郾城第一實驗中學

郾城第一實驗中學

郾城實驗中學(又名:郾城第一實驗中學 郾城實驗一中)地處海河路西段,南依沙河,西臨107國道,北與漯河四高(郾城一高)分校相對。學校占地110畝,環境優美,綠化面積達到60%。其中有400多棵種類不同的名貴樹木,7000多平方米綠地,1000多平方米花圃。校園春有花,夏有蔭,秋有果,冬有綠,草茵茵,樹青青,鳥嚶嚶,是名副其實的“漯河市綠化先進單位”、“漯河市花園式學校”和“河南省綠色學校”。在這所有百年深厚文化底蘊的校園內,省重點保護文物"龍塔古篆"古色古香,高10.99米的不鏽鋼"揚帆”雕塑催人奮進。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郾城第一實驗中學
  • 外文名:Yan Cheng first experiment middle school
  • 簡稱:一中
  • 創辦時間:一九一零年
  • 現任校長:龐鐵快
  • 知名校友:陳永勝、姚冠輝、謝華偉、劉洋、盧一暢、 龐龍、趙鴻基、呂寅初
  • 所屬地區:地處海河路西段,南依沙河,西臨107國道
  • 主要院系:初一/初二/初三(文化班/藝術班)
  • 主要獎項:“河南省教育變革榜樣學校”、“河南省現代教育技術實驗學校”
  • 在校學生:3800人
  • 乘車路線:2路、22路、11路、17路
  • 校歌:托起明天的太陽
簡介,師資力量,教學成果,歷史沿革,近代時期,現代時期,現任領導,校園環境,龍塔古篆,“揚帆”雕塑,“龍湖”,

簡介

學校現有在校學生3800人,其中寄宿生2400人,是漯河市國中學段辦學規模最大的學校。
郾城第一實驗中學
校園的教學理念是"教育為學生終身發展和終身幸福服務"。 在辦學實踐中,學校始終堅持“以人為本、科研興校、名師立校、專家治校”的辦學思想,不斷進行教育創新,實現了學校快速健康發展。
1998年學校被確定為河南省首批“素質教育試點校”和“河南省現代教育技術實驗學校”,1998年被中央教科所命名為“實驗學校”,1999年被確定為首批"漯河市視窗學校",2000年被評為“省體育達標先進單位”,2002年被聘為“中國西部地區教育顧問單位”,2003年被評為“省學生體質檢測示範學校”,2004年被市教育局授於“市德育工作先進單位”和“市課改先進單位”稱號 。
同時,《中國教育報》、《河南教育》、《教育時報》、《漯河內陸特區報》和市縣電視台等新聞媒體也相繼報導 了學校的辦學經驗。如今我校已引起了社會的廣泛關注,不斷有外地學校慕名前來參觀學習。
郾城實驗中學是莘莘學子健康成長、和諧發展、成人成才的樂園!郾城實驗中學真誠擁抱每一位志在成為國家棟樑之才的優秀學子!郾城實驗中學一定會讓你的美夢在這裡放飛!郾城實驗中學一定會讓你的理想在這裡實現!

師資力量

學校名師薈萃,有全國優秀教師2名,國家級骨幹教師1名,省優秀教師3名,省學科帶頭人1名,省骨幹教師14名,省優質課特等獎和一等獎獲得者9名,市優秀教師12名、縣優秀教師27名。
自2008年起,先後有129人次教師獲縣級以上優質課獎,各級獲獎論文180多篇,有163人次獲各級各類競賽優秀輔導獎,有102人次教師被授於政府榮譽。

教學成果

自2001年以來,學校連續六年奪得中招考試成績郾城第一,有1330名學生被市重點高中錄取。張晶瑩、張樂、孫思培囊括了2001年中招考試個人總分郾城前三名;
劉鵬偉奪得2003年中招考試個人總分郾城第一名;有6名學生進入2004年中招考試郾城個人總分前10名,張舒、王士奇名列第一和第二名;有7名學生進入2006年中招考試郾城個人總分前10名,楚舒宇以570分的成績奪得第一名,有360名學生被市重點高中正式錄取,創校史記錄。
郾城第一實驗中學

歷史沿革

近代時期

郾城實驗中學有悠久的歷史。
早在1910年,由趙鶴琴、梁天寶等人集股在城內西大街的“彼岸寺”內創辦了郾城最早的一所職業學校——“郾城縣初等桑蠶學校”。
1912年更名為“郾城縣桑蠶學校”。
1926年改名為“郾城縣職業學校”。
1929年改為三年制師範班後合併到郾城縣立初級中學。
1932年在彼岸寺及其後邊的岳飛廟由靳延箴又創辦了“私立召陵中學”(設有高中班)併兼任校長。
1947年郾城解放時停辦。

現代時期

1950年下半年,由縣政府撥款,對原有的舊房(瓦房八間,草房十六間)進行補修,又新建了教室四所,並將校院西臨近的城隍廟和對門的原隱北中學校址,以及與學校相鄰的沒收地主的四間房舍劃給學校,總計一百三十多間,由縣長李希鵬兼任校長,派調教職工十餘人,於一九五一年二月招收了三班新生,正式開學,當時定名為“郾城縣立初級中學”。當年四月派劉玉善任教導主任並負責學校全面工作。
1952年春,縣領導派惠柏峰(中共黨員)任副校長,受省立郾中(現郾城一高)黨支部領導,學校建立了共青團組織,由教師朱耀昌負責。
1952年秋,受上級指示,學校更名為“郾城縣第一初級中學”。學校規模已達十三班,學生七百多人,教職工四十多名,此時開始建立工會組織。
1953年暑假,130多名第一屆畢業生走出校門,也就在這時,“省立郾中”(現郾城一高)的高中部遷往漯河,與其它學校遷來的高中部合併,成立了“漯河高中”。省立郾中的國中部留在了原校,更名為“郾城二中”。(因那時本校為“郾城縣第一初級中學”)
1956暑假,由於郾城二中又招收高中班,故“郾城二中”更名為“郾城一中”(即現在的郾城一高)。本校“郾城縣第一初級中學”更名為“郾城二中”,由衛名揚同志任校長兼黨支部書記。
1960年6月12日根據省政府指示,撤消郾城縣制與漯河合併,本校“郾城二中”更名為“漯河七中”,由麻達任校長。
1961年11月24日,為貫徹黨中央的“調整,鞏固,充實,提高”的八字方針,各公社相繼辦起了高中,郾城二中下放給城關公社管轄,校名又更名為“城關鎮高中”。
1972年城關鎮高中由縣接管,縣委派吳庭耀任校長,兼黨支部書記,蔣振庭,戴滿經任副校長,校名又更名為“郾城完中”。
1973年高中部遷往東院(現郾城一高),國中部留在原校址,兩院為一個學校統一領導。
1974年麥假後,東西兩院分開辦學,東院稱“郾城一中”,西院稱為“郾城二中”,戴滿經任校長。
1978年郾城二中又增設了高中部,規模達24班,學生達1500多人,教職工近百名。
1993年,由於郾城又新建一所高中(即郾城二高),故經縣委、縣政府決定於一九九三年六月將高、國中二部制的原“郾城二中”更名為“郾城縣初級實驗中學”(簡稱“郾城實驗中學”),並派朱賢儒同志任校長兼黨總支書記。
1994年秋,原有的高中部合併到其他學校,至此,經過近百年的磨難,多次易名,該校才成為現在的只招收國小畢業生的“郾城實驗中學”。
2004年,漯河市行政區劃調整,郾城縣更名為郾城區,郾城縣實驗中學也更名為郾城區初級實驗中學,簡稱郾城實驗中學,校長、黨總支書記仍由龐鐵快同志擔任。(2001年2月,老校長朱賢儒退休,龐鐵快同志擔任校長兼黨總支書記)
(註:一九九九年八月郾城又新建一所實驗中學稱為“郾城第二實驗中學”,故郾城實驗中學也被稱為“郾城第一實驗中學”)。

現任領導

龐鐵快同志,1964年9月生,1984年7月畢業於許昌師專,中學高級教師。
先後三次被評為縣優秀教師,三次被評為市優秀教師,1995年被評為全國優秀教師,2000年被確定為國家級骨幹教師,2001年9月被聘為市骨幹教師培訓專家組成員,2003年被省教育廳授予“優秀校長”稱號,2004年12月被省教育廳授予“依
郾城第一實驗中學
法治校先進個人”稱號,2004年12月入選“漯河市161人才培養規劃”第二層次,2005年被評為郾城區“十佳公務員”,2005年被確定為市政府津貼享受對象,2006年被授予"省優秀共產黨員"稱號,2008年被評為市優秀教育工作者。
自2001年任校長以來,帶領全體教育職工以創新求發展,做大做強了郾城實驗中學優質教育品牌。學校堅持管理創新,充分調動廣大教職工教育教學、科研和服務的積極性;堅持教育觀念和教學藝術創新,切實轉變教師教和學生學的方式,努力培養學生自主學習、合作探究的能力,最佳化學生思維品質,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實現了教育教學質量全市領先;
堅持辦學體制創新,通過“公辦民助”辦學體制改革實驗擴充優質教育資源。學校自籌資金1000多萬元建成了一幢擁用40個標準教室的綜合教學樓,改造了男女生公寓,建成了北大門和學生運動場,修通了環校園混凝土主路,高標準綠化了校園,實現了多媒體進教室,校容校貌及師生學習、工作和生活條件發生了根本改變,在校學生達到了3500人,成為漯河市國中學段辦學規模最大的學校。

校園環境

龍塔古篆

校園內的龍塔古篆校園內的龍塔古篆
彼岸寺位於河南省郾城縣城內,石幢在該寺院內。石幢雕工精湛,上部八棱千佛造像,伎樂仙人,中部四面小篆“許州郾城縣彼岸寺碑銘”,下部四面造像,底部雕以海池,池壁上為佛傳故事浮雕。明代僧人宗岩稱其為“香水海石幢”,俗稱“龍塔古篆”。它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978年進行拆修加固。
彼岸寺石幢是北宋景德年間(1004-1007年)典型的石刻藝術珍品。幢高12.18米,從上至下逐級介紹:
1.八棱千佛造像
上部高2.96米,每邊寬0.36米,除南、西南、東南三面保存較好外,其餘各面均風化嚴重。每面上部均有一大龕,高0.29-0.31、寬0.295-0.31米,下有57個小龕,每排19龕,共三排,龕高0.12-0.13、寬0.076-0.09米。各個大龕內造像不同。西南面大龕,本尊面部豐滿,身披袈裟,左手在胸前,食指伸展,四指緊握;右手執法杖,赤足站立。
二弟子衣著與本尊同,雙手合十,赤足站立。南面大龕,本尊高肉髻,面部豐滿,身披袈裟,雙手合十,肘上搭一布袋,坐於束腰須彌座上。左右兩側為二弟子,身披袈裟,左邊弟子叉手,右邊弟子雙手合十,弟子前有二供養菩薩,頭戴花冠,面部微內外側,上著短衣,下穿褲褶,披帛由肘部外飄,雙手合十,單腿跪在束腰座上。東南面本尊,高肉髻,面部豐滿,身著通肩大衣,袒胸,懷內有一蓮蓬,右手外露,坐於仰覆蓮束腰座上,兩側的弟子、供養菩薩與南面造像龕同,僅供養菩薩跪於仰覆蓮座上。
小龕造像均有頭光,高肉髻,面部豐滿,著褒衣,坐於仰蓮之上,從手勢和衣領看:有袖手者,有袖手執袋者,有雙手合十者,有左肘掛一袋者和袖手抱蓮花者。
八棱千佛造像下為仰蓮座,座厚0.25米,每面寬0.6米。
2.伎樂仙人
仰蓮之下亦為八面,壺門內雕有伎樂仙人,即宋《營造法式》中的嬪伽,伎樂仙人為人首高髻,面部豐滿,手持樂器,背生雙翼,鳥足。南面嬪伽拍鈸,東南面嬪伽擊一方物,東面嬪伽吹螺,東北面嬪伽擊手鼓,北面嬪伽吹觱篥,西北面嬪伽吹排簫,西面嬪伽吹笛,西南面為雙首拍手鼓。
嬪伽下為正方形石塊,長1.5、厚0.25米,上刻仰蓮。
3.《郾城縣彼岸寺碑銘》
石幢中部為碑銘,四面正方,四角棱磨去,高3.06米,厚1.04米。碑銘為小篆,書法流暢,不知出何人之手。名為《重修許州郾城縣彼岸寺碑銘》,剝蝕嚴重,許多字不清,碑文大意記述了契宗大師自太平興國年間(976-984)到郾城彼岸寺,化募資財十五年,重修彼岸寺的事跡。《郾城縣誌》對碑文有較詳細的考釋:“許州郾城縣彼岸寺碑銘……契宗大師東京尉氏人也。宋沿周,以開封府為東京,尉氏縣隸開封府,可斷其為宋真時之碑。碑首數行皆泐盡,應是敘建寺之由來。惟可讀者有曰:秦蔡挻災,朱梁熾暴……。秦蔡者,秦宗權,朱梁者,朱溫也。則寺毀在唐末。……其曰興國中,師瓶錫四方及此。興字上二字全泐,應是太平,則契宗至郾城之時也……。太平興國中契宗始至,後又經營十五年之久……則碑銘之成,當在景德盟遼澶淵(1004年)之後。”
4.四天王造像
四天王造像為石幢座中間四面的雕刻。
南龕,正中之天王頭戴蓮花冠,面部豐滿,身著甲冑,手持琵琶,坐於東腰須彌座上,琵琶放於雙膝之上,為持國天王。兩側各有侍者三,左一頭戴寶冠,著褒衣,雙手合十站立,左二剝蝕嚴重,左三手握一物,右一面似鬼,手握大棒,身穿短衣;右二側身而立,手在胸前,著短衣短褲,束腰;右三頭裹巾,著短衣短褲,束腰。
東龕天王居中,手執寶劍,衣著與南龕同,為增長天王。兩側各有侍者四,左一著褒衣,手執旄;左二戴高冠,著褒衣;左三兩目猙獰,著短衣,雙手握一小錘;左四剝蝕嚴重,僅可見其形狀;右一頭戴帽,著短衣束腰,手執矛,雙腿叉立;右二著短束腰,雙腿叉立,手執大刀;右三、四剝蝕嚴重,僅可看出躬身立於菩提樹下。
北龕,天王居中,右手托寶幢,左臂外伸,按在左膝上,左膝外伸,左小腿內屈,腳尖向下,右腳外伸,小腿站立,坐於幾座上,為廣目天王。兩側各有侍者三,緊靠天王的左一,有一侍者均著褒衣;左一戴花冠,雙手在胸前執圭;左二、三剝蝕嚴重,僅可看出著短衣;右一上部剝蝕,右二著短衣,右三仰臉,右手向下,手握一圭方形物,下著裙。
西龕,正中之天王剝蝕嚴重,著甲冑,右肘外伸,右手向上;左肘外伸,左手向上,坐姿與南龕同,應為多聞天王。兩側各有侍者三,左一著褒衣,左二著短衣,雙手在胸前相握,跣足站立;左三著短衣,跣足站立;右一著短衣,剝蝕嚴重,右二著短衣,雙手在胸前各執一物;右三著甲冑,雙手在胸前握拳,左拳在上,右拳在下。
天王龕上邊二層的平面為正方形,上一層邊長2.2米,厚0.28米,外雕海石榴花和卷草;最上層由四塊四板拼成,角邊長2.86米,寬0.28米,外雕花,右有一仙女,舞姿,雙手作飛燕狀,下著裙,左邊有一仙童,坐於蓮葉上,天王龕下第一層和第二層均刻海石榴花和卷草,長寬與天王上部同。天王龕四角柱雕工精巧:有仰覆蓮、垂帳、圓珠等。
5.六棱造像
六棱造像位於石幢底部,與四天王龕同,為底座六邊,由龍柱支撐,中為六棱造像。六棱造像的上下均有二塊六棱石,上雕海石榴花和卷草。六棱每面設一龕,龕內有造像。
六棱造像的龍柱雕工精緻,雙龍相蟠,下有山狀石雕。
6.海池與海壁造像
平面呈八角形,由八塊石雕組成,石幢居中。淺浮雕雕出波濤滾滾,在漩渦中有海馬、海獸等形象。海池是根據佛教的教義生死海設計的。海池的外部有池壁,上雕山巒起伏,內側有造像,好像一幅很大的畫卷。其造像內容主要是佛教故事,即釋迦牟尼出行到成佛的一系列故事,也有佛經故事。
東北面造像,山勢險峻,水流湍急,三人在水中拉網打魚,有一人著短衣,雙手推一獨輪車,用力推車上坡,有六人執兵器,旌旗招展,一人牽馬,馬上騎一褒衣者,這應是“太子出行遇漁人”故事。
北面造像內容是出行圖。著褒衣者騎馬,馬後旌旗招展,馬前戒備森嚴,前有衛士,手執兵器,馬前有一褒衣者,左邊有三人執兵器,其右有躬身、恭手等身體瘦小似乞討狀人物。故事見佛經故事《如意珠》,描述勒那拔彌國太子迦良那伽梨出徒遇乞丐的故事。
西北面造像:左邊為肩輿,輿頂為四角鑽尖,帷幕中衝出雲氣,由穿短衣者抬,肩輿左邊有旌旗二面和樹木,肩輿右邊有三鬼怪人赤體,一執棒,一拿相輪,一手執劍,右為建築群,均為廡殿頂,右邊有大門,一門半開,一人由半開的門中擠出,中為寬三間的廡殿,一著褒衣者立於前,一人跪在地上似掙扎狀,為太子出行遇病人的故事。
西面造像,南部上端石雕已經佚失,左邊三人,中間著褒衣,形體高大,其前後有二人,也著褒衣,但身材較矮,三人行於山中,右有一人坐于山中,為太子出行圖。
西南面造像,右邊缺一角,深山之中,樹下立三人,均著褒衣,中間者形體高大,兩側者較矮,其前有雲氣紋,山下有二人,一站一坐,造像內容應是“太子出行遇老殘”。
南面有二組造像,左邊雲氣紋上立一褒衣者,頭戴方冠,左手執笏板,面前立一個有項光的穿褒衣的佛,佛的雙手交叉於胸前。戴方冠者的身後,有一個穿褒衣者相隨,應為“太子向比丘”故事。
右邊有一長方形龕,框線飾雲紋。龕內左有一個執杈者,赤上身,為魔王,右為一個佛,坐於蓮花上,其間有二個小 蹲坐,故事是“太子成佛初坐道場。”
東南面造像:左為高山,山下有雲氣,雲氣中走出二人。大樹右側有一人手執大棒,束腰,立於殿下,殿內坐一人,雙手合十,殿後山巒重疊。殿後有二人,作走路狀,其前有一馬,頭部已剝蝕,僅露馬身、鞍、馬尾等。造像故事為“太子深山修道”。
東南造像,山巒下有二組建築及木架,左為一小亭,亭左植樹。亭為四角鑽尖頂,亭內有三人,左邊為僧,著大衣,右手前伸,左手撫胸。右邊一人,著褒衣,雙手在胸前相交,其身後立一人,右側為廡殿式建築,五柱四間,每間上有垂帳,下禪坐二尊佛,為“釋迦多寶”,四間共八軀,殿右有樹。木架位於殿右,中有一個方台,台上有一立柱,柱右有一人字形架,架上與木柱上有一橫桿,橫桿的左側懸一物,狀似鐘,木架右邊為山巒。
郾城彼岸寺石幢建於公元1004-1007年,是宋代前期的佛教藝術石雕珍品,是研宋《營造法式》的典型石作例證。

“揚帆”雕塑

揚帆雕塑揚帆雕塑
高10.99米,背靠“龍湖”,正面學校南門。
寓意:“放飛夢想,揚帆起航”

“龍湖”

郾城第一實驗中學
周圍柳樹環繞,是學生早上晨讀和飯後散步的好地方。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