邢其毅

邢其毅

邢其毅(1911年11月24日—2002年11月4日),出生於天津市,有機化學家、教育家,中國科學院院士北京大學化學與分子工程學院教授、有機化學專業博士生導師。

1933年邢其毅從輔仁大學化學系畢業後進入美國伊利諾伊大學研究院學習;1936年獲得伊利諾伊大學研究院哲學博士學位,同年夏天前往德國慕尼黑大學進行博士後研究工作;1944年至1946年在新四軍華中軍醫大學任教;1946年至1949年在北京大學農化系和化學系任教授,兼任北平研究院化學研究所研究員;1950年至1952年兼任北京輔仁大學化學系主任;1952年至2002年任北京大學校務委員會委員;1953年加入中國民主同盟;1980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學部委員;2002年11月4日逝世於北京,享年91歲。

邢其毅提出了合成氯黴素的新方法,參加領導了牛胰島素全合成工作,從事多肽合成及人參肽、花果頭香等天然產物和立體化學的研究,並在有機反應機理、分子結構測定方法和立體化學等基礎研究領域進行了多方面的研究。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邢其毅
  • 國籍:中國
  • 民族:漢族
  • 出生地:天津市
  • 出生日期:1911年11月24日
  • 逝世日期:2002年11月4日
  • 職業:教育科研工作者
  • 畢業院校:美國伊利諾伊大學
  • 主要成就:中國多肽化學研究方向的開創者
    1980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學部委員
  • 原籍:貴州省貴陽市
人物生平,主要成就,科研成就,人才培養,社會任職,個人生活,人物評價,

人物生平

1911年11月24日,邢其毅出生於天津市,原籍貴州省貴陽市。他自幼讀私塾,並一直喜歡研讀史書。
1933年,邢其毅從輔仁大學化學系畢業。畢業後赴美國留學,就讀於伊利諾伊大學研究院,在有機化學家R. 亞當斯(Adams)教授指導下從事聯苯立體化學研究。
1936年,邢其毅從伊利諾伊大學研究院畢業,獲得哲學博士學位。同年夏天前往德國慕尼黑大學進行博士後研究,師從有機化學家H. 維蘭德(Wieland)進行蟾蜍毒素的研究,在期間完成了蘆竹鹼的結構與合成,這項成果後來成為一個重要的吲哚甲基化方法。
1937年,日軍全面侵華戰爭開始後,邢其毅放棄優越的研究工作條件立即回國。回國後,邢其毅在上海中央研究院化學研究所擔任副研究員、研究員,在中央研究院莊長恭教授領導下進行生物鹼工作。不久華北淪陷,中央研究院被迫南遷昆明。邢其毅負責轉運書籍等貴重物品,繞道香港、越南,歷時半年之久,才將全部資料物品運抵昆明。
1944年,邢其毅冒著生命危險,從國民黨統治的大後方來到了共產黨領導的抗日前線皖北解放區天長縣,參加新四軍的工作。他被分配到蘇北華中軍醫大學,一面訓練基本藥學人才,一面為軍隊製藥。
1946年,邢其毅受聘於北京大學,回到北京,在北京大學農化系和化學系任教授,同時兼任前北平研究院化學研究所研究員。
1950年,邢其毅兼任輔仁大學化學系主任(至1952年)。
1951年,邢其毅首先提出並進行蠍毒素中多肽成分的研究,並同時開展胺基酸端基標記和接肽方法的研究。
1951年,邢其毅首先提出並進行蠍毒素中多肽成分的研究,但是由於各種原因,這項研究未能正常開展,事後證明,這個計畫比國外同行早15年。
1952年,中國高等院校1952年院系調整後,邢其毅出任北京大學化學系有機化學教研室主任。
1953年,邢其毅加入中國民主同盟。
1962年,被聘為國家科學技術委員會委員和中國科學院上海有機化學研究所學術委員會委員。
1978年,當選為中國化學會第二十屆至二十二屆理事會理事,併兼任化學教育委員會主任委員和青年化學獎評審委員會委員。
1980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學部委員(院士)。
1982年,被聘為中國科學院上海藥物研究所學術委員會委員。
1984年,被聘為北京市人民政府第二屆專業組顧問。
1986年,當選為中國國際文化交流中心理事會理事。
2002年11月4日20時25分,因病醫治無效,逝世於北京,享年91歲。

主要成就

科研成就

  • 早年研究
邢其毅早年在美國完成了聯苯立體化學博士論文,後在德國完成了蘆竹鹼合成與結構測定方面的工作,該化合物後在有機合成上得到廣泛套用。回國後,在中央研究院工作時,在莊長恭領導下開展防己生物鹼的研究,從中分離出了一種新的生物鹼,命名為防己諾林鹼,並做完了它的全部結構測定研究,這是中國在生物鹼研究方面較早和較完整的一項研究成果。回國後的第一篇論文就是關於雲南河口地區金雞納樹皮的成分分析研究的報告。抗日戰爭期間,在華中軍醫大學完成一簡便測定不飽和脂肪酸的方法和雲南抗瘧植物的研究。
  • 多肽化學研究
邢其毅是中國進行接肽方法和標記胺基酸研究的第一人。他提出用硝基苯甲酸酐與胺基酸發生德肯-威斯特(Dakin-West)反應使胺基酸末端生成一個帶色的氨基酮化合物,這是一個識別胺基酸羧端的好方法。在多年的多肽化學研究中,邢其毅和他的助手們還合成了九種多肽的新試劑,並因此獲得了國家教委1988年科技進步二等獎。
  • 人工合成牛胰島素
1958年,中國的幾位有機化學家和生物化學家在北京討論了胰島素人工合成的可能性問題,邢其毅就是其中之一。他們認為胰島素人工合成中最關鍵的問題之一,是對含半胱氨酸片斷的接肽方法和端基保護問題。隨後,邢其毅等就開展了含半胱氨酸小肽的合成研究。
1959年,在國家科委的組織領導下,由北京大學化學系、中國科學院生物化學研究所和上海有機化學研究所等共同組成一個統一的研究隊伍,開始胰島素合成研究,邢其毅是這個研究集體的學術領導者之一。
1965年,經過數年的共同努力,人類第一個用人工合成方法得到的活性蛋白質——結晶牛胰島素合成成功,它標誌著中國科學家在蛋白質和多肽合成化學領域已經處於世界領先地位。為此,1982年國家特發給邢其毅等國家自然科學一等獎。
  • 設計氯黴素的新合成法
1956年,邢其毅和戴乾圜等在研究普林斯(Prins)反應的立體化學過程中,設計了一條新的、從容易得到的工業原料苯乙烯開始合成氯黴素的方法。這個新合成法不但在理論上很好地解決了氯黴素的立體化學問題,而且適合進行大規模生產,整個合成只有五步反應,中間生成物全都是液體,這為生產過程中的管道化輸送和連續生產創造了有利條件。遺憾的是,這個新合成法當時由於各種原因未能首先在中國實現工業化。在事隔11年後的1968年,義大利的卡洛·埃巴公司採用了與此完全相同的方法建成一個年產400噸的氯黴素生產工廠。但是,氯黴素的新合成法,是中國科學家創立的,為此,該項研究成果獲得1978年的全國科技大會獎。
  • 天然產物和中藥成分的研究
邢其毅注意到中國各種新鮮花果香氣成分的研究還是一塊“處女地”,於是他和他的同事們自己設計了一個提取裝置,到花果產地當場收集它們的“香氣”,1978年他們首次完成了白蘭花頭香成分的全分析。對西藏扎布耶鹽湖杜氏藻的香氣成分進行了研究,這些研究成果在中國國內開創了花果頭香成分研究的先例。隨後,他們又對玫瑰、荔枝等一系列具有中國特色的花果頭香進行了系統的研究,其中有的成果已被有關企業生產部門所採用。
邢其毅還對中藥有效成分進行研究,他還特別注意到中國的大部分草藥都是使用水煎劑,因此他多次提出開展中藥水溶性成分的研究。他選擇中國人參作為研究對象,經過幾年堅持不懈的努力,分離出了幾種水溶性小肽成分,並研究了它們的化學結構和生理活性,為此他得到國家教委科技進步一等獎。
  • 有機反應與合成藥物的研究
20世紀50年代初,邢其毅根據當時所能得到的原料和條件,確定研究課題。他找來了幾瓶丙烯腈,立即開展麥可反應的研究。他先後合成了一系列硫代四氫噻唑環系、含β-5,5二取代乙內醯胺的衍生物和多螺環化合物,其中有些具有生理活性和藥理作用。七年以後發現,日本化學家發表了一些完全相同的研究工作。邢其毅及其助手們合成了一系列不同結構類型的稠合七元雜環化合物,發現了一些新的雜環體系,並對這些新的雜環的構象和立體選擇性反應等進行了許多深入的研究工作。
  • 學術論著
出版著作
出版日期名稱作者出版社
1957.12
《有機化學 上》
邢其毅編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1957.12
《有機化學基本原理 第1卷》
(蘇)齊齊巴賓著;邢其毅等譯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1958.10
《有機化學 下》
邢其毅編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1961.07
《有機化學 上》
邢其毅編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1964.08
《有機化學的電子理論》
(英)培克爾著;邢其毅譯
上海: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
1965.07
《有機化學基礎》
邢其毅編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1980.06
《基礎有機化學 上》
邢其毅等編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1982.05
《共振論的回顧與瞻望》
邢其毅等著
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1983.05
《基礎有機化學示範教學》
邢其毅主編
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1983.09
《高等學校試作教材 基礎有機化學 上 下》
邢其毅,徐瑞秋,周政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1983.09
《基礎有機化學 第2版 上 下》
邢其毅,徐瑞秋等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1989.07
《合成的魅力》
邢其毅
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1993.11
《基礎有機化學 上 下》
邢其毅等編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8.03
《基礎有機化學習題解答與解題示例》
邢其毅等編
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1999.05
《邢其毅文集》
邢其毅著
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2005.12
《基礎有機化學 第3版 上下》
邢其毅等編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10.01
《北大基礎有機化學 第3版》
邢其毅著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期刊論文
Hsing, C. Y., & Chang, K. J. (1939). A New Method for the Cleavage of Unsaturated Fatty Acids.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Chemical Society, 61(12), 3589-3589.
Chuang, C. K., Hsing, C. Y., Kao, Y. S., & Chang, K. J. (1939). Untersuchungen über die Alkaloide von Han‐fangchi. Fangchinolin, ein Demethyl‐tetrandrin. Berichte der deutschen chemischen Gesellschaft (A and B Series), 72(3), 519-525.
Hsing, C. Y., & Li, L. T. (1949). The Action of Grignard Reagents on Ethyl Ethylenetetracarboxylate. A General Method for Preparation of Monoalkylated and Monoarylated Succinic Acids.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Chemical Society, 71(3), 774-775.
邢其毅, 戴乾圜, 王執中. α-芳基-β-鹵乙烯酮類的合成及其反應(2)氯化汞對於乙炔與醯鹵加成反應的促進作用[J]. 北京大學學報(自然科學), 1956(4):98-104.
邢其毅, 金聲, 李景波. 七元雜環——Ⅰ.2,4-二取代-2,3,4,5-四氫一苯駢(1:5)硫氮雜[J]. 化學學報, 1966, 32(3):49-53.
Chung-hsi, L., Yuen-hwa, Y., Yao, L., Yong-jun, L., Ai-hsueh, C., & Chi-yi, H. (1981). 3-aminoacyl-tetrahydrothiazole-2-thione as an active amide for peptide synthesis (I). Tetrahedron Letters, 22(36), 3467-3470.
邢其毅. 天然有機物合成的藝術性[J]. 化學通報, 1982(9):000004-7.
邢其毅, 王文江, 何大淹. 3-巰基香豆素及其衍生物的研究[J]. 化學學報, 1987, 45(4):30-39.
Ying-Chao, L., Sheng, J., & Qi-Yi, X. (1988). Theoretical conformational analysis of 1, 5-benzodiazepines and benzothiazepines. Journal of Molecular Structure: THEOCHEM, 167(3-4), 253-267.
邢其毅, 金聲, 林祖銘, et al. 荔枝香氣化學成分的研究[J]. 北京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 1995, 31(2):159-165.
邱明華, 邢其毅. 具有生理活性的天然有機化合物[J]. 化學進展, 1998(3).
邢其毅. H.C.Brown在世紀末寄給親友及同行們的賀年信[J]. 化學通報, 2000, 63(2):5.
邢其毅, 徐光憲. 理論環境化學研究的一項重要收穫--評[J]. 自然科學進展, 2001, 11(6).
  • 科研成果獎勵
時間項目名稱獎勵名稱
1982年
人工合成牛胰島素
國家自然科學獎一等獎

人才培養

  • 教育理念
邢其毅對中國高等化學教育中教學與科研的關係、理論和實驗的關係、中學教育普及和提高的關係以及公民全面素質教育等問題,都提出過許多看法和建議。
邢其毅治學嚴謹,誨人不倦,一絲不苟。他在教學上奉行的格言是“勞則思,逸則罔”。他自己就是這樣幾十年如一日地耕耘在課堂上。他知識淵博,同時又有精湛的講課藝術,他講課最主要的一個特點是給學生以啟迪。在課堂上,他旁徵博引,談古論今,揮灑自如地給學生許多豐富知識的同時,在不知不覺之間又給學生們留下了許多耐人深思的問題。這些問題能像磁鐵一樣把學生“吸住”,使你隨著他的思緒去思考和探究。邢其毅認為教學成功與否的主要標準,就是看能否使學生受到所講課程的“感化”,從而引起他自己的深入鑽研和追尋。這種“感化”不但使大批學生立志為發展祖國的科學事業而獻身,而且也使學生學會了如何去獻身、奮鬥的方法和本領。
邢其毅非常強調實驗課和基本實驗技能的訓練。他擔任北京大學有機教研室主任幾十年,一直重視各類實驗課程的設定和實驗室的建設,特別是對基礎有機化學實驗室,從實驗設備、實驗內容的選擇到實驗室管理制度的建立他都付出了很多的勞動和心血。他經常帶領前來交流的國內外客人參觀這些實驗室,藉以促進實驗室的建設和強調實驗對於理論研究和理論教學的重要性。他曾專門著文批駁一些輕視實驗、顛倒實踐和理論關係的錯誤觀點,並通過分子軌道對稱守恆規則的發現過程深刻指出任何科學發現和新理論的創立,都是在大量科學實驗基礎上完成的。
邢其毅還十分關心中學教育和對在職自學青年的指導和幫助。他給《中學文庫》寫書;給中學刊物寫文章;給中學教師做報告傳授教學經驗;給自學青年寫信解答他們提出來的各種問題,有時還要給他們寄去必要的書籍和資料,指導他們學習。至於登門求教的人更是經常不斷。所以說,邢其毅的學生不僅僅是在課堂上直接聽過他講課的幾千名,還有許多通過不同形式受業於他的各類學生,而且這些人後來也不斷地從多方面得到邢其毅的指導和幫助。
  • 講授課程
邢其毅長期從事化學教育工作,特別注重基礎教育,多年主講《普通有機化學》《有機化學》。
  • 編著教材
20世紀50年代編寫的《有機化學》一書是中國第一本自行編著的有機化學教科書,是許多高校沿用多年的主要教材。他編著的《有機化學》和《有機化學簡明教程》是教育部最早指定的全國高校通用教材。他主持撰寫的《基礎有機化學》是一部綜合反映現代有機化學的教科書。編寫的《基礎有機化學》獲得1988年國家教委優秀教材獎。
邢其毅十分重視教材建設。他編寫的《有機化學》一書被教育部定為全國高校通用教材,這是中國第一本自己編寫的大型有機化學教科書,它在國內外享有很高的聲譽。70年代,他又將該書改寫,增加了近20年來有機化學的新成就,重新寫成《基礎有機化學》出版,這既是一本高等學校的教科書,又是一本可供所有有機化學工作者使用的大型參考書。這本書在1988年被國家教委評為優秀教材。
在幾十年的教學過程中,邢其毅還根據不同時期和不同教學環節的需要,編寫和翻譯出版了多種參考教材,如《有機化學簡明教程》《共振論的回顧和展望》《有機化學詞典》《有機化學的電子理論》和《有機化學基本原理》等。他還擔任了《中國大百科全書》化學卷有機化學部分的主編。

社會任職

邢其毅曾任中國化學會理事,兼任中國化學會化學教育專業委員會主任多年。擔任過北京市抗美援朝委員會委員,還是北京市第五屆政治協商會議常委,北京大學校務委員會委員,北京市人民政府第二屆專業組顧問,國務院科學規劃委員會委員,中華人民共和國科學技術委員會委員,中國科學院上海有機化學研究所學術委員會委員,上海藥物研究所學術委員會委員,中國化學會理事,化學教育委員會主任委員,青年化學獎評審委員會委員等。曾任全國政治協商會議委員會第六、七屆委員,中國國際文化交流中心理事,中國科學院學部委員,民盟中央科學委員會副主任等職。曾任第六、七屆全國政協委員。

個人生活

  • 家世背景
邢其毅的父親邢端是清末翰林,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後是國家中央文史館館員。
  • 婚姻家庭
1944年,邢其毅參加新四軍之後,他把夫人錢存柔和孩子也都接到新四軍中一起做抗日救亡工作。
  • 健康狀況
20世紀60年代初期,邢其毅常因勞累過度而不時發作胃潰瘍病,最終施行了切除手術。

人物評價

邢其毅為中國有機化學教材建設和課程設定做出了突出貢獻。邢先生是一位學術造詣頗深、洞察力敏銳的有機化學家。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