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虎溝生物群

道虎溝生物群

道虎溝生物群是中國北方中生代中晚期的一個古生物化石群,因發現於內蒙古寧城縣道虎溝村而得名。與此對應的一套含大量化石的地層有時被稱為“道虎溝組”或“九龍山組”。上世紀末至今,因在這套地層中發現大量帶羽毛恐龍、早期被子植物先驅分子和數量極其巨大的昆蟲化石而聞名。這個動物群中既存在有早、中侏羅世某些科和屬級別的孑遺成員,也發現有熱河生物群中個別的先驅分子。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道虎溝生物群
  • 性質:古生物化石群
  • 所處時期:中生代晚期
  • 所在地:內蒙古寧城縣
  • 發現於:內蒙古寧城縣道虎溝村
時代,種群,保存方式,

時代

關於道虎溝生物群的時代一直存在爭議,最新的研究表明該生物群的時代約相當於侏羅紀晚期的巴通期到卡洛夫期(相當於距今1.67-1.60億年間)。

種群

該生物群中發現大量帶羽毛的恐龍類,如海氏擅攀鳥龍、寧城樹棲龍、道虎溝足羽龍等。由於其時代比熱河生物群要早,該生物群中發現大量帶羽毛的恐龍對早期鳥類起源研究具有重要意義。
除脊椎動物之外,道虎溝生物群還發現大量植物、昆蟲、雙殼類、腹足類、葉肢介等。

保存方式

主要保存在火山沉凝灰岩中,當時該地多分布大小不同的大量湖泊,而周邊存在火山,火山噴發產生的大量火山灰降落到湖泊中,形成非常細膩的沉積,從而使得大量生物化石得以保存,且十分精美。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