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學化學與分子工程學院

北京大學化學與分子工程學院

北京大學化學與分子工程學院是在原北京大學化學系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北京大學化學系是中國國立大學中成立最早的化學系,其前身是成立於1910年的京師大學堂格致科化學門。化學學院設有5個系:化學系、材料化學系、高分子科學與工程系、套用化學系和化學生物學系;5個研究所:無機化學研究所、有機化學研究所、分析化學研究所、物理化學研究所、理論與計算化學研究所;擁有2個國家重點實驗室、2個教育部重點實驗室和1個國防科工委國防重點學科實驗室。

在2017年12月28日公布的教育部第四輪全國高校學科評估中,北京大學化學與分子學院化學系(學科代碼:0703)獲評“A+”,位居全國各高校第1名。

2018年12月10日,榮獲首批全國黨建工作標桿院系培育創建單位。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北京大學化學與分子工程學院
  • 所屬地區:北京市
  • 主要院系:化學系、材料化學系、高分子科學與工程系、套用化學系和化學生物學系
  • 現任校長:林建華
  • 院士數目:9人
  • 現任院長:高毅勤
基本介紹,師資隊伍,專業介紹,院系特色,精品課程,畢業前景,學院歷史,

基本介紹

1911年武昌起義爆發後,京師大學堂停辦,後改名北京大學。1913年化學門重新招生,1919年改稱化學系。1952年全國範圍院系調整後的北京大學化學系由原北京大學、清華大學、燕京大學三校的化學系重組而成。1994年化學系更名為化學與分子工程學院(以下簡稱化學學院)。2001年原技術物理系套用化學專業併入化學學院。
北京大學化學與分子工程學院
目前,稀土材料化學與套用國家重點實驗室、分子動態與穩態結構國家重點實驗室、生物有機與分子工程教育部重點實驗室、高分子化學與物理教育部重點實驗室、放射化學與輻射化學國防重點學科實驗室。無機化學、物理化學、高分子化學與物理、有機化學和分析化學5個學科是國家教育部重點學科。2003年底國家科技部批准北京大學化學學院與中國科學院化學研究所聯合籌建“北京分子科學國家實驗室”。化學學院承辦了《物理化學學報》和《大學化學》期刊,並接受教育部的委託成立了“高等學校化學教育研究中心”。
化學學院是國家教委遴選的“國家理科基礎科學研究與教學人才培養基地。學院具有優良的實驗教學條件。由無機化學、分析化學、有機化學、物理化學、化工基礎等5個基礎課實驗室和中級儀器實驗室以及綜合化學實驗室組成的基礎實驗教學中心,總使用面積3600多平方米。全院現擁有總價值超2億元的各種儀器設備,為學生的系統實驗訓練和綜合素質的培養提供了充分的保證。新化學南樓的建設工作於2006年2月啟動,已於2007年10月竣工,化學學院的科研教學條件得到了進一步改善。化學學院在讀本科生總數保持在700人左右,研究生500人左右,博士後60人左右。來自全國各地的優秀學生在化學學院良好的學術氛圍中勤奮學習,取得了優異的成績。
近百年來,北京大學化學學院的教育和科學研究不斷發展和進步,為國家培養了上萬名化學專業人才。目前化學學院正在向建設“國際化學界有重要影響的化學教育和研究機構”的目標邁進,並努力在新的歷史時期為中國化學教育和科學研究的發展做出更大的貢獻。

師資隊伍

化學學院現有教職員工201人,其中院士9人,長江特聘教授12人,講座教授2人,教授55人,副教授60人。徐光憲院士還在2008年榮獲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27人獲得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傑出青年基金資助,11人與國外學者合作獲得B類傑出青年基金資助,13人獲得教育部跨(新)世紀人才基金資助,10人獲得教育部優秀青年教師基金,8人入選國家級百千萬人才工程;“稀土功能材料化學”、“表界面納米工程學”,以及“有機合成與方法學”3個研究團隊獲得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科學基金創新研究群體”資助。“表界面納米工程學”和“功能聚合物的多尺度結構和分子工程”2個教育部創新團隊發展計畫。化學學院同時承擔多項國家重大基礎研究規劃項目、基金委重大、重點和面上項目,以及教育部博士點基金項目等。獲得過多項國家及部委級科研、教學獎勵。2000年以來發表SCI收錄論文每年保持在400篇左右,且高水平的文章呈逐年遞增的趨勢。
北京大學化學與分子工程學院

專業介紹

化學學院設立了化學、材料化學、化學生物學、套用化學四個專業。其中化學專業的5個二級學科(無機化學、有機化學、分析化學、物理化學、高分子化學與物理)繼1989和2001年,2007年再次被評為國家教育部重點學科,是全國高校中唯一“所有化學二級學科均為重點學科” 的化學學院,並成為化學一級學科重點學科。

院系特色

北大化學學科成立於1910年,是我國公立高等院校中成立最早的化學系。在過去的一個世紀中,北大化學為我國化學人才培養體系的建設做出了突出貢獻,其中徐光憲院士還在2008年榮獲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化學學院還具有全國最優良的實驗教學和科研條件,化學學院是教育部“國家理科基礎科學研究與教學人才培養基地”,北京大學“化學基礎實驗教學中心”也首批次進入“國家級實驗教學示範中心”行列。這些都將為化學學院本科學生的系統訓練和綜合素質的培養提供充分保證。
雄厚的師資力量:化學學院擁有院士9人、教授55人、副教授60人,所有教授均承擔本科生的課程,所有的主幹基礎課均由教授或副教授擔任主講。
優秀的學生生源:每年化學學科的國際奧賽獎牌得主和省級學科競賽獲獎者都會選擇進入化學學院繼續深造,優秀學生之間的交流和學習成為化學學院學生的學校生活的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明確的培養目標:化學學院一直把培養具有健全人格、寬厚而紮實的化學基礎、自主學習能力和創新意識、良好學術素養的基礎科學院就與教學後備人才作為本科階段的人才培養目標。
多樣的國際交流:化學學院與美國、日本、德國等諸多國家優秀院校合作密切,不僅邀請國外知名學者來華講學,更鼓勵本科生到加州伯克利大學、耶魯大學、麻省理工大學、密西根大學、東京大學等優秀院校交流學習。
完善的獎助學金:除學校的各類獎學金外,近年來,化學學院先後設立了十餘項獎學金,總金額高達數十萬元。此外,還設立多項助學金,加大對貧困同學學生生活的保障力度,促進同學們學習和科研的熱情。

精品課程

普通化學
有機化學
分析化學
物理化學
結構化學
基礎實驗
中級化學課程
中級化學實驗

畢業前景

化學學院著重基礎知識和基本實驗技能的培養,鼓勵本科生進行自主科研,因此化學學院畢業生深受國際國內知名高校青睞。大約有60%的同學畢業後選擇出國留學,26%的同學選擇國內著名高校繼續學習深造。
畢業生獲以下院校錄取
畢業生獲以下公司及機構聘用
哈佛大學
寶潔公司
劍橋大學
中石化石油化工研究院
普林斯頓大學
畢馬威會計事務所
麻省理工學院
廣發證券
牛津大學
燕山石化
耶魯大學
密西根大學
史丹福大學
東京大學
香港大學

學院歷史

創建時期
北京大學化學系的前身是京師大學堂格致科化學門,1910年首次招生。1911年武昌起義爆發,京師大學堂停辦,後改名北京大學。1913年化學門重新招生,1918年有首屆畢業生7名。它是中國國立大學中成立最早的化學系。教授多為外國人。1917年蔡元培來北大主持工作,進行改革。俞同奎丁緒賢任鴻雋、吳匡時、王兼善、陳世璋等先後來此任教。1919年廢門改系。第一任化學系主任是俞同奎,他是京師大學堂1902 年入學的首屆學生,後去英國利物浦大學獲碩士學位。1920年他調往北京工業專科學校去當校長,主任由王星拱接替。
1923-1924學年化學系開設有普通化學、有機化學、定性分析、定量分析、物理化學,高等無機、高等分析、高等有機、高等物化、套用化學、化學工程、膠體化學、電化學、 化學史等21門課。1929年2月, 王星拱任理學院院長, 化學系主任由丁緒賢繼任。
中興時期
1930年冬,蔣夢麟繼任北京大學校長,在胡適的支持下,爭取留學生回國任教,並按照美國大學模式改革北大。1931年劉樹杞到校任理學院院長,曾昭掄任化學系主任。在1932-1936 年間,在系任教的還有李麟玉、胡壯猷、趙學海、劉雲浦、錢思亮、孫承鍔、張貽伺、朱汝華、李續祖等。清華大學高崇熙、黃子卿也來兼課。當時,化學系重視基礎,不強調專門化,嚴格考試制度,規定畢業論文必修,教材多用英文教科書,德文必修,研究工作開始起步。曾昭掄關注國家安危, 將炸藥化學、軍事化學列入教學計畫。曾昭掄估計,當時的化學系設備條件已經達到歐美二流大學水平,教師研究積極性超過歐美大學,比起10年前有了較大提高。那時,歸國留學生積極組織學術團體,1932年組建了中國化學會, 1934年出版了《中國化學會會志》,化學系同人都積極參與。
抗戰時期
北大於1937年10月遷校並與清華、南開聯合組成長沙臨時大學,後又遷往昆明,組成國立西南聯合大學,途中師生徒步3000里,歷時68 天。聯大化學系由南開大學楊石先任主任,楊出國期間由黃子卿代理。聯大化學系集北方化學界中之精英,有教師42名,其中教授13名,講師4名,助教25名。教授中有北大的曾昭掄、孫承諤、 劉雲浦、錢思亮、朱汝華, 清華的張子高、高崇熙、黃子卿、張大煜、張青蓮、蘇國楨和南開的楊石先、邱崇岳。在儀器藥品極度缺乏,無自來水,煤氣的條件下,師生共同克服困難,使教學實驗得以維持,在不得已的情況下儘量給學生多開些課。在這樣惡劣的條件下,依然成長出一批批優秀人才。
勝利之後
1945年8月15日抗戰勝利,次年5月西南聯大的三校分別復原。北大於1946年10月遷回北平。化學系主任仍由曾昭掄擔任,在曾赴美考察期間由錢思亮代理。抗戰期間, 淪陷區的北大校址仍在招收學生,實驗室仍在使用,藥品、儀器和藏書被保存下來。復原後的化學系除曾昭掄、錢思亮、孫承鍔外,又增加了袁翰青、馬祖聖、邢其毅、蔣明謙、 張龍翔等。清華大學黃子卿、高崇熙、張青蓮、嚴仁蔭、曹本熹等仍來北大兼課。儘管政局動盪,學生學習氣氛仍然濃厚。
解放前夕錢思亮、馬祖聖離開大陸。後曾昭掄又調任教育部副部長, 袁翰青調任科普領導工作。此間,唐敖慶、徐光憲、田曰靈、高小霞等相繼回國。
院系調整至“文化大革命”
1952年秋全國範圍進行院系調整。調整後的北大化學系是由原北京大學、清華大學和燕京大學三校的化學系重組而成。來自北大的有孫承諤、邢其毅、徐光憲、田曰靈、高小霞等;來自清華的有黃子卿、張青蓮、嚴仁蔭、馮新德,唐有祺等;來自燕大的有張滂、白和懿、朱起鶴、師樹簡等,由孫承諤任系主任。
1952-1966年間化學系年招生數都在 200人以上,比院系調整前三校化學系年招生數總和還多幾倍,而且學生人數波動很大,教師人數也大幅度增長。學習蘇聯是當時的方針。培養目標是造就化學專家,因此強調專門教育。建立的專門方向先後有無機化學、有機化學、分析化學、物理化學、穩定同位素化學、膠體化學、高分子化學、催化等。學制從4年延長到5年(1955年入學),6年(1956年),再減至5年(1962年)。化學系黨組織的主要負責人先後是葉於浦、李琬、戴乾圜、文重、王效挺(王孝庭),副系主任有文重、盧錫錕、嚴仁蔭、徐振亞等。
調整前的三校化學系都已經在培養研究生。調整後,又兼顧研究生和進修生的培養,擴大規模,為北大自己和兄弟院校培養出大批人才,爾後成為中國化學界的學術骨幹。1955年, 黃子卿、傅鷹、張青蓮受聘為首屆中國科學院學部委員後稱院士。
1957年夏開始了眾所周知的一系列政治運動。化學系持續了幾年的良好發展勢頭受到挫折。許多能向黨坦誠相見的師生,,受到不公正的對待,成為批判對象,直到1962年情況才有所扭轉。
1962年的廣州會議為知識分子“脫帽加冕”,又給人們帶來希望。次年教育部批准在北大建立以黃子卿、傅鷹為首,包括溶液化學和膠體化學在內的物理化學研究室,科研條件略有改善。還醞釀建立以唐有祺為首的物質結構研究基地。1962-1965年期間是繼1952-1956年後的又一個相對安定時期。重大成果是人工全合成牛胰島素。這個課題原來是以“民眾運動”方式進行的,後因學校轉入正常教學狀態而中斷。 1964年化學系派遣6名教師、研究生,在邢其毅、文重率領下到上海,與中國科學院有機化學研究所及生物化學研究所合作於1965秋完成,後獲全國自然科學一等獎。
“文化大革命”期間
但好景不長,“文化大革命”的狂飆突然襲來,給化學系帶來巨大破壞。許多教師被誣為“反動學術權威”,許多幹部被打成“走資派”,許多歸國教授以莫須有的罪名被疑為“特嫌”,隔離審查。
1969化學系的教職工,有的留校辦廠;有的到東方紅煉油廠“開門辦學”;有的到江西鯉魚洲和德安下放勞動,教師業務荒疏,進一步拉大與國際水平的差距。
1970年“工農兵學員”進入校。他們的多數渴望學習,尊重教師,有較強的工作能力,以後有所成就,也是化學系在困難年代為國家培養出來有用之才。但整體講來,極“左”的教育路線對化學系的打擊是嚴重的。
文革期間,基礎研究受到了受到極大抑制。為了裝潢門面,個別基礎研究項目還勉強維持,如豬胰島素的結構測定。這個課題是由化學系、生物系以及中國科學院物理所和生物物理所協作進行,於1974年完成,以後獲全國自然科學二等獎。
“撥亂反正”與改革開放
1978年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開始撥亂反正, 化學系進入又一個中興時期。當年5月張青蓮被任命為“文革”後第一任系主任,孫亦梁、張榕森、徐筱傑、趙新生、林建華陸續接任,至今已過22年。這是化學系建系90年來持續穩定時間最長的時期,對發展有利。1994年化學系更名化學與分子工程學院。
撥亂反正提高了入學學生水平,學制恢復到四年,培養目標不再強調專門化,實行了學位授予制度,改變以往攻讀多年而無學位的做法,擴大了博士生導師隊伍和研究生培養規模,等等。化學系先後由國務院學位委員會評出博士生導師33名,學校自評29名。5個二級化學學科都被批准為博士點並都設有博士後流動站。擴大了國際學術交流,幾乎所有教授、副教授都有機會參加國際學術交流活動,經常接待來訪的外國同行。進入SCI的論文數在全校兄弟系科當中以及兄弟大學化學系當中都處在前列 。醞釀已久的物理化學研究所在1983年正式成立。後又陸續增設了稀土化學研究中心、分析測試中心,分子動態與穩態結構國家重點實驗室、稀土材料化學及套用國家重點實驗室和生物有機分子工程教育部重點實驗室等機構。爭取到許多大的科研項目,獲得國家和世界銀行貸款約四百萬美元,添置了許多大型儀器,扭轉了長期存在的儀器設備嚴重落後的局面。建築面積20,800平方米的化學大樓1989年起投入使用。
積極實行人員流動政策。大批經驗豐富的教師、幹部支援外校、外單位,近80名具有博士學位的國內外優秀人才吸收進來。人員構成比例失調的矛盾有所緩解。恢復了停頓15年的職稱評定工作。增設並發揮了系學術委員和系學位委員會的作用。
22年來科研取得顯著進展,獲得全國科學大會獎14項,國家自然科學獎及科技進步獎8項,國家教委等部級科技獎43項, 總計65項。邢其毅、馮新德、高小霞、徐光憲、唐有祺、張滂、黎樂民周其鳳先後被增選為中國科學院院士。聘請了趙新生、劉忠范、嚴純華、程正迪等為“長江學者”。根據中國國情和化學學科的特點,堅持基礎研究和套用研究並重, 理論與實際結合,重視技術開發工作。
結語
90年來,北京大學化學係為國家培養了大批化學專業人才,本科畢業生約7000名,研究生約1600名,其中博士生400多名。 他們在祖國的各條戰線上起著骨幹和領導作用。在化學系執教的現有和已故的中科院學部委員(院士)共有13位。許多曾在北大化學系工作或為化學系畢業生以及兼有兩種身份的人未計算在內。還有一批化學系畢業生已經在國外著名大學擔任教授職務。
北大化學系同仁一貫重視向全國和北京的同行學習,取長補短,共同進步。化學系師生積極參加中國化學會所組織的各項活動,擔任中國化學會的領導和組織工作,參加期刊編輯出版工作,承辦《物理化學學報》和《大學化學》和接受委託成立了“高等學校化學教育研究中心”。
北大化學系經過了光輝曲折的歷程,一代代學人, 無論在任何情況下, 都能以對祖國前途的高度責任感以及對子孫後代極端負責精神,全心全意,任勞任怨,無私奉獻。(徐振亞、孫亦梁、林建華寫於2000年)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