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LP

DLP

DLP是“Digital Light Processing”的縮寫,即為數字光處理,也就是說這種技術要先把影像信號經過數字處理,然後再把光投影出來。它是基於TI(美國德州儀器)公司開發的數字微鏡元件——DMD(Digital Micromirror Device)來完成可視數字信息顯示的技術。說得具體點,就是DLP投影技術套用了數字微鏡晶片(DMD)來作為主要關鍵處理元件以實現數字光學處理過程。

其原理是將通過UHP燈泡發射出的冷光源通過冷凝透鏡,通過Rod(光棒)將光均勻化,經過處理後的光通過一個色輪(Color Wheel),將光分成RGB三色(或者RGBW等更多色),有一些廠家利用BSV液晶拼接技術鏡片過濾光線傳導,再將色彩由透鏡投射在DMD晶片上,最後反射經過投影鏡頭在投影螢幕上成像。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數字光處理技術
  • 外文名:Digital Light Processing
  • 簡稱:DLP
  • 研發公司美國德州儀器
成像原理,起源,工作過程,成像優勢,與光亮並存,圖象逼真自然,可靠性高,可移動性,系統分類,單片,兩片,三片,潛在問題,技術特點,數據防護,用途,前景,評估標準,名稱縮寫,其他,3DLP,軟體名稱,

成像原理

光源通過色輪後折射在DMD晶片上,DMD晶片在接受到控制板的控制信號後將光線發射到投影螢幕上。DMD晶片外觀看起來只是一小片鏡子,被封裝在金屬與玻璃組成的密閉空間內,事實上,這面鏡子是由數十萬乃至上百萬個微鏡所組成的。以XGA解析度的DMD晶片為例,在寬1cm,長1.4cm的面積里有1024×768=786432個微鏡單元,每一個微鏡代表一個像素,圖像就由這些像素所構成。由於像素與晶片本身都相當微小,因此業界也稱這些採用微型顯示裝置的產品為微顯示器。
成像原理成像原理

起源

1991年,30萬像素的液晶投影機已經被推出了,1996年液晶投影已經迅速發展到VGA甚至SVGA數據投影和家庭影院投影的階段了,但是因為技術瓶頸,亮度與對比度都很難突破。在這樣的背景下,DLP投影技術走上歷史的舞台順理成章。
DLP的技術核心是DMD晶片,是由美國Larry Hornback博士於1977年發明的。最開始,主要是為了開發印刷技術的成像機制,先以模擬技術開發微型機械控制,1981年才改用數字式的控制技術,正式命名為Digital Micro-mirror Devices,並開始分成印刷技術與數字成像兩個方向來研發。到了1991年德州儀器決定將數字成像的開發獨立成一個事業部,並於1996年開發出第一個數字圖像產品,1997年正式終止印刷技術的研發,全力進行數字圖像的研發。

工作過程

DMD器件是DLP的基礎,一個DMD可被簡單描述成為一個半導體光開關,50~130萬個微鏡片聚集在CMOS矽基片上。一片微鏡片表示一個像素,變換速率為1000次/秒,或更快。每一鏡片的尺寸為14μm×14μm(或16μm×16μm),為便於調節其方向與角度,在其下方均設有類似鉸鏈作用的轉動裝置。微鏡片的轉動受控於來自CMOS RAM的數字驅動信號。當數位訊號被寫入SRAM時,靜電會激活地址電極、鏡片和軛板(YOKE)以促使鉸鏈裝置轉動。一旦接收到相應信號,鏡片傾斜10°,並隨來自SRAM的數位訊號而傾斜+12°;如顯微鏡片處於非投影狀態,則被示為“關”,並傾斜-12°。簡而言之,DMD的工作原理就是藉助微鏡裝置反射需要的光,同時通過光吸收器吸收不需要的光來實現影像的投影,而其光照方向則是藉助靜電作用,通過控制微鏡片角度來實現的。
通過對每一個鏡片下的存儲單元以二進制平面信號進行定址,DMD陣列上的每個鏡片以靜電方式傾斜為開或關狀態。決定每個鏡片傾斜在哪個方向上為多長時間的技術被稱為脈衝寬度調製(PWM)。鏡片可以在一秒內開關1000多次,在這一點上,DLP成為一個簡單的光學系統。通過聚光透鏡以及顏色濾波系統後,來自投影燈的光線被直接照射在DMD上。當鏡片在開的位置上時,它們通過投影透鏡將光反射到螢幕上形成一個數字的方形像素投影圖像。當 DMD 座板、投影燈、色輪和投影鏡頭協同工作時,這些翻動的鏡面就能夠一同將圖像反射到演示牆面、電影螢幕或電視機螢幕上。

成像優勢

DMD可以提供1670萬種顏色和256段灰度層次,從而確保DLP投影機可投影的活動影像畫面色彩艷麗的細膩、自然逼真。
DMD最多可內置2048×1152陣列,每個元件約可產生230萬個鏡面,這種DMD已有能力製成真正的高清晰度電視
抹去圖象中的缺陷
DMD微鏡器件非凡的快速開關速度與雙脈衝寬度調製的一種精確的圖像顏色和灰度複製技術相結合,使圖像可以隨著視窗的刷新而更加清晰,通過增強對比度,描繪邊界線以及分離單個顏色而將圖像中的缺陷抹去。
“紗門”效應
在許多LCD投影圖像中,我們會看到當一個圖像尺寸增加時,LCD圖像中的縫隙將變得更大,而在DLP投影機中則不會出現這樣的情況,DMD鏡面的大小和形狀決定了這一切。每個鏡片90%的面積動態地反射光線以生成一個投影圖像,由於一個鏡頭與另一個鏡頭之間是如此的接近,所以圖像看起來沒有縫隙。DMD鏡片體積微小,每一側邊的長度為16微米,相鄰鏡頭之間的縫隙小於1微米。鏡頭是方形的,所以每一個鏡片顯示的內容要比實際圖像更多。再加上當解析度增加時大小及間距仍保持一致,因此無論解析度如何變化,圖像始終能夠保持很高的清晰度。

與光亮並存

許多觀眾經常會希望在觀看投影時保持亮度或打開窗簾,與傳統投影機相比,DLP投影機將更多的光線打到螢幕上,這也有賴於DLP本身的技術特點。DMD的強反射表面通過消除光路上的障礙以及將更多的光線反射到螢幕上,而最大化地利用了投影機的光源。DLP技術依據圖像的內容對圖像進行反射,DLP的光源有兩種工作方式,或者通過一個透鏡打到螢幕上,或者直接進入一個吸光器。更為有利的是,基於DLP技術的投影機的亮度是隨著解析度的增加而增加的。在如XGA和SXGA等更高解析度的情況下,DMD提供更多的反射面積,如此一來就可以更為有效地利用燈光的亮度。

圖象逼真自然

DLP不僅僅是簡單地投影圖像,它還對它們進行了複製。在它的處理過程中,首先將源圖像數位化為8到10位每色的灰度圖像。然後,這些二進制圖像輸入進DMD,在那裡它們與來自光源並經過仔細過濾的彩色光相結合。這些圖像離開DMD後就成像到螢幕上,保持了源圖像所有的光亮和微妙之處。DLP獨一無二的色彩過濾過程控制了投影圖像的色彩純度,此技術的數位化控制支持無限次的色彩複製,並確保了原始圖像栩栩如生地再現。隨著其它顯示技術及攝影技術的出現,DLP使得那些無生命的圖像擁有了逼真的色彩。數字色彩的再現保證了圖像與真實物質的還原性,而且沒有發亮的斑點或其它投影機典型的沖失現象。

可靠性高

DMD不僅通過了所有的標準半導體資格測試,系統製造非常嚴格,需要經過一連串的測試,所有元件均經過挑選證實可靠才能用作製造數碼電子部分驅動DMD,而且還證明了在模擬操作環境中,它的生命期超過10萬個小時。測試證明,DMD可以進行超過1700萬億次循環無故障運行,這相當於投影機的實際使用時間超過1995年。其它測試結果顯示,DMD在超過11萬個電力周期和11000個溫度周期下無故障,以確保在需求較大的套用領域中提供30年以上的可靠運行期。

可移動性

根據一般套用需求來看,一個單片DMD就可以實現大小、重量和亮度的統一,大部分的家用或商用DLP投影機都採用了單片結構,而更高級的三片結構一般只套用在數字影院或高端領域,因此,用戶可以得到一個更小、更亮、更易於攜帶而且足以提供出色圖像質量的系統DLP技術是全數字底層結構,具有最少的信號噪音。

系統分類

單片

在一個單DMD投影系統中,需要用一個色輪來產生全彩色投影圖像。色輪由紅、綠、藍濾波系統組成,它以60Hz的頻率轉動。在這種結構中,DLP工作在順序顏色模式。輸入信號被轉化為RGB數據,數據按順序寫入DMD的SRAM,白光光源通過聚焦透鏡聚集焦在色輪上,通過色輪的光線然後成像在DMD的表面。當色輪旋轉時,紅、綠、藍光順序地射在DMD上。色輪和視頻圖像是順序進行的,所以當紅光射到DMD上時,鏡片按照紅色信息應該顯示的位置和強度傾斜到“開”,綠色和藍色光及視頻信號亦是如此工作。人體視覺系統集中紅、綠、藍信息並看到一個全彩色圖像。通過投影透鏡,在DMD表面形成的圖像可以被投影到一個大螢幕上。

兩片

這種系統利用了金屬鹵化物燈紅光缺乏的特點。色輪不用紅、綠、藍濾光片,取而代之使用兩個輔助顏色,品紅和黃色。色輪的品紅片段允許紅光和藍光通過,同時黃色片段可通過紅色和綠色。結果是紅光在所有時間內都通過,藍色和綠色在品紅-黃色色輪交替旋轉中每種光實質上占用一半時間。一旦通過色輪,光線直接射到雙色分光稜鏡系統上。連續的紅光被分離出來而射到專門用來處理紅光和紅色視頻信號的DMD上,順序的藍色與綠色光投射到另一個DMD上,專門處理交替顏色,這一DMD由綠色和藍色視頻信號驅動。

三片

另外一種方法是將白光通過稜鏡系統分成三原色。這種方法使用三個DMD,一個DMD對應於一種原色。套用三片DLP投影系統的主要原因是為了增加亮度。通過三片DMD,來自每一原色的光可直接連續地投射到它自己的DMD上。結果更多的光線到達螢幕,給出一個更亮的投影圖像。這種高效的三片投影系統被用在超大螢幕和高亮度套用領域。

潛在問題

人們常常提到的DLP投影機弱點只有一個,即“彩虹效應”,具體表現是色彩被簡單地分離出明顯的紅、綠和藍三種單色,看起來像雨後彩虹一樣。這是由於用一個旋轉色輪來調製圖像色彩而產生的,同時因為有些人的視覺系統特別靈敏,能察覺出一種彩色轉換到另一種彩色的過程,而不是像大多數人那樣靠視覺暫留現象把幾種單色混合成新的色彩。除了某些用戶能把色彩分離出來,還有些用戶可能因為色彩的迅速變化,而產生眼睛脹痛和頭痛的情況。而LCD投影機和三片式DLP投影機都不會有這種現象,它們在物理結構上就是把三個固定的紅、綠、藍圖像疊加而成。
這一問題對不同的人,作用是不一樣的。某些人能看出彩虹效應,甚至嚴重到畫面幾乎不能看。有些人只是偶爾會看到彩虹痕跡,遠沒到無法欣賞畫面的程度。對於後者來說,DLP的這一缺點就沒有實用上的影響。更幸運的是大多數人既看不出彩虹痕跡,也不會被眼脹、頭痛所困惑。請想想如果人人都能在DLP投影機上看到彩虹效應,DLP投影機也就失去了存在的機會。
但不管怎樣彩虹效應總是一個問題。德州儀器公司和用DLP技術製造投影機的廠商還是在盡力解決這一問題。第一代DLP投影機色輪每秒旋轉60次,相當於幀頻60Hz,或每分鐘3600轉。在色輪中,紅、綠、藍像素各一段,所以,每種顏色每秒刷新也是60次。這種第一代產品稱為“1X”轉速。
第一代產品還有少數人能看到彩虹效應,改進的第二代產品的色輪轉速上升到2X,即120Hz和7200RPM,能看到彩虹效應的人就更少了。
今天,很多專為家庭影院市場設計的DLP投影機用六段色輪、色輪轉一圈出現兩次紅、綠、藍,且色輪又以120Hz或7200RPM旋轉,這樣在商業上就稱之為4X轉速。不斷提高色彩刷新速度,看得出彩虹效應的人數也就愈來愈少。
4.DLP技術的套用
DLP技術是一種獨創的、採用光學半導體產生數字式多光源顯示的解決方案。 它是可靠性極高的全數字顯示技術,能在各類產品(如大螢幕數位電視、公司/家庭/專業會議投影機和數位相機(DLP Cinema))中提供最佳圖像效果。同時,這一解決方案也是被全球眾多電子企業所採用的完全成熟的獨立技術。自1996年以來,已向超過 75 家的製造商供貨500多萬套系統。
DLP技術已被廣泛用於滿足各種追求視覺圖像優異質量的需求。它還是市場上的多功能顯示技術。它是唯一能夠同時支持世界上最小的投影機(低於2-lbs)和最大的電影螢幕(高達75英尺)的顯示技術。這一技術能夠使圖像達到極高的保真度,給出清晰、明亮、色彩逼真的畫面。

技術特點

技術優點:
DLP顯示板的優點是它們有極快的回響時間。你可以在顯示一幀圖像時將獨立的像素開關很多次。它使利用一塊顯示板通過逐場過濾(field-sequential)方式產生真彩圖像。步驟如下:首先,綠光照射到面板上,機械鏡子進行調整來顯示圖像的綠色像素數據。 然後鏡子再次為圖像的紅色和藍色的像素數據進行調整。(一些投影儀通過使用第四種白色區域來增加圖像的亮度並獲得明亮的色調。)所有這些發生得如此之快,以致人的眼睛無法察覺。循序出現的不同顏色的圖像在大腦中重新組合起來形成一個完整的全彩色的圖像。
對高質量的投影系統,可以使用3塊DLP顯示板。每塊板分別被被打上紅色、綠色和藍色,圖像被重組為一個單一的真彩色的圖像。這種技術已經被用在一些數字電影院中的大型投影設備上。DLP顯示板有高解析度而且非常可靠。 它們的對比度大約是多晶矽LCD投影儀的兩倍,這使它們在明亮的房間中更有效。
技術缺點:
DLP本身幾乎沒有什麼問題,但是它們比多晶矽面板更貴。當你仔細觀察螢幕上移動的點的時候,(尤其是在黑色背景上的白點),你會發現採用逐場過濾方式的圖像將會分解為不同的顏色。使用投影機時,電機帶動色輪旋轉時會發出一定的噪音。

數據防護

隨著信息技術的飛速發展,計算機和網路已成為日常辦公、通訊交流和協作互動的必備工具和途徑。但是,信息系統在提高人們工作效率的同時,也對信息的存儲、訪問控制及信息系統中的計算機終端及伺服器的訪問控制提出了安全需求。在過去的一年中,全球98.2%的計算機用戶使用防毒軟體,90.7%設有防火牆,75.1%使用反間諜程式軟體,但卻有83.7%的用戶遭遇過至少一次病毒、蠕蟲或者木馬的攻擊,79.5%遭遇過至少一次間諜程式攻擊事件。據國家計算機信息安全測評中心數據顯示,由於內部重要機密數據通過網路泄露而造成經濟損失的單位中,重要資料被黑客竊取和被內部員工泄露的比例為:1:99. 這是來自於國家計算機信息安全測評中心的一個數據,據調查顯示,網際網路接入單位由於內部重要機密通過網路泄密而造成重大損失的事件中,只有1%是被黑客竊取造成的,而97%都是由於內部員工有意或者無意之間泄露而造成的。
數據泄露防護(Data leakage prevention, DLP),又稱為“數據丟失防護”(Data Loss prevention, DLP),有時也稱為“信息泄漏防護”(Information leakage prevention, ILP)。數據泄漏防護是通過一定的技術手段,防止企業的指定數據或信息資產以違反安全策略規定的形式流出企業的一種策略。

用途

DLP (Data Leakage Prevention) 的用途是,通過軟體對敏感數據進行監控和保護,以保證敏感數據不被丟失和泄露
數據泄漏的途徑
一般企業可通過安裝防火牆、防毒軟體等方法來阻擋外部的入侵,但是事實上97%的信息泄密事件源於企業內部,所以就以上三種泄密途徑分析,信息外泄的根源在於:
1、使用泄漏;1)操作失誤導致技術數據泄漏或損壞;2)通過列印、剪下、複製、貼上、另外儲存為、重命名等操作泄漏數據。
2、存儲泄漏:1)數據中心、伺服器、資料庫的數據被隨意下載、共享泄漏;2)離職人員通過隨身碟、CD/DVD、移動硬碟隨意拷走機密資料;3)移動筆記本被盜、丟失或維修造成數據泄漏。
3、傳輸泄漏:1)通過email、QQ、MSN等輕易傳輸機密資料;2)通過網路監聽、攔截等方式篡改、偽造傳輸數據。
數據泄漏防護的原理
明朝萬達Chinasec(安元)DLP解決方案
以多年自主研發的數據加解密技術為核心,結合身份認證和訪問控制等多種技術手段,為用戶打造完善的數據安全體系。支持PKI體系數字證書,支持國密SM1、SM2、SM3及SM4算法併兼容國際主流標準加解密算法,實現本地存儲數據加密、移動存儲數據加密、文檔加密、郵件加密、業務套用數據加密和數據傳輸加密等豐富的加密功能,支持跨平台,異構終端統一管理實現數據流暢互通。以下是DLP數據泄漏防護系統的原理圖:
DLP

前景

數據泄漏防護技術(DLP)日漸成為目前市場上最為重要的安全技術之一。企業青睞數據泄漏防護技術來保護所有權數據和滿足法規遵從的需要,為想要接觸安全市場中最敏感部分的解決方案提供商提供了巨大的商機。數據泄漏防護技術也為安全產品銷售商帶來了大量機遇。

評估標準

標準1:企業內部操作行為是否實現可視化
在信息防泄漏的"戰爭"中,相比於躲在暗處的泄密者和安全威脅,站在明處的企業顯然略失先機。但如果企業能夠做到預先防禦,在對手出招之前採取針對性的保護措施,就能從根本上"轉被動為主動",做好內部數據安全防護。
因此,良好的信息防泄體系的前提就是要時刻掌握企業動態,做到要有的放矢。很重要的一點是要實現內部操作的"可視化",以隨時監測整個信息系統的安全狀況,做到迅速反應,甚至還能預測到潛在的風險,化被動防禦為積極防禦。
標準2:防泄漏建設是否從全局角度出發,最大程度避免疏漏
安全領域中的木桶理論和馬其頓防線的故事相信大家都了解--無論怎么豪華的防線,一個漏洞就可以毀滅所有一切。在企業中,有時候可能是一個小小的 隨身碟就毀滅了幾百萬投資的努力,或者一封無意的郵件就能讓企業損失慘重。
因此,在解決安全問題之時,不能僅僅依賴透明加密等技術手段,"頭痛醫頭,腳痛醫腳"地堆砌不同安全產品及封堵安全漏洞,而是需要站在一個更高的戰略角度來通盤考慮。如果缺乏一個整體的分析視角,你可能會忽視或者低估某個安全攻擊的真正威脅,相應採取的安全措施也可能無法解決真正的問題。
所以,在實際的防泄漏建設中,我們必須從整體上來評估企業的信息安全狀況,運用統一的平台來進行風險和安全管理,檢測出內部問題,從而描繪出整個企業當前安全情況的更清晰和更準確的圖景,採取針對性的防護措施,最大限度降低企業的安全風險。
標準3:是否根據涉密程度不同,防護力度輕重有別
企業在構建立體化、全方位的整體信息防泄體系時並不是一刀切,不分輕重地在全公司範圍內採取相同的策略,這樣雖然看似達到了最為安全的效果,但對業務造成的巨大影響,以及因此產生的高額成本,對企業來說,都是巨大的負擔。
對信息安全來說,威脅和風險往往和高價值的信息資產聯繫在一起,安全保護工作也就應該輕重有別,將重點放在高價值的信息資產上。什麼是高價值信息資產?通過風險評估,你會知道,它是你業務依賴的信息系統,無論軟體、硬體、服務還是人。那么,在安全建設過程中,對涉密程度高的部門或崗位進行力度大的防禦,對涉密程度低的部門採取相應的安全防禦。同時衡量提升安全性可能帶來的業務操作上的麻煩、企業安全成本等問題,是企業必須要做的事情。
比如透明加密的成本,以及對企業效率的影響遠高於審計和管控,在企業實施過程中,往往需要結合企業的實際情況,對三種技術手段整合運用:首先,在全公司範圍內進行安全審計,掌握企業操作,發現安全隱患;其次,對特殊崗位和部門,進行嚴格管控,限制信息的帶出;最後,在核心部門內部,對機密信息進行透明加密。這樣既可保證公司的正常業務運作,又能有的放矢地實現最最佳化的信息防泄漏管理。對於企業來說,還大大節約了投資成本。

名稱縮寫

數字光處理(Digital Light Processing,縮寫:DLP)是一項使用在投影儀和背投電視中的顯像技術。DLP技術最早是由德州儀器開發的。它至今仍然是此項技術的主要供應商。德國德勒斯登Fraunhofer學院(The Fraunhofer Institute of Dresden)也生產有著特殊用途的數字光處理器,並把它稱作空間光調節器(Spatial Light Modulators,SLM)。例如,瑞典Micronic雷射系統公司(Micronic Laser Systems of Sweden)就在其開發的Sigma印版矽模板刻印機中,利用Fraunhofer生產的空間光調節器來生成遠紫外線圖像。
在DLP投影儀中,圖像是由DMD(Digital Micromirror Device,數字微鏡器件)產生的。DMD是在半導體晶片上布置一個由微鏡片(精密、微型的反射鏡)所組成的矩陣,每一個微鏡片控制投影畫面中的一個像素。微鏡片的數量與投影畫面的解析度相符,800×600、1024×768、1280×720和1920 x 1080(HDTV)是一些常見的DMD的尺寸。
這些微鏡片在數字驅動信號的控制下能夠迅速改變角度,一旦接收到相應信號,微鏡片就會傾斜10°,從而使入射光的反射方向改變。處於投影狀態的微鏡片被示為“開”,並隨數位訊號而傾斜+10°;如果微鏡片處於非投影狀態,則被示為“關”,並傾斜-10°。與此同時,“開”狀態下被反射出去的入射光通過投影透鏡將影像投影到螢幕上;而“關”狀態下反射在微鏡片上的入射光被光吸收器吸收。
本質上來說,微鏡片的角度只有兩種狀態:“開”和“關”。微鏡片在兩種狀態間切換的頻率是可以變化的,這使得DMD反射出的光線呈現出黑(微鏡片處於“關”狀態)與白(微鏡片處於“開”狀態)之間的各種灰度。DLP投影儀主要通過兩種方法來產生彩色圖像,這兩種方法分別被用在單片DLP投影儀和三片DLP投影儀中。
單片DLP投影儀
單片DLP投影儀內部只安裝一片DMD晶片,顏色是通過在光源與DMD之間安裝一個色輪來產生的。色輪通常被分為四個區域:紅區、綠區、藍區和一個用來增加亮度的透明區域。由於透明區域會減弱色彩的飽和度,所以在某些型號的投影儀中可能會被禁用或者乾脆省略掉。
DMD晶片與色輪的轉動保持同步,這樣,當色輪中藍色部分位於光源前面的時候,DMD就顯示畫面中藍色的部分。紅色和綠色的情況也非常類似。紅、綠、藍三種畫面按照順序以非常高的速度被投射出來,因此觀察者就能看見合成的“全彩色”畫面了。在早期的型號中,每顯示一幀畫面,色輪只旋轉一周。後期的型號中,色輪按照幀速率的兩到三倍旋轉,其中也有一些型號同時將色輪上的顏色區域重複兩次,這意味著紅綠藍三色序列圖像將在一幀之中重複六次

其他

DLP全稱Dynamic Leecher Protection(動態反吸血保護),是Xtreme(一個emule的mod)原創的反吸血功能組件,被不少eMule Mod(For Win)所套用。不過跨平台的eD2k客戶端卻很少有支持DLP或者其他一些反吸血的,例如aMule官方到2.3.1版本才加入DLP的功能,啟動的時候用 -dlp啟動即可。

3DLP

3DLP即是有三片DLP晶片的投影技術,套用三片DLP投影系統的主要原因是為了增加亮度,這種投影技術無需色輪,色彩通過分光鏡將白光分解為紅藍綠三原色後,分別投射到對應的DLP晶片上,每個DLP只負責一種原色的分配任務,最後再通過透鏡將這三路光合成到一起輸出至幕布上。
3DLP 技術較DLP投影技術結構更為複雜,其所增加的晶片以及光路系統更是大大的增加了投影機的成本,一般用於超高端工程投影機與超高端家用投影機。3DLP投影技術由於三原色同樣分別由三個晶片單獨控制,由於其使用了反射式投影技術,光路的透光率更低,畫面對比度更高,晶格間隙的大幅減少。3DLP技術與DLP技術的相比增加了亮度和畫面質量以及穩定性。

軟體名稱

DLP 全稱 Dynamic Leecher Protection (動態反吸血騾保護),是由 eMule 的 Mod 之一的 Xtreme 的開發者 Xman 開發完成的一個開源的 eMule 的類似外掛程式的東東,主要用來輔助 eMule 檢測吸血騾(Leecher),DLP v31 增強版基於 Xman 發布的源碼修改編譯而成,目的是檢測國內的部分吸血騾客戶端。
DLP是電騾的一個動態反吸血外掛程式,DLP作者預先把需要過濾的IP和下載電驢資源的軟體版本編入DLP中,而且會經常更新。DLP過濾的主要是國內外各種各樣的吸血騾(例如壞快(損壞數據)傳送mod,虛假佇列mod,攻擊型mod),還有類似於哇嘎,迅雷,脫兔等不良電騾下載軟體。有人說,我用哇嘎,迅雷下電騾資源也上傳啊,但是哇嘎,迅雷軟體本身的機制,違背了emule共享軟體的精神,導致很多資源下載完後流失,對emule共享造成了嚴重的破壞,為了emule共享網路的健康,只能全部封禁。
注意:並非所有 eMule / Mod 都支持 DLP!
支持外掛 DLP 的有:Xtreme,Magic Angel,新版 VeryCD,CN,Neo Mule,Scar Angel,Mephisto...
不支持外掛 DLP 的有:官方版本的 eMule,MorphXT,StulleMule,較老版本的 VeryCD 和 CN 以及一些在國內流傳不廣的 Mod。
動態反吸血驢保護(英文全稱:Dynamic Leecher Protection,英文縮寫:DLP)是內置於eMule Xtreme Mod等一些eMule的修改版軟體(即eMule Mod)中的功能組件。在這些eMule Mod連線上eDonkey網路後,它會根據DLP庫中的列表,偵測出吸血驢並對其做減分或禁止處理。
DLP組件和官方DLP庫均開放原始碼,遵循GNU通用公共許可證協定發布。有一些程式設計師在官方DLP庫基礎上修改製作了非官方的DLP庫,見:DLP庫一節。
很多eMule Mods用戶認為吸血驢破壞eDonkey網路的公平性,損害了他人利益。因而通過載入DLP來禁止部分不良eD2k客戶端。
2005年9月27日,eMule Xtreme Mod原作者、前維護者、德國程式設計師Xman在新發布的Xtreme 4.5中,加入了DLP功能,其中帶有可持續更新的DLP庫,用以鑑別出吸血驢並對其做減分或禁止處理。基於Xtreme的Mods隨後也加入了此功能。此後,還有一些其他的Mods也陸續地融合了這項功能。
曾經很長一段時間內,官方DLP庫的維護者對中國的吸血驢有可能不太了解,不能很好的禁止中國吸血驢,中國eMule用戶也未關注Xtreme的DLP功能。但是在2006年8月,Vagaa軟體對DonkeyServer伺服器濫請求的事件之後,許多用戶開始了解吸血驢的危害,擁有DLP的Xtreme等Mod也被許多中國用戶所使用。也開始有一些中國用戶向官方DLP庫的維護者提交新發現的吸血驢列表。
官方DLP原來由Xman開發並更新,Xman於2007年8月發布了Xtreme 6.1版本之後與eMule官方論壇的程式設計師失去了聯繫,後來由德國程式設計師、StulleMule等多個Mod的現任維護者Stulle接手了維護工作。自v34版本開始,中國程式設計師、Xtreme現任維護者zz_fly亦參與其中。人員至今未有變動。
上述Mods中,NeoMule的反吸血功能結合了DLP和原創的Argos反吸血,但也有用戶稱其對DLP的支持不夠完善,少數非官方DLP庫無法做到完善支持。MagicAngel對DLP有完全支持,此外還帶有NeoMule的Argos反吸血功能。StulleMule則本身有Argos,而且支持DLP功能並內置DLP庫,但因此而不能及時地手動更新或替換DLP庫。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