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花棚

跳花棚

跳花棚明朝時期從福建傳入,是一種古老的傳統民俗舞蹈,屬於儺舞。它有固定的“科本”(演唱台本),共分接神、安座、開棚門、小孩兒、道叔、秀才、後生唱歌、依前、陳九、鋤田等十八科(場),多表現農事耕耘、男女情感、生活趣談,意在驅邪除惡,祈求風調雨順、物阜民安、五穀豐登。

2011年5月23日,跳花棚經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三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跳花棚
  • 遺產類別:傳統舞蹈
  • 遺產級別:國家級
  • 批准時間:2011年5月23日
  • 申報地區:廣東省化州市
  • 遺產編號:Ⅲ-100
歷史起源,風格特徵,表演內容,動作形態,保護現狀,

歷史起源

粵西化州地區的“跳花棚”又稱跳棚舞,是一種表演時戴著面具的儺舞。起源於福建福州,於明朝末期流傳到化州。
該舞曾傳入化州榕根和長尾公等村,並世代相傳。但由於種種客觀原因,該舞在其它村莊失傳,只有長尾公村將其傳承下來。據地方志書對明、清兩代化州人民跳棚的情況略有記載:覲光門外沙洲為棚,城鄉社會擇善歌者,著童子傀衣、傀巾,夤夜持鈴合歌合舞,奏鼓樂,上下壇場緩步。這種活動俗呼“跳儺”。
師祖起自官橋鎮的陳、李氏,師傅是陳寶學和李德勝。繼傳到宋、吳氏,師傅是朱積和和吳德國。再傳入至長尾公村氏,師傅是姚積殼、姚奉殼。姚氏是在七世(姚姓第七代)時從福建福州府蒲昌縣石朱機巷大井頭村遷居到化州南安長沙村(曾叫榕根村),後再傳至長尾公村。據老藝人姚通(1905年出生,第二十一代傳人)說,村人為紀念先輩藝祖,曾將該村取名為“陳李公村”,口頭差傳叫成“陳美公村”,後來才叫定成“長尾公村”。
“跳花棚”一般是在“小雪”“大雪”的節氣(即農曆十月份)期間,村民選擇“吃藝日”在指定的地點每年表演一次,每次表演一天,就像過“年例節”一般隆重。據《茂名市志》記載:“年例”唯粵西鑒江、羅江兩江流域的村落所獨有,清代已十分流行。是當地民間敬神、游神、祭祀社稷、祈禱風調雨順、百業興旺、國泰民安的活動。它實際上是擴大的春節、元宵節、廟會,包括祖先遷移落腳紀念日等在內的綜合節日。在粵西地區有句俗語:“冬(冬至)大過年(春節)”。化州的俗語是:“跳棚(跳花棚)大過冬”、“嫁到長尾公,吃了跳棚再吃冬”。可見跳花棚是當地一項非常重要的民俗活動。筆者在探究“跳花棚”過程中,發現傳統與現時的場地布置、表演形式和表演內容等有著發展變化。

風格特徵

(1)傳統“跳花棚”的表演形式和表演風格。傳統“跳花棚”的表演形式實屬典型的道教活動,《中國民族民間舞蹈集成:廣東卷》有記載:“跳花棚”是以“儺戲”的形式出現,面具類似戲曲人物造型,按十八個固定“科本”(唱本)表演。其中“接神科”、“安座科”時,焚香迎拜,口吟經文與農村每年過年例“游神”的形式極為相似。傳統“跳花棚”的表演風格可謂是粗獷簡練、幽默誇張。
(2)現時“跳花棚”的表演形式和表演風格。現時“跳花棚”已從必須在指定跳棚坡和跳棚台上表演,發展到可在舞台廣場上演出。表演場地發生了變化,表演形式也同步變化。“跳花棚”表演形式已和儺(宗教活動)沒有聯繫,更多地是體現它的舞蹈藝術形態,表演形式也由此舞台化,將它形成舞蹈藝術的表演形式。在風格特徵上,藝術工作者主張保留“跳花棚”的表演風格特徵。

表演內容

(1)傳統“跳花棚”的表演內容。搭好跳棚台,“吃藝日”那天按照“跳花棚”固定的科本順序:接神、安座、開棚門、小孩兒、道叔、秀才、後生唱歌、依前、陳九、鋤田、釣魚、判官、監棚、送蟲、量棚、八仙、拆棚、獨腳和尚等十八科(場)進行表演。

“跳花棚”的每一個科目都有一定寓意和表演內容,如“道叔科”由六種儺面具角色,道公、沙刀、耙頭、纓槍、紙錢、鉞斧,其中“道公”兩人,共七人表演。先由兩名“道公”單手相攜跳擺出場,接著沙刀、耙頭、纓槍、紙錢、鉞斧也按順序出場表演,動作有“撇里撇外”、“跪斗”、“轉身托腮”、“垃亂拋果”、“指月”、“磨谷”、“斬手”、“踢球”、“插花”等九個動作(每個動作,跳四個方位,俗稱“跳四門”),在地上跳完後,七個演員再上跳棚台蹲著把動作重複一遍,這一遍稱之為“長道叔”。它主要表示驅邪免災、祈求平安、迎祥納福的意願。“秀才科”則主要表示希望能培養多些聖賢子弟的願望;“後生唱歌科”主要歌頌生活情趣和感情方面的內容;“陳九科”也是表示驅邪意,鎮惡氣的意願;“鋤田科”和“釣魚科”主要表達生產勞動、農事耕作的過程及收穫的喜悅心情……。由上陳述可見,在傳統“跳花棚”中的表演內容主要是以祈福求神、保佑平安、驅邪鎮惡、迎祥納福、五穀豐登、六畜興旺等美好願望。

(2)現時“跳花棚”的表演內容。當地藝術工作者按照“理順濃縮,借鑑融合,增減變通”的民間藝術整理三原則去改進“跳花棚”的表演內容,
1.理順濃縮。由於傳統“跳花棚”有許多科目帶有封建迷信色彩,於是藝術工作者將表演內容從原來“十八科”簡化到目前僅保留“鋤田科”“道叔科”等幾個藝術價值較高的科目,其餘科目皆被刪除。表演時間由一天減縮到十分鐘。
2.借鑑融合。以原“道叔科”的六個儺面具角色動作為基礎,融合了古典舞的動作素材,借鑑了舞蹈編舞技法,豐富了舞蹈表現力,使“跳花棚”表演內容走向藝術多元化。
3.增減變通。

改進後的“跳花棚”,角色配置靈活。創編者根據劇目內容,適當增減角色(面具)、道具和演員人數等。表演內容仍以勞動豐收、生活情趣、愛情故事為主,不改變傳統“跳花棚”的風格特徵。

動作形態

跳花棚圖冊
(1)“跳花棚”的舞蹈動作形態與“儺”有很大淵源。
全國各地關於儺舞的文獻和圖片資料,如福建邵武儺舞、湛江吳川儺舞、江西樂安儺舞、和“跳花棚”傳承人、原化州市文化局副局長張振謙先生示範“跪斗”和“跳花棚”民間老藝人姚茂泰示範“斬手”,通過對這些不同地區的儺舞圖片資料,筆者總結:在來自不同地區的儺舞圖片中,演員都做同一個動作——大八字半蹲的馬步。“沒有馬步不成儺”,馬步成為儺舞藝術的重要特徵。
 馬步是練習武術最基本的樁步。它因姿勢有如騎馬而且如樁柱般穩固而得名。舞者要雙腳分開略寬於肩,半蹲姿態。馬步蹲得好,可下盤穩固,平衡能力好,不易被人打倒。蹲馬步要蹲得深、平、穩。筆者認為儺舞之所以採用馬步為基本步法,主要還是看重其“穩”這一特徵。因馬步,“跳花棚”形成了“穩”“沉”的動律特徵。“儺是一種請神逐鬼、祈福免災的文化現象。”“儺其含義是驅逐疫鬼。”“儺是古代流行在中原地區的一種祭祀,其目的在於驅鬼逐疫,祈福禳災,保佑平安。就其形式和功能而言,儺是驅邪巫術的一種。”。

書里多次提及儺與“驅逐疫鬼”相聯繫,逐鬼必然要有正氣和煞氣,方可鎮住鬼魂、驅逐疫鬼。跳儺的過程就是一種與鬼魂搏鬥的過程,馬步有著平穩有力、進退自如的優勢,不易打倒並有一種必勝的氣勢,最終驅逐疫鬼。“跳花棚”作為儺舞的一種,很明顯具備了儺舞的這一共性特徵。由於“跳花棚”不管做什麼動作都以馬步為主,而馬步的活動範圍比較小,在不改變動作姿態的前提下,只能靠雙腳蹬地跳起來活動,因此“蹬”、“跳”構成了“跳花棚”的基本動作。在《中國民族民間舞蹈集成:廣東卷》的動作說明中多次強調“大八字步半蹲”這一形態,這就是我們說的馬步。書中還多次強調“蹬”、“跳”這兩個動詞,這就是馬步的基本動律。
跳花棚
可見“跳花棚”與儺有很大的淵源,“跳花棚”的基本步法為馬步,形成“跳花棚”的“穩、沉、蹬、跳”基本動律和基本動作形態。

(2)“跳花棚”傳統與現時舞蹈本體形態的異同。現時的“跳花棚”是在保留著傳統形態特徵的基礎上改良創新的。
因此傳統與現時中有著許多異同之處。相同之處有兩點:⑴基本步法馬步及馬步所形成的基本體態和動律:“穩”“沉”“蹬”“跳”相同,這也是儺舞的共性。⑵大部分手位和動作不變。如“攤掌”“按掌”“跪斗”“轉身托腮”“撇里撇外”“削刀”“踢球”“磨刀”等。

不同之處:1.傳統“跳花棚”的舞蹈動作。民間藝人姚茂泰傳授給筆者的那套動作是傳統“跳花棚”最原始的動作,他做為民間在世的唯一老藝人,他最重要的任務是將“跳花棚”的動作原汁原味地保存並傳承下來。這套動作主要以“道叔科”為主,如“跪斗”、“斬手”、“攬角”、“指月”,“磨谷”、“磨刀”等十三個動作,基本動作說明參見《中國民族民間舞蹈集成:廣東卷》。2.現時“跳花棚”的舞蹈動作。

劇目時發現舞蹈中只有兩個步法:馬步和後踢步。傳統“跳花棚”中只有馬步一種步法,保留馬步可保留它本體特徵。馬步雖然穩,但它動作幅度小,流動性活動範圍小。至於後踢步,筆者從舞蹈藝術的觀點出發,認為後踢步是一種靈活且流動性較大的步法,它並非“跳花棚”本體形態的動作,採用它最大的原因是為了適應舞台的需求,增大舞蹈的流動性,增加舞美。

舞蹈除了傳統動作外,大部分新增動作都以模仿真實勞動為主,象鋤頭鋤地;鐮刀割稻穀;這些動作都是傳統“跳花棚”中沒有的,添加它們是為了增加舞蹈表現力。

保護現狀

2011年被列入第三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
2019年11月,《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保護單位名單》公布,化州市文化館獲得跳花棚項目保護單位資格。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