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井文化

沙井文化

沙井文化是中國青銅時代末期的一種文化,最初發現於甘肅民勤沙井,故名。時代大體相當於中原地區東周時期。沙井文化內涵豐富,是甘肅年代最晚的含有彩陶的古文化,也是我國最晚的含有彩陶的古文化。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沙井文化
  • 定義:中國青銅時代末期的一種文化
  • 時代:中原地區東周時期
  • 類型:文化
發現及分布,文化特徵,文化內涵豐富,沙井文化的房屋均為平地起建,沙井文化的墓葬排列密集,沙井文化彩陶文化,參考目錄,

發現及分布

1923年安特生的助手在騰格里沙漠邊緣地帶的民勤縣徵集到了一批彩陶和銅器,並在沙井東墓地發掘到陶器和銅器。1924年夏季,安特生結束了洮河流域的考古調查之後,為了尋找仰韶文化與青銅文化的缺環,又繼續西行。在民勤柳湖村、沙井子、黃蒿井,以及永昌三角城等地進行了詳細的考古調查,並在沙井南發掘了53座墓葬,出土彩陶雙耳圜底罐等器物,其中的連續水鳥紋尤為獨特,不見於其他彩陶文化。由於此前發現銅器,安特生將它列為甘肅遠古文化“六期”之末,稱為沙井期。歲月滄桑,安特生髮現的這些遺址後來大多被流沙覆蓋,地面無跡可尋。因此,之後的較長時間內沙井文化的研究處於停滯狀態。1948年,裴文中先生帶領西北地質考察隊赴甘肅、青海考察,調查了民勤柳湖墩、沙井東和永昌三角城等遺址,新發現了一些同類遺存,並首次提出沙井文化的命名。1976年,永昌雙灣鄉尚家溝農民在三角城內挖掘灰土施肥時,發現了陶器、銅刀和銅鏃等文物。武威地區文化部門曾先後兩次派人到遺址現場進行調查了解,並採取了相應的保護措施。1978年,尚家溝林業站為“上山下鄉”的知識青年修建宿舍,在平整地基的過程中發現了蛤蟆墩墓葬,撿拾到青銅刀具和各種青銅聯珠飾牌。直到1979年3月,甘肅省文物工作隊再次複查了三角城遺址和蛤蟆礅墓地,同年6月開始發掘上述兩遺址,以及西崗、柴灣崗墓地,1981年11月結束全部工作,清理墓葬585座,出土陶、石、銅、鐵等器物2000餘件。這是沙井文化命名以來的第一次大規模的發掘,為深入探討沙井文化的內涵奠定了基礎。除此之外,曾在解放後在天祝董家台、蘭州黃河南岸范家坪、杏核台,以及永昌鴛鴦池、永登榆樹溝等地也發現了同類遺存。
2001年永昌西崗柴灣崗墓葬發掘報告公開發表。多年來積累的資料表明,沙井文化的中心區域在騰格里沙漠的西部、西南部邊緣地帶,即武威、金昌一帶,向東南延伸可達永登、蘭州附近。據碳測年代數據表明,上限為距今3000年左右,下限為距今2500年左右,大體相當於西周中期至春秋晚期。
關於沙井文化的族屬,近年來學術界多有觸及。據史料記載秦漢之前的河西走廊居住著月氏、烏孫等民族,有學者認為沙井文化的分布範圍與古月氏族的原住地相符,有人卻與上述意見相左,認為該文化系烏孫族。

文化特徵

文化內涵豐富

遺物有彩陶、石器、銅器和鐵器等。陶器以夾砂紅褐陶為主,陶質較粗糙,均為手制,器型較小,多單耳罐、筒狀杯和雙肩耳圜底罐。彩陶以紫紅色繪製圖案,紋飾有三角紋、菱形紋、網紋、鳥紋等,紋飾多飾於器物的頸部和肩部,下部基本不繪彩。

沙井文化的房屋均為平地起建

呈圓形或橢圓形,門向東或東南,房內有灶、火塘和地爐。房屋附近分布有窖穴,為平底圓筒狀。

沙井文化的墓葬排列密集

一般大墓位於墓地中心,小墓分散四周。墓的形制以偏洞墓為主,豎穴土坑墓次之,個別為單豎井或雙豎井洞式墓。葬式多仰身直肢葬,頭向東北。隨葬品以銅牌、銅泡和銅刀等裝飾品為主,陶器較少。銅器器型豐富,有銅刀、銅炮、銅連珠形飾、銅管、銅墜和銅鈴等,形制多與鄂爾多斯青銅器相似。從出土物的器型和墓葬中殉葬的牛、馬、羊骨看,強烈地反映出這一時期的社會經濟以畜牧業為主,農業、手工業不占主導地位。

沙井文化彩陶文化

沙井文化是甘肅年代最晚的含有彩陶的古文化,也是我國最晚的含有彩陶的古文化,它最後隨著西去的駝鈴聲消失在沙漠戈壁之中。到此為止,甘肅彩陶文化便畫上了句號。

參考目錄

甘肅省博物館:《甘肅省文物考古工作三十年》,載《文物考古工作三十年》(1949~ 1979),文物出版社,1979.11。
甘肅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甘肅省文物考古工作十年》,載《文物考古工作十年》
(1979~1989),文物出版社,1991.1。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