辣薄荷(植物)

辣薄荷(植物)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2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辣薄荷(學名:Mentha piperita Linn.)是唇形科,薄荷屬多年生草本植物。莖自基部上升,直立,高可達100厘米,四稜形,微具槽,常帶紫紅色,葉片披針形至卵狀披針形,先端銳尖,基部近圓形至淺心形,邊緣具不等大的銳鋸齒,葉柄短,常帶紫色。輪傘花序在頂端集合成圓柱形先端銳尖的穗狀花序,苞片線狀披針形,邊緣具睫毛;花萼管狀,常染紫色,萼齒線狀鑽形,花冠白色,裂片具粉紅暈,花絲絲狀,花葯紫色,卵圓形,花盤平頂。小堅果倒卵圓形,7月開花,8月結果。

分布於歐洲。埃及,印度,南、北美有引進。中國南京、北京有栽培。辣薄荷根系可耐-20℃至-30℃低溫。喜潮濕、耐澇、抗旱能力強。

辣薄荷全株含芳香油,油含薄荷腦38-65%。

(概述圖參考來源:中國自然標本館

基本介紹

形態特徵,產地生境,繁殖方法,栽培方法,主要價值,

形態特徵

辣薄荷辣薄荷
多年生草本。莖自基部上升,直立,高30-100厘米,四稜形,微具槽,分枝,常帶紫紅色,無毛或沿稜上疏生短剛毛。葉片披針形至卵狀披針形,長2.5-3厘米,寬0.8-2厘米,先端銳尖,基部近圓形至淺心形,邊緣具不等大的銳鋸齒,上面暗綠色,下面稍淡,兩面無毛或下面在脈上被短的剛毛,下面密被腺點,葉脈在上面不明顯或稍凹陷下面隆起且常帶白綠色;葉柄短,長1-2毫米,常帶紫色。
輪傘花序在莖及分枝頂端集合成圓柱形先端銳尖的穗狀花序,此花序長3-7厘米,僅在基部間斷;苞片線狀披針形,稍長於花萼,邊緣具睫毛;花梗長約1毫米,被微柔毛或近無毛。花萼管狀,常染紫色,外被微柔毛或近無毛,具腺點,萼齒5,線狀鑽形,長約1毫米,邊緣具緣毛。花冠白色,裂片具粉紅暈,長4毫米,冠筒幾與花萼等長,冠檐具4裂片,裂片近等大,上裂片微凹。雄蕊4,伸出,近等長,花絲絲狀,無毛,花葯紫色,卵圓形,2室。花柱伸出花冠很多,先端稍扁平,近相等2淺裂,裂片鑽形。花盤平頂。小堅果倒卵圓形,長0.7毫米,褐色,頂端具腺點。花期7月,果期8月。

產地生境

分布於歐洲。埃及,印度,南、北美有引進。中國南京、北京有栽培。模式標本采自英國。辣薄荷根系可耐-20℃至-30℃低溫。喜潮濕、耐澇、抗旱能力強。

繁殖方法

由於辣薄荷的雄蕊退化,栽培的品種一般是不育的,通常是由於匍匐莖在地面伸去紮根形成新的植株而繁殖育苗。
辣薄荷辣薄荷

栽培方法

整地施肥:辣薄荷在生長期需大量的養分才能保證其正常發育和高油含量,春季解凍後深翻大田耕地,並施足底肥,每667平方米施腐熟農家肥1000公斤。
辣薄荷辣薄荷
栽植:辣薄荷幼苗可耐-5℃至-10℃低溫,當早春地表溫度達20℃以上時,根莖就開始發芽出土,結合中國黑龍江省不同地區的氣候特點,可在5-6月間栽植辣薄荷,其方法有兩種。地下根莖(根)栽植法:春天從種苗田(溫室)挖出已萌芽的地下根,切成15厘米長的小莖段,栽在大田裡,行距66-67厘米,株距20厘米,開溝條播,覆土7厘米,隨取隨播,5000棵/667平方米。
移苗栽植法:苗取自苗田(溫室)或大田,苗高10-13厘米時帶土移栽。澆透水,株行距同上。
合理追肥:辣薄荷在生長期內,對氮、磷、鉀需要較多,氨態氮和硝態氮有利於精油的形成,在施足底肥條件下,可適時追肥,為防止辣薄荷隨風倒伏,可在其生長前中期以追肥氮、磷為主,後期以磷、鉀為主,追施2-3次。
辣薄荷辣薄荷
中耕除草、保墒、抗旱及時鬆土:控制密度,改善株間通風透光條件,封行前2-3次;也可於辣薄荷移栽後施除草劑:西瑪津0.5千克/公頃,百草枯0.4公斤/公頃,去除田間雜草,在生長前、中期需水較多、後期需水量少。最適土壤水分飽和度80%-90%。可以視土壤墒情適當灌水,前、中期灌水2-3次,到後期,在收割前一個月停止灌水。

主要價值

辣薄荷全株含芳香油,油含薄荷腦38-65%。
辣薄荷辣薄荷
藥材基源:為唇形科植物歐薄荷的葉。
採收儲藏:夏季採收,曬乾。
性味歸經:性味:味辛;性涼
功能主治:疏散風熱;解毒散結。主風熱感冒;頭痛;目赤;咽痛;痄腮。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3-6克。外用:適量,搗敷。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