樂安儺舞

樂安儺舞

儺舞是廣泛流傳於各地的一種具有驅鬼逐疫、祭祀功能的民間舞,是儺儀中的舞蹈部分,一般在大年初一到正月十六期間表演。樂安儺舞具有濃郁的地方特色,大致分為三大流派:增田鎮東湖村"滾儺神";古村流坑的"戲儺";鰲溪鎮羅山儺舞。 2006年5月20日,樂安儺舞經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樂安儺舞
  • 性質:民俗
  • 特徵:有驅鬼逐疫、祭祀功能的民間舞
  • 時間:年初一到正月十六
概述,簡介,分布,歷史,歷史溯源,藝術特色,傳承意義,流坑儺舞,羅山儺舞,

概述

簡介

儺舞是廣泛流傳於各地的一種具有驅鬼逐疫、祭祀功能的民間舞,是儺儀中的舞蹈部分,一般在大年初一到正月十六期間表演。

分布

現存儺舞主要分布在江西安徽貴州廣西山東河南陝西湖北福建雲南廣東等地,各地分別有“跳儺”、“鬼舞”、“玩喜”等地方性稱謂。儺舞歷史悠久,成型於周代的宮廷“大儺”之禮,在《周禮》中有明文記載。在歷史的發展過程中,儺舞在不同地區形成了不同的風格樣式,且在儺儀中占有不同的比重。儺舞表演時一般都佩戴某個角色的面具,其中有神話形象,也有世俗人物和歷史名人,由此構成龐大的儺神譜系,“摘下面具是人,戴上面具是神”。儺舞伴奏樂器簡單,一般為鼓、鑼等打擊樂。表演儺儀儺舞的組織稱為“儺班”,成員一般有八至十餘人,常有嚴格的班規。儺舞常在儺儀儀式過程中的高潮部分和節目表演階段出現,各地的儺舞節目豐富,兼具祭祀和娛樂的雙重功效。

歷史

樂安縣的東湖村位於江西省樂安縣城南30華里處,村裡的楊姓氏族世代流傳著一種古老的跳儺儀式,當地人稱為"滾儺神",此儀式規約森嚴,概不外傳。 東湖"滾儺神"已有近千年歷史,它被當地作為驅邪納福、保境安民的一種儀式傳承延續至今。村中儺神廟(始建於清乾隆八年,現已倒塌)前曾寫有一副對聯"儺驅瘟疫丁盛畜旺,神佑鄉里邑立村寧"。

歷史溯源

樂安地處江西東部雩山余脈,境內環山,古代交通閉塞,盛產的糧食難以外銷,農戶便以餘糧餵豬,因而生豬皮薄肉嫩,成為歷代皇家貢品。因有餘糧,養雞業也很盛行。為保六畜興旺,清代樂安便有以雞嘴神和豬嘴神驅儺活動,凡有瘟疫地方,就請東湖村去"滾儺神",用雞嘴神、豬嘴神及鵝王一起逐疫。樂安以動物神驅儺的形式,可上溯到漢代宮廷大儺。古代缺乏科學知識,把氣象、草木蟲豸、六畜的異常現象皆作不祥徵兆。戰國後陰陽學說,更把雞、、羊、豕、牛患瘟疫而大批死亡或五畜反常現象附會於人事災禍,稱為"五禍",用"五行"說加以解釋。以雞嘴神與豬嘴神來制服六畜瘟疫,正是漢代神獸驅逐的延續。
樂安儺舞樂安儺舞

藝術特色

樂安儺舞具有濃郁的地方特色,大致分為三大流派:增田鎮東湖村"滾儺神",由古代村民祈求神靈保佑平安的一種祭祀儀式逐步演變而來;古村流坑的"戲儺",一般在每年正月集中表演或喜慶日子有選擇性地上戶獻演,主要節目有《鐘馗掃台》、《天官賜福》、《走板》、《和尚裝香》等;鰲溪鎮羅山儺舞,表演時,有八對面戴古代名將或神話人物面具的藝人,伴著鑼鼓的節奏,結合人物的身份,或持刀執劍,翩然起舞,或兵戎相見,激烈對打,賽舞競技,熱鬧非凡。
樂安儺舞樂安儺舞
東湖"滾儺神"每年正月初二"起儺",十六日結束。初三開始在村中活動,初七外出跳儺,一般去7個弟子,只跳《雞嘴》與《豬嘴》。儺班頭人先領眾人向四方朝拜,祈求神靈附體顯威。表演開始,雞嘴神獨舞"挑馬槍"與"托環刀",豬嘴神上演"打關刀"、"射弓箭"和"玩棍杵",二神各自顯示武功神威。然後雞嘴與豬嘴神合演《攀探》,似作相互攀附尋找瘟鬼狀。最精彩的表演是最後《踩爆竹》,在急促喧鬧的鑼鼓聲中,村民把點燃的一串串鞭炮丟在雞嘴與豬嘴神腳下(有時甚至用一籮筐的散爆竹倒在二神腳下,點上引線),一時火光耀眼,響聲震耳,硝煙瀰漫。表演者脫掉鞋襪,赤腳踩在不斷炸響的爆竹上,一邊口念禱詞,一邊翻滾手中器械。觀者驚心動魄,舞者泰然自若,瘟疫在二神的驅趕下和鞭炮驚嚇聲中遠走他鄉,村民則得到了心靈慰藉。外村若邀請儺班驅疫,12個弟子全都出動,表演全部節目:《七聖》、《收小鬼》、《牛魔王》、《夜叉》、《訓狀元》、《雞嘴》、《豬嘴》、《踩爆竹》。最後由鵝王守門,雞嘴神和豬嘴神持鉞斧進屋搜尋,將鬼疫驅逐出門,猶如古儺方相氏"索室逐疫"。
"滾儺神"所戴的面具與其他儺舞不同,不是整個罩住臉部,而是由上額下嘴兩個斷片組合而成,有豬嘴、雞嘴、鵝王、東嶽、判官、白虎精、歪嘴婆婆等18面。伴奏音樂為一鼓一鑼,節奏為反3/4拍,弱拍在前,強拍在後,很有特色。
這種儺舞既有獨舞,也有雙人舞,表演時多持道具,舞蹈動作古樸粗獷,剛中有柔,有"踢腿蹲襠"、"反彈射箭"、"拂臉甩手"、"匯步"等動作技巧。如遇瘟疫災害,則18個儺神全部出動,走村過戶搜尋驅邪,整個過程顯得較為原始,很少人為加工的痕跡。

傳承意義

"滾儺神"中"豬嘴"、"雞嘴"的造型動作及表演風格在中國儺舞中實屬罕見,是至今惟一倖存的最古老的儺儀和儺舞,需要精心保護和傳承。
國家非常重視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2006年5月20日,樂安儺舞經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流坑儺舞

流坑儺出自千年古村流坑,該村古建築群鱗次櫛比,文化名人層出不窮。據記載,該村北宋徽宗初年進士董敦逸,奉旨出使契丹議和,並被迫在契丹滯留多年。返朝時,把當地的跳儺儀式帶回京城。不久,敦逸被奸臣讒言中傷罷官回鄉,回鄉時,他又把儺具帶至家鄉流坑,並向村民傳授跳儺儀式,一直相傳至今,被村民視為一種驅邪祈福、強身健體的活動。流坑儺舞形式活潑,氣氛熱烈,故稱“戲儺”,村民又稱“玩喜”,一般在小年便開始組織村中青壯年,先行演練儺舞,併兼及習武,大年過後的初二,各房儺戲班先出遊一次,走遍全村,即示意當年的儺舞活動正式開始。表演上分“文場”和“武場”,“文場”有二胡、笛子、大小嗩吶等,“武場”則為全套打擊樂器,一如戲曲音樂體制。主要節目有《鐘馗掃台》、《天官賜福》、《走板》、《和尚裝香》、《書生進考》、《跳財神》、《出六將》、《出三官》、《出和合》等。《鐘馗掃台》是開場節目,取材於民間傳說中鐘馗打鬼驅邪,《天官賜福》中的天官則身著龍袍一步一顛,把賜福於民的天官表演得惟妙惟肖。整個“玩喜”,三官諸神,30多個角色,裝束面具表演各異,不吐一字,但見真情,表演者既有京劇的莊重,啞劇的幽默,又有木偶劇的滑稽,採茶劇的歡快,渾然一體,風格古樸粗獷,富有意趣。

羅山儺舞

羅山儺舞起源於鰲溪鎮羅山村,每逢端午節時,當地百姓都要紀念屈原,因樂安城鎮一帶無大河,不能劃大船,則以跳儺代替並流傳至今。每年農曆四月十五至五月初五,鰲溪鎮各村都要舉行祭祀活動,在本地流傳至今的儺舞俗稱“打戲頭鼓”。跳儺那天儀式十分隆重肅穆,村里幾個儺舞班,前一日洗身淨體,身穿夏良(土織布),漁網衫(漁網或披風),衣下擺吊有荷包、香袋、銅錢等物,走起來丁當作響,每個儺神由兩人相扶打扇,過街游市,匯聚在樂安鰲河兩畔。表演時有八對儺神面具,共十七個儺神角色。八對面戴古代名將或神話傳說人物面具的藝人,伴著鑼鼓的節奏,結合人物的身份,或持刀執劍,翩然起舞,或兵戎相見,激烈對打,賽舞競技,熱鬧非凡。其中鐘馗奉在表演場地的正中央,作為眾神之首,不參與出場表演。儺面具按出場順序為:秦叔寶尉遲恭關羽蔡陽金吒木吒趙公明與馬元帥,龍王哪吒千里眼順風耳,玄母娘與判官雷震子與元皇。伴奏樂器主要是鑼與鼓等打擊樂器,曲調快捷、緊張、熱烈,以突出兩軍對陣時的激烈緊張氣氛。配合儺面角色的表演,動作奔放,勇猛剛勁,既有對陣拼殺的武儀戰術氣勢,又有舞台表演姿勢造型的獨特美工效果,是一種典型的武儺戲。“打戲頭鼓”節目按演出順序依次為《打瓜斧》《打關刀》《矛吒鑽》《打鞭》《殺戟》《打鬧帚》,由上述八對儺面角色分別對陣表演,展示古代樸實神秘的傳神故事情節。八對公儺面角色表演完畢,由扮演判官、雷神及打鑼鼓者作逐疫驅鬼的動作,其動作怪異神秘,似在搜儺靖妖。每年端午節前夕,從五月初一開始,羅山村附近各家族儺舞隊還要敲鑼打鼓,走街串巷,挨家挨戶在各家門前表演—番,名為“竄躍”,一直持續到初五。初五這天午時,各儺舞隊必須到縣城大街上進行會演,俗稱“打長街”,所有的儺班都會把最拿手、最精彩的招數拿出來亮相,以示家族武功實力。羅山村的“打戲頭鼓”,充分顯示了樂安儺粗獷剛勁的武文化特色,其以鐘馗為首座神靈祭祀供奉,歷史淵源久遠。整套節目以古代軍隊將士實戰為內容,結合神話傳說中的天神角色進行表演,最後以判官等進行驅疫結尾。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