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徐無黨南歸序

《送徐無黨南歸序》是北宋文學家歐陽修寫給學生徐無黨的一篇贈序。該文提出立德、立功、立言之三不朽理論,勉勵徐無黨要修身立德、施事立功;另一方面間接批評當時浮奢的文風,指出此類文章永難留存後世。文章結構嚴密,邏輯性強,廣論博行,層層剖析,步步探究,說理透徹,語言明快,抑揚頓挫,有很強說服力和感染力。

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送徐無黨南歸序》
  • 創作年代:宋仁宗至和元年(1054年)
  • 作品出處:《歐陽文忠公集》
  • 文學體裁:贈序
  • 作者:歐陽修
作品原文,注釋譯文,詞句注釋,白話譯文,創作背景,作品鑑賞,文學賞析,名家點評,作者簡介,

作品原文

草木鳥獸之為物,眾人之為人,其為生雖異,而為死則同,一1歸於腐壞澌盡22滅而已。而眾人之中,有聖賢者,固亦生且死於其間,而獨異於草木鳥獸眾人者,雖死而不朽,逾4遠而彌存也。其所以為聖賢者,修之於身,施之於事,見之於言,是三者所以能不朽5而存也。修於身者,無所不獲;施於事者,有得6有不得焉;其見於言者,則又有能有不能也。施於事矣,不見於言可也。自詩書史記所傳,其人豈必皆能言之士哉?修於身矣,而不施於事,不見於言,亦可也。孔子弟子,有能政事7者矣,有能言語者矣。若顏回者,在陋巷8曲肱9飢臥而已,其群居則默然終日如愚人。然自當時群弟子皆推尊之,以為不敢望而及。而後世更百千歲,亦未有能及之者。其不朽而存者,固不待10施於事,況於言乎?
予讀班固11藝文志,唐四庫書目,見其所列,自三代秦漢以來,著書之士,多者至百餘篇,少者猶三、四十篇,其人不可勝數;而散亡磨滅,百不一、二存焉。予竊悲其人,文章麗矣,言語工12矣,無異草木榮華之飄風,鳥獸好音之過耳也。方其用心與力之勞,亦何異眾人之汲汲營營13? 而忽然以死者,雖有遲有速,而卒與三者同歸於泯滅,夫言之不可恃也蓋如此。今之學者,莫不慕古聖賢之不朽,而勤一世以盡心於文字間者,皆可悲也!
東陽徐生,少從予學,為14文章,稍稍見15稱於人。既去,而與群士試於禮部,得高第,由是知名。其文辭16日進,如水涌而山出。予欲摧17其盛氣而勉其思也,故於其歸,告以是言。然予固亦喜為文辭者,亦因以自警焉。

注釋譯文

詞句注釋

  1. 一:全,都
  2. 澌盡:全部消失。澌,盡。
  3. 泯滅:消滅淨盡。
  4. 逾:通“愈”。
  5. 不朽:不可磨滅。
  6. 有得:指能成功。
  7. 政事:冉有、季路。
  8. 陋巷:狹小的巷子。
  9. 肱(gōng):指胳膊。
  10. 待:憑藉
  11. 班固:字孟堅,東漢史學家、文學家,扶風安陵(今陝西省鹹陽市東北)人。
  12. 工:工巧
  13. 汲汲營營:心情急切地營求不已。
  14. 為:寫
  15. 見:助動詞,表被動
  16. 文辭:文章。
  17. 摧:折,抑制。

白話譯文

各種草木鳥獸被歸類為“物”,而世間眾人被歸類為“人”,他們生存在世時雖有分別,然而到了死亡時卻很相同,全部也都變成腐朽、消亡殆盡的地步。而聖賢身處世人之中,他們也需要面對這種生死變化,然而卻和各種事物及世人有分別——他們能在精神、功業上永垂千古,時間再久也能夠留存。聖賢能夠長存不朽的緣故,就在於他們建立德行、功業或著作了。一個人能努力修煉個人操守的話,一定能有所成就;若要建立個人功業,卻是受社會情況限制;若要行文傳世的話,則被個人天賦所約束。有些人能建立功業,卻未必有著作留下。看《詩》、《書》、《史記》等著作所記,當中有多少人是善於著作的呢?至於有高尚德行的人,更未必能建立功業,又有著作傳世的了。孔子的弟子中,有能建立功業的,有能著書立說的。就以顏淵為例,他獨居窮宅時挨飢受冷;在與人相處時又整天沉默寡言,旁人也許以為他愚笨無能。然而當時孔門中眾多弟子都極其尊重顏淵,無人敢與他相比。就是後世千百年來,也沒有人能在德行上能勝過顏淵。由顏淵能夠永存不朽的原因來看,固然不是憑藉他的功業,更不必說是著作吧?
我曾讀《漢書·藝文志》、唐《四庫書目》等著作,見當中列舉上古至今有著作流傳的文人,其作品有多至百餘篇,也有少的約三四十篇。然而文人雖多不勝數,大部分的作品卻已隨時間而散失消亡,至今只存留百分之一二而已。我悲嘆這些作者,他們的文章雖然華麗,但好像花木被風飄散,鳥獸鳴叫掠過耳邊一樣,只得短暫停留人間。他們創作時竭盡心力,這又和世人為生活 忙忙碌碌有何分別呢?而且最後也或早或遲地面對死亡,他們的情況和草木、鳥獸、世人一樣;全部歸於泯滅消失,可知道“立言”實在是不能夠依靠的。現今追求學問的人,他們全部羨慕古代聖賢能夠名聲不朽,可是只懂用一輩子功夫在著述文字方面,那真是可悲的了!
你(徐無黨)從小便跟隨我學習,寫的文章,已經頗得別人稱讚。學成後,又在禮部應考科舉;名列前茅,從而名聲顯著人前。你的文章日漸進步,有一種如泉水湧出山間的氣勢。不過,我希望借本篇文章挫一挫你的銳氣,和勉勵你求學之道,因此在你南歸之時贈送這篇文章給你。同時,我自己相當喜愛為文寫作,因此也用本文來警示自己一番。

創作背景

該文作於至和元年(1054年),時作者任翰林學士兼史館修撰。徐無黨,婺州永康(今浙江永康)人,慶曆初(1041年後)師從作者學古文,皇佑五年(1053年)進士及第,為作者編撰的《新五代史》作過注釋。此次南歸故里,作者作序贈別。

作品鑑賞

文學賞析

《左傳·襄公二十四年》記載了穆叔與范宣子論何者為“不朽”的一段名言。范宣子以世祿為不朽,穆叔卻認為世祿不能稱為不朽。他說:“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雖久不廢,此之謂不朽。”歐陽修這篇文章里所說的“修之於身”、“施之於事”、“見之於言”,就是指立德、立功、立言。全文用了一半篇幅,論三者之所以為不朽。並將“修之於身”(立德)放在最高地位,“見之於言”(立言)排在第三,這自然不無重道輕文的意思。但這篇文章的主旨,又不在權衡文道之孰重孰輕,而另有其深意在。
文章重點在第三段——論立言之不可恃。細讀這段文字,會發現文章在立論上有一個矛盾。前面說,聖賢是不同於草木、鳥獸、眾人的,這種人“雖死而不朽,愈遠而彌存”。他們之所以被人尊為聖賢,長存不朽,是由於他們曾經立德、立功、立言。這裡指明立言為三不朽之一。而第三段又說:“文章麗矣,言語工矣。無異草木榮華之飄風,鳥獸好音之過耳也。”這是說,立言之士,與草木鳥獸之必然速朽沒有區別。下文說得更明顯:著作之士“卒與三者(指草木、鳥獸、眾人)同歸於泯滅”,是前後矛盾。
再三涵泳這段文字,就會悟出這裡面有含而未申之意。這含而未申之意,正是該文的主旨之所在。第一,古人留下的著作,大多數僅在《漢書·藝文志》諸書中著錄其書名、篇目,具體的作品則“百不一二存”。這說明,歷史對立言之士的著作進行了無情的淘汰。那“百不一二存”的傳世之作,是大浪淘沙剩下來的金子,是經受過時代的嚴格考驗的,其餘的早就湮沒不存了。於此可見,文章難工,傳世不易。後之視今,亦如今之視昔。這是作者的慨嘆,既以自勉,也以之勉徐無黨。其次,前兩段把“修之於身”、“施之於事”、“見之於言”三者並列為“不朽”,是闡述古代經傳中論道之言,反映的是書本上的人生價值觀念。第三段論立言之不可恃,將與鳥獸眾人同歸於泯滅,是歐陽修讀史自悟之理。所謂言之不可恃。就是文章著述不重於人的委婉說法。這是從歷史事實中總結出來的。反映了實踐中呈現的另一種價值觀念。書本上的價值觀念與實踐中的價值觀念如此不同,遂使古今無數文士為之荷筆彷徨。作者自己一生的體驗,便是明證。因此,文章結尾用“亦以自警焉”,暗暗透出箇中訊息。由此可見,這篇文章還表明了自古以來文章之士共同的悲哀,因以之警徐無黨。
這樣就見出該文的第一個特點:題旨深隱。歐陽修在其《論尹師魯墓誌》一文中提出:寫作應該力求“文簡而意深”,並說:“春秋之義,痛之益至,則其辭益深。……詩人之志,責之愈切,則其言愈緩。”他這篇《送徐無黨南歸序》,無愧於文簡意深、愛深言切的典範之作。
全文立意,既重在表明文之難工與立言之不足恃,抒發包括自己在內的千古文章之士共同的悲慨,寫來便情真語切,感慨深沉,這是該文的另一個特點。自古文士,留下來的篇章已僅“百不一二”,其餘都“散亡磨滅”,是事之一可悲。留傳下來的文章,“文字麗矣,語言工矣”,又“無異草木榮華之飄風,鳥獸好音之過耳”,是事之二可悲。這些人士活著的時候,“汲汲營營”,辛苦忙碌、嘔心瀝血地進行寫作,才達到文麗語工的境地;而當其“忽焉以死”,仍然免不了“同歸於泯滅”,是事之三可悲。末了寫到“今之學者”,窮其一生精力,孜孜於文字著作,結果是“皆可悲也”。這段文字,飽含深情,既哀人亦復自哀。那種蒼茫萬古之意,發而為聲,則抑揚唱嘆,慷慨蒼涼。試誦讀第三段,先用“百不一二存焉”,“無異草木榮華之飄風,鳥獸好音之過耳也”,發出深沉的詠嘆;次用“汲汲營營”一個反問句抒發感慨;再用“夫言之不可恃也蓋如此”一收一頓;最後用“皆可悲也”放聲長吁:語調吞吐抑揚,聲情契合,不僅足以“摧其(徐無黨)盛氣”,也足以引起後之文士讀此文者無限悲愴。事之不平,積為憤懣。全篇無一憤語,卻飽含憤意於筆端。
這篇文章在藝術上還有一個特點:結構非常緊湊,前呼後應,針線綿密,因此讀來氣勢流貫,又迴環往復,現出一種感情上的渦流。人手一句,先提出“草木”、“鳥獸”、“眾人”三者都無法逃避同歸滅亡的自然規律,然後從“眾人”中引入“聖賢”,說他們獨異於草木、鳥獸、眾人。六字扣緊首句,文境穩步推開。接下去論聖賢之所以不朽在於修身、施事、見言,將三者平列。繼以比較法層層篩選,步步推出中心。首則拿“施事”與“見言”比,論見之於言者不如施之於事;再拿“施事”、“見言”與“修身”比,引孔子的弟子宰我、子貢善於言語,冉有、季路長於政事,都比不上能修身立德而並不長於言語、政事的顏回,突出修身為首要之道,立言居三者之末,漸漸過渡到第三段論立言之不足恃,文意暗暗逗出,又層層推進。到第三段,先說“予竊悲其人,文章麗矣,言語工矣”,束以“無異草木榮華之飄風,鳥獸好音之過耳也”,“榮華”緊承“麗”字,“好音”緊承“工”字,接榫緊密。又加上“方其用心與力之勞,亦何異眾人之汲汲營營”,使草木、鳥獸、眾人匯齊,與篇首第一句“草木鳥獸之為物,眾人之為人”桴鼓相應。復承以“而卒三者同歸於泯滅”、“今之學者,莫不慕古聖賢之不朽”,再提“泯滅”、“不朽”,首尾迴環,遙相顧盼,使這篇短文在暢達中有一種遒練逆折的勁氣。這些地方,都見出作者為文鍊氣的功力和縝密的文心。

名家點評

樓昉《崇古文訣》卷十九:“轉折過換妙”。
沈德潛《唐宋八家文讀本》卷十一:“文情感喟款欷,最足動人”。
劉大櫆《古文辭類纂·諸家集評》:“歐公贈送序,當以楊真、田畫為第一,而徐無黨次之。”
孫琮《山曉閣選宋大家歐陽廬陵全集》卷三:“《送徐無黨南歸序》,通篇大指,只是勸勉徐生修身立行,卻不一語說破。起處提出修身、行事、立言三件,下文以立言、行事相較,駁去‘言’字;又以修身、行事相較,駁去‘事’字。駁去‘言’字,正見修身之可貴;駁去‘事’字,亦是見修身之可貴。通篇勸勉修身,不曾一字實說,全在言外得之。至其文情高曠卓越,則固歐公所獨擅也。”

作者簡介

歐陽修(1007年-1072年),字永叔,號醉翁,晚年又號六一居士,漢族,吉州永豐(今江西省吉安市永豐縣)人,北宋卓越的政治家、文學家和史學家。因吉州原屬廬陵郡,以“廬陵歐陽修”自居。官至翰林學士、樞密副使、參知政事,諡號文忠,世稱歐陽文忠公。後人又將其與韓愈柳宗元蘇軾合稱“千古文章四大家”。與韓愈、柳宗元、蘇洵、蘇軾、蘇轍王安石曾鞏被世人稱為“唐宋散文八大家”。歐陽修是在宋代文學史上最早開創一代文風的文壇領袖。領導了北宋詩文革新運動,繼承並發展了韓愈的古文理論。他的散文創作的高度成就與其正確的古文理論相輔相成。歐陽修在變革文風的同時,也對詩風詞風進行了革新。在史學方面,也有較高成就。
歐陽修畫像歐陽修畫像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