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果山古塔

花果山古塔

花果山古塔是蘇北地區建塔最早、塔高第一的海清寺阿育王塔,谷稱“唐王塔”,雄渾凝重令人讚嘆,而更令人驚嘆的是它千年不倒的奇蹟。花果山下的阿育王塔、是歷史上由千人資建的寶塔, 遠看比山矮,近看比山高,有穿雲之勢。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花果山古塔
  • 興建於宋代天聖元年(1023年)
  • 塔高:40餘米
  • 俗稱:唐王塔
簡介,千年不倒,立足花崗岩層,設計結構,景區特點,建塔歷史,

簡介

花果山古塔興建於宋代天聖元年(1023年)。塔高40餘米,九級八面,是蘇北地區現存最高和最古老的一座寶塔。據建塔時嵌在塔內壁上的碑文記載,此地原先曾建過一座塔,在唐代時號稱全國第二,可見此塔在我國的建塔史上有著重要的地位。花果山古塔相傳為明尉遲恭所建。但據塔的 第五層東南面砌的碑文記載,此塔始建於北宋天聖元年(1023),竣於天聖九年(1032),距今已有近千年歷史
它是江蘇北部現存歷史最早塔體最高的一座浮屠,與河北定縣料敵塔僅時代相當,而且結構相似,專家譽之為“南北二巨構。”海清寺塔原建在千年古剎——海清寺正殿前。明《隆慶海州志》描述它:“峻宇修廊、萬山環拱、浮屠九級、矗兀層霄”。可以想見當年的建築規模和氣勢。舊日的海清寺早就無影無蹤了,而海清寺塔卻歷經千年風雨,依舊聳立在孫悟空“老家”——花果山 ,有人形容它:“上觀似從天而降,回徹清霄;下看似從地涌成,寶堂連海。”

千年不倒

花果山古塔列入《江蘇文物古蹟通覽》名錄的有70餘座但不少是早期毀壞後代重修的。 能夠從始建到現在仍然舊貌未改的,存世數量極少,海清寺塔便是其中一個,它經受過歷史上大小18次地震的考驗,因而被列入國家文物局古建築抗震能力研究名錄。連雲港古屬海州,在我國郯廬斷裂帶東側,是歷史地震活動比較頻繁的地區。據文獻記載,海清寺塔前後共經歷過大小地震18次,連同附近地區明顯有感的地震約25次,發生山崩、城圮6次,其中以清康熙七年六月十七日(1668年7月25日)郯
城8.5級大地震波及海州最為強烈。州志有載,大震不僅使海州“城傾十之二三”、“屋宇多圮”,而且使“海退卅里”。從海清寺塔始建至1668年郯城大地震,644年間,未見塔倒塌、損毀的記載,以後的歷次大水、地震,它都安然無恙。直至今天,塔體中心仍未發現傾斜、砌磚坍落等現象,塔體完整。海清寺塔為什麼歷經千年風雨而能巋然不動?利用現代遙感技術,這個謎底終於揭開了。
花果山古塔花果山古塔

立足花崗岩層

海清寺塔位於雲台山西麓,在兩條小沖河的小分水嶺之上。雖在坡上,但基址平緩。面上覆蓋為第四紀地層,粘土加礫石, 土質好,壓縮性較小,下面是堅硬的弱風化花崗片麻岩。這就 使塔基下的土層基礎牢固,穩定性強。其表面土壤利於排除地表與地下水,不受地下水位升降的影響,因此地震時對地基的衝擊力相應減小,破壞性弱化。地基下花崗岩的岩石傾向正好和坡向形成逆向,即使地震發生,此長彼消,也不會發生岩層移位和滑坡現象,保證了塔基的穩定。塔基更是獨具匠心。據探測,塔基深挖約兩米,在片麻岩地基上再平鋪50至60厘米厚的礫石層,並灌有黃泥漿。上鋪五層長方形的整塊大條石,縱橫交錯,層層疊扣,逐漸上收為台階狀。經化驗,是用石灰糯米漿作為灰漿,使塔基形成一個整體。據建築專家介紹,這座階梯式的台基分散了上部九層塔身的附加壓力,從而保證了塔體的剛度,又增加了上部塔體的抗震能力。
花果山古塔花果山古塔

設計結構

海清寺阿育王塔,是江蘇北部歷史悠久、塔體最高的一座九級浮屠,明《隆慶海州志》描述為“峻宇修廊,萬山環拱,浮屠九級,矗兀層霄”。其塔形為仿閣樓式,九級八面,高度為40.58米,上觀似從天降下,回徹清霄,下看似從地涌成,寶堂連海。整個塔身為純磚結構,從塔身、心柱直至內廊梯級,腰檐、券剎均系磚砌而成。塔的底層為上下重疊式腰檐,二至九層為迭澀平座式腰檐。 塔的西四面,各闢一拱狀券門。其它四面各隱出一扇直欞窗,外壁內繞以周旋走廊,中間塔心為八角形磚柱,每層磚柱內築有梯級踏步,可沿踏步逐級而上,第九層為八角形藻井,頂棚券成籠蓋狀。南北為通門,東西為暗門,凡門內之兩旁各有兩個暗洞,共16個;四角有四個凹槽。1974年大修時在藻
井內修一圓柱,周長1.10米,高3 .7米,起支撐塔體的作用。 海清寺阿育王塔繼承了宋代“營造法式”的優良傳統,其塔基都經過精心的選擇和處理,結體嚴密合理,線條明快秀逸,風格雄渾古樸,在我國古代建築史上有極其重要的價值,與河北定縣宋鹹平四年(1001年)建的開元寺料敵塔,同被稱為我國古建築中的南北兩巨構。 海清寺塔建成以來,其堅固程度令人吃驚。據文字載,連雲港市一帶曾經發生過多次強烈地震。尤其是在清康熙七年六月十七日(公元1668年7月25日)受郯城8 .5級大地震的波及,我市和贛榆一帶海岸線迅速向黃海推進了十五公里。《嘉慶海州志》說:海州“城傾十之二三”,“屋宇多圮”。
花果山古塔花果山古塔
而海清寺阿育王塔卻能夠巍然挺立,安然無恙。史料記載的其它地震十八次,山崩、城圮六次,均沒有對阿育王塔造成致命的摧殘,底層南門“根深固蒂”的門楣刻石可謂當之無愧。對現代建築的防震抗震方面,有著極高的研究價值。由於年代久遠,塔表牆面風化剝蝕不堪。已知海清寺阿育王塔在金、民國時都曾作過不同程度的修繕,但多是敷衍一番,草草了事。1958年10月18日江蘇省人民委員會公布“海清寺阿育王塔”為省一級文物保護單位。1975年連雲港市人民委員會撥款四萬元進行了徹底修復,使千年古塔重放異彩。海清寺塔修復過程中,拆補第一層踏步時,發現一方形
地宮,從中出土了大量的珍貴文物,計有 “硯石函、銀匣、銀槨、銀精舍、銀方匣、鎏金銀棺、青瓷瓶、玻璃瓶等(瓶內盛“舍利子”若干)”。另有“佛牙”、“鎏金小銅佛”三尊、“鎏金小銅獅”1隻,各種銅錢11市斤,在石、鐵、銀質的各種文物上,大多雕刻或模壓了相當精美的花紋和圖案。
花果山古塔花果山古塔
塔身的結構也是一個抗震的範例。塔為九級八面,高40.58米。正面向南,東西南北四面各闢一拱狀門。塔為純磚結構,塔身、心柱、內廊、梯級、腰檐等均為磚砌而成。塔二層以上各層的四面,均隱出直欞形。塔的底層是近澀式腰檐,二至八層均是平座迭澀式腰檐。二至八層,外壁內繞以走廊,中砌八邊形塔心柱,內設磚砌梯級。第一層入口在西南首,第二層在南首,第三層在西北首,第四層在東北首。 再往上,各級塔梯形成十字交叉,至九層無磚柱,無走廊,內部易為八邊形磚室,上置八角形藻頂,再上層就是塔剎。在維修過程中,人們發現自第七層至第九層及塔頂塔剎部,穿過一根直徑約40—50厘米的木製剎桿,同時還發現自第二層至第九層在外壁中部、塔門廊下兩至三層磚處,都有平行八角邊的臥木,直徑約為30—40厘米,在門廊處又有一臥木,通向塔心柱與之拉結。臥木就是木筋,相當於今天的鋼筋,增強了外壁之間及外壁與塔心柱連線,使塔成為一個整體,極大提高了磚塔在平面內的“抗剪”能力和抗震能力。
在該塔的復修勘探中,還發現了一個獨特的砌築工藝:塔的外壁外牆有一層石灰砂漿砌築、糯米汁石灰膠泥勾縫的外殼,與外壁內部磚砌體不相結合,就好像給塔穿了一件外套,這與其它地區磚塔構築的方法不同,這種方法使塔體地震發生時能夠有力削弱共振,起到緩衝和抵消震力的作用
。根據國家地震局1979年提供的研究資料,海州灣處於 廬斷裂帶中段,其應力(爆發期)的“集中—釋放”周期為3000年一次,最晚的一次釋放也就是康熙七年的郯城大震。其實,影響連雲港及其周邊地區地質變化的地震應力不是縱向的郯廬地震帶,而是橫向的地震應力(剪力),主要的有兩條,一條是從該市猴嘴到沐陽韓山的猴吳, 一條是從盱眙到響水的海韓和盱響地裂帶。但由於幾條斷裂帶之間存在著大小不同的間隙—空間帶,地震發生時的剪力由於間隙作用而逐漸減弱。1668年郯城大地震級8.5級,烈度12度以上,在海韓斷裂帶以西的贛榆縣震感尤強,以致“全城傾毀”、“海退三十里”。而在海韓斷裂帶以東的海州只“城傾十之二三”。海清寺塔的選址正處於猴吳斷裂帶的間隙中,等地震穿過猴吳地震帶時已成弱勢,再加上塔體的工藝水平對塔的底部剪力、每層質點慣性力與沿高度的危害—再減弱,使之躲過了大小18餘次地震而巋然不動。根據塔內的鎮災記載,海清寺塔的設計者與監督施工者均是“泗水成守元”,這是一位歷史失載的偉大建築學家,他對海清寺塔從選址到地基、塔身的設計施工,都採用了許多至今仍可借鑑的科學方法。
花果山古塔花果山古塔

景區特點

花果山古塔位於花果山進山處的大村水庫旁,自古就是雲台山的一個主要景點.明代叫“古塔穿雲”,清代叫“塔影團圓”。
花果山古塔特點有五:一是歷史古老;有近千年歷史,巍然壯觀,國內罕見;二是根深蒂固,經歷過郯城1668年8.5級大地震的洗禮,至今不歪不斜;和新塔一般;三是塔形壯麗,水色山光,白雲塔影,使遊人讚嘆不已;再經山光水色的映襯,相得益彰;四是既能看又能爬,遊客有參與的機會;五是有動人的神話傳說,倍增遊興。海清寺阿育王塔是花果山風景名勝區的主要景點之一 。明代顧乾《三十六景圖》中稱之為“古塔穿雲”;清代黃申瑾《二十四景圖》中稱之為“塔影團圓”。可以助人遐想。登上塔頂,能看到四周群山都變矮了,連山頂的白雲也蕩漾於腳下。再登山一看,寶塔如同一根春筍。這種景象當地人叫做“山拜塔、塔拜山”,也有叫做“山不壓塔、塔不壓山”。它吸引著成千上萬的中外遊客,無愧於“九級雲梯攀到頂,一天星斗喜垂肩,關心海島千山雨,放眼齊州幾點菸”的詩讚。
花果山古塔花果山古塔

建塔歷史

據佛教史籍記載,公元前268~公元前232年的古代印度阿育王統治時,前半生征戰殺戮,慘無人道,後半生悔悟,皈依佛教,在國內廣建廟宇,修造佛塔,以示懺悔,也為供奉佛舍利,建造八萬四千座塔,凡阿育王所建的俱稱為阿育王塔。後來,有些印度僧人東遊我國,講起了阿育王役鬼神起塔的故事, 我國也就開始建造阿育王塔了。 海清寺阿育王塔的建造年代,據李普元《東海志》載述“命工拓得天聖間柳巒等碣”。《唐志》也據柳巒記碣,謂為宋天聖元年造。此後,所見資料均襲用建塔年代為宋天聖元年,今經多次考證,查無一碣一字之痕跡。
倒發現天聖年間“葛真鐫石記”等五塊記碣。另據許紹蘧編著的《連雲一瞥》中“壁碑記”里說是塔建於“宋建隆元年”,那就更早於天聖元年了。因此塔的建造年代尚待進一步考證。另據資料記載,就地原有一座塔在唐代號稱“唐代第二之尊”,表明花果山建塔歷史還要早得多,這在我國建塔史上有著重要的地位。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