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度輸液

過度輸液

過度輸液是一種在醫療界很普遍的現象,嚴重危害了人們的身體健康。輸液催生“感冒經濟”,利益鏈形成堅挺的循環;人們迫於快節奏工作、學習的壓力而盲目選擇所謂的速效治療;時下攀比跟風的浮躁心理作怪,使輸液像待遇一樣受追捧——這大概是輸液泛濫、人們偶或被裹入類似“茄子綠豆療法”風潮的文化原因。由此說來,維護國民健康安全,不僅有賴於醫藥監管制度、改革新措的落實和醫療科技進步,還需要醫療文化建設的支撐。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過度輸液等
  • 危害:降低人體免疫力
  • 類型:一種在醫療界很普遍的現象
  • 產生原因:患者認識的誤區
產生原因,統計數據,主要危害,解決方法,

產生原因

過度輸液
原因一:患者認識的誤區。北京大學人民醫院感染科主任醫師高燕介紹說,不管是上班的、上學的,還是上了年紀家人陪著來醫院的,很多患者一進門就要求打點滴,如果醫生不同意還會發脾氣。
原因二:以藥養醫的機制。“能吃藥就不打針、能打針就不輸液”,這是所有醫生在醫學院就學到的基本原則,但在實際工作中有些醫生卻並不遵循這個治療原則,不僅鼓勵患者輸液,還一上來就使用高級昂貴的抗生素,甚至是重複用藥,究其背後的原因,是利益使然。
原因三:鄉鎮衛生院的“掛床”現象。輸液在城市用藥量增長比較平穩,年增長率為5%~6%,但近年來在農村市場的增長速度卻非常驚人,呈現出輸液量成倍增長狀態,尤其是普藥輸液量增長得更快。其原因除了“新農合”帶來的正常醫療市場增長外,還有一個不正常的原因,就是所謂的“掛床”輸液現象。
原因四:輸液劑量改變。過去輸液多為500毫升一瓶,近年來為了臨床使用方便,輸液瓶劑量比較多樣,量小的有50毫升一瓶的,過去一瓶就頂現在10瓶,這也是造成輸液瓶數快速增長的原因之一。

統計數據

根據世界衛生組織的統計數據,2004年在全球發生的160億次醫療注射中,中國發生了50億次,是世界注射次數最多的國家。而在近日舉行的十一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十八次聯組會議上,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副主任朱之鑫也表示,2009年我國醫療輸液104億瓶,平均到13億人口,這相當於每箇中國人一年裡掛了8個吊瓶,遠遠高於國際上2.5-3.3瓶的平均水平。
國家有關部門報告,2009年中國醫療輸液104億瓶,相當於13億人每人輸液8瓶;與之相關的抗生素、抗菌藥物年消費量遠超國際水平。
一項來自中國安全注射聯盟的統計數據顯示,中國每年因不安全注射導致死亡的人數在39萬以上,其中,每年約有20萬人死於藥物不良反應,保守估計,每年中國最少有10萬人在輸液後喪命。

主要危害

一、降低人體免疫力。在自然狀態下,人體對周圍環境的病菌具有較強的防禦能力。如果大病小病都依賴輸液,不僅會增強病菌的耐藥性,還可能幹擾人體的正常防禦功能。久而久之,就會形成難以控制的惡性循環,降低人體自身的免疫能力。
二、損傷人體肝腎等器官。俗話說:“是藥三分毒。”輸入的藥液進入人體後,大部分都要經過肝臟代謝,最終由腎臟排出體外,這會加重肝腎的負擔。長期輸液,就可能對肝腎等器官的功能造成損傷。如臨床上較為常用的氨基糖甙類抗生素,除可能引起腎功能障礙外,還會對聽力造成損害。
三、存在較大風險。既使輸液前做了無菌化處理,溶液的濃度合理,速度得當,輸液也依然存在難以預知的風險。如身體虛弱者、心臟功能欠佳者,都對身體“容量”的變化十分敏感,即使只輸入普通生理鹽水,也會加重心臟負擔,引起嚴重的不良反應。專家提醒,靜脈輸液發生不良反應的比例,在所有藥物劑型中“高居榜首”,是最不安全的給藥方式。
四、導致人體菌群失調。人體的體表及體內暫存著許多細菌,正常情況下保持菌群間的平衡,就不會引發疾病。過度輸液會導致人體固有的細菌菌群失調,增加細菌的耐藥性,為今後的治療帶來難以想像的不良後果。
五、可能造成人體不良反應。當體內輸入致熱、致敏物質,如游離的菌體蛋白或其他代謝產物時,這些物質的輸入可能造成人體不良反應,如發熱、紅疹、瘙癢、腫脹等過敏性反應,嚴重者還可能休克甚至死亡。此外,長期注射濃度過高、刺激性較強的藥物易引起靜脈炎等病症。

解決方法

第一,要形成競爭性的醫療服務市場;
第二,醫生的職業制度要從現有的國家工作人員制變成自由職業制;
第三,對事業單位的工資要進行改革,建立真正能夠體現醫生績效的工作制度;
第四,要建立新的醫療保險與醫生之間的支付制度,體現醫生的技術勞務價值。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