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長榮

邵長榮(1925年-2013年),男,浙江省慈谿人。上海中醫藥大學教授,上海中醫藥大學附屬龍華醫院主任醫師。1995年評為上海市名中醫,全國第二批老中醫藥專家學術經驗繼承班導師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邵長榮
  • 國籍:中國
  • 出生地:浙江省慈谿
  • 出生日期:1925年
  • 職業:醫生
  • 畢業院校:同濟大學
  • 主要成就:中醫藥專家學術經驗繼承班導師
人物簡介,學術觀點,證治經驗,治療咳嗽的經驗,對藥,用藥特色,黃芩,柴胡,射干,胡頹葉,科研成果,從醫醫案,經驗驗方,川芎平喘合劑,平咳化痰合劑,芩部丹片劑,名家論文,

人物簡介

1943~1951年就讀於國立同濟大學醫學院醫療系。畢業後從事西醫內科,
後專攻內科呼吸系病。1956~1959年由組織推薦,參加衛生部委託的上海中醫學院首屆西學中研究班深造,脫產系統學習三年。畢業後留校執教,並進行中醫和中西醫結合的臨床和科研工作。現任上海中醫藥大學和上海中醫藥研究院專家委員會委員和副秘書長,附屬龍華醫院專家委員會副主任委員。全國中西醫結合呼吸病專業委員會顧問,上海市中西醫結合學會呼吸病專業委員會主任委員。40餘年來,在從事臨床,教學和科研中,堅持運用中醫中藥的理論和經驗,結合現代醫學知識,不斷總結提高,使之進一步發展。早在1962年,為了使中西醫結合事業能以組織機構的形式固定下來,保證科研工作的持續性,在附屬龍華醫院建立了第一專題研究組。對肺部常見病,如肺結核、支氣管哮喘、支氣管炎、支氣管擴張、肺氣腫以及職業病矽肺等進行臨床驗證和探索。先後創製了“芩部丹”、“三草片”以及“複方功勞葉”、“八寶養肺湯”、“雪花片”等系列抗癆中成藥。其中芩部丹獲全國科技成果獎,在首都及全國有關省市展出。有的內容已編入大學本科的教科書中。此外,創製了“三參養肺湯”、“三桑腎氣湯”、“平咳化痰合劑”、“鎮平片”、“保肺片”等,來治療哮喘、慢支、肺氣腫等疾病的一套中成藥,取得了平喘、化痰、止咳和扶正固本的較好效果。其中“川芎平喘合劑防治支氣管臨床及實驗研究”獲上海市衛生局中醫科技進步獎。
邵長榮邵長榮
在大量醫、教、研的實踐中,及時總結經驗,先後撰寫論文105篇,在全國有關醫藥期刊發表。主編和參與編寫專業書籍10本。論文在全國各省市會議上宣講和交流。有些論文由《中國中西醫結合雜誌》、《中醫雜誌》日文版、英文版先後向國外發表交流,如“阻塞性肺氣腫培補肺腎後α1AT及FN的觀察”;“川芎平咳合劑防治支氣管哮喘的臨床和實驗研究”;“宣肺利水法治療浮腫型阻塞性肺氣腫及Aa-DOZ的動態觀察”。1988年被中國中西醫結合學會、上海市衛生局分別授予“堅持中西醫結合工作三十年,為繼承發揚祖國醫藥作出貢獻”的表彰證書。1996年12月獲上海市衛生局頒發的首屆中西醫結合優秀工作者獎。在40餘年教學生涯中,培養了大批學生,桃李滿天下。近10餘年來,著重培養高層次人才,先後培養出研究生6名,帶徒(主治醫師以上)7名,為祖國醫學後繼有人,作出了重要的貢獻。

學術觀點

衷中參西,可以擴展中醫內涵邵教授早年攻讀西醫八年,後又學中醫三年,承中西醫名醫點撥,熟諳中西二套醫學模式,且數十年精業於中西醫結合的教學、科研和臨床。他常以實踐體驗告誡學生:中、西醫各有所長,也各有所短,揚長避短,衷中參西,才能使中醫的內涵得到新的擴展。
邵長榮邵長榮
西醫近二百年來充分利用現代科學技術的成就尋找疾病發生的原因,從器官到組織、細胞,又從細胞進入了亞細胞結構、基因、分子的超微結構水平,從生物物理到生物化學,詳盡地探知了人體的生理和病理機制,因此西醫對大多數疾病的發生和發展都有客觀的認識。西醫是以對任何一種疾病都須盡力弄清病原(體)、病位及病理改變,並以殺滅病原體,消除致病因素,糾正病理改變的“因果決定論”為治療主導思想;它認為任何疾病都是由一定原因引起的,相同的病因必然引起相同的疾病,治療則是針對不同的病因採取不同的特殊方法。如咳嗽,或確診為大葉性肺炎引起的,則用青黴素等抗生素治療;若確診為肺結核引起的,則用雷米封等抗結核藥物治療;若確診為肺腫瘤引起的,則用手術或抗腫瘤藥物治療。誠然,西醫的診療思想有診斷與治療一體化、規範化,且重複性強等優點,但是,由於現代還有許多屬於個體醫學多臟器疾病,病因複雜隱匿,疾病的發生和變化受到多種因素的影響和牽制,涉及臟器廣泛,因此用固定的、規範的生物醫學模式的診治方法往往難以取得成效。同時,這種方法又往往容易忽視人體自身的防衛抗病能力和自我修復的主動性。人體是一個複雜的、有著密切聯繫的有機整體,所以單純地依靠因果決定論來認識它,並以此來治療疾病,是有一定局限的。
西醫學之短,恰恰是中醫學之長。中醫的理論核心是整體觀和辨證論治。“整體觀”將人體視為一個開放著(與自然界相統一)的、進行著有序的生理活動的整體功能系統。人體的五臟六腑不是獨立存在的結構單位,而是通過經絡氣血與全身各部的器官、組織聯繫在一起的,互相協調,互相制約,發揮著生理功能。“辨證論治”是指一旦由於人體內在或外部原因,諸如氣候、地理、乃至社會活動等各種因素對人體本身,包括心理、體質,以及使臟腑的影響,出現整體不協調的一系列症狀和體徵--“證”,通過辨識“證”,然後採用中藥或其它手段調整整體的不協調,動員人體自身的抗病機制,恢復臟腑間的調控能力,最終達到“證”的改善。辨證論治具有具體問題具體解決的特點,還可以在不同的階段作動態處理。整體觀是中醫的指導原則,辨證論治是整體觀在中醫診斷和治則上的具體體現。中醫的“上病下取”、“下病上取”、“同病異治”、“異病同治”等等方法都充分地說明了這一點。但是隨著現代科學技術的高速發展和醫學檢測儀器的不斷發達,一些疾病往往在毫無自覺症狀時的初萌階段就被發現,或有一些疾病經過治療後臨床症狀得以緩解,但是客觀檢測指標仍然顯示異常,如果一味地囿於辨證,難免誤診或漏診,所以中醫的醫學模式就此來說也是有其局限性的。
中醫要發展,必須跟上時代的步伐。邵教授主張中醫的辨證論治要與西醫的辨病相結合。這是因為,由於人的體質不同,發病時的臟腑功能狀態不同,無疑會整體的外在反應不同,因此,中醫的“證”的從某種意義上說是反映了疾病的“個體”;而西醫“病”的確立,是以客觀的臨床病因病理學為基礎的,所以,它反映了疾病的某些“共性”。辨“證”和辨“病”的結合,實際上是“個性”和“共性”的結合、主觀和客觀的統一。衷中參西,擴展了中醫的傳統內涵,使中醫更具生命力。譬如邵教授在治療肺結核病時發現,慢性纖維增殖型肺結核,由於病灶內有乾酪樣壞死,外有增殖纖維包裹,造成血液淋巴運行受阻,僅按辨證論治治療難以取得全效,因此,他參照西醫的病理,結合中醫“祛瘀生新”的理論,在原有的辨證論治的基礎上加入了具有活血化瘀作用的藥物----丹參,使療效得到明顯的提高。又如邵教授在治療慢性阻塞性肺氣腫時指出:在看到患者由於長期的呼吸困難,氣道阻力逐漸增加,心臟負荷加重使靜脈回流受阻,出現下肢和面目等部浮腫的同時,也應該考慮到患者的肺間質和氣管黏膜水腫存在,而肺內的水腫勢必加重呼吸機能的減退,用溫陽化飲、利水消腫的中藥不僅可以消看得見的顏面、肢體浮腫,也可以利外表看不到的肺中之水飲,使得水清飲除,肺野清輕,氣道通暢,從而可以減輕心臟的負擔,改善血液循環,緩解慢性阻塞性肺氣腫的臨床症狀。可見中西醫結合不是單純的簡單組合,而是有機地將西醫的理論洋為中用,使傳統的中醫辨證論治內涵更具有現實意義,提高了中醫的療效。對中醫的發展是大有裨益的。

證治經驗

治療咳嗽的經驗

邵師從醫40餘年,擅治呼吸系統疾病,學驗具豐,臨床精於辨證,衷中參西,思路獨特。現將其治療慢支等疾病的特色經驗初步歸納如下。1.久咳木郁,疏肝潤肺以達之
邵長榮邵長榮
久咳是慢性支氣管炎的主要臨床特徵。他受《內經》“五臟六腑皆令人咳,非獨肺也”的啟發,在靈活的辨證中,重視從肝治咳是邵師的一大特點。他認為,久咳常為表邪內郁,少陽樞機不利,以致肺失宣肅,氣血、津液流通輸布受阻,痰飲停聚。其狀咳嗽胸悶、兩脅脹疼、寒熱往來,口苦咽乾,面紅頭昏,舌邊紅,苔薄白或薄白膩,脈弦。與《醫醇(月)義》指出的“肝經之咳,痰少,脅痛,易怒,頭眩”基本相一致。此證投以常規的宣肺止咳之品往往不能奏效。對此,邵師則喜用柴胡配前胡,以柴胡疏散少陽鬱熱,轉動少陽樞機;配前胡宣達肺氣,潤肺化痰,並可防柴胡燥烈傷津。臨床根據不同症狀,還可靈活化裁。如兼風邪可與荊芥、防風、羌活、獨活配伍,取荊防敗毒散之意;兼表虛證可與桂枝、白芍配伍,取柴胡桂枝湯之意;兼痰熱內結者可與黃芩、枳實配伍,取大柴胡湯之意;兼肝氣鬱結甚者可與枳殼、香附、青皮、陳皮配伍,取柴胡疏肝散之意;凡此種種,不一枚舉。
⒉痰濕戀肺,健脾益氣以化之
呼吸之機,全賴胸中大氣之鼓動,脾失健運,水谷不能化為精微而聚濕生痰,痰濕上犯於肺,肺失宣降,氣逆而咳。祖國醫學認為脾陽虛弱,不能運化水濕,久則聚為痰濁。治病必求本。健脾才能使其運化功能恢復。可起到除濕消痰的作用。邵師認為脾虛濕滯的現象,可採用健脾化痰之法。方用陳皮4.5g,姜半夏9g,蒼朮、白朮(各)12g,黃芪12g,川芎9g,旱蓮草12g,車前子12g,陳葫蘆30g,江剪刀草30g。方中半夏除濕痰,陳皮理氣化痰,使氣順則痰降,氣化則痰亦化。因為痰從濕生,配用白朮、川厚朴、陳葫蘆加強健脾利濕之功,黃芪益氣補脾,以促進培土生金的作用,使元氣恢復,而邪不侵。值得一提的是邵師在方藥中加用車前草及江剪刀草,涼性藥與半夏、陳皮溫性藥相配,清熱而不寒,化痰而不燥。
⒊久咳傷肺、腎不納氣,宣肺納腎以平之
明·張景岳《景岳全書》云:“肺為氣之主,腎為氣之根”。“肺主皮毛而居上焦,故邪氣犯上則上焦氣壅而為喘者,宜清宜破也,腎主精髓而在下焦,若真陰虧損,精不化氣,則下不上交而為促,宜填之精也。”慢性支氣管炎病程日久,見喘促者眾多。邵師認為喘有虛實之分,但臨證所見,常虛中有實,實中夾虛。治當攻補兼施,宣肺納腎兼之。只是根據臨床情況有所偏重耳。診斷為慢性支氣管炎合併肺氣腫。證屬氣逆痰阻,腎氣不足。治擬宣肺化痰,補腎納氣。方用:黃荊子9g桑葉、桑白皮各9g青皮、陳皮各9g姜半夏9g嫩射干12g胡頹葉12g川芎9g石菖蒲12g鵝管石18g冬瓜仁9g炙紫菀9g桑寄生12g桑椹子9g杜仲9g女貞子9g。
本方中的黃荊子是邵老用藥的獨到的經驗積累,體會較深。對於年老體弱而患有高血壓、心臟病者,他常用黃荊子易麻黃,蓋黃荊子.功同麻黃而無麻黃之加快心率、升高血壓之弊。射干和胡頹葉及川芎和石菖蒲為
邵長榮邵長榮

對藥

射干利咽降氣,胡頹葉斂肺平喘,兩藥相配降氣平喘效頗佳;川芎活血化瘀,石菖蒲化痰開竅,二藥相配化痰瘀之郁而使氣調喘平。腎陽不足者,常選用補骨脂、仙靈脾,兩藥都具有補腎壯陽、溫腎納氣之功,且二藥均可降低氣道高反應,解除氣管平滑肌痙攣。陽虛畏寒偏甚者加用附子、肉桂以溫陽平喘。腎陰不足為主者,常選用桑椹子、桑寄生、杜仲、牛膝、女貞子等以填精、納氣平喘。醫學證明:慢性肺氣腫患者常有抗蛋白酶減少或缺如現象,而邵師從80年代的一項臨床實驗表明運用補腎藥等可增加此酶,改善肺功能,防止肺氣腫的進一步發展,從而為“腎主納氣”理論提供了微觀上的依據。4.“咳、喘、腫”並作,宣通三焦以利之
慢性支氣管炎患者,病情發展到晚期,可出現咳喘,胸悶,短氣,不能平臥,痰量多,其形如腫,浮腫可見面部或下肢,中醫稱之為“喘腫”多見於現代醫學中的慢性阻塞性肺氣腫後期及肺心病階段。邵師認為“喘腫”的病理基礎是久病五臟俱損,三焦氣化失利,導致痰飲、水氣等諸邪互結,形成正虛邪實的局面。治療重在助三焦氣化而通利水道。通過宣肺、溫腎、疏肝、健脾等諸法以助三焦氣化而水道通利,從而可以消水氣,化痰飲。而且利水不傷氣,乃本治法的優越之處。
對診斷為慢性支氣管炎合併肺氣腫、早期肺源性心臟病。症屬腎陽不振,三焦氣化失權,水飲內停。治擬溫陽而助三焦氣化,通利水道,化飲平喘。方用:熟附片9g川桂枝6g赤芍、白芍各18g細辛4.5g嫩射干12g胡頹葉12g青皮、陳皮各9g姜半夏9g姜竹茹9g車前草12g豬苓、茯苓各18g防己9g鵝管石30g仙靈脾12g川芎9g石菖蒲9g陳葫蘆30g。
⒌氣鬱痰壅、腑氣不暢,解郁通腑以順之
氣鬱痰壅常伴有腑氣不暢之症狀,邵老治療此類病證除了解郁調氣外,還要加入通瀉藥物。“肺與大腸相表里”以承氣湯為代表的通下藥能通腑氣,開導陰邪,蕩滌腸胃,通利水谷,起開門逐盜的作少。腑氣一通,全身的氣機也隨之而暢,痰濁亦隨氣而下。現代醫學研究證實:大黃具有較強的抗菌作用,可促進腸蠕動,從而加速血液淋巴循環,有利於炎症的吸收。在用藥劑量上則根據患者的體質及耐受量調整,既不傷正氣,又可達到治療目的。對西醫診斷為慢性咽炎。支氣管炎。多次反覆用抗生素治療無效。辨證為氣鬱痰凝,腑氣壅塞,治擬解郁通腑導痰法。處方:柴胡、前胡、赤芍、白芍、平地木、細辛、蚤休、半邊蓮、全瓜蔞、大黃、枳殼、枳實、江剪刀草、野菊花。

用藥特色

黃芩

黃芩苦寒,能清三焦實熱,尤善瀉上焦肺火,是肺科疾患的要藥,其用法概括為:⑴清肺化痰,治療肺熱咳嗽,如肺氣閉塞不通,常用黃芩配伍麻黃、桔梗、前胡、桑葉等;肺熱夾痰,肺部感染者則可配野喬麥根,江剪刀草,板藍根,若咯痰黃膿再加魚腥草、鹿含草、夏枯草;肺熱內壅兼腑氣不通的咳嗽,常配全瓜蔞,枳殼、枳實,萊菔子以通腑清肺,兼有小便不利加用車前草,焦山梔清上利下:陰虛燥熱者常配玄參、天冬、麥冬、五味子、南沙參;⑵清肺抗癆治療肺結核;用黃芩配伍百部、丹參,是邵老多年的經驗方,有清肺行瘀殺蟲之效,治療肺結核伴有胸痛,盜汗,潮熱等症見效明顯,難治性肺結核,對有耐藥性的患者有顯著效果,如加用功勞葉,一見喜針劑,作穴位注射可提高療效。⑶清熱止血治療咳血症,黃芩功能清熱,有止血作用,常配伍茜草根、生蒲黃、丹皮、仙鶴草、白茅根、側柏葉,用於久咳痰血或咯血之證:如支擴咯血伴有黃痰,腥臭痰者,再加鹿含草、連翹、魚腥草、山海羅。
邵長榮邵長榮

柴胡

柴胡苦微寒,有解表退熱,疏肝解郁,升舉陽氣的作用。邵師則還用於止咳,平喘,化痰,散結之中。⑴治肝止咳,咳嗽之症,雖然病因各異,兼症不一,但揆共要,無不由於氣機違和,氣血津液代謝受擾,痰濁停滯而發為咳。為治之道,貴在求通,通調氣機,以疏通肝氣為先。柴胡為疏肝要藥,邵師治久咳必用還常與前胡配合,取柴胡疏肝止咳,散發外邪,前胡下氣化痰,一升一降,互通有用,疏肝祛風常用柴胡、前胡配合荊芥、防風、赤芍、白芍、川芎、羌活、獨活、蚤休、半邊蓮、枳殼、枳實,治療咳嗽兼有風邪之症。平肝化痰:木火刑金,爍津為痰,上逆而發為咳者,用柴胡、前胡配平地木,菊花,夏枯草,瓜蔞皮,白蒺藜,射干,如伴有胸脅疼痛再加延胡索、川楝子、徐長卿。⑵通腑逐瘀:氣鬱痰壅伴有腑熱煩悶而致咳嗽引發喘息,用柴前胡合茵陳、全瓜蔞、川大、大白芍、款冬、桑白皮、蟬衣等,使腑氣暢通,肺腸熱清,肺氣清降則咳喘自平。⑶軟堅散結:治痰治瘀以治氣為先,氣順痰易清,氣行血亦活,治療痰結,痰核一類病症,兼有膠痰,頑痰則用柴胡前胡配海蛤殼,海浮石、海藻、莪術、鬱金、達到痰瘀消散的目的。

射干

射干性味苦寒,而能開泄頑疾,清熱散結,化瘀平喘。⑴清熱利咽;射干苦寒降火,是治療咽喉疾患之要藥,常配伍板藍根、野喬麥、桑葉、黃芩、桔梗、大力子等藥,治療咽部濾泡增生再加入柴胡、赤芍、白芍、山海羅、海藻等藥化痰散結。⑵化瘀平喘:射干具有利咽清肺,還有活血散結之功,而咽喉乃肺氣出入之要道,咽利路通則哮喘也可平,故所射干用於哮喘之症,其機會有時多於麻黃,常配伍牡丹皮、川芎、地龍等藥共奏奇效。治療肺腎虛所致的久咳虛喘,則用射干合補骨脂,五味子納腎平喘,上斂肺氣,下納腎氣。

胡頹葉

胡頹葉性平微苦,有止咳平喘作用。用於止咳常配伍半邊蓮,萊菔子,枳殼枳實等藥。《中藏經》載此藥能治“喘嗽上氣”,《本草綱目》曰其能補“肺虛短氣”。因而此藥既可治喘,又能補氣,攻補兼任。取其酸澀輕散,收斂肺氣之功,故所更多地用於治療哮喘,胡頹葉配合麻黃、桂枝、赤芍、白芍、射干等藥可提高宣肺平喘的功效,胡頹葉合太子參,是古方《清肺散》演變而來,可提高患者免疫機能,對支氣管上皮有修復作用,防止或減少感冒,在一定程度上起到預防哮喘的復發,因而治療少兒哮喘常奏奇效。

科研成果

川芎平喘合劑”防治支氣管哮喘臨床及實驗研究(摘要)
“川芎平喘合劑”是我們長期以來用於治療哮喘有效的經驗方。由上海市科委立題資助,從1990年1月~1993年6月完成。本課題通過建立豚鼠過敏性哮喘模型,觀察中藥對豚鼠離體支氣管平滑肌的影響,並測定其血漿TXB2的動態,以及觀察中藥對豚鼠經抗原攻擊誘發哮喘各級反應的潛伏期、哮喘發生的陽性率及死亡率的影響。結果表明“川芎平喘合劑”能明顯拮抗由His和Ach所介導的豚鼠支氣管平滑肌的痙攣,降低豚鼠血漿TXB2含量,延長豚鼠的引喘潛伏期、降低哮喘的發生率及死亡率,與對照組相比具有顯著意義,且豚鼠的哮喘潛伏期延長與TXB2值降低顯著負相關。在這個基礎上,我們擴大樣本:中藥組100例,西藥組50例,檢測哮喘患者血漿TXB2及肺功能的動態,總體評定“川芎平喘合劑”臨床療效。在哮喘患者中,“川芎平喘合劑”能提高FEV1%(64.07±14.16→72.18±11.01,P<0.01)和降低血漿TXB2值(127.36±39.5→92.05±27.35,P<0.001)。總體療效亦優於對照組,總有效率為92%:62%,(P<0.01)。討論中指出:1.氣道變應性炎症及炎症介質的病理作用是哮喘形成及發作的重要病理基礎;2.TXA2是哮喘過程中重要的介質之一,臨床可作為評定療效的一個生化指標。“川芎平喘合劑”對實驗性哮喘模型有較好的防治作用,臨床套用亦取得了理想療效,具有拮抗TXA2合成及釋放、鬆弛支氣管平滑肌、改善肺功能的作用,而無副作用。出處:課題論文發表於《中國中西醫結合雜誌》(中文版1994;⑻:465~468英文版1996;⑵:91~94)。1997年獲上海市衛生局中醫藥科技進步獎。
邵長榮邵長榮

從醫醫案

王××,女,52歲。
從醫醫案
初診:1998年12月。主訴:反覆咳嗽2~3年,加劇2周。
現病史:患者二年之前感受風邪引發咳嗽,遷延至今。經西藥治療,咳嗽不斷。療效欠佳,近兩周來咳嗽又增,半夜尤甚,胃脘作脹。
檢查:胸片:二肺未見炎症病灶及占位病變。
舌象:質紅苔黃膩。脈象:脈小滑。
辨證分析:痰熱壅肺,肺失宣降。
治則治法:清肺化痰。
處方:黃芩12g連翹12g蚤休9g半邊蓮30g吳茱萸5g炒白朮12g雲茯苓12g江剪刀草30g生甘草9g平地木30g紫菀9g冬瓜子、冬瓜仁各9g前胡9g七劑
中醫診斷:咳嗽(痰熱壅肺)。
西醫診斷:支氣管炎。
二診:4月19日。
咳嗽仍劇,痰白咯不暢,大便乾結難解,擬平肝清肺化痰潤腸。
處方:鹿含草18g黃芩18g蚤休9g半邊蓮30g平地木30g江剪刀草30g柴胡9g前胡9g赤芍18g白芍18g海浮石18g冬瓜子9g生甘草9g荊芥9g防風9g威靈仙9g制川大黃9g7劑
三診:4月26日。
藥後咳嗽咯痰明顯緩解,再擬前方鞏固。7劑。

經驗驗方

川芎平喘合劑

經驗驗方
邵長榮邵長榮
組成川芎12g赤芍15g白芍15g當歸9g丹參9g黃荊子9g胡頹葉12g細辛4.5g辛夷4.5g生甘草6g 主治支氣管哮喘
按:支氣管哮喘發作的重要病理基礎是氣道變應性炎症及炎性介質的釋放,川芎平喘合劑中以川芎,丹參,赤芍,白芍,當歸活血化瘀行氣,改善微循環,拮抗血小板聚集,可抑制哮喘有關介質的釋放,降低血粘度,並能降低肺動脈高壓和肺循環阻力,有利於呼吸功能的恢復,川芎,丹參還能促進動脈壁PGI2物質生成,擴張微血管,組織器官供血狀況,方中辛夷、細辛有宣肺通竅,祛風止咳之效,胡頹葉、黃荊子有斂肺寬胸,解痙平喘之功,這在支氣管哮喘的治療上不僅可以緩解發作期症狀,也是針對病因病理進行治療。

平咳化痰合劑

組成蒼朮10g川厚朴10g陳皮10g姜半夏10g炙甘草10g主治:急慢性支氣管炎支氣管擴張支氣管哮喘等病表現為肺系痰咳嗽濕阻的病症。
按:脾為生痰之源,肺為貯痰之器,脾陽不振,運化失司,水濕留聚,濕勝生痰,上漬於肺,影響氣機的出入,肺失宣肅則引起咳嗽。邵師用健脾燥濕法治療此類咳嗽,健脾以宣肺,即“培土生金”之意,燥濕以化痰濁,是標本兼顧之治。全方以平胃散合二陳湯為基礎,蒼朮燥濕健脾為君,配以理氣寬中,降逆化痰的川厚朴、陳皮、姜半夏為佐。臨診時兼氣急加麻黃,蘇子,痰多壅盛加南星,杏仁,胸悶加枳殼,瓜蔞。

芩部丹片劑

組成百部12g黃芩18g丹參12g主治耐藥性開放性肺結核慢性纖維空洞性肺結核
按:肺結核病治療以往大多從“陰虛”著手,但單純以養陰為治的抗癆效果並不理想,邵師認為肺結核病的陰虛是由於“火旺”津液消耗之故。只有用清肺瀉火的方法才能去除病根。但是肺結核的病理改變以浸潤、纖維增殖和乾酪樣壞死為主,常引起病灶周圍淋巴血管中斷,藥物不易進入,邵老擬方芩部丹,方中黃芩、百部清肺瀉火,丹參行瘀生血,使抗結核的療效更為確切。臨床如遇有兼症多的,則以本方湯劑加味治療。如兼有咯血加茜草根、生側柏葉、仙鶴草,痰多色黃或具臭味者加鹿含草、魚腥草、夏枯草、連翹,盜汗者加五味子、糯稻根,自汗不止加黃芪、防風,咳嗽加紫菀,姜半夏,海浮石或車前子。

名家論文

1000例肺結核的中西醫辨證
醫學對肺結核的發病、病機和治療等有一定的認識。我們根據中醫治療肺癆的經驗,曾採用清肺瀉火、配合扶正法治療肺結核23例,效果尚好。但這些病例的病灶新舊不等,輕重不一,有些病例還配合西藥治療。為了進一步觀察療效,除結合抑菌試驗及動物實驗性結核病研究外,選擇長期套用西藥而痰菌仍為陽性、具有耐藥性的空洞型肺結核復治病例,進行了單純套用中醫藥治療觀察。
結果表明:⑴長期套用抗癆藥物後、痰菌檢驗仍為陽性、且具有耐藥性的空洞型肺結核34例,經用清肺瀉火、苦寒祛邪為主,佐以祛瘀通絡、適當照顧扶正及對症治療後,在1~3個療程中,痰菌陰轉者16例(47%),空洞縮小或不顯者6例。臨床症狀改善以胸悶為最佳。⑵肺1號合劑在試管中抑菌試驗及豚鼠實驗性結核病的療效觀察,說明本合劑有中等度抑菌及治療作用。⑶略述醫學對肺結核發病認識的發展,以及祛邪與扶正的治療原則。在療效考核方面,強調痰菌檢驗陰轉的重要性。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