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爾渾-葉尼塞文

鄂爾渾-葉尼塞文

鄂爾渾-葉尼塞(Orqon-Yenisey script),7~10世紀突厥(Turuk)、鄂爾渾回鶻(Orqon Uyghur)、黠戛斯(Qrqz)等族使用的拼音文字。又稱鄂爾渾-葉尼塞文(Orqon-Yenisey)、突厥盧尼克文(Runi)。通行於鄂爾渾河流域(Orhon)、葉尼塞河流域(Yenisey)以及今中國新疆、甘肅境內的一些地方。突厥文各種文獻中所用字母數目不一,形體多樣,一般認為有38~40個。大部分源於阿拉米字母,一部分來自突厥的氏族或部族標誌,還有一些是表意符號。詞與詞之間用雙點:分開,但是偏正詞組有時寫在一起。行款一般從左至右橫寫,也有從右至左的。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鄂爾渾-葉尼塞文
  • 出土地點:鄂爾渾-葉尼塞流域
  • 館藏地點:蒙古國博物館,土耳其共和國博物館,哈薩克斯坦博物館
  • 所屬年代:隋唐
命名由來,突厥文特徵,歷史價值,

命名由來

突厥曾經是北亞的一支遊牧民族。關於突厥的起源,歷來說法不一,但其應有匈奴的血統。6世紀中葉,突厥人遷至蒙古高原,逐漸強盛起來。突厥人曾經創製了自己的文字——突厥文,出現年代約在公元6世紀左右,中國的史籍《周書·突厥傳》記載“其書字類胡”,說的是突厥文與粟特文有相似之處。有學者據文字的發現地額爾渾河流域和葉尼塞河流域,命名其為“鄂爾渾——葉尼塞文“。

突厥文特徵

突厥文是一種音素、音節混合的文字,除了突厥人使用外,西遷之前的回鶻人以及居住在葉尼塞河流域的黠戛斯人也使用這種文字。突厥文的字母主要來源於阿拉米字母,在不同的時期,其所用的字母數目和形體不是完全相同,一般在38個到40個之間。除此之外,突厥文里還有一些突厥的氏族或部族的標誌,另外就是生活中的表意符號,如氈房、半月等等。突厥字母不連寫,詞與詞之間用類似冒號的雙點隔開,有時詞組也寫在一起。書寫方式不統一,一般從右往左橫寫,有時也從左往右橫寫。

歷史價值

現存的突厥文的文獻大多是突厥文碑銘。1889年,俄國人雅德林采夫帶領考察隊在鄂爾渾河流域發現了《闕特勤碑》和《毗伽可汗碑》。這是根據這兩塊石碑,丹麥的語言學家湯姆遜解讀出了古代突厥文。突厥文的文獻絕大部分保存在國外,在國內主要是國家圖書館、中國民族圖書館收藏了部分突厥文的碑文拓片,雖然數量不多,但是其內容涉及突厥的歷史、宗教、語言等多方面的內容,對研究突厥、回鶻等民族文化具有重要的價值。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