遺傳類表型

應為遺傳內表型,20世紀60-80年代發現精神分裂症是神經信息化學傳遞機制上的障礙,近幾年由於磁共振成像技術的發展,多源性病理學說已得到普遍接受,並且精神分裂症的遺傳內表型研究成為熱點。即與其精神分裂症臨床發病率相比高出10倍的參數或狀性,均可視為精神分裂症的“遺傳內表型”。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遺傳內表型
  • 外文名:endophenotype
定義,性質,實驗證據,

定義

最初是20世紀70年代精神分裂症遺傳研究中採用的術語,是指對精神分裂症家族研究中,生物測試或顯微鏡觀察的陽性所見。發現這些參數或狀性在精神分裂症家族成員中,與其精神分裂症臨床發病率相比高出10倍的,均可視為精神分裂症的“遺傳內表型”。

性質

2003年,這一概念擴展到神經生理學、生物化學、內分泌學、神經解剖學、認知功能和神經心理學檢查所見,是指精神分裂症臨床診斷與其基因型之間的中介因子,或者說是精神分裂症發病的危險因子。當代分子遺傳學和精神病學正是通過精神病的這些遺傳內表型,才逐漸發現它們相對應的動物模型及其基因型。

實驗證據

  1. Price等人(2006)報導了對具有60個遺傳家庭背景的53名被試所進行的四項電生理學遺傳內表型實驗分析,包括失匹配負波(MMN)、P50波、P300波和逆向眼動電位的電生理學指標,從跨學科的角度審視了以往20多年對精神病電生理學的研究成果。對經嚴格遺傳學標準選定的53名被試,分別進行了四種電生理指標的實驗研究,對所得數據進行對數回歸模型分析的結果表明,四項指標的共同使用,不僅回歸係數達顯著水平,也使診斷精確度達80%以上。
  2. Clapcote等人(2007)進一步揭示在重症精神病研究中所發現的130個基因中,被列為首位的Discl基因,與電生理學前脈衝抑制(PPI)的內表型指標存在密切關係。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