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視看匾

《近視看匾》語出清直隸大名人崔東壁著《考信錄提要》,藉以說明考辨古史的原則,應“以辨其虛實為先務,而論其失者次之”即正本清源之意。也說明,無實事求是之心,而懷譁眾取寵之意,必將貽笑於人。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近視看匾
  • 拼音:jìn shì kàn biǎn
  • 出處:《考信錄提要》
  • 作者崔述
  • 年代:清
原文,注釋,釋義,啟示,作者簡介,

原文

有兩人皆患近視,而各矜其目力,不相上下。適村中富人將以明日懸匾於門,乃約以次日同至其門,讀匾上字以驗之。然皆自恐弗見,甲先於幕夜使人刺得其字,乙並刺得其旁小字。既之門,甲先以手指門上曰:“大字某某。”乙亦用手指門上曰:“小字某某。”甲不信乙能見小字也,延主人出,指而問之曰:“所言字誤否?”主人曰:“誤則不誤,但匾上未懸,門上虛無物,不知兩君所指者何也?”

注釋

1、矜:自誇。 2、刺:刺探。 3、延:邀請。

釋義

有兩個人眼睛都近視,可是,卻各自誇耀自己的眼睛比對方好。正好村里一個有錢人家明天要在門上掛匾,於是,兩人便約好第二天一起到這家門前去讀匾上的字,來驗證各自的視力。然而,兩個人都擔心自己看不見,於是甲先在當天傍晚便派人去打聽匾上的字,而乙連旁邊的小字都打聽到了。第二天,兩人一起來到門前,甲用手指著門上說: “大字寫的是某某。”乙也用手指門上說: “小字寫的是某某。”甲不相信乙能看到小字,便請主人出來,指著門上問道:“我們所說的字有沒有錯?”主人說:“錯倒是沒錯,可是匾還沒掛上,門上虛無一物,不知你們二位指的是什麼?”

啟示

當今的社會就如同是一個還沒有掛出來的匾,匾上的字是什麼,誰也說不準。如果有人願意猜,那是可以的,每個人都有這個權利。但是不必爭辯,爭辯是徒勞的。他們一昧的空想,結果總沒有機會去枉顧他一次。所以這則古文是在告誡我們:在搞不清楚事實的情況下,不要以自己的想像來判斷事物,要自己去實踐、感受、體驗和理解。

作者簡介

崔述,字武承,號東壁,直隸大名府魏縣人。乾隆二十八年(1763年)舉人。歷任上杭 羅源知縣等。清朝著名的辨偽學者。著作由門人陳履和匯刻為《東壁遺書》,內以《考信錄》三十二卷最令學者注目。他發憤自勵,專心撰寫《考信錄》。嘉慶十九年(1814年),該書完稿。翌年,崔述不顧年老多疾,自己修訂了全集88卷總目。9月22日,又將自己的書裝為九函,並留下遺囑。二十一年二月,崔述去世,享年77歲。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