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教師研究30年

農村教師研究30年

《農村教師研究30年》是2011年華中科技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周險峰。

基本介紹

  • 作者:周險峰
  • ISBN:9787560971001
  • 頁數:258
  • 定價:38.00元
  • 出版社:華中科技
  • 出版時間:2011-8
內容介紹,作者介紹,作品目錄,

內容介紹

《農村教師研究30年:回顧與反思》試圖對30餘年來關於農村教師問題的研究進行回顧、反思,並在此基礎上對相關研究進行展望。《農村教師研究30年:回顧與反思》分上中下篇。上篇為“政策篇”,主要是對農村教師政策研究的回顧與反思。中篇是“生存篇”,是對農村教師待遇、農村女教師生存狀態、民辦教師等研究的回顧與反思。下篇是“發展篇”,主要是對農村教師流動、農村教師專業化發展、農村師資隊伍建設等研究的回顧與反思。其中每一個選取的研究主題大體包括研究背景分析、研究歷程回顧、研究內容概述以及對已有研究的反思或展望等幾個部分。
該書是國內首次對農村教師研究的系統回顧與反思的著作,集資料性、思想性於一體,尤其適合教育研究工作者、教育行政人員閱讀,並可作為重要的研究、學習的參考書目。

作者介紹

周險峰,男,湖北省浠水縣人,教育學博士,湖南科技大學副教授,湖南省商校青年骨幹教師。主要研究教育原理、課程與教學哲學、教師教育、教育史。1990年大學畢業後,在離中執教四年;1994-1997年在華中師範大學攻讀教育史專業碩士學位;2003-2006年在華東師範大學攻瀆教育學原理專業博士學位。先後在湖北大學、湖南科技大學執教。在《中國教育學刊》、《華東師範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教師教育研究》等刊物上發表論文(含譯)40餘篇,主持和參與省級以上課題十餘項。先後獲湖南省高校教學改革成果獎一等獎一項、二等獎兩項。

作品目錄

上篇:政策篇第一章 農村教師政策研究30年 第一節 研究背景 (一)農村教師使命重大,但發展卻困難重重 (二)從巨觀看,國家的政治經濟文化發展趨向人性化和公平化 (三)國家巨觀教育改革對農村教師政策的關注引發了研究者的大量研究 第二節 研究歷程 (一)農村教師政策研究的萌芽階段(1979—1984年) (二)農村教師政策研究的起步階段(1985—1999年) (三)教師政策研究的發展階段(2000—2006年) (四)農村教師政策研究的深化階段(2006年至今) 第三節 研究內容 (一)農村教師選拔、培養政策研究 (二)農村教師地位與待遇政策 (三)農村教師管理政策研究 (四)農村教師政策制定、執行的評價與建議 第四節 研究反思 (一)研究反思 (二)研究趨勢與展望中篇:生存篇第二章 農村教師待遇研究30年 第一節 研究背景 (一)以地位提升為主的時期 (二)以制度建立為主的時期 (三)以制度完善為主的時期 第二節 研究歷程 (一)20世紀70年代末至80年代末 (二)20世紀90年代初至90年代末 (三)21世紀初 第三節 研究內容 (一)相關概念的研究及範疇 (二)農村教師待遇研究的具體內容 第四節 研究反思 (一)研究內容 (二)研究視角第三章 農村女教師生存狀態研究30年 第一節 研究背景 (一)農村社會結構變遷 (二)女性主義文化的發展 (三)女教師政策的發展 第二節 研究歷程 (一)20世紀80年代:農村女教師生存狀態關注的起步 (二)20世紀90年代:對農村女教師生存狀態的細化關注 (三)21世紀初至今:農村女教師生存狀態研究系統化 第三節 研究內容 (一)農村女教師職業發展研究 (二)農村女教師非職業生存狀態研究 (三)影響農村女教師生存狀態原因分析 (四)農村女教師生存狀態問題對策研究 第四節 研究反思 (一)研究反思 (二)研究展望第四章 民辦教師研究30年 第一節 研究背景 (一)民辦教師大量產生及其產生的問題 (二)城鄉二元結構促使農村教育尋求自身規律 (三)社會對弱勢群體的關注促使人們關注民辦教師問題 (四)教師專業化對民辦教師的要求 第二節 研究歷程 (一)20世紀70年代末至90年代初:民辦教師研究的起步階段 (二)20世紀80年代末至21世紀初:民辦教師研究的發展階段 (三)21世紀初至今:民辦教師研究的深化階段 (四)民辦教師的變種——代課教師 第三節 研究內容 (一)民辦教師生存狀況研究 (二)民辦教師流失研究 (三)民辦教師權益保障研究 (四)民辦教師隊伍建設研究 (五)代課教師問題研究 第四節 研究反思 (一)對民辦教師人文關懷的現狀 (二)國家對民辦教師人文關懷。的關注 (三)加大對教師人文關懷的力度下篇:發展篇第五章 農村教師流動研究30年 第一節 研究背景 (一)市場經濟體制的建立 (二)城鄉二元的教師政策 (三)教師價值觀念的變遷 第二節 研究歷程 (一)20世紀七八十年代:農村教師流動關注的覺醒階段 (二)20世紀90年代:農村教師流動關注的發展階段 (三)21世紀初至今:農村教師流動關注的全面化階段 第三節 研究內容 (一)農村教師流動的研究視角 (二)農村教師流動的內涵研究 (三)農村教師流動的現狀研究 (四)農村教師流動的影響研究 (五)農村教師流動的原因研究 (六)農村教師流動的對策研究 第四節 研究反思 (一)研究反思 (二)研究展望第六章 農村教師專業發展研究30年 第一節 研究背景 (一)教師專業素質:農村教師專業發展研究的起源 (二)教育政策的變遷:農村教師專業發展研究的導向 (三)新課改的提出:農村教師專業發展研究的新視野 (四)國外教師專業發展:農村教師專業發展研究的理論借鑑 第二節 研究歷程 (一)20世紀70年代末至80年代末:由忽視到逐漸關注 (二)20世紀90年代初至21世紀初:由關注教師群體專業化轉到關注、教師個體專業發展 (三)21世紀初至今:由關注專業發展的“外部”環境轉到關注“內部”專業素質提高 第三節 研究內容 (一)農村教師專業發展的研究視角 (二)農村教師專業發展的意義研究 (三)農村教師專業發展的內涵研究 (四)農村教師專業發展的結構研究 (五)農村教師專業發展的困境研究 (六)農村教師專業發展因素研究 (七)農村教師專業發展對策研究 第四節 研究反思 第七章 農村師資隊伍建設研究30年 第一節 研究背景 (一)城鄉二元結構背景下的師資均衡配置 (二)政策框架中的農村教師價值 (三)教師專業化要求建立完善的農村教師結構 (四)哲學理論促使農村教師的生命價值得到關注 第二節 研究歷程 (一)普遍認識階段 (二)初步探索階段 (三)深入分析階段 (四)全面發展階段 第三節 研究內容 (一)農村師資隊伍建設的現狀 (二)影響農村師資隊伍建設的因素 (三)加強農村師資隊伍建設的對策 第四節 研究反思 (一)農村師資隊伍建設研究的重要性反思 (二)農村師資隊伍建設研究的主題反思 (三)農村師資隊伍建設研究的方法反思 (四)農村師資隊伍建設研究的取向反思 (五)農村師資隊伍建設研究的成果與局限性 (六)農村師資隊伍建設研究的前景主要參考文獻後記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