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學學報

農學學報

《農學學報》由中國科學技術協會主管、中國農學會主辦的中國科技核心期刊。

1994年,《中國鄉鎮企業信息》創刊;1997年,改名為《中國農村小康科技》;2010年12月3日,經新聞出版總署批准,改為《農業學報》。

據2018年5月《農學學報》官網顯示,《農學學報》第一屆編委會有20人。據2018年5月4日中國知網顯示,《農學學報》共出版文獻12607篇、總被下載583732次、總被引11993次,(2017版)複合影響因子:0.698、(2017版)綜合影響因子:0.458。據2018年5月4日萬方數據知識服務平台顯示,《農學學報》共載文7173篇、基金論文量為122548670、被引量為8486、下載量為67166,2015年影響因子為0.645。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農學學報
  • 外文名稱:Journal of Agriculture
  • 語言:中文
  • 類別:農業綜合
  • 主管單位:中國科學技術協會
  • 主辦單位:中國農學會
  • 編輯單位:《農學學報》編輯部
  • 創刊時間:2010年12月3日
  • 出版周期月刊
  • 國內刊號:11-6016/S
  • 國際刊號:2095-4050
  • 屬性:中國科技核心期刊
  • 現任主編劉旭
  • 編輯部地址:北京市朝陽區麥子店街22號樓
辦刊歷史,辦刊條件,欄目方向,人員編制,辦刊成果,研究發表,收錄情況,影響因子,榮譽表彰,文化傳統,形象標識,辦刊宗旨,現任領導,

辦刊歷史

1895年10月,孫中山在廣州《中西日報》發表《創立農學會徵求同志書》。
1896年,羅振玉、朱祖榮等在《知新報》、《時務報》上提出,“農學為富國之本,中土農學不講已久,近上海諸君創設農學會,擬復古意,採用西法,興天地自然之利,植國家富強之源”。
1897年4月,羅振玉創辦《農學報》,是中國近代最早的農業期刊,開推行農業科學技術的先河,梁啓超為《農學報》寫序言。《農學報》共出版315期。
1994年,《中國鄉鎮企業信息》創刊。
1997年,從第9期開始,《中國鄉鎮企業信息》改名為《中國農村小康科技》。
2010年12月3日,經新聞出版總署批准,《中國農村小康科技》改為《農業學報》,中國農學會於2011年4月正式出版《農學學報》(刊號:CN11-6016/S)。
2014年11月,《農學學報》入選原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第一批認定學術期刊。

辦刊條件

欄目方向

《農學學報》的主要欄目有:農藝科學,生 理生化,作物遺傳育種,植物保護,資源生態環境,園藝園林,食品科學,畜牧獸醫水產,農業工程,農業信息,農產品貯藏加工,三農問題研究等。
《農學學報》的作者、讀者對象為高水平的農業專業技術人才、農業高等院校教師、博士、碩士研究生和農業技術人員等。

人員編制

據2018年5月《農學學報》官網顯示,《農學學報》第一屆編委會有20人。

辦刊成果

研究發表

據2018年5月4日中國知網顯示,《農學學報》共出版文獻12607篇。
據2018年5月4日萬方數據知識服務平台顯示,《農學學報》共載文7173篇、基金論文量為122548670。

收錄情況

《農學學報》被中國知網、中國學術期刊(光碟版)萬方資料庫、維普全文收錄。

影響因子

據2018年5月4日中國知網顯示,《農學學報》總被下載583732次、總被引11993次,(2017版)複合影響因子:0.698、(2017版)綜合影響因子:0.458。
據2018年5月4日萬方數據知識服務平台顯示,《農學學報》被引量為8486、下載量為67166;據2015年中國期刊引證報告(擴刊版)來源數據,《農學學報》影響因子為0.645,在全部統計源期刊(6735種)中排第2138名,在自然科學總論、農學、農業科學(555種)中排第154名。

榮譽表彰

2012年,《農學學報》被中國科學技術協會授權使用“中國科協精品科技期刊”名稱與標誌。
2014年,《農學學報》被評為“中國科技核心期刊”(中國科技論文統計源期刊)。

文化傳統

形象標識

農學學報
《農學學報》刊名題字由梁啓超為《農學報》題詞編輯而成。

辦刊宗旨

《農學學報》定位為《農學報》的繼承與恢復,中國農學會傳統農學精神的延續與發展,會刊品質精髓的發揚與光大。
《農學學報》以推動農業科技進步和農業學科建設、促進農業和農村現代化,大力發展學術交流和科技普及為辦刊宗旨;立足高端,關注農 學學科前沿、理論基礎和實踐運用,以探究學術為己任。

現任領導

《農學學報》第一屆編委會領導
職務姓名
主編
劉旭(中國工程院院士)
執行主編
鄒瑞蒼
副主編
馬峙英、王慶煌、吳普特、張顯良、韓忠超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