藝術冬令營”,在堅持藝術高超,學習優秀的方向,對推動大、中、國小的素質起了相當重要的作用 。兼任中國高等教育學會美育研究會副會長;高校影視學會理事。
鄭小筠

主要貢獻

《理工科院校美育工作探微》,《多渠道,全方位推進愛國主義教育》,《加強藝術教育,鼓舞一流人才健康成長》,《全國學校藝術教育,鼓舞一流人才健康成長》。曾發表過《理工科院校美育工作探微》等數篇論文。

獲獎記錄

1996年,《多渠道,全方位推進愛國主義教育》獲北京是市高校黨建和思想政治工作優秀成果一等獎(集體);1997年全國藝術教育研討會上,北京市發言稱清華大學藝術教育是“排頭兵”;1998年,《加強藝術教育,鼓舞一流人才健康成長》獲北京市黨的建設和思想政治工作優秀成果二等獎;2000年清華大學藝術教育中心獲《全國學校藝術教育,鼓舞一流人才健康成長》榮獲北京市黨的建設和思想政治工作優秀成果二等獎;本人獲“全國學校藝術教育先進個人”,2001年獲“北京市優秀教學成果”一等獎。

人物講座

“文化藝術講堂”開講
6月12日晚,中國農業大學東區圖書館交流廳人頭攢動、座無虛席,繼我校文化藝術館開館之後,“文化藝術講堂”在這裡開講,邀請清華大學藝術教育中心主任鄭小筠教授解讀“藝術科學與人生”。在同學們期盼的目光和熱烈的掌聲中,一位白髮蒼蒼的老教授走上講台。她,就是清華大學藝術教育中心主任鄭小筠教授。
6月6日,我校“文化藝術館”開館,在師生中引起了很好的反響。6月12日晚,作為“文化藝術館”姊妹篇的“文化藝術講堂”也應時開講,吸引了許多感興趣的老師和同學。作為清華大學藝術教育中心主任,鄭小筠教授從事教育工作20多年,對藝術教育有很深的研究。當一頭銀髮的鄭教授精神矍鑠地走進圖書館交流廳時,同學們用熱烈的掌聲為這位73歲的老教授送上了來自農大師生的熱情致意。  當晚的活動由學校黨委副書記張東軍主持。在長達兩個小時的講座中,鄭教授旁徵博引、侃侃而談,關於藝術、科學和人生的談論既新穎又深入。幾乎全程脫稿的鄭教授讓同學們深深感受到她台下精心而充分的準備工作;而在引用典籍及名言時,她卻看著講稿逐字念出,這又展現出她嚴謹治學的一面。這位“白髮的先生”在這講台上展現的風采折服了現場的每一位同學。  作為“文化藝術講堂”的首講,鄭老師這次重點闡述的是藝術與科學創新思維的關係。她說: “只有藝術與科學相互結合,才會產生比較開闊的思想。”鄭教授列舉了在科學技術方面取得卓越成就的人的例子來說明這一點:不管是我國著名的物理學家錢學森,還是地質學家李四光,或者是著名的科學家愛因斯坦,都對藝術有著特別的喜愛,並極力提倡藝術教育的普及。實際上,在獲得諾貝爾獎的人中,67%都具有很高的藝術造詣。大科學家愛因斯坦曾經說,“科學技術只能決定是什麼,而不能進行價值的判斷,這要通過人文科學藝術來才能做到。”而我國著名科學家錢學森對此也有很深的體會,他曾經對溫家寶總理說,“一個有科學創新能力的人不但要有科學知識,還要有文化藝術修養。沒有這些是不行的。小時候,我父親就是這樣對我進行教育和培養的,他讓我學理科,同時又送我去學繪畫和音樂。就是把科學和文化藝術結合起來。我覺得藝術上的修養對我後來的科學工作很重要,它開拓科學創新思維。”  鄭教授在演講過程中提到,歷史上多名科學家將藝術方面的領悟融入到自然科學領域中,並得到了驚人的發現。“美的本質在於社會,在於生活,能喚起人們對美好事物的嚮往和追求”,她希望當代大學生特別是理工科的學生能在平時科學文化知識的學習中發現藝術,感受藝術。她表示,科學藝術對人才的培養更是發揮了極其重要的作用。在清華大學,她還做過一個有趣的統計:清華大學第一個軍樂團的34名隊員中,有17人都在學術方面有很大的成就。她說:“學習藝術課程,對學生的成長是很有好處的,甚至讓很多學生髮現生活的意義、生命的活力。而參與藝術團的訓練,更是能夠培養學生吃苦耐勞、堅持不懈、團隊協作、勇於戰勝自我的精神。”鄭小筠教授的生動講解贏得了同學們的掌聲和會意的笑聲。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