軌道計算方法

軌道計算方法是一種利用觀測資料確定天體軌道的方法。在軌道計算中,只需從若干實測資料出發,根據力學和幾何條件就能定出天體的初始軌道。為了計算出6個軌道要素(半長徑、偏心率、軌道傾角、升交點黃經、近日點角距、過近日點時刻),至少需進行三次位置觀測。牛頓曾提出第一個正式的軌道計算方法。

拉普拉斯(P.S.Laplace)於1780年發表了第一個完整的軌道計算的分析方法。這一方法不限制觀測的次數,首先利用幾次觀測定出某時刻天體在天球上的視位置及其一、二階導數,從而可嚴格求出天體的空間坐標和速度,最後推算出6個軌道要素。與拉普拉斯不同,奧伯斯(H.W.Molbers)和高斯(C.F.Gauss)認為,如能由觀測資料確定天體在兩個不同時刻的空間位置,那么其軌道也就可以確定了。其中具有代表性的是1809年發表的利用三次觀測定軌道的高斯方法。原則上,用於確定天然天體軌道的方法都可用於人造衛星,但是考慮到人造衛星運動的特點,發展了一些新方法,例如蘇聯學者創立的長弧段疊代法和多次近似的軌道計算法等。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