輕諾必寡信

輕諾必寡信

出自《老子》第六十三章: 為無為,事無事,味無味。大小多少,報怨以德。圖難於其易,為大於其細;天下難事,必作於易;天下大事,必作於細。是以聖人終不為大,故能成其大。夫輕諾必寡信,多易必多難。是以聖人猶難之,故終無難矣。

基本介紹

基本釋義,釋要,通解,消逝的字元,主旨大意,作品簡介,相關史事,魏文侯守信,尾生抱柱守信,

基本釋義

這句話是老子說的,可以說非常具有哲理性。前一句“輕諾必寡信”比較好理解,是說輕易許下的諾言必然缺乏信用,後一句“多易必多難”字面理解起來有點難度,結合老子當時的語境,我們知道,這句話是說,把事情認為地或者形容地很容易的話,真正做起來就會有更多的麻煩。 前半句話教育我們不要輕易許諾,只要許了諾就要認真踐行,不要失去了信義,後半句教育我們不要輕視我們所遇到的事情或者對手,否則我們肯定會在做這件事的過程缺乏後勁和必要的準備而失敗。

釋要

這一章連同下一章,其實是老子的運籌謀略學危機管理學。告誡統治者從細小問題入手化解社會矛盾,以保持權勢,謹小慎微防患於未然。

通解

無為的態度而有所作為,以不滋生事端的方式去處理事務,在平淡無味中去體味社會氛圍。以處理大事的態度來處理小事,以對待多數的態度來對待少數。用德政去化解民怨。
想解決難題,得從容易的時候入手。要完成大業,須從細微的點滴做起。因為天下的難事,剛產生時是容易解決的。天下的大事,剛起步時也是微不足道的。所以,聖人始終不貪大喜功,所以才能成就大業。
那些輕易發出諾言的,必定很少能夠兌現的,把事情看得太容易,勢必遭受很多困難。因此,聖人總是把事情構想得困難些,所以最終沒有什麼解決不了的難事。

消逝的字元

今本《老子》第63章文字為:"為無為,事無事,味無味。大小多少,報怨以德。圖難於其易,為大於其細;天下難事,必作於易;天下大事,必作於細。是以聖人終不為大,故能成其大。夫輕諾必寡信,多易必多難。是以聖人猶難之,故終無難矣。"
校訂後的硯本《老子》此章文字,與今本的出入只有一個"猷"字。是"聖人猷難之",而非"聖人猶難之"。猷,謀,考慮也。而通行本之"猶",音雖同,本義卻喪失了。
"報怨以德"。不少學者疑其為原文錯簡。台灣的陳鼓應教授認為其在此章與上下文似不相關聯,將其移至德經末章(通行本第79章)"和大怨,必有餘怨"後。謬矣。
《淮南子·主術訓》曰:"君人之道,處靜以修身,檢約以率下。靜則下不擾矣,儉則民不怨矣。下擾則政亂,民怨則德薄。"君主統治人民的方略,套用處靜以修養身心,以檢點節制表率屬下。君主處靜則不擾民,檢點則民怨不起。民眾受到擾亂則政局就混亂;民眾怨聲載道就會使君主恩德薄淺。--故老子告誡統治者 "報怨以德",這才是君人之道。

主旨大意

1.輕易得到的許諾總是缺少信用,多把事情看得太簡單,做起來一定有很多困難。
在“輕諾必寡信,多易必多難”中,老子提出了衡量是非標準的一個標準,在不涉及具體情節時,老子認為被輕易許諾的信用一定不充足,把事情描繪得過分容易,實際實施中,必然會困難重重。
2.一個國家不能得到老百姓的信任就要垮掉。
"民無信不立",即是說信用對人非常重要。執政者有信用,市民便有信心;市民有信心,便會產生信任;市民有信心和信任,施政便事半功倍。
3.不真誠就不能打動別人。
中國有句俗語“精誠所至,金石為開”,可以為這句話作注。這句話勸告人們,要以真誠待人,表里如一,不可虛偽。如果表面一套,心裡一套,陽奉陰違,終究會露出馬腳。
4.誠實是天道的法則;做到誠實是人道的法則

作品簡介

《輕諾必寡信》出自老子的《道德經》第六十三章。
《道德經》,又稱《道德真經》、《老子》、《五千言》、《老子五千文》,是中國古代先秦諸子分家前的一部著作,為其時諸子所共仰,傳說是春秋時期的老子(即李耳,河南鹿邑人)所撰寫,是道家哲學思想的重要來源。道德經分上下兩篇,原文上篇《德經》、下篇《道經》,不分章,後改為《道經》37章在前,第38章之後為《德經》,並分為81章。是中國歷史上首部完整的哲學著作。
老子像老子像
《道德經》到了公元前206年-公元200年,被奉為道教經典,所以有學者認為《道德經》被分為八十一章有明顯的道教的九九歸一的思想,在內容的分割上未免牽強。但道德經前三十七章講道,後四十四章言德,簡單說來,道是體,德是用,二者不能等同。至清代魏源首次破此慣例而分《道德經》為六十八章,相對保持了每章的完整性。

相關史事

魏文侯守信

資治通鑑》里曾有這樣一則故事,說的是魏文侯與群臣飲酒,奏樂,而天雨,魏文侯卻下令前往山野,群臣不解。魏文侯說,我與虞人約好了今天去打獵,雖然這裡很快樂,怎么可以無視一個約會呢。於是“乃往,身自罷之。”

尾生抱柱守信

莊子·盜跖》:“尾生與女子期於梁下,女子不來,水至不去,抱樑柱而死。”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