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甸文化

1924年4月,甘肅考古的開拓者瑞典考古學家安特生及其助手從蘭州出發沿洮河逆流而上,開始了甘肅境內的首次考古調查。他們發現的第一個古文化遺址就是位於洮河東岸的臨洮縣辛甸遺址,隨後,在此地及周圍地區做了一系列的發掘和調查工作,在辛甸發掘了25座墓葬,清理了20座墓葬,在辛甸村以北的灰嘴岔遺址,也發現了同類遺物。其陶器大多為圜底,主體紋飾為雙勾紋。類似一對羊角,無論器物造型還是彩陶紋飾,均與其他彩陶文化明顯有別。安氏便以首次發現地命名。出土地本名為辛甸,但因翻譯有誤,正式出版物的中文譯為辛店,之後按照約定俗成的原則再未更正,便一直稱為辛店文化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辛甸文化
  • 外文名:Xindian culture
  • 位於:洮河東岸
  • 墓葬:25座
發現及分布,文化特徵,

發現及分布

由於分支類型較多,內涵較複雜。關於辛店文化的研究備受學術界關注。由於資料所限,初始階段並未劃分類型,安氏最初的研究成果認為:辛店文化源於馬廠類型,但早於沙井文化。1947年裴文中先生在洮河、大夏河流域進行考古調查,發現辛店文化遺存9處。解放以後,為配合劉家峽水庫建設工程,考古工作者跋山涉水,奮戰數年,相繼發現辛店遺址86處,發掘了永靖張家嘴、姬家川、蓮花台等遺址,獲得了一批重要資料,進而將辛店文化劃分為張家嘴、姬家川兩大類型。1956年,在東鄉縣唐汪川山神遺址發現一批以紅色渦形紋為主的圜底罐有別於已知類型,暫稱之為“唐汪式陶器”。1984年,甘肅省文物工作隊與北京大學考古系合作發掘了臨夏馬路塬、甘谷毛家坪遺址,發現了以圜底、鼓腹、繩紋為特徵的另一類辛店遺存,學術界以最早發現地青海民和山家頭將其命名為山家頭類型。
經過眾多學者數十年的努力,現已基本搞清辛店文化的發展序列和分布區域。最早的山家頭類型彩陶較少,主要分布於黃河、洮河、湟水的交匯地帶,向東可達渭河中上游,時間不晚於距今約3400年;第二階段為姬家川類型,即典型的辛店遺存,彩陶比例增大,主要分布於洮河、湟水以及黃河沿岸,分布面偏西,時代約為距今3400年—3100年前後;第三階段為張家嘴類遺存,包括唐汪式陶器,分布區域更為偏西,已達湟水中上游一帶,彩陶紋飾更為多樣化,時代約為距今3100年—2800年前後。整個辛店文化從商代一直延續到西周晚期。
通過對比研究,學者們發現辛店文化早期遺存與齊家晚期遺存有十分明顯的繼承發展關係,同時,辛店彩陶也接受了不少馬廠類型彩陶的文化因素。另外,辛店文化的某些特徵也被沙井文化吸收。足見彩陶文化的融合與分化呈現出的十分複雜的局面。

文化特徵

辛店文化是西北地區一支重要的文化遺存,其經濟生活以畜牧業為主,兼營農業。鑄銅業有較大的發展,器型有銅炮等。陶器以夾砂紅褐陶為主,攙有石英砂、碎陶末、蚌殼末和雲母片等攙和料。陶質粗糙、疏鬆,火候較低,器表多磨光,有的施紅色或白色陶衣。器型以罐為主,有等。彩陶的數量較多,彩與陶胎結合不緊密,易脫落。多圜狀凹底器,主要器型有罐、盆、鬲、盤、缽、杯。紋飾別具一格,筆觸粗獷,以雙鉤紋、S紋、太陽紋三角紋為主,還有少量的動物紋——犬紋羊紋鹿紋、蜥蜴紋等,反映出了畜牧生活的特色。
辛店文化的聚落遺址多位於河谷兩岸的台地上。房屋形制較單一,多為長方形半地穴式建築,門道設在西邊,呈斜坡狀,在居住面中間有一圓形灶。
辛店文化的墓葬,形制主要是長方形豎穴土坑墓,還有長方形豎穴偏洞墓和近似橢圓形或三角形的不規則形墓。葬式多樣,有仰身直肢葬屈肢葬、側身直肢葬、俯身葬二次葬等。隨葬品以陶器為主,還有銅器、裝飾品等。辛店文化還流行隨葬動物的習俗,有牛、羊等,但不是完整地隨葬,而是動物軀體的某一部分,擺放在人的頭部上方。辛店文化還發現有殉葬墓,這種現象說明辛店文化已進入奴隸社會。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