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業技術經濟學(農業經濟學學科之一)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2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農業技術經濟學是一門研究農業技術措施的經濟效果,探索農業生產的技術與經濟關係的新興邊緣學科,是農業經濟學的一個重要分支,屬於生產力經濟學的範疇。

學科定義,效果原理,簡介,特點,評價原則,評價指標,經濟效果指標,分析指標,目的指標,分析方法,

學科定義

聯繫生產關係上層建築,研究農業再生產過程中生產力技術因素的合理運用及其經濟效果的科學。由於農業技術經濟問題的研究一般以農業技術措施、技術政策為實際內容,也可以說農業技術經濟學就是研究農業技術措施、技術政策的經濟效果的科學。
存在於農業生產力中的技術因素是多方面的。有體現在勞動工具、勞動對象上的物質技術因素,也有表現為勞動者本身的技能和技巧的精神因素。為了形成生產力並增加經濟效益,這些因素存在著合理組合、利用、布局和適時更新的問題。組合、布局合理,利用得當,更新及時,就能形成巨大的生產力和取得較好的經濟效益;反之,就會相互抵消,甚至可能出現負效果,得不償失。
20世紀50年代後期和60年代,中國在完成農業的社會主義改造以後,技術改造的任務日益突出。在推廣各種技術措施,包括採用農業機械、進行農田水利建設和增施化肥農藥的過程中,遇到了各種亟待解決的經濟問題,促進了農業技術經濟學的建立。以後,農業技術經濟的研究被作為一項國家任務,1978年又被列入《1978~1985年科學技術發展規劃綱要》,農業技術經濟學的研究得到了進一步的發展並取得了一些實際成果。

效果原理

簡介

農業技術經濟學理論方法的研究包括本學科的基本原理、指標體系、評價方法以及數學方法的套用等方面,目的是為指導研究實際問題服務。套用研究的巨觀方面系聯繫國民經濟,研究整個農業部門或地區的農業技術經濟問題,如農業技術改造、農業資源的開發利用等;微觀方面包括對農業生產單位的各種技術經濟問題,如種植制度、作物栽培技術、動物飼養技術等的經濟評價,以及農業再生產過程中生產、流通、消費等不同領域的技術經濟問題的研究等。
經濟效果原理不論在理論或套用研究中均占重要地位。經濟效果是對某一技術措施在經濟上合目的性程度的評價,反映取得的效果同勞動耗費之間的比較關係。耗費同量勞動,取得的效果大,經濟效果就大;反之,就小。或者取得同量效果,所耗費的勞動少,經濟效果就大;反之,就小。這兩方面的比較還有各種不同的表述方式。如產出同投入比較,收入同支出比較,利潤同資金比較,使用價值同勞動耗費比較,滿足社會需要程度同所耗費的勞動比較等。經濟效果具有兩重性:其自然屬性是從生產力角度反映經濟活動過程中取得的效果同勞動耗費的比較,是不同社會的共性;其社會屬性是從生產關係角度反映經濟效果的質的規定性,在不同社會制度下,具有特殊性。

特點

①綜合性和相關性。農業生產過程中,影響動植物生長發育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各個因素之間具有相互促進或相互制約的關係,表現為正相關或負相關,相關程度強弱不等。農業技術經濟效果往往是各種生產因素在許多不同的相關條件下綜合作用的結果。
②持續性。各種因素對農業生產的影響不僅表現於當時當季,而且會持續到以後的再生產過程,產生明顯的後效。
③極限性。各種技術因素所起的作用在一定條件下具有一定限度,因而其經濟效果也有極限。
④不穩定性。由於農業生產受自然條件的影響大,對有些作用於經濟效果的因素,人力難以控制。

評價原則

處理影響農業技術經濟效果的多種因素,包括自然因素、技術因素和社會經濟因素之間相互關係的一般原則為:
①技術效果和經濟效果的統一。即對某一措施技術上的先進性,及其對於增長產品使用價值的作用,與產品的勞動耗費水平以及推廣套用的可行條件同時加以考察。如勞動耗費的增長幅度大於使用價值增長幅度,便說明經濟效果低,一般無實用意義。
②局部經濟效果與全局經濟效果的統一。一項值得推薦的技術方案應能使生產單位在增進國民經濟巨觀經濟效益的前提下,實現本單位的新增經濟效益;如僅有利於後者而有損於前者則也無實用意義。
③當前經濟效果與長遠經濟效果的統一。如在農業生產中採取有利於改善生態環境的技術措施,防止僅著眼於當前一時利益的掠奪式經營等。
掌握絕對經濟效果臨界限和相對經濟效果臨界限,對於經濟評價和選優也有重要意義。絕對經濟效果臨界限是採用某一農業技術本身所帶來的經濟利益的起碼界限,表現為效果與勞動耗費的比值大於1或兩者相減的差額大於零。低於這個界限,便無實用意義。相對經濟效果臨界限是採用某一項新技術來代替原有技術的起碼經濟界限,表現為新技術經濟效益與原有技術經濟效益的比值大於1或兩者相減的差額大於零,低於這個界限就不如繼續採用原來的技術。

評價指標

農業技術經濟效果指標是進行農業技術經濟評價時用來衡量農業技術措施、技術方案的經濟效果的一種尺度。不同的指標從不同角度和側面反映經濟效果的大小。它們互相聯繫,互相補充。由此構成的指標體系,主要包括經濟效果指標、分析指標和目的指標3類。

經濟效果指標

是主體指標,用來反映經濟活動中勞動耗費同效果的關係。如勞動生產率,物質耗費效果、單位產品成本、資金占用效果、投資效果以及淨產值(國民收入)、利潤、純收入等。僅僅反映產量大小而沒有反映勞動耗費的指標如單位面積產量等,不能作為經濟效果指標。

分析指標

是影響經濟效果消長變化的因素,也稱因素指標。可分為3個亞類:一是生產條件指標。反映有關的自然、經濟條件和政策因素,如年平均溫度、雨量、無霜期、人口、勞動力、土地、農機具、水利設施、施肥水平、國家計畫或契約規定量、價格、稅率、利率、物資、資金供應量等等。二是經濟分析指標。反映農業生產要素組織利用的狀況和結果。其與經濟效果指標的區別在於它僅僅反映經濟活動的效果和勞動耗費兩個方面中的一個方面,另外還反映生產結構狀況。其中反映勞動成果的指標有產量、產值、產品質量等;反映勞動、物資和資金消耗的指標有公頃工時耗費、公頃肥料施用量、公頃成本等;反映土地、勞力、物資、資金的占用及利用狀況的指標有公頃作業占用勞力數、公頃擁有馬力數、土地利用率等;反映生產結構狀況的指標有作物播種面積比率、畜群比率、部門投資比率、部門產值比率等。三是技術分析指標。反映利用不同技術對農業生產過程中某種需要的滿足程度,即技術的有效性。如農產品產量增長率、質量等級提高程度、作物品種抗逆性增長率、農藥殺蟲殺菌率、造林成活率等。

目的指標

用來反映社會主義條件下講求經濟效果的目的性,主要包括增強擴大再生產能力、改善生態環境和提高人民物質文化生活水平的程度 3方面。前二者為中間目的,可套用每公頃耕地公積金、單位土壤的有機質含量、人均占有綠化面積等指標;後者為終極目的,可用農產品商品率、人均產品占有量、人均收入等指標。
在實際評價時,一般是根據評價對象的特點,從需要和可能出發,選用少數幾個主要指標即可。

分析方法

在定性分析的前提下,套用數學方法,對技術方案進行定量分析。主要數學方法有邊際分析法回歸分析法、生產函式分析法、線性規劃分析法等。對不同技術方案的評價選優一般可採用比較分析法。其中常用的一種重要方法是綜合評分法。其優點是簡便易行,能將各個指標的具體數值通過打分數方法,綜合成一個數值,從總體上對各個不同方案的優劣作出概括性的評價。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