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軌時期地方政府行為與企業技術創新研究

轉軌時期地方政府行為與企業技術創新研究

《轉軌時期地方政府行為與企業技術創新研究》是安徽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劉和東。本書研究地方政府對我國企業技術創新的作用機理,通過地方政府有效激勵企業技術創新和制約企業非生產性活動,對有效提高企業技術創新能力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基本介紹

  • 書名:轉軌時期地方政府行為與企業技術創新研究
  • ISBN:9787212037000
  • 出版社:安徽人民出版社
  • 裝幀:平裝
  • 開本:32
作者簡介,內容簡介,目錄,

作者簡介

劉和東,男,漢族,1971年11月生,安徽廬江人,南京工業大學經濟管理學院副教授,碩士生導師。南京大學經濟學博士、工商管理博士後。曾多次獲國家優秀獎學金、光華一等獎學金;主要研究方向為技術創新管理、物流與供應鏈管理。主持及參與校級、廳級、省部級與國家級縱向與橫向課題13項,在《科學學研究》、《科研管理》等權威與核心期刊發表學術論文60餘篇。發表的文章曾被新華文摘論點轉載、人大複印資料檢索、供省領導決策參考的江蘇社科套用版全文轉載。

內容簡介

《轉軌時期地方政府行為與企業技術創新研究》共分為七章。第一章,導論。第二章,繼承並擴展了熊彼特及其發展的企業家精神的思想。強調企業家不僅從事技術創新,還會從事非生產性活動。非生產性活動包括:通過尋租謀取壟斷地位;走私、逃稅、騙稅、腐敗;壓低勞動報酬;獲取低價資源;負外部性等活動。如果技術創新的收益小於非生產性活動的收益,企業家就會放棄技術創新,轉向非生產性活動;反之亦反。
第三章,介紹轉軌時期地方政府的職能。地方政府的一般職能包括生產職能與服務職能。生產職能包括:推進國有企業改革;國有資產管理者;招商引資,追求GDP增長;成立各種投資公司。服務職能包括:制定規劃、政策、法規;提供公共服務;監管市場。政府職能轉換在於強化政府公共服務和公共物品的供給,完善市場監管。
第四章,首先分析地方政府對技術創新的激勵方式。1.投入激勵。包括財政資助、稅收優惠、金融支持、獎勵制度等。

目錄

前言
第一章 導論
第一節 問題的提出及研究意義
一、問題的提出
二、研究意義
第二節 文獻回顧及簡要述評
一、創新
二、地方政府行為
三、地方政府對技術創新的影響
第三節 理論前提
一、基本假定
二、轉型期行為主體的關係
第四節 研究思路與框架結構
一、內容結構
二、研究方法
三、可能的創新
第二章 企業家精神與企業技術創新
第一節 企業家及企業家精神
第二節 技術創新與非生產性活動
一、基本概念
二、技術創新的特點
三、非生產性活動的範圍
第三節 企業家與創新
一、企業家與技術創新
二、企業家與非生產性活動
三、中國技術創新與非生產性活動並存的原因
第四節 企業家的選擇
一、基本模型
二、模型的進一步擴展
第三章 轉軌時期地方政府職能
第一節 地方政府的一般職能
一、地方政府的生產職能
二、地方政府的服務職能
三、地方政府兩種職能的關係
第二節 地方政府一般職能的實現情況
一、生產職能
二、服務職能
第三節 地方政府與企業創新有關的特殊職能
一、激勵企業生產性創新的職能
二、制約企業非生產性活動的職能
第四章 地方政府對企業技術創新的激勵
第一節 激勵的方式
一、激勵的總體框架
二、激勵方式1——投入激勵
三、激勵方式2——產出激勵
四、激勵方式3——整合激勵
第二節 激勵的效果(1):不考慮稅收因素
一、激勵的一般理論
二、投入激勵效應
三、產出激勵效應
四、整合激勵效應
第三節 激勵的效果(2):考慮稅收因素
一、補貼政策的分配效應
二、補貼政策的最佳化結構效應
三、補貼政策總的效應
第五章 地方政府對企業非生產性活動的制約
第一節 制約的方式
一、制約的總體框架
二、制約方式1——維護產品市場秩序
三、制約方式2——維護要素市場公平交易
四、制約方式3一限制負外部性
第二節 制約的效果(1):產品市場競爭不充分情況
一、以假冒偽劣現象的廠商行為分析
二、行政壟斷的地方政府行為分析Il
第三節 制約的效果(2):要素市場競爭不充分情況
一、低要素價格的影響
二、企業家偏好與行政權力配置資源的關係
第六章 地方政府影響企業技術創新的實證研究
第一節 激勵的總體框架檢驗
一、數據來源與指標的選取
二、模型的建立與檢驗方法
三、模型結果的共線性及主成分與因子分析
第二節 投入激勵檢驗
一、模型的構建與指標的選取
二、檢驗變數序列的平穩性
三、協整檢驗和誤差修正模型
四、因果關係檢驗
第三節 產出激勵檢驗
一、模型的構建與指標的選取
二、檢驗變數序列的平穩性
三、協整檢驗和誤差修正模型
四、因果關係檢驗
第四節 整合激勵檢驗
一、模型的構建與指標的選取
二、檢驗變數序列的平穩性
三、協整檢驗和誤差修正模型
四、因果關係檢驗
第五節 非生產性活動影響的估測
一、對假冒偽劣產品利潤的估測
二、對產品市場中走私規模的估測
三、不合格市場主體獲得利潤的估測
四、要素市場獲低價資源獲得利潤的估測
五、對非生產性活動獲得利潤的總體估測
第七章 政策建議
第一節 有效激勵企業技術創新
一、加大投入激勵
二、完善產出激勵
三、健全整合激勵
第二節 有效制約企業非生產性活動
一、完善產品市場
二、規範要素市場
三、轉變政府職能
參考文獻
英文參考文獻
中文參考文獻
後記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