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級市

鄉級市

隨著一些地區城市化程度的加大,一些處於大城市周邊的鄉鎮在城市化日益加深的大環境下,依靠強勁的製造業、工商業以及服務業等,逐漸發展成為大城市周邊的衛星城。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鄉級市
  • 特點:地區城市化程度的加大
  • 優點:依靠強勁的製造業
  • 影響擴權強鎮
鄉級市與“擴權強鎮”,鄉級市的發展,

鄉級市與“擴權強鎮”

中國大陸的“擴權強鎮”實際上就是類似鄉級市的一個具體的做法。比較典型的就是東莞市的擴權強鎮。鄉級市(縣轄市)指台灣省一種鄉鎮級的行政單位,例如彰化縣彰化市嘉義縣太保市,嘉義縣朴子市等。
“擴權強鎮”的背景
東莞於1985年撤縣建市,1988年升級為地級市,但轄內不設縣,由地級市直轄鎮。
繁榮的鎮街經濟,向來被認為是東莞的經濟活力所在。在東莞2008年32個鎮街的GDP排名中,虎門長安以214.77億元和202.10億元位居前兩位。位於排名末尾的幾個鎮,其一年的GDP也接近20億元。在全國綜合實力“千強鎮”的排名中,虎門和長安分列第一和第三位,在前五名當中,東莞包攬三席,全市所有鄉鎮均進入全國“千強鎮”。
一個鎮的年GDP超過200億元,這是許多城市的市級GDP都無法達到的數字。
另外,從人口規模來看,儘管東莞的戶籍人口僅170萬左右,但其常住人口達到700萬。東莞一些發達鎮的情況也是如此。以虎門鎮為例,其戶籍人口在11萬左右,但常住人口卻達到65萬。
不管是從經濟規模還是人口規模上看,鎮的建制,對於東莞的發達鎮來說,顯然有些“小牛拉大車”了。
“擴權強鎮”的進程
在不設縣的東莞,發達的鎮街經濟一度形成“諸侯經濟”的局面,這一局面仍將得到強化。近日,東莞市的鎮街擴權又拉開新的大幕。
11月2日,東莞召開全市擴權強鎮試點工作會議,而《關於擴權強鎮試點工作的實施意見》(下稱《意見》)亦於日前下發,明確了石龍和塘廈兩個試點鎮的主要領導按縣處級配備,標誌著東莞的擴權強鎮試點工作進入了具體操作層面。
鎮街駕馭地方事務更為靈活
東莞市副市長李小梅在會上表示,鎮街一級是東莞經濟發展和社會管理的重要載體,多年來,鎮街實際上已基本承擔了縣一級的職能。但由於我國現行法律法規規定,審批權和執法權都是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行使,所以只能按鎮一級的管理許可權開展工作。
鎮一級行政級別偏低、權利偏少、責任卻偏重,這就形成了一些發達鎮多年來“小牛拉大車”的尷尬局面,而這一局面,有望在擴權強鎮之後得到改觀。
據悉,在《意見》中提出的鎮街擴權內容有下放事權、擴大財權、改革人事權等三方面,將涉及27個部門28項行政管理事項下放給試點鎮行使,同時擴大試點鎮的財政管理權和財政投資等相關事項的審批權,使試點鎮在承接事權後,經費上得到保障而不大幅度地增加財政負擔。
此外,試點鎮主要領導按縣處級配備之後,市職能部門駐試點鎮的派出機構下放鎮政府管理,其主要領導由鎮徵求上級部門意見後按程式任免——這體現了“讓鎮長管理(分)局長”的意圖。
可以預見,在事權、財權、人事權調整之後,鎮黨委、鎮政府將在地方事務的管理上獲得更大的駕馭空間。
東莞今年前三季GDP增長僅為3.1%,這與許多發達鎮街的經濟成長趨緩不無關係,對鎮街的放權,將進一步釋放鎮街經濟的活力。
“強鎮擴權”儘量不增加機構、編制
早在8月份,東莞確定石龍、塘廈兩鎮為擴權強鎮試點鎮之後,曾組團赴浙江紹興、義烏兩市學習考察。
作為東莞擴權強鎮試點工作的重要參與成員,東莞市政策研究室副主任劉錦明在9月初接受CBN記者採訪時表示,紹興、義烏擴權強鎮所下放的一些權力,其實在東莞早已實施。東莞的擴權強鎮,其實可以說是“強鎮擴權”,是進一步刺激鎮街經濟活力的重要舉措。
儘管鎮街擴權的方向已經明朗,但是試點鎮擴權的細則仍需進一步完善。
“當前哪個部門放權,放什麼權已經相對明確,但何時放、如何放還有待具體研究。”東莞市市長李毓全表示。
據了解,擴權形式有直接放權、委託放權、內部調整放權等多種方式,試點鎮能否迅速整合機構人員,做好接權的各項準備,是擴權強鎮能否達到預期效果的關鍵。
按照預期,東莞的擴權強鎮將先在石龍、塘廈兩鎮試點,摸索經驗後再在全市推廣。

鄉級市的發展

“鄉級城市”的建設和發展,使農民改善了居住環境,提高了生活水平,過上了與祖輩完全不同的生活。以江蘇省沭陽縣為例,有資料表明,該縣鄉鎮已開業的大小商業、醫藥超市1000餘家;建成功能配套的綜合市場46個,建築面積22萬平方米;商業街158條,建築面積186萬平方米;人流、物流、資金流、信息流將小城鎮匯聚成了名副其實的小城市。集聚在小城鎮周圍的百萬農民,在購物、就醫、就業、入學、娛樂、休閒等方面無需再東奔西走。前不久被命名為“宿遷市環境優美鄉鎮”的沭陽縣高墟鎮,僅新引進外地客商開辦的上海發聯(高墟)超市,營業面積就達600平方米,經營品種10000多種。如此規模就是在一般縣城也稱得上是一家像樣的購物場所。該縣各鄉鎮還紛紛採取市場化手段,搶抓建設新農村的大好機遇,把小城鎮建設與新農村康居示範村建設有機結合起來,全力加快集鎮區商住兩用小區開發建設步伐,最佳化農民宜居環境,推進新農村建設。
在目前我國農村富餘勞動力進城人數不斷增加、城市就業壓力不減的情況下,沭陽縣積極建設和發展“鄉級城市”的現實意義和示範意義更加凸顯。現在,沭陽縣的很多農民都把在鎮區買住房,方便進工業區打工當成最現實、最迫切的追求。目前,全縣僅在鄉鎮工業集中區的企業打工上班的農民就有10萬人之眾。
近年來,作為年均輸出30多萬人的勞務輸出大縣,沭陽縣以小城鎮為載體做活農民工返鄉創業大文章。該縣在經濟發達地區務工的農民工,有相當一部分已經成為所在企業的中層管理者或行家裡手並積累了一定的資金。為此,沭陽縣大張旗鼓地實施鼓勵務工人員返鄉創業的“回歸工程”。一方面,縣、鄉領導每年都要利用務工人員返鄉過春節的機會,召開茶話會、座談會或以給務工人員一封信的形式,通報家鄉發展成果,介紹家鄉優惠政策;另一方面,對返鄉創業者給予與招商引資企業同等的土地使用、貸款扶持、稅費減免等優惠政策待遇並提出把返鄉創業人員當“幹部”培養的口號,對他們“高看一眼,厚愛三分”。高墟、湖東等鄉鎮還出台優惠政策,免除進工業區打工的農民的一切公差勤務,讓農民安心打工。這些措施促使一大批外出務工人員紛紛利用實力雄厚、信息靈通或有一技之長的優勢回鄉創業。錢集鎮萬莊村青年伏龍,10年前就在浙江省平湖縣的一家服裝企業工作。去年初,他積極回響政府號召回鄉創業,投資380萬元創辦了“沭陽東勝服飾有限公司”,吸納本地100多名富餘勞力就業。今年,他又擴大規模,年加工收入可達150萬元、利稅60萬元。他先後被縣裡評為“十大創業之星”和“十佳返鄉創業青年”。最近,他還被推薦參加江蘇省“創業之星”的評選。曾在上海市打工多年的北丁集鄉農民陳超雲,看到家鄉小城鎮環境宜人、人氣很旺、充滿商機,去年初主動放棄優厚待遇,毅然返鄉,投資創辦掛麵廠,年內就創利稅50餘萬元。之後他又創辦了菌種廠、服裝廠、麵粉廠、和服腰袋廠等企業,總投資額達千萬元並安置了當地600餘人進鎮區打工。據統計,沭陽縣鄉鎮工業集中區目前已集聚工業項目838個,占地面積24085畝,廠房建築面積達83.19萬平方米,新安置10多萬人打工就業;小城鎮及工業區的二三產業,有2/3是打工有成人員返鄉創辦或經營的。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