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業減災綜合管理

災害的系統性和社會性決定了減災管理的必要性與重要性。農業災害管理指對危害農業生產的各種災害進行研究、監測、預報和評估,對災害的預防、抗禦、補救和災後恢復重建進行有效的組織,對與減災有關的機構、團體、人員、物資、設備、資金等進行科學的管理,建立健全減災法制和各級減災機構,組織減災科普活動和防災演習,進行減災國際合作等。加強減災綜合管理可以高效綜合運用各種減災物資和力量,並藉助有利於減災的各種自然因素來減輕災害損失。農業災害學還涉及與減災有關的社會學、經濟學、行為學、心理學、法學、哲學、國際交流等多種社會科學,農業災害學與社會科學交叉研究的目的是調動全社會的力量,達到高效率的防災減災,實現社會經濟的穩定和可持續發展。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農業減災綜合管理
  • 外文名:Integrated management of agricultural disaster reduction
  • 災害管理:對災害進行研究監測預報和評估
  • 涉及:社會學、經濟學、行為學、心理學
  • 管理機構:種植業司、畜牧管理局等
  • 制定流程:識別,收集,制定,組織等
農業減災系統工程,農業氣象減災的管理機構,農業氣象減災預案的編制,減災預案的制定程式,

農業減災系統工程

減輕自然災害的系統工程由監測系統、信息系統、基礎理論研究與災害預報系統、防抗系統、救援系統等子系統組成。每一個子系統還可包括若干更小的子系統或單元。
從控制論的角度看,減災可看成是一個輸入-輸出系統。
由減災綜合管理系統對災害、災情和減災效果的反饋信息分析研究做出判斷和決策並制定減災行動,依其作用可分為四類作用於災害源的旨在削弱或消除之作用於災害載體的旨在限制或削弱之作用於受災體環境的旨在改善之以利提高受災體的承受和恢復能力作用於受災體的旨在加強其抗災耐災能力不可抗拒的自然災害則要使受災體躲避或隔離。減災系統工程的反饋原理如圖。
農業減災綜合管理
農業減災政府要發揮主導作用,農民是減災的主力,還要動員全社會的力量減災。

農業氣象減災的管理機構

目前我國已建成氣象監測台站網,成立了國家氣象中心-區域氣象中心-省氣象台-地市氣象台-縣氣象站的氣象預報和服務體系此外還開展了專業氣象服務,其中以農業氣象服務的規模為最大開展了消雹、増雨、消雰、防霜等人工影響天氣作業並取得一定成效。
農業部由種植業司、畜牧管理局、水產局等機構對有關產業的自然災害進行管理。與氣象部門有密切的聯繫,在農業生產的關鍵時期組織會商,共同確定氣象災害的防禦與減災對策。減災的具體農業技術措施主要還是通過農業技術推廣系統和各級農業行政主管部門去落實的。
建設減災示範區也是一種重要的工作方法。示範區要充分運用工程和非工程手段,力爭以相對小的投入來取得儘可能大的減災效果,並推動面上減災工作。示範區應選擇相對多災、組織領導力量強和民眾基礎好的地區或單位,充分利用現有減災技術成果,廣泛動員全社會的力量來減災。根據當地的經濟結構,選擇有代表性的區域或企業。

農業氣象減災預案的編制

2003年以來國務院啟動了突發公共事件應急預案的編制工作並發布了編寫指南,在近年來的減災工作中發揮了很大作用,大大減少了重大災害和事故中的生命、財產損失。
編制農業災害的減災預案,由於其對象主要是農業生物和農業設施,與國家和省級的其他突發公共事件應急預案的側重點不同,對技術性與可造作性的要求更高,對救死扶傷和社會控制方面涉及較少。
農業氣象災害減災預案的主要內容應包括;
(1)農業氣象災害情景的設計。從當地歷史災情資料出發,選擇對當地農業生產影響較大的主要氣象災害及其主要類型,設計可能發生的災害情景,包括災害發生時間、範圍、強度等,作為制定減災預案的出發點。
(2)災害損失的預評估。預測估算在上述災害情景下如不採取防抗措施可能遭受的經濟損失,及採取防抗措施後可能減少的經濟損失,這是判斷防災減災措施可行性的基本依據。
(3)災害監測預報措施和災情報告制度。
(4)防災減災組織機構的運作,各類救災隊伍的數量、配置與指揮調動。
(5)防災重點地段的確定,關鍵部位的設防與保護。生命線系統的維護與搶修。
(6)防災物資的準備、貯藏與緊急情況下的調運辦法。
(7)災民的搶救、醫治、安置與社會治安,
(8)災後生產與社會秩序的恢復措施與災區的重建。

減災預案的制定程式

(1)識別災害問題,確定編制減災預案的原則和基本框架。
(2)收集整理歷史災情資料,分析、預測可能的災害情景。
(3)掌握典型減災案例,建立預案的範本。
(4)全面編制減災預案。
(5)組織專家對預案進行全面論證,進行必要的修改補充。
(6)通過一定的法律程式予以確認,使之在相應的範圍內具有法規性。
農業氣象災害減災預案編制完成以後,還要在農業生產的實踐中不斷檢驗和修訂完善。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