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和下西洋小版票

鄭和下西洋小版票

藏品信息,藏品特點,收藏價值分析,

藏品信息

【藏品名稱】2005-13鄭和下西洋600周年(J)小版票
【藏品簡稱】鄭和下西洋
【志號】2005-13
【發行時間】2005年6月28日
【郵票規格】30×50毫米
【齒孔度數】13.5度
【整張枚數】9枚(三套郵票)
【整張規格】146×176毫米
【小型張郵票規格】70×50毫米
【小型張外形規格】138×80毫米
【小型張齒孔度數】13×13.5度
【版 別】膠雕
【防偽方式】防偽紙張、防偽油墨、異形齒孔、螢光噴碼
【設計者】崔彥偉
【郵票版張邊飾設計者】王虎鳴
【雕刻者】李慶發(第一圖)姜偉傑(第二、三圖)呼振源(小型張)
【責任編輯】陳宜思
【印製廠】北京郵票廠
【藏品代碼】202015
【首日掛牌指導價】9.8元/套
【庫存量】482,184套
【延遲三個月交易的數量】72,331套
【延遲六個月交易的數量】72,288套
【最小价格波動】0.01元
【最小提貨量】1版

藏品特點

2005年7月11日是鄭和下西洋紀念日。經國務院批准,自2005年起,每年7月11日為中國“航海日”,同時也作為“世界海事日”在中國的實施日期。
鄭和是中國歷史上最傑出的航海家。他在航海、外交、軍事、建築等諸多方面都表現出卓越的智慧與才識。從永樂初年起,鄭和按照明成祖朱棣的安排轉向航海事業。在鄭和早期的航海活動中,鄭和已在研究和分析航海圖、通曉牽星過洋航海術、熟通各式東西洋針路簿、天文地理、海洋科學、船舶駕駛與修理的知識技能。從明永樂三年(公元1405年)至宣德八年(公元1433年),鄭和先後率領龐大船隊七下西洋,經東南亞、印度洋遠航亞非地區,最遠到達紅海和非洲東海岸,航海足跡遍及亞、非30多個國家和地區。這七次航行的規模之大,人數之多,組織之嚴密,航海技術之先進,航程之長,不僅顯示了明朝國家的強大,也充分證明了鄭和統帥千軍的才能。

收藏價值分析

1、題材選擇
鄭和是舉世聞名的偉大航海家,公元1405年7月11日,奉明成祖朱棣之命,出使中國南海以西的國家和地區,稱為"下西洋"。2005年是這位"和平使者"下西洋600周年。
在鄭和下西洋之際,國家郵政局、香港郵政與澳門郵政三地聯合特別發行一套《鄭和下西洋》紀念郵票。全套郵票有3枚,另有一枚小型張,小型張表現了鄭和下西洋的浩蕩船隊,3枚郵票分別是《鄭和像》、《睦鄰友好》和《科學航海》,熱愛祖國這一主題則貫穿於整套郵票。在藝術處理及表現手法上,該套郵票借鑑了中國傳統繪畫尤其是中國傳統木版畫的表現形式,並融入了現代設計意識及設計理念。《鄭和像》這枚郵票的鄭和形象則直接採用了明刻本《三寶太監西洋記通俗演義》中的鄭和繡像。

2、工藝精湛
郵票在設計上摘取片段,以小觀大;郵票小型張在船隻的設計上參照了鄭和寶船模型及有關明船的歷史資料,其上方的日月圖既表現了鄭和七下西洋的漫長曆程,又增添了畫面的設計感和裝飾性。《鄭和下西洋》為膠雕版別印製,共4膠兩雕,其中小型張雕刻部分為黑、棕兩色,郵票雕刻部分為黑白兩色。3枚郵票、1枚小型張,每枚郵票兩直邊中間均使用了橢圓形、異形齒孔。小型張還採用了紅色螢光油墨。

3、文化意義
600年前,中國人鄭和率領27000餘人組成的龐大船隊七下西洋,經東南亞、印度洋到紅海和非洲,遍訪亞非30多個國家和地區,建立並鞏固了海上絲綢之路,傳播了友誼的種子,促進了經濟貿易發展,增加了國與國之間的友好交流,為世界文明進步做出了巨大貢獻。
中國隆重紀念鄭和下西洋首航600周年,就是要大力弘揚中華民族熱愛和平、睦鄰友好的優良傳統,促進世界和平與共同進步。

4、社會參與潛力
南方文化產權交易所錢幣郵票交易中心的成立解決了錢幣郵票市場固有的買入難、賣出更難的局面,極大的提高了社會大眾參與度,將會使越來越多的社會人群接觸錢幣郵票收藏投資領域。在錢幣郵票行業由傳統的現貨、集市貿易升級為電子化市場時,交易的便利性、安全性所導致社會人群介入的邊際效應將使錢幣郵票有大幅的升值潛力。

上市藏品價值分析
1、市場沉澱度
鄭和的形象具有廣泛的認識度,具備良好的民眾基礎。在此之前,已發行過紀念鄭和下西洋580周年郵票,獲得市場的認可與關注。因而,《鄭和下西洋》的發展前景值得關注。

2、市場消耗
鄭和下西洋從2005年發行至今,已經將近10年,自然消耗,使用,收藏等因素使其市場流通量大大減少,故隨著數量減少和時間推移,其良好的收藏和投資價值將更好地體現。

3、市場價格
鄭和下西洋申購價為9.8元,截止2015年2月6日,南方文交所收盤價格為12.74元。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