鄒雲翔

鄒雲翔教授:一代名醫,我國中醫腎病學宗師,著名中醫學家,腎病、老年病專家,一級教授、全國第一批中醫學博士研究生導師。江蘇省中醫院創始人之一併任院長28年,曾任衛生部醫學科學委員會委員,國家科委中醫組成員,中華中醫藥學會第一屆副理事長;江蘇省一至四屆人代會代表,全國第二、三、四屆人代會代表,中共江蘇省委第六屆候補委員,南京中醫學院副院長。擔任中央保健委員會醫師30餘年,為黨和國家領導人的中醫保健工作做出重要貢獻,並熱情為老百姓看病,療效卓著,活人無數,譽滿神州。

基本介紹

  • 人物名:鄒雲翔
  • 主要成就:我國中醫腎病學宗師
  • 擅長:腎病、老年病
  • 出生日期:1896年
  • 逝世日期:1989年
  • 出生地:江蘇無錫
主要經歷,學術內容,一、以《內經》的辯證施治、整體觀念為基礎。,二、腎病的病因學說,三、腎病的預防、護理及飲食管制,臨床套用,鄒老總結的腎病十法是被人們公認的腎病臨床的常用治療大法。,主要論文,軼事典故,人物評價,後世影響,

主要經歷

鄒雲翔先生1916年畢業於省立第三師範學校,年輕時指教宇文家祥周新鎮國小,曾任國小、中學教師、校長等職。1925年夏,江南流行鼠疫,其母病亡,遂決心棄教從醫,去武進拜孟河費伯雄高徒劉蓮蓀為師,1929年學成歸里,開業行醫。1935年,應上海中醫協會理事長丁仲英之聘,去上海主編《光華中醫藥雜誌》,並在丁仲英的診所應診,向丁仲英學習,1937年該雜誌在戰火中被迫停刊。抗戰爆發後在滬積極參加抗日救國運動,擔任中醫救傷醫院內科主任,不久隨該院內遷武漢、重慶。在內遷途中,他向中醫喉科專家張嘉炳學習喉科醫術,至重慶後又拜著名中醫學家補一為師,又隨當時最有名中醫張簡齋臨證一段時間。因此,他的醫術日見進步,掌握了中醫內科、婦科、兒科、喉科各方面的知識,對腎病的診治鑽研尤深,從40年代起,鄒雲翔的醫術已嶄露頭角。在重慶期間兼任中蘇文化協會會醫,數年後又經中央國醫館館長焦易堂推薦為法務部醫官。
抗戰勝利後回到家鄉無錫開設診所,1954年奉命籌建江蘇省中醫院,先後任任副院長、院長。後又兼任南京中醫學院副院長。同時他又是國家科委中醫組成員,衛生部醫學科學委員會委員。當選為第二、三、四屆全國人大代表,全國中醫學會副理事長。雖然工作繁忙,社會活動又多,但他是還是堅持醫學理論研究和定期門診。1954年,在他的主持下,成立了中醫腎病小組,開展了對中醫藥治療腎病的研究。1955中,出版了他的著作《中醫腎病療法》,這是我國第一部有關腎病的中醫學專著,在醫學界引起強烈的反響。之後又相繼發表了多部書籍和20多篇論文。他還根據多年來治療的經驗,創製了治療腎病的中成藥“保腎丸”,對慢性腎病、腎功能不全有顯著療效。

學術內容

一、以《內經》的辯證施治、整體觀念為基礎。

鄒老認為中醫把腎提到“先天之本,生命之根”這樣重要的地位。腎為人體極其重要而具有多種功能的臟器,但腎臟有病,並非僅是腎臟本身的損傷,而是體內各臟腑不協調造成的結果,抵抗力薄弱才會發生腎病。五臟之中肺脾與腎關係最為密切,在生理上是子母相生之髒,在病理也互相影響。腎病水腫由脾氣先衰不能運氣,肺氣傷不能降氣,肺脾氣機升降失調而水氣橫溢泛濫,浮腫乃生。鄒老認為:腎病的發生機制,主要是腎、脾、肺的功能發生障礙,升降出入功能不協調,其中主要是腎的升降出入功能發生障礙。

二、腎病的病因學說

鄒老論腎病病因,以三因立論,即內因、外因、不內外因(如先天不足、後天失養、素體腎虛、六淫侵襲、藥毒損害、七情所傷、勞倦過度、房室不節等),但以內、外二因為多。內因主要是指腎氣充足與否,外因就是外感六淫之邪及瘡毒之類。鄒老認為:腎氣充足的人,即使是外感六淫或瘡毒之邪入侵,也不會發生腎病。而腎氣不足之體,在外感六淫與瘡毒之邪等侵襲下,病邪可乘虛而入導致腎病的發生,腎病的病因還能相互為果。

三、腎病的預防、護理及飲食管制

關於腎病的預防,鄒老認為:首先要防傳變,要防止由它病失治而傳變為腎病。其次要防止由它病誤治而致成腎病。如病在衛分而治在氣分;病在衛氣而治在營血,逼邪不得外達而深入內陷。還要防止藥物傷腎,如有些藥物會損傷腎氣的,若患者腎氣不足,加上藥物的損傷後。從而促進了腎病的發生。腎病因易於反覆。故對護理也應特別重視。腎病護理的要求主要有:在飲食上忌生冷寒涼之品、過酸過膩之物,以及傷胃傷腎之味。避風寒暑濕外襲,適應季節變化,防止外感疾病。保持心情愉快,正確對待疾病。晚婚晚育,節制房室。適當活動,動靜結合。

臨床套用

鄒老總結的腎病十法是被人們公認的腎病臨床的常用治療大法。

1.疏風宣肺法:適用於急性腎炎風水相搏,水濕泛濫以及慢性腎炎急性發作等出現肺衛症狀者。如惡寒發熱、頭痛鼻塞、咳嗽、浮腫、脈浮等。常用藥物有麻黃、蘇葉、杏仁、防風、防己、黃芪、陳皮、白朮、茯苓、苡仁、蘆根等。
2.清肺解毒法:適用於急性腎炎或慢性腎炎急性發作,肺經熱毒較盛者。症見發熱、咽喉腫痛、浮腫、溲少而黃、舌苔黃、脈數等。常用藥物為:沙參、黑玄參、銀花、連翹、石斛、蘆根、六一散、前胡、牛蒡子、桔梗、薄荷、射干、土牛膝、馬勃、苡仁等。
3.涼營透達法:適用於急性腎炎或慢性腎炎急性發作,系皮膚濕熱毒邪內攻,稽留營血,傷及腎臟者。症見皮膚面目浮腫,低熱不退,溲黃,有尿蛋白、紅血球等;或患有瘡癤、濕疹等,舌苔黃,脈數。常用藥物為:麻黃、連翹、赤小豆、青蒿、生地、茯苓、蘆根、玉米須、赤芍、丹皮、生甘草、血餘炭、牛蒡、桔梗、玄參、銀花、荷葉、茅根、苡仁、紫花地丁等。
4.降肺理氣法:適用於急、慢性腎炎,水濕泛濫,上逆清竅,肺氣不利者。主要見症為浮腫、胸悶、咳嗽、氣急心悸、不能平臥、舌苔白、脈弦等。常用藥物為川厚朴、香椽皮、大腹皮、蘇子、葶藶子、陳葫蘆、炙麻黃、杏仁、甘草等。
5.補氣行水法:適用於急性腎炎及慢性腎炎水腫明顯,屬於肺脾氣虛者。症狀可有氣短納少,面肢浮腫,不易消退,大便溏薄,水腫反覆消長,舌苔薄白,脈細。常用藥物為黃芪、防己、防風、黨參、連皮茯苓、苡仁、淮山藥、炒白朮、甘草等。
6.溫陽利水法:適用於慢性腎炎及急性腎炎全身浮腫、脾腎陽虛者。症見一身悉腫,遷延不已、面色晄白或黧黑,腰痠乏力,肢冷畏寒,大便不實,腹脹氣急,舌淡、苔白,有齒痕,脈沉細。常用藥物為:附子、桂枝、川椒目、巴戟天、葫蘆巴、乾薑、陳皮、黃芪、茯苓、苡仁、淮山藥、商陸、車前子、砂仁、白蔻仁、大腹皮等。
7.補腎固攝法:適用於慢性腎炎,頭昏耳嗚,腰酸腿軟,遺精滑泄,舌苔薄白,脈細。常用藥物有沙苑蒺藜、芡實、蓮蕊、煅龍骨、煅牡蠣、桑螵蛸、金櫻子、菟絲子、淮山藥、枸杞子、炒生地、杜仲等。
8.三經同治法:適用於慢性腎炎,肺、脾、腎三髒俱虛。症見氣短喘息、呼吸不利、納少噁心、腹脹便溏、腰臀痠痛、尿少、浮腫嚴重等。常用藥物為:沙參、麥冬、淮山藥、白朮、當歸、連皮茯苓、生黃芪、防風、磁石、炒苡仁、蘆根、冬蟲夏草、川石斛、淫羊藿等。
9.活血化瘀法:適用於慢性腎炎,症見全身浮腫、尿少、肢軟、輕微浮腫,但腹部膨大,經久不消,面色灰滯黧黑,舌質有紫暗色或見瘀斑、苔白,脈細。常用藥物為:桃仁、紅花、當歸、白芍、枸杞子、淡附片、益母草、酒炒牛膝、田三七、制蒼朮、地鱉蟲等。
10.疏滯泄濁法:適用於慢性腎炎使用激素後尿蛋白不消,或因無效,且激素副作用較明顯而停藥者,此為人體升降出入功能紊亂,氣、血、痰、濕郁滯經隧,阻於絡脈肌腠所致。主要見症:渾身疲乏無力,胃納減少,婦女經閉,舌苔白膩,脈細。常用藥物為:蒼朮、苡仁、香附、鬱金、合歡皮、法半夏、陳皮、當歸、紅花、川芎、桃仁、神曲、茯苓、木香、佛手、天花粉、蘆根等。
著作專著有:《中醫腎病療法》、《中醫驗方交流集》、《中醫驗方交流續集》、《鄒雲翔議案選》等。

主要論文

[1]鄒雲翔.葉案氣病治法評介[J].南京中醫學院學報.1982(01)
[2]鄒雲翔.口糜治驗[J].新中醫.1983(08)
[3]鄒雲翔.治療腎炎的幾點體會[J].新中醫.1978(06)
[4]鄒雲翔,鄒燕勤.暑熱嘔吐(慢性腎炎尿毒症)[J].重慶醫藥.1979(03)
[5]鄒雲翔,鄒偉俊.九旬老醫道平生[J].山東中醫雜誌.1987(01)
[6]鄒雲翔,鄒偉俊.論從多學科範圍研究《內經》[J].上海中醫藥雜誌.1981(04.

軼事典故

1942年,經王崑崙先生推薦,鄒雲翔先生冒白色恐怖險境,擔任中蘇文化協會義務會醫。鄒雲翔先生在重慶由於接近黨內同志和進步人士,冒著生命危險為他們免費治病,並介紹到熟識的藥店降價配藥,受到特務跟蹤和糾纏,還威脅要勒令驅逐。就是在這種情況下,鄒雲翔先生繼續為大家服務。

人物評價

張文康部長評題“一生奮鬥揚岐黃,品端術正勤為民”,正是鄒老精神的真實寫照。

後世影響

鄒雲翔學術思想是我國中醫腎病學科的理論基礎,也是南京博大腎科醫院的學術源流。1982年,鄒雲翔的學生與南京工學院王能斌副教授的學生合作,研製成功了《鄒雲翔教授腎系疾病診療及教學經驗套用軟體》,開設了鄒雲翔腎病電腦門診。1984年11月,這一軟體參加了在西安舉行的全國微機套用展覽,獲得了一等獎。1985年在日本築坡舉辦的國際科技博覽會上展出。1987中又在美國華盛頓召開的世界醫藥信息學術會議上宣讀了這一軟體治療的論文,引起國際醫學界的極大重視。至1987年,這一軟體已診治腎病患者逾萬人次,療效達90.8%。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