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少琴

鄧少琴

鄧少琴(1897—1990),四川江津(今重慶市江津)人,歷史學家,重慶文博事業的開創者之一。1910年畢業於聚奎書院第一班。曾在上海任書局校對,工余自學不輟,後回到故鄉,先後在國小、中學和師範學校擔任文史教員。1936年,參加重慶北碚區建設,任北溫泉公園主任,同時參與籌建中國西部博物館。1937年,受聘任西康省通志館編纂,在西康地區作民族史調查。1942年,任四川大學版本整理委員會主任和歷史系教授,講授川康史地、四川歷史和西南民族史等課程。解放後,參與和主持籌建西南博物館(今重慶博物館),歷任業務秘書、副館長、學術顧問等,對重慶文博事業作出了巨大貢獻。他治學注重實踐,實地考察並撰寫了歷史學科重要課題的近100萬字的調查報告,在考古界產生很大影響。他在考古、民族史、地方史研究中成績豐碩,主要著作有《巴蜀史跡探索》、《巴蜀史稿》等。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鄧少琴
  • 別名:名作楷,字紹勤,以字行
  • 國籍:中華人民共和國
  • 民族:漢族
  • 出生地:四川江津(今重慶市江津區)白沙
  • 出生日期:1897年5月9日
  • 逝世日期:1990年1月16日
  • 職業:中國考古、文博、歷史、民族學家
  • 代表作品:《益教漢隸集錄》《巴蜀史跡探索》、《巴蜀史稿》等
人物簡介,人物生平,人物著作,人物紀念,

人物簡介

鄧少琴(1897—1990),中國考古、文博、歷史民族學專家;原名作楷,字紹勤,中年後以字之諧音作少琴,四川江津(今重慶市江津)人。
鄧少琴遺文輯存鄧少琴遺文輯存
青年時曾供職於重慶《強國報》社、《新蜀報》社、重慶聯合中學、省立第二女子師範、江津中學等。抗戰期間,楊家駱領導的"中國學典館"遷渝,鄧、楊二人共創北泉圖書館、博物館。
1943年,鄧少琴來到成都,任四川大學版本整理委員會主任。1948年,他任四川大學歷史系教授,因其授課風趣,內容詳實而得到學生們的喜愛,他開設的《川康歷史》《西南民族史》等課程,更是引起學生們的極大興趣。
1949年後,受聘為西南軍政委員會文教委員,1951年,聲名甚高的鄧少琴突然放棄了四川大學的優厚待遇,離開了他生活了8年之久的成都,去重慶與徐中舒馮漢驥等共同籌建西南博物院(重慶市博物館前身),任博物院秘書,主持日常工作。
西南大區撤銷後,任重慶市博物館副館長,80年代任學術顧問。
其學術研究著重於川康地理、川江航運、巴蜀文化、四川金石、重慶地方史等方面。在巴蜀史研究、西南史地研究、少數民族史研究、四川河道研究等方面,他是公認的名家。
1990年1月,93歲高齡的鄧少琴在重慶病逝,葬於江津白沙鎮聚奎中學旁,緊挨著摯友吳芳吉張采芹的墳冢。

人物生平

鄧少琴,名作楷,字紹勤,以字行。
鄧少琴(右一)、黃現璠(居中)鄧少琴(右一)、黃現璠(居中)
四川江津縣(今重慶市江津區)白沙鎮几子場人。清光緒二十三年丁酉(1897)四月初八生。祖父名光富,字裕之,略有文采。父名大賢,字德修,以開藥鋪並行醫營生。早卒。先生少年喪父,家境貧寒,由祖父撫育成人。八歲時入几子場初小。十歲時由縣視學陶轆舟推薦到聚奎國小讀書,與詩人吳芳吉同班。教員中有名士蕭湘(字綺笙,榮縣人),即《聚奎學校為白沙首義告全川父老檄文》的作者。鄧少琴在國文教師蕭湘的影響下,積極參加了反清革命鬥爭的白沙首義,時在1911年11月18日,先生15歲。
17歲時,鄧少琴於聚奎國小畢業。19歲時與吳芳吉同赴上海謀生,不果;幸遇吳芳吉的清華同學吳宓介紹,二人得以入右文社校對《章氏叢書》,月薪12元。鄧少琴邊謀生,邊自學,在滬逗留一年,與芳吉買舟西歸。一路上賞名山大川,訪巴蜀名跡,眼界大開,越三月始抵白沙。後入重慶《強國報》社作校對,社長公長子(即餘切,字培初,內江人,1882—1941)善雙鉤書法,見先生亦能之,引為同道,並教習之,先生雙鉤書法遂日益精進。
24歲時,祖父去世,先生返白沙送葬,旋受聘於聚奎高小教授國文。不久離聘赴重慶供職於《新蜀報》,曾與蕭楚女等共事。此後,先生又先後在重慶聯合中學、省立第二女子師範、江津中學等校教授國文。1930年,盧作孚先生將民生實業公司由合川遷至重慶北碚,並創建全國聞名的北碚實驗區、中國西部科學院(博物館)、北泉公園,先生應邀參與工作。在為民生公司挽回川江航運權、抵制外輪獨占利潤等鬥爭中,先生有功於其間。先生也曾先後做過北泉公園主任、北碚天府煤礦公司經理、重慶川江航務管理處秘書(處長盧作孚)。公務之餘,不忘治學,並繼續刻苦自學傳統國學,新興社會科學知識,而在史學、金石學、輿地學方面下功夫尤深。並主編過《星槎》利物,以記載中外航運公司之興廢為主。35歲時,先生曾在劉湘二十一軍軍部編譯委員會工作過,其問適逢“九.一八”事變發生,先生著有《日本維新與對華之政策》、《三百年間人民自衛之先例》等文章。
1933年,先生受四川省安撫委員會主任張瀾之命,作過救濟組救濟隊總隊長(組長是盧作孚),在蒼溪、南充、遂寧、合川一帶以衣食救濟難民。1936年,川北大旱,尹昌齡出任省賑務委員會主任,請先生擔任“昭廣劍”(昭化、廣元、劍閣)放賑主任。先生不辭辛勞,順利完成任務,事畢,任四川水利局主任秘書兼總務科長。1937年受西康省主席劉文輝之聘,任西康通志館編纂。8月,出任“成灌嘉峨風景區管理處”籌備處主任,旋因抗戰爆發,機構撤銷而中止。在此期間先生著有《峨眉導遊》一書問世(1938年初版)。
1942年初,先生受糧食部囑託了解抗戰軍米下運情況。遂由水路東下,了解嘉陵江、涪江航運情況,記錄在冊。回重慶北碚後,應著名學者楊家駱之約,撰寫《四川史志》、《重慶史志》等書,列為學典館叢書。
1943年底,鄧少琴先生任四川大學版本整理委員會主任。此間,補刻成都尊經書院書版多種,整理四川地方志上百種,並受聘在川大歷史系講授川康史地等課程。1945年至1946年期間先生有過兩次長時間的實地考察。第一次是在今甘孜藏族自治州境內,路線是成都—康定一道孚—爐霍—甘孜—德格,由德格南折,順金沙江而上至白玉,而巴塘;東折至理塘—雅江—東俄洛,沿力曲河南下,至木雅鄉;再東折至瀘定、天全,歷時半年。1945年底到達蘆山,行程四千里。先生據在木雅鄉之調查,寫成《西康木雅鄉吳王甲爾布考》一書,書中探索了西夏滅亡後有一支遺民向西南遷徙,定居於西康地區的史跡,並指出今雅礱江流域尚存其文化遺蹟。至今仍是西夏史研究中的重要論著。第二次調查是在今涼山彝族自治州境內。1946年1月,先生從蘆山出發,經雅安、滎經、漢源,石棉、越西、冕寧、鹽源、米易、最後由會理返成都,歷時半年多。兩次調查,行程約萬里。他披霜踏雪,歷經寒暑,實地考察了這些地區的歷史地理沿革,歷史文物、民族源流、民俗風情等,並作了大量筆記,寫成《西康民族採風錄》筆記十餘冊。
先生因此正式受聘為四川大學歷史系教授,講授川康歷史、川康金石、川康史地、西南民族史等課程。1949年夏,先生將所蒐集的四川漢代碑刻拓本,雙鉤摹寫成《益部漢隸集錄》兩冊,在川大出版,由徐中舒先生作序。在川大期間,先生常為《中國邊疆》、《西方日報》、《工商導報》等刊物撰稿,發表有《清季寧屬普格之設屬》、《昭覺之漢石刻》、《德昌四十年間夷漢戶口之消長》等文章。
1951年初,西南軍政委員會文教部擬在重慶創建西南博物院(在原中國西部科學博物館的基礎上)。特聘徐中舒、馮漢驥,鄧少琴為軍政文教政委員文教委員,並調來重慶,籌建西南博物院。三教授為了新中國大西南的文博事業,毅然放棄川大的優越環境,前往渝城。3月7日至8日,文教部召開西南博物院籌備委員會第一次全體會議,徐、馮先生被推薦為籌委員秘書處主任,副主任(後任院長、副院長),鄧少琴被推薦為秘書,主持日常工作。11月,博物院機構被正式批准,先生任業務秘書,爾後,參與寶成鐵路、成渝鐵路沿線的考古調查發掘並在院藏文物的徵集、鑒選、入藏、編目上,以及重慶紅岩村,歌樂山烈士陵園的建館籌備工作中,傾注了大量心血。
1952年秋,先生前往貴陽惠水、安順等少數民族地區調查,並為博物院徵集西南少數民族文物,回渝後撰成《貴州文物調查報告》、《貴州高擺旁瑤族訪問記》等。翌年再出川赴滇徵集雲南少數民族文物。今重慶市博物館藏有大量的西南少數民族文物,其基礎就是由先生奠定的。
建院不久,先生得知原巴縣檔案因避日機空襲,藏在重慶土橋一農戶家中,因條件簡陋,檔案已在霉變、蟲蛀。先生迅即派人將其全部運回,有七卡車之多。運批檔案上起乾隆二十三年,下至抗戰前夕,是珍貴的重慶地方史料。運回後,先生組織人力按年代前後整理編目。最後全部移交給了新成立的四川省檔案館。
1954年,西南大區撤銷後,西南博物院改為重慶市博物館、徐、馮二先生調回川大,鄧少琴先生遂為重慶市博物館業務副館長。1956年時,先生編寫《重慶市博物館館藏畫像磚選集》一書,由文物出版社出版。這是四川漢代畫像磚圖文並茂的第一本出版物。
1960年至“文革”開始,先生應張秀熟之聘兼任四川省文物志編纂組副組長,主持日常編審工作;工作中,先生髮現榮縣文廟內北宋宣和三年刻的《九域守令圖碑》拓片,斷定為現存中國最早之石刻地圖,並撰文在《地理集刊》上發表。
“文革”期間鄧少琴先生亦逃不脫浩劫,被當作反動學術權威批判,然先生坦然視之,在家中依然故我,讀書、研究、寫作不輟。直至1972年,美國著名專欄作家艾爾索普訪華來渝,由先生接待陪同時,始得“解放”。
1973年,先生年屆77歲,為進行四川地區懸棺葬與百越地區懸棺葬的比較研究,自費前往浙江臨海,福建武夷等地進行考古調查。他白天調查,晚上在旅店整理筆記,所作筆記,蠅頭小楷,一絲不苟。回渝後,先生撰寫發表《百越懸棺葬和百濮幽崖葬》、《武夷岩棺葬調查》、《談西南的岩棺葬制》等文。這是建國後對百越地區懸棺葬課題的首次實地考查,且在文革之中,又是自費進行,此舉在學術界引起很大反響。
五十年代至七十年代,四川境內出土了大量巴蜀文物,先生關於巴蜀史研究的成果也愈多。經對巴縣冬筍壩,昭化寶輪院兩地巴蜀墓葬群的研究,遂得出冬筍壩就是巴人“立市於電亭北岸”的新市里,昭化為古之葭萌,即“苴候”封地之所在的結淪。另外,先生還提出巴人有特殊文化、巴蜀符號與東巴文字有相似之處等觀點。 1972年,涪陵小田溪巴“王”墓出土青銅編鐘一套,先生親臨現場指導發掘,後撰就《涪陵新出的巴族銅器和錯金編鐘》一文(《文物》1974·12),論述了巴人的歷史文化及其工藝術水平,證明了史書上關於巴人“先王陵墓多在枳”的記載是不誤的。先生關於巴蜀歷史的研究成果,集中體現在。專著《巴蜀史跡探索》和《巴蜀史稿》中。前者曾獲1984年四川省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二等獎。
先生一向重視和提倡地方史的研究,五十年代就編寫過《重慶簡史》教材。85歲時主編《重慶簡史與沿革》一書,今天,重慶地方史碩果纍纍,先生有肇始之功。先生還在館中為業務人員開設過《華陽國志》講座,每周三次,時間長達兩年之久。
1982年,先生將三十年代陸續在《星槎》、《西南實業通訊》上刊的《川江航運史》重新整理,交付出版,改名為《近代川江航運簡史》。翌年,先生將數十年間蒐集的川江水系航運史料,捐獻給四川省交通廳交通志編委會,並由先生為主編,將這批史料編纂為《四川省內河航運史志資料》兩冊,共80多萬字。對今天的經濟建設及三峽工程具有重要參考價值。
1984年以後,由於先生年事已高,不再擔任行政職務,而任重博學術顧問。先生長期患前列腺炎症,多次住院治療,依然手不釋卷,著述不斷,30萬字的《巴蜀史稿》就是1983年住院期間完成的。先生做學問,在“集納衡證”法之外,尤注重手抄史料,即使有現成的書,也要將有關史料重抄一遍,且字字工整。幾十年來,經先生手抄的史料有數百萬字,有條不紊地分類,今仍完好保存在家中。先生一生淡泊簡樸絕,無一件時髦家當,滿屋最多的就是書。所用寫字檯太小,就擱一張大層板在上,只要能多放書便於寫作就行。
1990年1月16日,鄧少琴先生以93歲高齡與世長辭。病重時曾囑咐家屬“喪事從簡”,又向館中同事叮嚀“沒做完的事要繼續做完”,別無他言。先生歸葬故里後,其子女將先生留下的2500元捐與了聚奎中學,學校將此設為“鄧少琴獎學金”。
先生之遺稿,計有《西南歷史地圖集》、《揚子江上游的開發》、《西南交通史》、《康藏研究》、《北泉金石文徵》及《天風閣詩稿》等,有待整理出版。

人物著作

主要著述有《益教漢隸集錄》、《重慶市博物館藏畫像磚選集》、《巴蜀史跡探索》、《巴蜀史稿》、《近代川江航運簡史》等。
主要論文有《西康木雅鄉吳王甲爾布考》、《談西南的岩棺葬制》、《涪陵新出土的巴族銅器和錯金編鐘》等。手稿有《西南歷史地圖集》、《西南交通史》、《北泉金石文徵》、《天風閣詩稿》等。

人物紀念

2002年,為了弘揚鄧老的學術思想和紀念這位學術前輩誕辰一百零五周年,四川省歷史學會特此召”鄧少琴教授學術思想研討會“,邀請川渝兩地專家學者參加。同時其子女出資、由巴蜀出版社出版的《鄧少琴西南民族史地論集》也面世。
這部論集較全面地編選了鄧老一生所撰關於巴蜀史與文物、巴蜀民族史志以及巴蜀近現代史的代表性論著。其中巴蜀古史的研究碩果最引人注目。從這部論集中,不但可以窺見鄧老治巴蜀古史的嚴謹專致、鍥而不捨的探索腳印,同時也體現了他誠樸忠實、一絲不苟的學風。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