蹚古道(歷史文化)

蹚古道(歷史文化)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2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陝康藏茶馬古道—蹚古道 ,近年來又被學術界稱為西南絲綢之路,由陝西商人與古代西南邊疆的茶馬互市形成。明朝時有數百萬斤茶葉販運(從陝南到四川康定一帶),到清朝時達到了數千萬噸。由於明清時政府對販茶實行政府管制,販茶分區域,其中最繁華的茶馬交易市場在康定,稱為---蹚古道,因此陝康藏茶馬古道是當時可以在國內跨區販茶的茶馬古道。

陝商主要在康定及其周圍經商,康定有藏族同胞,所以,陝康藏茶馬古道的“藏”不能簡單地理解為西藏,它所指的範圍很廣。

康定是一個重要地點,一部分陝商在這裡向西走向西藏,向西南走向雲南,去雲南方向的陝商很多。

國內的經商側重於茶馬交易,出國則成了絲綢之路。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蹚古道
  • 所屬洲:亞洲
  • 主要民族:漢、藏 
  • 國土面積:秦,蜀,(西藏),雲南
  • 到達地區:西安--康定--大理-騰衝等地
  • 經過古道:秦蜀古道
  • 主要活動:茶馬交易 絲綢之路
介紹,歷史,茶葉來源,歷史意義,相關故事,

介紹

“蹚古道”:陝西商人主要有三大歷史貢獻,一是“絲綢之路”,與中外商人開闢通往世界的商業大道;二是陝康藏茶馬古道之行,民間稱為“蹚古道”;三是走西口,陝北民歌《走西口》家喻戶曉。促進了民族間經濟文化的交流,民族間的融合,對穩定邊疆、開發邊疆意義重大。除此之外,陝西商人還去長江以南等省、寧夏、甘肅、新疆、河南等東西部地區做生意,有的甚至走向國外,在河南做生意的陝西商人以党姓最為有名。
關陝商賈“蹚古道”的歷史無人提起,幾至擠進歷史的夾縫被人們淡忘,慶幸的是2000年以後引進了學術界的重視。
秦蜀古道”是從長安(今西安)到成都的古道,全長1000多公里。從長安出發,分別經長安子午古道,周至黑峪口、周至辛口、駱峪口的儻駱古道、眉縣的褒斜道出發、陳倉道(故道)到達漢中,再由漢中到達成都。
由寶雞陳倉道出發的路線也可經金牛道直達成都。
“秦蜀古道”最早的開通時間已不可考,公元前316年,秦惠文王採用大將司馬錯的建議,通過古道出兵滅蜀,開始對大西南的統治,巴蜀之地成為秦國的大後方。漢中平原、成都平原豐富的物產源源不斷供給秦國,使秦國一躍成為戰國七雄之首。“秦蜀古道”的稱呼在秦惠文王時已形成,此後數千年,在這千里古道上演繹著一幕幕軍事、商業、文學等的傳奇故事。
陝商最早走的路線是經過“秦蜀古道”,走向巴蜀(主要是康定,也有商人走向西亞、印度和東南亞,在康定分為兩條路線,一條向西走向西藏,一條向西南走向雲南。),因是在古道之間來回走,“趟”是次數之意,稱為“趟古道”,“趟”還包含有踩山踩水路、試探、隨大家一起之意,“趟”的異體字是“蹚”,所以書面上寫為“蹚古道”,我們不得不佩服古人用詞的巧妙。

歷史

據史書記載,公元前122年,張騫出使西域(今阿富汗、伊朗等地),見到了四川蜀布等中國產品,張騫很驚訝,這些商品從何地而來?打聽後得知,是西域國家從印度進口而來,原來,印度人與四川商人很早就從事貿易活動了,漢武帝了解情況後,決定打通從長安到印度的官道,西南絲綢之路官道由此產生,民間稱為“蹚古道”。
由於官方和陝西商人的參與,西南絲綢之路由四川商人與國外的民間交易上升為官方交易。
漢唐宋時,為了加強軍事力量,需要大量的馬匹,而青藏高原的藏族同胞長期食用乳酪、牛羊肉等食品,需要茶葉幫助消化,藏民很少食用菜類,身體乏力,茶葉提供了葉綠素、維生素,效果明顯,茶馬交易開始,明朝時,當時陝南是全國茶葉的主產地之一,質優價好。康定商人主要來自陝西、四川、雲南等省,陝商進入最早,經濟實力最雄厚,陝商踩出了通向西南的茶馬古道,稱為蹚古道,“蹚古道”是當時可以在國內跨區販茶的茶馬古道。秦商經“秦蜀古道”到達康定,康定城內商號達80餘家,店鋪挨店鋪,形成一條特殊街道―“老陝街"。流動經商的陝西商人不計其數。
陝商“蹚古道”康定茶馬交易之行常走的有六條道,分別從長安子午峪、戶縣澇峪、周至黑峪口、周至辛口、駱峪口的儻駱古道、眉縣的褒斜道、寶雞陳倉道(故道)出發,到達漢中,走向康定等地或國外。
2005年8月20日?由雲南、四川、西藏三省相關地區組織的南方進京茶馬古道馬隊路過陝西周至等地,受到陝西人民的歡迎和幫助,中央電視台、鳳凰衛視等媒體進行了報導?在當時引進了強烈反響。而我們陝西的茶馬古道一直塵封在歷史中,有被淹沒之勢,陝西文化底蘊豐厚一直是我們的驕傲,而我們陝西人究竟為正統文化做出了什麼,就像陝北民歌《走西口》,在《走西口》電視劇播出後,許多山西人驚呼!以前認為《走西口》是陝北民歌,原來是山西民歌,他們不知道的是《走西口》確實是陝北民歌。而且當年走西口的主力軍是陝西人、山西人、河北人。陝西人沒有及時宣傳走西口,只得狠捶胸口,我們有許多資源正在被人搶注,比如財神趙公明,河南襄城紫雲山,山東日照、四川都認為趙公明出生在他們那裡,而趙公明出生在陝西西安周至有縣誌等實物證明,每年有台灣等地人前來朝拜。 還有茶馬古道,近幾年我們雖然有所重視,但關於茶馬古道的正道一直得不到統一,陝商茶馬古道的正道究竟在那裡,一直是眾說紛雲,處於一片亂爭之中,讓人無可奈何。 陝商的南方之行要進山,而進山口必須是有路可進、河流的出山口、峪口等成了進山路,秦嶺有七十二峪,每條峪口都被陝商嘗試走過,其中常走的有六條道,長安子午峪、周至黑峪口、駱峪口的儻駱古道、周至辛口、眉縣的褒斜道、陳倉道。而最繁忙的是儻駱古道和褒斜道,儻駱古道是關中以東的商人常走的路線,褒斜道是關中以西的商人常走的路線。
康定古稱打箭爐,康定本地人將外地商人稱為爐客,而且以前婦女地位低,有的男人比較弱,老婆也跟了出來,女人在外不叫名字,而是在姓後帶一個“家”字,比如姓劉的女人叫劉家,姓胡的女人被叫做胡家,這種稱呼從古代一直延續到二十世紀七、八十年代,因為這個稱呼和鍋莊,藏族同胞稱陝西商人為莊家,因為善於經營,積累了大量的財富,莊家逐漸成了有錢有勢、說話一言九鼎、左右局勢等的代名詞。
直到2015年,我們還能在一些娛樂場合聽到莊家,莊家這一稱呼在各行各業影響深遠,在麻將場上,說“誰坐莊,誰是莊家。”在賭博場上,發牌的人被稱為莊家,莊家制定規則等等。

茶葉來源

陝南茶
陝西南部屬漢水流域,是古老的巴蜀茶區,《華陽國志》記載,3000餘年前,陝南的巴人就栽植茶樹,飲用茶葉,並向朝廷進貢茶葉。是中國茶葉原生地和茶文化發祥地。
南方茶
在湖南安化等地收購茶葉,運至涇陽,加工成便於運輸的磚茶。

歷史意義

青藏高原的藏族同胞長期食用乳酪、牛羊肉等食品,燥熱難消化,需要茶葉幫助消化,漢唐宋時,為了加強軍事力量,需要大量的馬匹,茶馬交易由此開始。
陝商經“秦蜀古道”到達康定,康定商人主要來自陝西、四川等省,陝商進入最早,經濟實力最雄厚,陝商踩出了茶馬古道,稱為蹚古道,“蹚古道”是當時可以在國內跨區販茶的茶馬古道。
宋乾德五年(967年),宋廷在甘肅鎮原、平淳、德順(天水、靜寧)3個地方用茶換馬。
到了元朝,康定還是一片荒涼之地,茶馬交易主要在今天的康定一帶,不過,當時的市場只在中午前後進行二、三個小時,很快就結束了。
明朝時,隨著茶葉的需求量逐漸增大,來回奔走已不適應商業形勢的發展了,需要在康定長期定居下來。由於陝南之外的有些地區的茶葉不好,影響了茶馬交易,所以,明政府嚴格管制販茶,其中最繁華的茶馬交易市場在康定。
北面藏商主要從甘肅鎮原、甘肅平淳、甘肅德順(天水、靜寧)南下,有的藏商從西邊翻過折多山來到康定地區,陝商和川商從內地湧入康定地區。打破了“漢不入番,番不入漢”的壁壘。
陝商最早適應形勢的發展,到達康定後,支起鍋做飯,藏族同胞商人、外地商人都來批發茶葉,一是可以買到鮮茶,二是剛來的人不知行情,可以買個好價錢,後來在有鍋的地方成了市場,陝商修建了避風的圍牆,在四周建了房屋,中間空地成了茶馬等交換的地方,我們把有人居住的地方叫村莊,陝商思念家鄉,就稱之為鍋莊。後來藏族同胞為了交易方便,自己建起了鍋莊,男人在外進貨,由女人在鍋莊打理,還興起了鍋莊舞。
明太祖實錄》(卷251)記載:“秦蜀之茶,自碉門、黎、雅抵朵甘、烏思藏,五千餘里皆用之。其地之人不可一日無此。”足以說明當時茶葉需求量之大,範圍之廣。
.《西藏紀程》提到打箭爐,說到:西安做買賣人在此甚多。
1935《西藏概況》呈文:老陝不至,草亦不生。
民國《經濟年鑑》:陝人康地,多半孑然一身,數年之後,即成富商。
康定逐漸發展成為邊茶貿易的中心。
清代雍正七年(1729年)設定打箭爐廳,屯兵戍守。
英國等侵略者想以印茶代替陝南茶、川茶,藉此把西藏從祖國分裂出去。但是藏族民眾不認可印茶,使侵略者的險惡圖謀落空。
茶馬交易以“鍋莊”為媒介,茶馬經濟將漢藏兩族民眾牢固的結合在一起,穩定了邊疆,開發了邊疆,意義重大。
陝商的貢獻功不可沒。

相關故事

《茶馬法》的故事
西南邊疆少數民族食用牛羊肉等高脂肪食品,需要茶葉幫助消化,茶葉有兩個重要作用,一是可以為明朝換回戰略物資-馬匹,二是掌握了茶葉,可以控制西南邊疆少數民族。
明初時,蹚古道市場就已經非常繁榮了,以康定為中心的茶葉市場形成了一定的規模。
為了謀取暴利,朱元璋決定茶葉由官方經營,不允許私人販賣茶葉,但是巨額利潤無法阻止川陝商人的經商腳步,私茶販賣盛行,氣憤的朱元璋頒布了《茶馬法》,嚴厲處罰販賣私茶者。並在雲南西部、四川西部、陝西至青海地區都設有茶馬司,專門主管經營茶葉和馬匹交換的貿易。
明史列傳第九》:“安慶公主,寧國公主妹。洪武十四年下嫁歐陽倫。倫頗不法。洪武末,茶禁方嚴,數遣私人販茶出境,所至繹騷,雖大吏不敢問。有家奴周保者尤橫,輒呼有司科民車至數十輛。過河橋巡檢司,擅捶辱司吏。吏不堪,以聞。帝大怒,賜倫死,保等皆伏誅。
洪武三十年(即公元1397年),朱元璋派女婿歐陽倫以陝西布政司的大吏的身份,出使川陝兩省,嚴查私茶販賣者。不料想,財富吸引了歐陽倫,他帶頭販賣私茶,在陝西藍田縣河橋巡檢司,縱容手下毆打茶葉官員,朱元璋一氣之下殺了女婿。
而在北部,明政府嚴禁對蒙古人茶葉貿易,直接間接導致茶葉戰爭發生。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