遵化萬佛園

遵化萬佛園

萬佛園座 落在世界文化遺產地清東陵內,占地448畝 ,由香港宣威集團與遵化市民政局於1993年合作興建 。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遵化萬佛園
  • 外文名:無
  • 地點:遵化
  • 座 落:在世界文化遺產地清東陵內
景點介紹,建築詳情,文化歷史,地圖信息,

景點介紹

歷經10多年不斷地興工,建造了輝煌的殿宇、莊嚴的佛堂和美麗的園林。2004年,遵化萬佛園被列國家AAAA級旅遊風景區。
萬佛園的拱券山門,是仿照清式宮廷建築建造的。三座紅門兩側,古松下蹲坐著一對仿故宮太和門前的銅獅,氣勢宏偉壯麗。正中的券門上,懸掛著兩塊巨匾,“燕山塔陵”為中國佛教協會原會長趙朴初之手筆,“萬佛園”是國學大師啟功先生的題字。兩位先生已駕鶴西去,他們的遺墨,卻給人們留下了永恆的吉祥。
進入山門,眼前呈現出一座長16米,高4.5米的漢白玉孝經影壁,上面刻著儒家十三經中的《孝經》。大意是:君王、臣子、百官、庶民都要遵從“百善孝為先”的思想,是中華民族五千年孝道文明之瑰寶。為國盡忠,為父母盡孝,是做人的根本, 它的精神應為華夏子孫去繼承和光大。影壁在風水學上稱為“玄關”,避開了“一箭穿心”的“弊端”,通過彎曲的道路,把人們引入了別有洞天的境界。

建築詳情

萬佛園集古今中外的造園藝術為一體,將傳統與現代建築相結合,風水池中的風水球就是一例。這個採用義大利“幻彩紅”製造的風水球,有6噸重,藉助水的衝力,在噴吐的浪花中,風水球不停地轉動。它有兩層含義:其一,是寓意孝道文化的源遠流長,其二,依風水說,有財源滾滾而來之意。
長生殿仿清代宮庭式建築,在梁枋、斗拱上,布滿絢麗的旋子彩畫 。因為殿中供奉著一尊玉佛,所以也稱為“玉佛殿”,匾額上用滿漢兩種文字鐫刻著殿名。長生殿和前面山門的屋頂,全是藍色的琉璃瓦蓋頂。皇家殿堂屋頂的顏色是有著嚴格規定的。皇帝、皇后陵均為黃琉璃瓦屋頂;妃嬪、王爺、皇子、公主園寢,均為綠琉璃瓦蓋頂;只有天壇的祈年殿是藍琉璃瓦蓋頂。我們用藍瓦來蓋頂,不僅享受著帝王之尊,並呈現出“天人合一”的莊嚴神聖!“長生殿”本是唐朝皇家的祀神之所,這裡引用了“天上人間”追求長生不老的欲望與心愿。玉佛殿前一對貼金的火麒麟神獸,是代表仁厚的吉祥物。進入玉佛殿,迎門為大葉紫檀雕刻的屏風,在大“佛”字周邊,通體雕刻雲紋、蔓草、蓮花、八寶,是一件不可多得的藝術珍品。
玉佛殿里,供奉著觀音菩薩寶像 。這尊翡翠觀音是選用緬甸上乘翡翠,經過能工巧匠精雕細刻而成。重達1.6噸,高1.4米,厚0.6米,最寬處0.9米,是我國目前最大的翡翠玉觀音。觀音右手做說法印,左手執衣帶,雙盤結跏趺坐。菩薩現慈悲的面容,妙不可言的靈光。翡翠觀音菩薩兩側,供奉著翡翠善財童子和龍女的雕像。善財童子居左,龍女居右。善財童子高88公分。面帶喜容,頭頂三撮桃毛,上身著兜肚,赤臂挽著飛動的絲帶,雙手合什,虔誠地恭拜觀音。龍女高88公分,頭頂梳著雙髻,雙手護持著胸前的淨瓶,瓶中的柳枝,翠綠欲滴。
在觀音像前的供案上,陳設著一件翡翠的九龍玉洗。玉洗呈橢圓形,高37公分、長88公分、寬54公分。斂口長64公分、寬34公分。洗內浮雕一龍治水,外壁以高浮雕加透雕手法,將翻轉奔騰的八條龍,刻畫得栩栩如生。滾動浪花中的,吐水龍、戲珠龍、擎寶龍、活靈活現,神韻十足,是一件不可多得的藝術珍品。
翡翠觀音的周圍,鑲嵌著彩漆的木雕壁畫,兩側是“西天取經”;背後是文殊、普賢菩薩和天女梵音。文殊主“智門”;普賢主“理門”,木雕的山石樹木和菩薩仙人以及唐僧師徒都惟妙惟肖,栩栩如生。
玉佛殿中,在紫檀的舍利塔中,供奉著阿難尊者的一枚佛骨舍利。阿難是佛祖十大弟子之一,他跟隨佛祖二十年,智慧過人,聽聞不忘、倒背如流,被後人稱為“多聞第一”。釋迦牟尼涅槃後,迦葉為“初祖”,阿難為“二祖”,他們代佛弘法,使佛法不滅流傳至今。阿難晚年為了平息“摩竭陀國”(今尼泊爾)的戰亂,捨身從船中升空化火自焚,其舍利分為二份,南岸一份、北岸一份,建塔供奉。此枚舍利子源於著名的堪輿大師美籍華人夏荊山先生,他早年在尼泊爾參學,受到尼泊爾僧王的尊重,將阿難一枚舍利子相贈供奉,年事已高的夏先生,又將此枚舍利贈與董事長浦江先生。為了萬佛園增添“慈雲法雨”讓廣大信士“沐浴佛光、共沾佛恩”,才將阿難捨利供奉在玉佛殿。舍利乃宇宙之瑰寶,也體現出佛法不生不滅的真諦。舍利,不到無緣之地,不到不淨之地,不到無福之地,不度無緣之人,舍利所到之處必有大福德因緣之人在此。
神路及十二生肖:歷朝皇家的神路上,大多是文臣武將和祥禽瑞獸,萬佛園神路上,則安設了與人民百姓最貼切的十二生肖雕像。這是我國著名雕塑大師鄭於鶴的傑作。十二生肖起源於東漢,到唐朝時,墓穴中已有了擬人的生肖陶俑作為陪葬品。雕塑家鄭於鶴在傳統的雕塑基調上加以創新,所做擬人化的男女十二生肖石像,從體態和服飾上,都刻意求精。每座雕像高達2.7米、它是我國現有體量最大的十二生肖石像群。在擺放時,是按周易理論,以男女最佳配偶的“六六相合”的卦象,進行排列。
善逝八塔:紀念佛祖釋迦牟尼一生功德的“善逝八塔”,完全按照青海塔爾寺“善逝八塔”的尺寸而建造的,每座塔的高度均為6.4米。“善逝八塔”也稱如意八塔、如來八塔。它排列的順序是:蓮聚塔、菩提塔、神通塔、降凡塔、四諦塔、息諍塔、祝壽塔、涅槃塔。蓮聚塔,是紀念佛祖釋迦牟尼誕生時的故事,佛祖出生時,目視四方,向東西南北各行七步,步步生出蓮花,然後他站在中間,左手指天、右手指地,口言:“天上天下唯我獨尊”,所以在寶塔的基座上,布滿五彩斑斕的蓮花瓣;菩提塔,是紀念釋迦牟尼在菩提樹下修成正覺的故事;神通塔,是紀念釋迦牟尼降伏外道魔怪種種奇蹟的故事,塔上的108尊佛,就是釋迦牟尼的化身;降凡塔,是紀念釋迦牟尼從天上重返人間,化度眾生的故事,故而在塔前裝有降凡時的金銀琉璃寶梯;四諦塔,是紀念釋迦牟尼轉法輪,宣講四諦要義的故事;息諍塔,是紀念釋迦牟尼平息佛教僧人內部爭論的故事;祝壽塔,是紀念釋迦牟尼戰勝一切妖魔的故事;涅槃塔,是紀念釋迦牟尼涅槃時,向眾生顯示萬物無常的故事。
放生池:是佛教倡導慈悲平等,不殺生而放生的修道之地。元朝詩人趙松雪有詩:“同生今世亦前緣,同盡滄桑一夢間,往事不堪回首論,放生池畔亦前愆。”這首詩,淋漓盡致地道破了佛教六道輪迴的真理。放生池畔,每逢農曆三月清明節、四月浴佛節、七月中元節,都舉行盛大的佛事活動,眾多的善男信女,拜佛祭祖並放生做功德,表達慈悲之心及追念先人。放生池中央的漢白玉蓮花上,矗立著一尊鍍金滴水觀音像,觀音菩薩把淨瓶中的甘露送到人間,對眾生大慈大悲。
金寶塔:是萬佛園中的經典之作。塔起源於佛教阿育王,為了供奉釋迦牟尼佛的八萬四千顆舍利,而建了八萬四千座塔。塔又有“浮圖”之稱,故有“救人一命,勝造七級浮圖”之說。這座金寶塔,是漢藏合一、塔寺合一的建築。塔共分地宮、塔基、塔體、塔剎,四個部分,品字型的金剛寶座,托起層層藍瓦、紅台,疊落有致,莊重宏偉。品字包涵著三教合一的品德,有著神秘的宗教色彩。
金寶塔兩側的圓亭是鐘樓、鼓樓。鐘、鼓是佛教的重要法器,以晨鐘暮鼓來報時,每當舉行盛大的佛事活動,都要鐘鼓齊鳴。
中間,有一幅展現佛教藝術的大型漢白玉石雕壁畫“西方極樂世界接引圖”,寬25米,高4米。壁畫中央為西方三聖:正中是阿彌陀佛;左觀音菩薩;右為大勢至菩薩。在100平米的浮雕壁畫中,總共有菩薩、仙人62位,他們手執吉祥法寶,共赴西方極樂世界。他們教化眾生,阿彌陀佛,發48大願,接引九法界眾生,往生極樂世界。並以相法,顯現了佛界的平等、莊嚴,畫面上呈現出西方極樂世界之美妙,也是佛教徒達到的最高境界。
在塔基兩側安放著佛前八寶,也稱八吉祥。輪稱法輪,誓不退轉;螺稱法螺,召喚天神;傘稱寶傘,慈蔭眾生;蓋稱白蓋,莊嚴佛土;花稱蓮花,清淨無染;瓶稱寶瓶,甘露清涼;魚稱金魚,福德有餘;結稱盤長,迴環貫徹,一切通明,吉祥如意。
在金寶塔前兩側,有四尊青銅鑄造,6.3米高的護法天王立像,他們分別是:東方持國天王、南方增長天王、西方廣目天王、北方多聞天王,他們都是佛教中降服邪惡,保護正義的護法神。南方增長天王所持寶劍,舞動生“風”;東方持國天王的琵琶諧音要“調”;北方多聞天王的寶傘可以遮“雨”;西方廣目天王的水蛇,降服歸“順”,故含有“風調雨順”,歌舞昇平之吉祥寓意。
登上這四十九級台階,看到重檐下的“大雄寶殿”,是寺廟中最神聖的殿堂了。進入殿堂,中央供奉的三尊大佛,每尊高4.2米,重3.9噸,從鑄造到塑造金身,共用黃金650兩、白銀4000兩,還有大量的銅和少量的鐵、錫。佛經上說:“宇宙萬物由五大元素組成,金、銀、銅、鐵、錫,缺一不可。”這三尊莊嚴的大佛是誰呢?中間是釋迦牟尼佛、左邊是藥師佛、右邊是阿彌陀佛。他們代表著三個世界的教主:釋迦牟尼佛,代表“娑婆世界”,也就是現在這個世界;藥師佛,代表著東方的“琉璃世界”;阿彌陀佛,代表著西方的“極樂世界”。他們手持不同法器,能夠施展不同法力,釋迦牟尼佛手持的寶珠,表示光芒照徹眾生;藥師佛手持的藥缽,表示能夠調服眾生;阿彌陀佛手持的蓮台,表示能接引眾生。
殿堂內精湛的木雕,用料是採用泰國的“柏木”、緬甸的“金絲楠木”和名貴的“花梨木”;用工是聘請浙江東陽著名的木雕工匠精雕細刻而成。這些木雕的貼金彩繪,具有很高的藝術水平和傳世價值。大殿頂上的木雕“曼陀羅”是密宗設定的壇場,代表了須彌山為中心,七山八海相互交繞,再以鐵圍山為外郭的三千大千世界。我們再看三尊大佛背後的大型木雕彩繪“西方極樂世界圖”。在長16.2米,寬4.2米的圖中,採用了浮雕、鏤雕、透雕等傳統技藝,將人物、鳥獸、亭台、樓閣、七寶蓮池、八功德水,都雕刻得栩栩如生,配上美妙的“梵音樂曲”,使您仿佛置身於極樂世界之中。在三世佛前,一條花梨木的大供案,高1.25米、寬1.2米、長4.2米,十分氣派,就連明清的皇宮裡也沒有如此大型硬木的家具,參觀者莫不嘖嘖稱讚。
大殿兩側有十二尊身披盔甲姿態各異的十二神將,他們都是護法神。是按十二地支、十二生肖結合,排列而成的。鼠像前的“子神” ,為彌勒菩薩;牛像前的“醜神”為勢至菩薩;虎像前的“寅神”,為彌陀如來;兔像前的“卯神”,為觀音菩薩;龍像前的“辰神”,為如意輪觀音;蛇像前的“巳神”,為虛空藏菩薩;馬像前為“午神”,為地藏菩薩;羊像前為“未神”,為文殊菩薩;猴像前為“申神”,為大威德明王;雞像前為“酉神”,為普賢菩薩;狗像前為“戌神”,為大日如來;豬像前為“亥神”,為釋迦如來。他們就是佛教的十二護法神。旁邊還有8尊菩薩站像,分別是:觀音、文殊、地藏、普賢、金鋼手、虛空藏、彌勒、除蓋障,代表著八種德行。我們腳下精緻的地蓮花,在彌陀經中云:“蓮花大如車輪,青色青光、黃色黃光、赤色赤光、白色白光,微妙香潔。”它襯托出整個極樂世界的清淨莊嚴。大殿上方四周的小佛龕中的菩薩與七十二尊地藏菩薩各放光明。

文化歷史

長城抗戰紀念園:1933年,日寇侵占了中國的華北,國民革命軍二十九軍將領宋哲元將軍,率部與日寇浴血奮戰在長城沿線。為紀念英烈,修建了長城抗戰紀念園。
長城抗戰,始於1933年1月1日的“榆關事變”,終結於同年5月31日的《塘沽協定》,歷時五個月,二十九軍將士共死傷四五千人,著名的《大刀進行曲》就誕生在此時。為弘揚抗日官兵為民族的存亡,寧死不屈的精神。所建的紀念碑呈長城狀,碑高2.9米,象徵著二十九軍血戰長城的民族精神,寬8.15米表示八月十五日抗戰勝利日,紀念碑上“寧為戰死鬼,不作亡國奴”十個大字,是宋哲元將軍當年書寫下的豪言壯語。1935年國際紅十字會,為安葬抗日英勇捐軀的英靈,在遵化的石門,修建了烈士陵園。後遭到“文革”和“農業學大寨”運動的破壞,200餘座知名的官兵墳墓,絕大部分被夷為平地,僅存無名官兵36麻袋殘骨的墳冢。為紀念抗日戰爭的民族英雄和警世後人勿忘國恥,燕山塔陵興建了二十九軍抗戰烈士陵園,並在紀念碑上,刻寫了這段可歌可泣的歷史。北望長城,使參觀者更加緬懷為國捐軀的英靈。這裡已成為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常年接待來自四面八方的遊人。
萬佛園集古今中外文化於一體,景色怡人,具有深厚的文化特色,竭誠歡迎各界友人前來參觀。

地圖信息

位置:遵化市清東陵西側

地圖信息

打開百度地圖查看詳情

反饋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