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漢字)

農(漢字)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2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農(拼音:nóng)是漢語常用字,最早字形見於商代甲骨文。農的古字形字狀似一個人手持工具在山林草地耕作,本意指耕作,引申泛指農事、農業,又指農民。古時亦有田官、勤勉之意。

(基本信息欄主要參考資料)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農
  • 外文名:agriculture
  • 拼音:nóng
  • 注音:ㄋㄨㄥˊ
  • 平水韻目:上平二冬 
  • 部首:丶
  • 筆畫數:1+5
  • 字級:一級(0558) 
  • 繁體:農
  • 異體:莀、辳*、䢉(其餘見擴展圖冊)
  • 統一碼:CJK 統一漢字 519C
  • 五筆:PEI
  • 倉頡碼:HBV
  • 鄭碼:WWRH
  • 四角碼:40732
  • 造字法會意
  • 結構:合體字;獨體結構
字源解說,詳細字義,古籍釋義,說文解字,說文解字注,康熙字典,廣韻,字形書法,字形對比,書寫提示,書法欣賞,音韻集成,

字源解說

字形演變流程圖字形演變流程圖
會意字。 “農”始見於商代。甲骨文有兩種異體,分別像手持工具()除去草和除去林木的形狀(一說是手持農具在田間或林間耕作),它們是“農”與“”的初文,與《說文解字》小篆“”字無關。上古時代,雜草叢生,林木遍布,耕種的第一步就是開荒除草。“農”與“耨”古音也相近,後來才分化為兩個字。西周金文“農”字省去下面的“手”,在上部的“艸”或“茻”中間增加了義符“田”,開墾種田的意思更為顯豁。第三形的“艸”寫得有點像雙手,後來就訛變成秦漢“農”字中的“臼”旁了。秦、漢“農”字所從的“囟”實際上是“田”形的偽訛,《說文》誤以為是聲旁。“囟”與“農”聲韻之不合,徐鍇早已看出來了。其實從“田”的“農”字漢代古隸中還是能見到的。“農”字幾經訛變,到了《說文》小篆那裡就成了“從晨,囟聲”的形聲字了。《說文》 “農”字的籀文和古文都遠有所自,從西周金文、兩個異體到籀文和古文的演變過程非常清楚。甲骨文中有與《說文》“農”字古文結構相同的“辳”字,舊釋為“農” ,但都讀為“晨暮”的“”,也就是《說文》的“䢅”字。有可能甲骨文的“辳”有“䢅”、 “農”兩個讀音。因為西周金文中的“農”字大部分不從“又”,把金文中的“辳”、 “𨑋”等都解釋為省“又”,似乎太牽強。 《說文》說“農”從“䢅”或許是有所依據的。總之, “農”、“耨”、 “辳”、 “䢅”等字間的關係比較複雜,尚需深入研究。

詳細字義

詞性釋義英譯例句例詞
動詞
〈文言〉耕種。
till
晁錯《論貴粟疏》:“貧生於不足,不足生於不農,不農則不地著。”
名詞
〈文言〉謂屯墾。
曾鞏《本朝政要策·屯田》:“曹操以區區之魏力,力農許下。”
農民,在農村主要從事農業生產的人。
peasant;
farmer
孟子·公孫丑上》:“耕者助而不稅,則天下之農,皆悅而願耕於其野矣。”
毛澤東《漁家傲·反第一次大“圍剿”》詞:“喚起工農千百萬,同心乾,不周山下紅旗亂。”
農夫;老農
農事;農業。
agriculture
國語·周語上》:“夫民之大事在農。”
農諺;務農
農神。古代蜡祭八神名之一。
〈文言〉農家的簡稱。九流之一。
後漢書·班固傳上》:“九流百家之言,無不窮究”唐李賢註:“九流,謂道、儒、墨、名、法、陰陽、農、雜、縱橫。”
古代的農官。
禮記·郊特牲》:“饗農及郵表畷、禽獸,仁之至,義之盡也。”
神農氏
王符《潛夫論·德化》:“則羲農之俗,復見於茲。”
魏書·崔浩傳》:“變風易俗,化洽四海,自與羲農齊列。”
形容詞
〈文言〉勤勉。
assiduous;
diligent
管子·大匡》:“耕者農農用力。”
(以上參考資料)

古籍釋義

說文解字

【卷三上】【䢅部】奴冬切(nóng)
耕也。從䢅囟聲。
𨑋,籀文䢉從林。
𦦥,古文䢉。
辳,亦古文䢉。

說文解字注

【卷三上】【䢅部】
耕人也。
註:各本無人字,今依《玄應書》卷十一補。《食貨志》:四民有業,闢土植谷曰農。《洪範》:次三日,農用八政。鄭云:農讀為醲。易其字也。某氏因訓農為厚矣。
從䢅。
註:庶人明而動,晦而休,故從䢅。
囟聲。
註:鍇曰:當從凶,乃得聲。玉裁按。此囪聲之誤。囪者,明也。
辳,亦古文農。
註:小徐從艸,大徐從林。夏竦曰:?見古尚書。

康熙字典

【酉集下】【辰字部】農 ·康熙筆畫:13 ·部外筆畫:6
古文:䢉、𦦥、辳、𨑇、𣊤、𨑋、𨑆、𦦤、莀
《唐韻》《集韻》竝奴冬切,音儂。《說文》:耕也,種也。《書·洪範》:農用八政。註:農者,所以厚生也。《周禮·天官·大宰》:以九職任萬民。一曰三農生九穀。註:三農:山農、澤農、平地農也。《左傳·襄九年》:其庶人力於農穡。註:種曰農,斂曰穡。
又神農,古炎帝號。《前漢·食貨志》:闢土植谷曰農。炎帝敎民植谷,故號神農氏,謂神其農業也。
又萬山氏有子曰農,能植百穀,後世因名耕甿為農。
又司農,官名。《前漢·百官志》:秦曰治粟內史,漢景帝更名大司農。
又弘農,郡名。《前漢·地理志注》:武帝元鼎四年置。
又姓也。《風俗通》:神農氏後。
又葉奴當切,音囊。潘岳《籍田頌》:思樂甸畿,薄采其芳。大君戾止,言籍其農。
又葉奴刀切,音猱。束皙《勸農賦》:惟百里之置吏,各區別而異曹。考治民之踐職,美莫富乎歡農。

廣韻

農,田農也。《說文》作䢉,耕也。亦官名,《漢書》曰:“治粟內史,秦官也。景帝更名大司農。”又姓,《風俗通》云:“神農之後。”又羌複姓,有蘇農氏。奴冬切。十二。
校釋:“大司農”句,《漢書·百官公卿表》:“治粟內史,秦官,掌谷貨,有兩丞。景帝後元年更名大農令。武帝太初元年更名大司農。”
《說文解字》書影《說文解字》書影
《說文解字注》書影《說文解字注》書影
《康熙字典》書影
《說文解字》書影
《說文解字注》書影
《康熙字典》書影

字形書法

字形對比

字形對比(宋體)字形對比(宋體)

書寫提示

書寫演示動畫書寫演示動畫
❶“冖”,居上居中,在橫中線上側。
❷長撇從豎中線上端起筆,穿過“冖”撇向左下格;㇙的鉤尖過豎中線。
❸短撇寫在橫中線上下;捺從長撇中部起筆;捺與短撇相接不相交,捺腳超出上部。

書法欣賞

(以上參考資料)

音韻集成

小韻反切聲母清濁韻母韻部韻目韻系聲調四呼擬音韻攝
上古音
nuːŋ
廣韻
奴冬
次濁
上平二冬
平聲
一等
開口
nuoŋ
中原音韻
次濁
東锺合
東锺
陽平
合口呼
nuŋ
洪武正韻
奴宗
次濁
一東
平聲
nuŋ
分韻撮要
第六東董凍篤
陽平
(以上參考資料)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