鄞

鄞是一個漢字,讀作yín,本意是指邊際、界限,引申義是形體、軀體。也指古義地名 ,春秋時屬越,即今浙江省寧波市鄞州區。該文字在《廣韻》和《邑部》等文獻均有記載。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鄞
  • 拼音:yín
  • 注音:ㄧㄣˊ
  • 部首:阝
  • 鄭碼:EACY
  • 筆順編號:1221251112152
基本信息,釋義,基本字義,詳細字義,方言,古籍解釋,康熙字典,說文解字,說文解字注,鄞字之謎,地理符號之謎,鄞縣得名之謎,鄞字釋義之謎,鄞字讀音之謎,鄞字通假之謎,鄞姓之謎,起源和發展,

基本信息

部外筆畫:11,總筆畫:13
繁體部首:邑,部外筆畫:11,總筆畫:14
鄞
五筆86&98:AKGB
倉頡:TMNL
鄭碼:EACY
筆順編號:1221251112152
四角號碼:47127
UniCode:CJK
統一漢字 U+911E

釋義

基本字義

yín ㄧㄣˊ
◎ 〔~縣〕地名,在中國浙江省。
◎ 姓。

詳細字義

鄞 yín
〈名〉
⑴ 古地名 [Yin county]。春秋時屬越,即今浙江省寧波市鄞州區
⑵ 通“垠” [limit;border]。如:鄞鄂(同“垠堮”。邊際;界限。引申指形體,軀體)

方言

◎ 粵語:ngan4
客家話:[海陸豐腔] ngiun2 giun3 [台灣四縣腔] ngiun2 giun3 [寶安腔] ngiun2 [客英字典] ngiun2
潮州話:ngeng5(ngûrng) [揭陽]ngêng5 [潮陽]nging5

古籍解釋

康熙字典

《廣韻》語巾切《集韻》《正韻》魚巾切,𠀤音銀。《說文》會稽縣名。《後漢·郡國志》鄞,章安故治,閩越地,光武更名。《注》本鄞縣南之回浦鄕,章帝章和元年立。
《順帝紀注》鄞故城,在鄮縣東南。
《唐韻》語斤切《韻會》疑斤切,𠀤音齗。義同。

說文解字

【卷六】【邑部】
會稽縣。從邑堇聲。語斤切

說文解字注

會稽縣。二志同。今浙江寧波府奉化縣有故鄞城是也。說者謂以亦堇山得名。越絕書所謂赤堇之山破而出錫是也。葢其字初作堇。後乃加邑。越語曰。句踐之地東至於鄞。韋曰今鄞縣是也。從邑。堇聲。語斤切。十三部。

鄞字之謎

地理符號之謎

公元前222年,也就是秦王政二十五年,秦國的將軍王翦等率兵平定了屬於楚國的江南一帶,降越君,以吳越地為會稽郡,設郡治於吳,也就是今江蘇省的蘇州;在現在寧波市境內設定了鄞、鄮、句章三個縣。由此,鄞縣作為一個縣級行政建制正式開始登上歷史的舞台。此後直到公元8-23年,東漢王莽“改鄞曰謹,鄮曰海治”(《漢書·地理志》),這段時間計15年左右。隋文帝開皇九年(公元589年)的時候,“平陳,並餘姚、鄞、鄮三縣入句章”(《隋書·地理志》),直至隋終,先後隸屬吳州越州、會稽郡,計31年左右。唐武德四年至武德七年,析故句章縣鄞州。至唐朝終,都稱鄮縣,先後隸屬越州、明州,計283年左右。從五代梁太祖開平三年始,改鄮縣為鄞縣,並一直沿襲不變。1958年12月至1961年12月鄞縣建制撤消,歸寧波市,計3年。以後恢復鄞縣建制,直到2002年撤縣建立鄞州區至今。可見,鄞地沒有以“鄞”命名的年代合計僅約332年。秦王政設定鄞縣時,大致包括現今的奉化、寧海、象山三縣全境,及鄞縣南部,現在奉化市的白杜是縣治。故宋寶慶年間纂修的《四明志》說:“奉化,會稽郡鄞縣地。今縣東白杜里有鄞城山,山下有廣福院,舊雲鄞城院,即古鄞縣治所也。”鄞縣的地域範圍後來時有調整變更,但基本區域穩定在今寧波市境內。綜上所述,至今,鄞縣建縣歷史長達2230年,而以“鄞”名縣(州)的年代合計約1898年。所以鄞縣是中國最古老的建制縣之一,“鄞”字作為一個獨特的地理文化符號,是鄞地經濟社會發展和文化傳承的“根”和“線”,是鄞人兩千多年相互認同、識別的標記。
“鄞”字因其古老而獨特,也常常使外地人產生語音和識別上的混淆和錯誤,通常是以“勤”誤作“鄞”,當然也為鄞州的對外形象帶來了認知上的一些困惑。所以5年前撤縣設區時,也有人提議,藉此機會把鄞縣改為明州區、四明區,甚或是東錢湖區,以方便識別,但主政鄞縣的首長們力排眾議,達成共識,認為如果沒有了“鄞”字,後人對鄞地豐富燦爛的歷史文化會產生認知上的更多困難,所以果斷地選用“鄞州”為區名,堅決保留了“鄞”字這個人文符號,著實難能可貴。

鄞縣得名之謎

人類總喜歡探究生養自己家鄉的過去。也因為如此,由古及今,試圖詮釋“鄞”縣得名由來的亦為數不寡。宋以來四明(鄞縣)諸方誌多有解釋,鄞籍著名學者如王應麟袁桷全祖望等均頗有鑽研。民國時編著的《鄞縣通志·文獻志九》匯集了歷代釋鄞各說。鄞籍著名書法家沙孟海亦於上世紀50年代撰有《鄞字說》。因詳見於舊方誌、新縣誌,這些都恕不贅述,茲綜述概括如下:一是“赤堇山”說。成書於東漢的《吳越春秋》云:“縣有赤堇山,故加邑為鄞”。這裡的赤堇山歷來也有兩種指稱:沙孟海先生認為是指現在鄞縣塘溪鎮原赤堇鄉的赤堇山,俗稱銀山岡;今人所編著的《奉邑文化集錦》等又指古鄞縣縣治白杜的赤堇山。上述或簡稱為“堇山”。二是“赤堇草”說。清代史家顧祖禹《讀史方輿紀要》云:“夏有堇子國,以赤堇山為名。堇,草名也,加邑為鄞。”用作草名的“堇”字,早已簡化了。赤堇草今名紫花堇菜,俗稱紫花地丁。三是“王鄞”說。元朝曾堅等編的《四明洞天丹山圖詠集》雲,秦始皇派王鄞來甬東驅鬼移山塞海,遂以王鄞之名命名縣。此說發軔於宋,流行於元朝。上述說法,以第一種為甚,民國《鄞縣通志》等均持此說。
由於歷史分析方法運用的缺失,古越語文獻和研究的欠缺,以及缺少從音韻學訓詁學、文字字源學、姓名學等多學科對“鄞”字的鑽研,從而導致對“鄞”字本義理解上的偏頗,導致上述對鄞縣得名解釋中的牽強附會。1996年中華書局出版的《鄞縣誌》,在第一編“政區”第二節“縣名”中,獨闢蹊徑,別出心裁地提出了“鄞,越語地名,本義無考”的觀點,但至今尚無學者對此作進一步的解釋,以至於使得鄞縣得名的“赤堇山”說風行多時,且以訛傳訛,流布極廣,幾成定論。

鄞字釋義之謎

據查,“鄞”字最早出現的文獻典籍是大約春秋時著的史書《國語·越語上》,距今已有近2500年的歷史,有“句踐之地,南至於句無(今諸暨一帶),北至於御兒(今嘉興一帶),東至於鄞,西至於姑蔑(今太湖一帶)。”“東鄞”之地,春秋時屬古越,在會稽之東。“鄞”作為一個形聲組合而成的地名,它的產生在“鄞”這個縣名出現之前,所以“鄞”字本義和初始引申義的發生和演繹地,應當在中原。”《說文解字》堇部曰:“堇,黏土地。”所以黃土為堇,是本義,許慎訓為粘土,便是引申義。沙孟海曾在《鄞字說》中引用這個觀點,無疑十分恰當而準確。因此“堇”字的本義可直譯作“黃土地”;“鄞”字是“堇+邑”,則會意而可以解釋為“人群聚居的黃土地”。
至於以“堇”字為古鄞縣名的本義,用以代稱之說,則值得斟酌。“堇”有多個讀音,幾種釋義,除作“黃土”解外,名詞作草名、菜名、顏色名,假借作“僅”、“槿”、“土堇”,其他還有解釋為“塗”、“時”、“誠”等的。《康熙字典》、《漢語大字典》等語言工具書中,“堇”與“鄞”截然不同。《說文解字》邑部曰:“鄞,會稽縣,從邑,堇聲”,段玉裁註:“鄞,其字初作堇,後乃加邑。”段注只說明形聲的“鄞”字是由會意的“堇”字演變過來,當時中原地區的人們創造的,後來用以命名鄞地的這個“鄞”字,是從“堇”字發展而成的。但“堇”是否就可以等同於縣名“鄞”呢,是否就可以直接把“鄞地、鄞山、鄞水”寫作“堇地、堇山、堇水”呢,本義為“人群聚居的黃土地”的“鄞”字。

鄞字讀音之謎

其實,後來命名鄞地和用作縣名的“鄞”字本義為何,跟“勾無、御兒、姑蔑”和古“句章”縣名一樣其實難詳,都是古越語的音譯而已。這正如浙江大學教授陳橋驛在《蕭山方言趣談》(方誌出版社2004年版)序中說:“古代越人是一個只有語言沒有文字的部族,現在留下的古代越詞越語,都是越音漢譯。”當然這個漢譯要加引號,古越人時華夏民族尚無漢人之說。
的確,鄞地一帶,其時被文明開化的中原視為遙不可及的“東夷”、“南蠻”,好像現在的原始人類或一些沒有自己文字的少數民族。“yin”只是一個古越人對自己居住地的語音認知,由於無文字的記載可以查證,現在已難以弄清它的原意了。而當時有文化的中原人用已有的“鄞”字把它記錄下來了,所以這是個注音字。不然,那個時候鄞地的文明史已經跟中原同步,鄞地與中原的人文溝通,已經有書面的交流而無障礙,豈不謬哉?陳橋驛又說:“正是因為越語漢譯,所以後來進入這個地區的漢人,往往望文生義,用漢義解釋越語。例如以漢人傳說中的堯釋餘姚、舜釋上虞之類。”後人囿於學識和愛鄉情結,以及民俗的因素等,往往以“漢”義釋古越語的音譯字,這種望文生義的結果,便會產生種種本土化的自圓其說。沙孟海先生的《鄞字說》不厭其煩地論證“鄞”縣的得名源自他的家鄉“赤堇山”的觀點,當屬此類。東漢袁康輯錄的《越絕書》記薛燭為越王句踐說劍,有“赤堇之山破而出錫,若耶之溪涸而出銅”,以及《戰國策》、《吳越春秋》提到的赤堇之錫,在紹興縣,中國古代歷史文化中有一些影響,當然不是鄞縣得名的原因。但古鄞縣(包含現在的奉化)的幾處赤堇山,除宋朝的鄞縣方誌外,東漢以前中國重要的歷史文獻中並無涉及,亦無佐證,遠在中原的王朝焉能得知,此外,赤堇乃草,因草以命山,因山以命縣,恐怕也是望文生義罷了。
越語“漢”譯為後人創造不少生動形象的神話故事提供了想像的素材,鄞縣得名的“王鄞”說也是一例,《四明洞天丹山圖詠集》見於道藏,乃宋以後道士所妄作,已是公論。明人乃有夏禹時堇子國之說,錢大昕認為:“俗語不實,流為丹青。”(《潛研堂集》卷十九《鄞縣誌辨證》)越語“漢”譯衍生的種種繪聲繪色的神話、故事和傳說,讓歷代好事者在當地也附庸、製造了形形色色的地名、廟宇和所謂的印跡,並激發了不少文人墨客的文情詩性,從而創造了眾多且有一定影響的歷史文獻和文藝作品,如紹興縣王壇鎮舜王廟上虞縣舜井鄮縣的縣治現在五鄉鎮寶幢的同岙被說成是秦漢時的商貿重鎮等等,都是這類情形。儘管如此,上述這些物質、非物質形態的文化遺產,因為相對於今人而言,已經是古人、古事和古蹟、古籍,而且傳播已久,有一定的影響,古往今來已經深深地融入到當地的經濟、社會和歷史文化的長河,所以在歷史學、地理學、地名學、社會學和民俗學乃至文學等方面有其一定的價值。
清朝學者李慈銘在《越縵堂日記》(同治八年七月十三日)中也說:“姚、暨、虞、剡,亦不過以方言名縣,其義無得而詳。”以“鄞”名縣何嘗不是如此,所以1996年版《鄞縣誌》的解釋顯然是正確的,即是由音譯的古越語地名套用,而成為專有縣名的。作為縣名的“鄞”字,其得名的明確表述應該是:“鄞,古越語地名的音譯,本義無考”。

鄞字通假之謎

漢語大詞典》曰:“鄞”通“垠”,如:鄞鄂,同“垠堮”、“垠鍔”。漢朝時魏伯陽編撰的周易《參同契》卷上曰:“混沌相交接,權輿樹根基。經營養鄞鄂,凝神以成軀。”又卷下曰“性主處內,立置鄞鄂。情主營外,築垣城郭。城郭完全,人物乃安。”漢朝張衡《西京賦》:“在彼靈囿之中,前後無有垠鍔。”這裡的“鄞鄂”等,義作邊際、界限解釋,引申指形狀,又後起解釋為神氣之類的。按照道教的說法,“鄞鄂”即命蒂,“養鄞鄂”就是修煉自己的心性,使得有神氣和無盡生機,這是一種養生處世之道。明朝畫家董其昌說:“讀萬卷書,行萬里路,胸中脫去塵濁,自然丘壑內營,成立鄞鄂,隨手寫來,皆為山水傳神。”這闡述了心中有氣神,所繪山水畫才會形中有神的道理。
那么,“鄞”何以同音通假作“垠”,作“邊際”解釋呢?《國語》中的“東至於鄞”,古代文獻里不乏概稱作“東鄞”的,後人詩文雖多有“鄞東”之釋,而史浩著《貿峰真隱漫錄·宴明守高大卿致語》里有”部符復鎮於東鄞,既密拱於皇都”,這裡直接指代“明州”。但是考慮到在《國語》編撰的春秋戰國時代,古鄞人和其他古越人一樣被中原人視為舌的“南蠻”(《孟子·滕文公上》和“東夷”,而且鄞地遠在東鄙,達於巨海(東海),那么中原人之所以用“鄞”來同音通假“垠”,並且以“東至於鄞”指稱“句踐之地”的地理方位,是否就是“東至於邊”之意呢?也就是說,古越人自謂居住之地為“鄞”,是否寓有“邊”的含義。當然這僅僅是無稽之談,臆度而已,似屬於那種本土化的自圓其說之類。古越語有語言無文字記錄流傳的狀況,使得古越人自稱所居“鄞”地的本義,有可能成為永遠的不解之謎。

鄞姓之謎

“鄞”也是一個姓氏,如《潮州府志》關於“鄞仁”的記載:字見山,元至元年間任潮州府海防同知,落戶於廣東潮州龍溪都,原任官於浙江寧波府。《南安縣誌》的記載,明朝有“鄞平山”,福建南安後井村人,育有四男一女,該女即是頗有傳奇色彩的“鄞仙姑”。此外,認為明朝《三國演義》中的“鄞祥”,雖是小說中的人物,但作者以“鄞”為姓應該不會是空穴來風、捕風捉影的。鄞姓一說是由靳姓改過來的,後人因恥於楚國大夫靳尚陷害屈原而改姓,《三國演義》後來的版本把“鄞祥”改成了“靳祥”,恐怕是認同了此說,但也屬無稽之改動。
明朝凌迪知編撰的《萬姓統譜》里有“鄞姓,見《姓苑》”的條目。查考《姓苑》,共10卷,其作者歷來普遍認為是南北朝時代中國著名的數學家、天文學家、史學家、思想家,東海郯(山東郯城)人何承天(370年-447年)。《姓苑》一書現在只有清朝王仁俊輯佚的 1卷(見上海古籍出版社《玉函山房輯佚書續編三種》)。但該書並不見於隋志唐志,僅稱何氏所撰,宋人多認為出自何承天,只有陳振孫書錄解題,以《姓苑》之書首列李姓,認為出自唐人,或者是唐以前之傳本。這說明鄞姓的出現時間,至少在唐朝或者南北朝,也有可能在魏晉甚至以前。這樣,鄞氏的受姓歷史就在1500年以上了。此外,鄞氏又屬稀姓,至少直到何承天編完此書時尚無名人望族可以記錄。所以查閱現有的文獻資料,相對有知名度的鄞氏首先出現在福建及廣東,最早是在宋朝。清乾隆二年編撰的《福建通志》記有鄞氏,即福建省劍浦縣的“鄞康成”。《越縵堂讀書記》有他注閭師的記錄,《律閭精義·內篇卷四》認為,鄞康成宗劉歆、班固之說。所以因其年長但學問淵博,而給與進士的待遇,即成為宋淳熙十一年衛涇特奏名,後任福建連城縣知縣。
《姓苑》記載,“鄞,縣名,以地為氏”。鄞氏,是以鄞這一縣名為氏,如同“貿”氏和“句章”氏。宋朝鄧名世所撰《古今姓氏書辯證》雲,“貿,越人以郡為姓,明州貿縣是也。東漢有貿孜。”“句章氏,《戰國策》越句章昧,以邑為氏。”說明鄞姓跟同一區域的這兩姓受姓的年代都同樣久遠。同時,也有可能是某先人有隱衷隱名改為鄞姓,或離鄉背井,為紀念故鄉鄞地改姓,或為曾在鄞地為官的重要經歷而改姓,這些至今不得其詳,因為尚未發現文獻對鄞地有過鄞氏的記錄。這個富有地理文化意義的姓氏的誕生,其確切的年代至今仍不得而知。
福建宋朝時有鄞江,後改名汀江,這一時代鄞江以及鄞坑、鄞河坊等鄞字系列地名的出現,跟鄞氏、鄞縣肯定會有一種因果聯繫。廣東深圳鄞氏發祥地的堂號為“南陽堂”,表明當地鄞氏認為給自己帶來榮光的先人居於南陽。而廣東潮安縣庵埠鎮仙溪村舊有”鄞公祠”,門樓後有“汴梁舊家”,表明鄞氏的先人始祖可追溯到今河南。據1990年版的《庵埠志》,鄞姓自宋朝入居庵埠文里沙池,以後廣為創居,成為盛族,有溪頭鄞、隴仔鄞、仙溪鄞、官里鄞,且都建有祠堂,還在沙池建大宗祠“四德堂”。又據《鳳廓郭氏族譜》等,明萬曆初庵埠的鄞懷鏡,已成為當地巨富。福建、廣東的鄞氏都相信同出一脈,都認為鄞縣是自己的根,但至今還未找到文獻上的有力旁證。現在福建、廣東、台灣、香港、東南亞都有不少鄞氏,初步估算約10多萬人,顯赫的雖不多,但對鄞縣都有別樣的感覺,他們很想到鄞縣尋根訪祖。

起源和發展

清人顧祖禹《讀史方輿紀要》中說:“夏時有堇子國,以赤堇山為名,加邑為鄞。”這就是說“鄞”大約產生於夏朝;《國語·越語》稱:“越王勾踐之地,東至於鄞。”一般認為《國語》成書於戰國,就是說“鄞”作地名至少在戰國時期就出現了;秦朝推行郡縣制,在會稽郡下設鄞縣。對此《漢書·地理志》稱:“會稽郡,秦制。縣二十六:句章餘杭、鄞、錢塘、鄮……”也就是說“鄞”地正式建置,“鄞”正式成為鄞(州)地的專門用詞是從秦朝開始的。不過上述記載僅限於現在的鄞州(縣)地區,而事實上,秦朝之前,在中原地區,“鄞”字就已經被用作地名了;唐以後“鄞”又在南方許多省中被用作地方名,而且在福建、廣東還發現了“鄞”姓人。那么這些存在於鄞(州)地外的“鄞”與鄞(州)地到底是什麼關係呢?
一、南方的鄞氏和鄞村
2007年1月16日本人在《寧波晚報》上發過一篇題為《漫說鄞外鄞》的文章,闡述了福建鄞江(即長汀江)、鄞山寺、鄞仙姑及福建、廣東、台灣鄞氏與鄞州(縣)的關係,論證了福建鄞江(即長汀江)之用名得於鄞州(縣)鄞江。的確福建、廣東、台灣等地有關“鄞”的用名,根源都在鄞江(即長汀江)。坐落在武夷山星村的媽祖天上宮又是一個例證。這座媽祖天上宮始建於清嘉慶年間,原是汀州會館。天上宮大殿有楹聯“瀚海波恬神德厚,行宮跡駐聖水恩。”“門臨曲水鶴艤常留,地隔湄洲虹橋可接。”天上宮門額上正中題刻“鄞江(即長汀江)聚秀”四個大字,兩邊題刻“寧波”、“利濟”字樣,傳達著祈求風平水靜、惠利濟船的求安、求財願望。探究歷史,鄞人向南方遷徙應是從唐末開始的,原因主要是戰爭。自唐末到兩宋的數百年間曾經歷過三次戰亂,即五代十國混亂、北宋末金人入侵、南宋末元人入侵。這些戰亂都來自北方,因此每一次戰亂來到,都會導致一大批鄞人離開家鄉向西向南遷徙,至今安徽、湖南、福建、廣西、海南等地,尤其在安徽境內有大量“鄞村”存在,這些“鄞村”大凡都是鄞縣一個家族遷徙到一個新居住地形成的村落。如安徽淮南市王鄞村、河南信陽市固始縣馬鄞村、廣西梧州市夏鄞鎮夏鄞村、福建泉州鄞村、安徽合肥市廬陽區吳鄞村、海南萬寧市老鄞村、安徽六安市固鎮鎮後鄞村、安徽淮南市長青鄉鐘鄞村、安徽潁上縣江店鎮江大鄞村、安徽臨泉縣楊橋鎮朱腰莊土鄞村、安徽阜陽市三十里舖鎮江鄞村、安徽風陽市西泉鎮姚鄞村、河南汝南縣洪鄞村、安徽淮南市謝家集區趙鄞村、安徽合肥陽區海棠街道萬大鄞村、安徽省光明市邱鄞村、安徽蚌埠市經濟開發區孫鄞村、安徽霍邱縣長鄞村、安徽鳳陽縣黃鄞村等。鄞人離開家鄉後都特別眷戀“鄞”字,這種情結使他們將新居住地以“鄞”字加“姓”冠以村名,甚至還有人以“鄞”為姓。福建、廣東都有鄞氏,從其家譜、家祠記載看,廣東鄞氏是從福建遷過去的。福建鄞氏的起源在何處?說法頗有不同。《安溪志》稱“鄞姓來源於鄞縣的逃難者……鄞縣屢受日本倭寇騷擾,金甌破碎,士民流離失所,外遷逃難。這些逃難者為了相互認識,相互關照,不論宗族,都在姓名前冠上地名鄞字,約定俗成而成獨特的一派地緣宗族,鄞氏是民族恨的紀錄,也是民族團結的象徵。因為鄞縣古屬會稽郡,所以鄞姓以會稽為郡號。明嘉靖年間(1522~1566年),倭寇侵掠,鄞遠達為避難自浙江鄞縣入閩,定居南安八尺嶺腳(今南安市豐州鎮山美村後井自然村)。”《安溪志》這種說法頗能自圓其說。然而自南安遷到台灣的鄞姓人卻持另一種說法。他們的依據是保存相對完好的家譜,其家譜中明確寫道:“吾祖起源於西涼關西國外離城二十里鄞家莊……”“鄞家莊”存在嗎?查一查地圖,“鄞家莊”現在確實還存在,今陝西臨潼有鄞家莊,其地歷史悠久,出土的“廟底溝類型陶塑人像”,距今大約5000年。類似鄞家莊的還有鄞家溝,在今四川嵋山。不過與台灣鄞氏家譜中所說的鄞家莊都不是一個地方,相對而言臨潼鄞家莊相對與“西涼關西國”比較近,但此地沒有鄞氏,也沒有關於鄞氏的歷史記載。雖然鄞氏源於何時何地無法一錘定音,但“鄞家莊”卻引領我們繼續去尋覓“鄞”字的源頭。
二、中原“鄞”字異體和異讀
台灣鄞氏家譜中所說“西涼關西國”指的是古代西涼一帶,歷史上西涼所轄地有大有小,但都在今屬甘肅境內。那么甘肅境內有沒有以“鄞”為名的地方呢?不僅有,而且十分重要。甘肅歷史上有邽縣,這是史書明載的中國第一個縣制,為公元前688年秦武公所置。據《史紀·秦紀》載:“(武公)十年伐邽、冀戎,初縣之”。故址在今甘肅天水地區清水縣城北二里第一台地上,邽縣在戰國以後改稱上邽縣。而“邽”古代寫作“鄞”,“上邽”也被稱為“上鄞”,《三國演義》93回出現過“上鄞”這一地名(書中出現過人物鄞祥可能也與“上鄞”有關,但“上鄞”今無鄞氏,歷史也不曾有鄞氏的記載)。有一個成語叫“得隴望蜀”,其古典是這樣的:東漢建武六年(30),劉秀隗囂圍住,公孫述派兵援救隗囂,駐紮在上鄞(天水),劉秀布置好圍城計畫,移駕東歸前寫信給岑彭說:“如果攻下兩城,就可以率兵南下攻蜀。”人苦不知足,既平隴,又望蜀。後人將此概括為“平隴望蜀”或“得隴望蜀”,比喻人心不知足。關於“上鄞”不少史書都曾有記載。《後漢書》有“九月,漢陽人杜琦、王信叛逆,與先零諸種羌攻陷上鄞城。”南北朝《周書》有“太祖入上鄞,繳侯莫陳悅府庫,物如山,以賞士卒。”南北朝《魏書》有:“六月,敗(赫)連昌於城下,連昌棄上鄞(音gui)……”那么有上邽,是否還有下邽呢?當然有,下邽同樣被稱為下鄞(音gui),戰國時秦置縣,治在今陝西省渭南市東北。唐代著名詩人白居易、近代愛國人士屈武都是下鄞人。相傳宋朝時下邽縣(今渭南市下鄞鎮)有特產水晶餅,在市場上聲譽很高,堪與燕窩、銀耳、金華火腿齊名。現在鄞州茅山有西林廟,西林廟規模宏大,占地5畝左右,主供就是唐朝赫赫有名大詩人白居易(鄞縣誌有明確記載)。應當說白居易生平與鄞縣沒有什麼關係,是否有其出生地下鄞有關呢,這還需要作考證,本文只是為說明下鄞存在,不贅述。
由陝西渭南又會牽出另一個與“鄞”相關的字——“鄭”。周宣王二十二年,封友於鄭,鄭國產生,其地在西都畿內棫林(陝西華縣西北)。周幽王之難,友寄帑於虢鄶二國之間,其後裔一部分南下漢中稱南鄭(即渭南一帶),一部分隨鄭武公東去河南稱新鄭。而“鄭”,上古寫作鄞,新鄭也曾為新鄞。今陝西博物館藏有秦朝新鄞虎符,其上銘有用符規定,是用以發兵的。1971年河南新鄞鄞尊故城遺址發掘出韓國兵器二百餘件。另外《史記·扁鵲列傳》記載,扁鵲姓秦名越人,是勃海郡鄞(音mao)縣(河北任丘縣北)人。南朝劉宋裴駰史記集解》引晉徐廣語稱:“鄭當為‘鄞’,今屬河間。”唐司馬貞史記索隱》也稱:“勃海無鄭縣,當做鄞縣。”
綜上所述,大約在春秋戰國時期,中原地區的甘肅、陝西一帶,“鄞”字已出現了,相比鄞州(縣)本土(出現在夏朝),顯然要晚一些。但當時中原地區“鄞”的讀音不是yin,而為mao或gui(疑是“各”音讀異),書寫也不規範。秦統一文字後,勃海郡“鄞”書寫為“鄚”,河南新“鄞”書寫為鄭、甘肅上“鄞”、陝西下“鄞”書寫為邽。“鄚、鄭、邽”,音形全部自立,與“鄞”脫鉤,所謂一“鄞”生數子,紮根他鄉,而其自己呢?秦人則讓它回歸故里了。
甘肅、陝西一帶中原地區本是秦國的發祥之地。“鄞”既出現於“秦”地,而且秦統一時,已被中原數個地方作地名用詞,然而秦朝卻未將“鄞縣”之名定在中原的某一塊土上,這是什麼原因呢?就是因為在秦人眼裡,“鄞”的本土不在“秦”地。秦朝所將東海邊一個小地方任命為“鄞縣”,也就是因為這裡才是“鄞”的誕生地。
據專家考證,東南沿海上古有各冒國(所謂“國”就是部落),地處浙東句余山,語言中最為典型的是“這樣”一詞發“各冒”音(即鄞方言),說此話的應該都是各冒部落人的後裔。從“鄞”在“秦”地出現最初讀作mao或gui(疑是“各”音讀異)可知,各冒部落的後裔在周朝或周前已經到達並定居在了甘肅、陝西、河南一帶的中原地區。浙江大學教授陳橋驛認為:“因此各冒部落的後裔將家鄉“鄞”帶到中原時,“鄞”還不是一個字,那么當時“鄞”是什麼呢?很顯然它就是各冒部落的圖騰。周朝是漢字初步成型時期,各冒部落的圖騰隨之演變成了漢字,並被用作部落居住地名。但它一開始沒有讀音,於是人們各冒部落的“各”或“冒”來認讀它。
關於遠古各冒部落曾到過甘肅、陝西一帶,這一點已被語言學界所證實。二千年前在中原地區使用的語言,今天從鄞方言中可以找出千字以上話語。其中“晝過”、“晝飯”一詞很典型。鄞方言中用它所表示的時間是中午與午飯,這在先秦漢語直到現代方言中都在使用。此語也廣泛存在於今天的吳語、閩語贛語、粵語、客家語以及侗台語中。鄞方言一樣在周朝官方話中流行。“爾何知!中壽,爾墓之木拱矣!”(《左傳·僖公三十二年》)。此言帶有詛咒意味,是一句典型的鄞方言,如將其譯成現代鄞方言就是:“你怎么不知?正壽(介壽、真壽、壽頭),你還莫知木各!”《左傳》的作者魯國人,撰寫此文時不敢枉自篡改秦穆公的原話。但當時沒有用切音,也沒有拼音,所以只得用當時的漢字音來拼寫鄞方言。鄞方言在如今陝北一帶方言中留存的痕跡也十分明顯。語言專家研究表明:陝北余家溝方言中179個人稱人身代詞有12個同鄞方言相同;266個行為動詞有47個相同;122個虛詞有29相同。自古至今陝北話里有“做生活”一詞,指的是“做工、幹活”。“你看你這算是做生活咧,還是耍咧?”這一詞無論用法還是意義,與鄞方言完全相同。陝北話里“殺革”一詞,意思是徹底、一點不留。常用於將飯桌上的所剩飯菜吃掉,將最後剩下的東西打掃後拿走等。“就這些菜咧,你則給殺割了。” 這一詞用法與鄞方言基本相同,意義從面上看稍有不同,底子則是相同的。陝北話里有一字 “趏”(音刮),形容人走得快。陝北說逃了。即“趏得奔了”。這個詞在鄞方言中也常用,如“趏得一下,無蹤影了。”將“跑”說成“奔”則完全等同鄞方言,如:“趕快奔起。”
遠古鄞方言中“這樣”發“各冒”音;“去”發“切”或“遷”音;“香脬(泡)”發“香泡”音等。語言學家認為現今發音似同遠古鄞方言的地方都曾受過越地稻作文化的影響與傳播。從語言學角度看“夏華文明之源”在浙東(即鄞地一帶)。
三、鄞和堇
“鄞”作為各冒部落的圖騰,隨遷徙的先民落戶中原地區,當然它也在本地保留著。春秋戰國時期同樣演變字,而其讀音、書寫的形成則受到“堇”的影響。段玉裁註:“鄞,其字初作堇,後乃加邑。”這說明形聲的“鄞”字是由會意的“堇”字演變過來,後來用以命名鄞地的這個“鄞”字,就是從“堇”字發展而成的。“堇”在甲骨文中有,許慎《5說文解字》土部曰:“堇,粘土也,從土,從黃省”。段玉裁註:“從黃者,黃土多黏也。會意。”所以黃土為堇,是其本義。“堇”字的本義可直譯作“黃土地”。書法家沙孟海在《鄞字說》中也引用了這個觀點。“鄞”字是“堇+邑”,會意而可以解釋為“人群聚居的黃土地”。
關於“鄞縣”得名,自古還有另外一種說法是:“因赤堇山而得名”。這顯然還是與“堇”有關係,不同的是“堇”得於“赤堇山、堇子國”,這就是說“赤堇山”比“鄞”早。而“鄞”得名於夏朝,則“赤堇山”得名應在夏朝之前的遠古時期了。那么“赤堇山”又因何而得名?從字形上分析,“赤”古體字為“炎” +“土”,“堇”古體為字“黃”十“土”;炎帝也稱赤帝,而“堇”則是指黃帝,因為黃帝崇尚土德,所以赤堇山就是炎黃山了。據此推斷今慈城赤堇山和奉化赤堇山可能都曾是炎黃部落的共同居住地。這個來頭就大了,所以秦皇朝不用諸如四明山等名山來作為地方名,而是用不顯眼的小土丘赤堇山來作為地方名。當然在赤堇山未出土與炎帝黃帝時期相關器物時,這只是望文生義而已。
那么“鄞”與黃帝真的風馬不相及嗎?我以為不是。我們再回到中原的陝西、甘肅、河南去看一看。關於黃帝出生的地方,最流行的說法:一是古代上邽縣(今為甘肅清水縣)。據《水經注》記載:“黃帝生於天水,在上邽(今天水市)城東七十里軒轅谷(今清水山門鎮白河村)。”另一個是河南新鄭。戰國《竹書紀年》中稱:“黃帝軒轅氏,元年帝即位,居有熊。”“(東漢人)皇甫謐曰:‘有熊,今河南新鄭是也。’”另外與黃帝直接有關係的兩個地方是橋(喬)山和崆峒山,它們也分別在陝西和甘肅。橋(喬)山是黃帝死後安葬的地方。司馬遷《史記》記載:“黃帝崩,葬橋山”。崆峒山是黃帝得道的地方。一般認為在今甘肅省平涼市。相傳黃帝親自登臨崆峒山向智者“廣成子”請教治國之道和養生之術。《莊子·在宥》和《史記》等典籍中均記載了這一千古盛事。
這幾個地方後來被學術界的不同學者分別認定是黃帝的出生地、建國地、死亡地。而不同學者認定的最終依據則是司馬遷《史記》的記載:“黃帝居於軒轅之丘。”那么司馬遷本人又如何來看待這一記載的呢?《史記》中有這樣一段話:“太史公曰:學者多稱五帝,尚矣。然《尚書》獨載堯以來,而百家言黃帝,其文不雅馴,薦紳先生難言之。孔子所傳宰予問《五帝德》及《帝系姓》,儒者或不傳。余嘗西至空桐,北過涿鹿,東漸于海,南浮江淮矣,至長老皆各往往稱黃帝、堯、舜之處,風教固殊焉,總之不離古文者近是。予觀《春秋》《國語》,其發明《五帝德》《帝系姓》章矣,顧弟弗深考,其所表見皆不虛。《書》缺有間矣,其軼乃時時見於他說。非好學深思,心知其意,固難為淺見寡聞道也。余並論次,擇其言尤雅者,故著為本紀書首。”從這段文字中可知:1、《史記》之前關於黃帝的記載材料十分稀缺。“《尚書》獨載堯以來”;百家之言不實,無法採用;孔子所傳宰予問《五帝德》及《帝系姓》不傳,因而“難言之”。2、《史記》有關黃帝的記載本性就是司馬遷認定的:“擇其言尤雅者,故著為本紀書首。”3、黃帝所居軒轅之丘不一定在中原地區,還可能在長江流域,所以司馬遷要“東漸于海,南浮江淮”去考察。可見關於黃帝的記載本性就是司馬遷認定的,而後人又是根據《史記》的認定而認定的,且將坐標定位在中原,搜尋的範圍也限於中原地區,然而中原地區到底不是中華大地的全部,其歷史局限和地域局限不言而喻。
黃帝是否會是長江流域的人呢?現代的考古發掘,讓我們觸摸到東南沿海先民遭遇海浸及由東向北向西移徙的蹤跡。據專家考證近一萬五千年前的以後日子裡,中國東南沿海有三次海浸,部分先民在他們首領帶領下向西向北方向方向遷移……。由於出於對環境的不適應,出於想尋覓心目中的“家鄉”,遠古先民頻繁移徙,甚至把生活中不常做的行為——遷,當作生活中常做的行動——去(鄞方言中“去”仍被念作“遷”)。先民在向北向西行進過程中根據家鄉地名複製出許多城池,走一段,複製一個,諸如河南有熊、陝西橋山、山東曲阜等。可見這支部落的首領可能就是黃帝,他領帶移徙的先民把東南沿海的遠古文明帶到中原,中原各地接受了東南沿海先進的耕作文化與冶煉技術,提高了生產水平與生活質量;基於對黃帝仁愛的追念,許多地方修建了黃帝陵,傳頌著黃帝的故事。黃帝同時也“被出生”在了中原地區,直至今日。
軒轅、有熊、崆峒山、喬山這些對黃帝生命、事業具有重要意義的地方,慈城人楊國瑾經考證後認為:慈城西懸嶺,古稱軒轅之丘,因為與大寶山相連,遠看像古代單轅雙駕的軒轅而得名。軒轅丘下面就是軒轅之國的故都城。“國”字古寫作外“口”內“或”,連起來就是繁體字壽字,所以又名壽丘。《史記》記載舜生於諸馮山下姚墟(慈城龔馮村里夾岙)。舜耕歷山,漁雷澤(今彭山),陶河濱,作什器於壽丘(即軒轅丘)。而慈城的湯山古代稱“有熊”;慈城的赭山渡古代稱“橋山”。鄞地及周邊的確不是遠古的文明沙漠,而是中華文明的發軔地。如今發現與發掘的遠古時期遺蹟與古人建造的廟宇都是佐證。遺蹟如:餘姚河姆渡文化;慈谿林湖龍口越窯;田螺山遺址;慈城湯山遺址;餘姚三七市新石器遺物;鄞南錢岙遺址;鄞西蜃蛟遺址;廟宇有:軒轅宮——絲巷弄祀黃帝軒轅;三聖殿——禮書院巷祀炎帝、黃帝等;慈城體仁堂——黃帝故宮等。有關專家曾在更大範圍上,對“鄞”周邊各縣地名作了研究,發現大量地名,如今大都能在中原各個省、市中找到。這明顯是鄞地先民遷徙到中原各地遺留下來的痕跡。上古社會,信息不暢,遠隔千里,遠離本土的先民難以返鄉,出於對故鄉懷念,便用故鄉地名來命名新居住地了。
“鄞”是由遠古各冒(即黃土)部落圖騰演變成的一個字,它的意義遠非一個字可以概括,它是一方文化的標誌,甚至是中華文化的一個標識。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