跑腿幫

跑腿幫

跑腿幫是對從事代人跑腿辦事,並收取一定報酬或謝金的新興職業群體的概稱。

“跑腿幫”遍及多個省市,不僅貼出了自己的業務內容,還明碼標價,不同的業務,不同地區,一般價格不同。有的是兼職的,有的則是全職。另外他們的業務範圍很廣,代客戶採購、繳費,陪人打點滴,還有購物跟班等等。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跑腿幫
  • 業務範圍:戶採購、繳費,陪人打點滴
  • 古稱:差役或僕役
  • 起源:歐美
起源,現狀,前景,監管,評價,

起源

跑腿,在中國古時幹這事的稱為差役或僕役。而成為一種行業,最早起源於歐美,以同城快遞為主要業務。隨著國內都市化的發展,生活節奏變快、各種往來頻繁,急切需要一批職業跑腿人和專業跑腿機構為這些“忙人、懶人”提供周到細緻的、一對一的個性化和人性化的服務。 於是,跑腿行業因為國內的市場需求而生根發芽。
跑腿公司的成立要求並不高,不需要專有的設備,也不需要特別的技術,一小部分的資金,很少的人就能開展業務。所以,往往成為大學生或下崗工“創業”的首選。各類跑腿公司也如雨後春筍般迅速發展,遍地開花。同時,也正因為起點低、資金少、行銷能力差、部分地區市場不完善等“硬傷”,跑腿公司整個行業哀鴻遍野,隨便搜一下,就是整版的倒閉、消失、失蹤、艱難報導。
跑腿行業發展到2007年,逐漸有了對跑腿人群的稱呼,人們親切地稱呼他們為“跑腿幫”。這個源於古時對幫會的稱謂很貼切的體現了他們“拔刀相助”的工作形象。類似人們熟悉的“丐幫”、“馬幫”等。
跑腿幫的會員們還建立了自己的論壇,用於交流跑腿心得,學習跑腿知識,相互提醒兼職中的騙局。並積極參加公益活動來鍛鍊自己、回報社會。跑腿業務也從單純的同城快遞、傳單發放、排隊、買票等初級的跑腿發展到電腦維修、家電維修、財務代理、法律諮詢、翻譯、導遊等技術行較強的“跑腿”業務。

現狀

追溯跑腿公司的歷史,大約回到2005年。當年,全國首家跑腿公司在溫州出現,以收勞務費的形式專門代理購物、送物、繳費。至2006年1月,這家溫州跑腿公司已有20多個員工,日營業額接近千元。很快,全國各地的跑腿公司也如雨後春筍般冒了出來。而在當時,上海的跑腿服務只有兩家公司月營業額超過了2000元。成立於2005年9月的號稱上海首家跑腿公司——楊柳跑腿服務中心由4個大學生投資創辦,而在次年就因為盈利微薄而解散。
2006年3月份轉行“跑腿”的圓心愿跑腿服務公司,前身是一家從事通信服務的公司,當時號稱是“上海投入最大、起點最高的一家跑腿公司”,還欲求“打造跑腿服務的中高端品牌形象”。其業務包括代辦業務、調查服務、網路維護、陪護陪游、速遞和通訊等。記者撥打了三個服務電話,都已經紛紛停機、無人接聽,甚至變成空號。根據公司在網站上公布的地址,記者來到位於普陀區江寧路上的一個商住小區。敲開21樓某室的門,裡面仍舊堆著紙箱和貨物,本以為終於找到了公司所在,裡面的人卻告訴記者,這裡是一家軟體公司,並非什麼跑腿公司,也從來不知道之前的租戶是乾什麼的。
上海快馬商務公司曾在2008年開設快馬跑腿服務,意圖打造上海跑腿界的“旗艦品牌”。在當年的報導中,該公司負責人表示,只把“跑腿”作為他們1/3的業務,但是他對跑腿行業的前景還是非常看好的,“會一直把它做下去”。然而,時隔3年,記者致電該公司一位張姓先生,他卻表示,跑腿僅1年,便沒了業務。儘管如今還能零散地幫人排隊、掛號,上海快馬跑腿卻只剩下一個名字而已。“當年全國颳起一陣熱潮,我們也順勢開了跑腿公司。但是始終沒有得到過與此相關的工商執照,主要業務也不過是排隊、發傳單,找的都是兼職,沒有全職員工。”
不只是上海本地,在江浙一帶的其他城市,曾經紅火一時的“跑腿公司”也早就不復當年的如日中天。杭州五代跑腿公司雖然是杭州第一家跑腿公司,連負責人王先生自己都說,現在,整個“跑腿業”只能用兩個字來形容:“沒落”。
“2005、2006年開辦的跑腿公司都在逐漸消失,我想上海也是一樣。”王先生告訴記者,在2005年下半年,公司的業務量不少,那真是一段“旺季”。“代購物、送貨等等,媒體也很關注,不少人願意嘗試,現在就大不如前了。”如今,跑腿服務成了副業,業務量寥寥無幾,“主要以掛號為主,有客戶委託意願我們才會去排隊掛號,這和黃牛、號販子還是不同的。一次掛號50到100元左右,到跑腿員手裡是30元,公司的收入其實並不多。”而跑腿員的身份,主要是大學生和下崗工人,“因為兼職的報酬低,只有他們願意做。”此外,還有快遞類的檔案送達也都是比較信任的老客戶還在使用,送的檔案重要性也較高。“不同的是,我們提供一對一的服務,按照路程收費,我們的收費比快遞貴多了。”
同樣的情況在杭州快馬跑腿公司創始人劉先生那裡也得到了證實。想起曾經的興盛,他不禁感嘆:“當初,一天最多能接到幾百個電話,買票、送吃的、代理道歉、送鮮花、送錢等等,各種業務都有,很多時候,我們是對快遞的補充,一般跑一次50元。試用過之後,還有不少回頭客。”但是,他也承認,曾經開跑腿公司是一種潮流,叫人跑腿也是一種潮流。而這波潮流的鼎盛時期,公司一年的純利潤就有十幾二十萬元,旗下的專職員工也有近20名。公司營業的這段時間裡,確實也發生過一些糾紛,“比如買的東西質量不佳,顧客不滿意,或者是代購的商品價格有了變化,但是大多都能妥善處理,畢竟差距不會太大。”
然而,2008年,劉先生把這家以“家政服務公司”註冊的跑腿公司註銷了。究其原因,一方面是“沒業務”,另一方面則是“缺人手”。“價格太過透明,一個普通勞動力的人力成本也越來越高。現在連一個工地上的工人一天都有100元,跑一次腿卻只能拿到幾十塊錢,實在太便宜,連大學生都不願意做。”就這樣,原來的員工逐漸流失,業務的收費不能降低,人力的成本卻不斷提高,兩相疊加,快馬跑腿公司和整個跑腿行業都漸漸蕭條了。

前景

“跑腿”市場到底有多大?從業者或停業或轉行又作何解釋?對此,市政協委員、裝卸搬家協會會長左海年分析:“目前,我市諸如搬家、家政、快遞等與跑腿業務相關的服務市場早已被一批有知名度的註冊公司所占領,而新的個性化服務市場尚未培育起來。市民對這一新生事物缺乏認可度,最終導致跑腿公司難以生存。”另外,由於“跑腿公司”準入門檻低,大部分都是“發起人”自己跑,這也制約了公司規模的擴大和品牌的打造。有市民質疑:“跑腿”收費不規範,僅靠業務難度、耗時長短等因素來口頭協商決定,沒有正規契約,如果出現問題該找誰解決?相反,同樣的問題也困擾著“跑腿公司”自身。

監管

國浩律師事務所律師趙立新認為,目前我國對“跑腿公司”這一服務業態,還沒有法律法規的具體規定。沒有完善的行業規範和法律條文來約束,收費標準也沒有經過價格主管部門審批,且不允許以“跑腿”相關字眼命名註冊公司。但“跑腿公司”既然有經營行為,那么這些跑腿機構就要取得相關的證照,否則,“跑腿公司”在開展業務時將涉嫌違法經營和逃避監管。從“跑腿公司”的業務內容看,應該歸靠於服務業,可以註冊為“家政公司”或“居民家庭提供有償服務”等類別,也有利於“跑腿公司”開設業務,進一步擴大經營規模。
業內人士認為,“跑腿公司”的門檻比較低,比較適合小本創業,有自己的發展前景。但從業者要想生存、發展乃至壯大,需要的不僅僅是熱情,還需要一定的資金支撐和持之以恆的耐心。

評價

家長:“跑腿”會讓孩子變懶
一個電話、一個微信、一個QQ留言就能讓午餐上門、零食上門、甚至連表白都能搞定,此舉帶來的影響究竟是好是壞呢?記者在採訪中了解到,很多家 長很擔心有了這樣的“跑腿”業務後,會導致孩子讀完大學就變成了懶人。家住沙坪壩的楊女士就表示:“我很擔心這樣會導致孩子變懶,認為什麼都可以用錢來解 決,讓別人幫自己做。”
而學生們在接受採訪時則表示,如果將拿快遞、買水果等的時間節約出來看書,花點小錢也是值得的。“我認為‘跑腿’業務能幫我節約很多不必要的時間,能把零散時間都整合好。”川外學生肖秦如是說。
校方:支持大學生進行創業
據川外就業指導中心主任張雪松稱,目前校方很支持大學生創業,因為創業可提高大學生的綜合素質,提前感知社會。同時,能讓學生在創業期間感受到 學生社會的就業趨勢,減少學生眼高的就業心態。而對於“跑腿幫”的創業項目來說,一方面可減少學生們花費過多的時間在零碎的事情上,另一方面可以提高學生 們的生活、學習質量。
專家:要認清啥事能讓人代勞
“很多家長認為‘跑腿’會讓學生變懶,其實這個只是對個別學生而言。”教育學家陳志林表示,現在的物流行業與“跑腿幫”的功能差不多,其目的只 要是讓人們的生活、學習更加的方便、舒暢。如果學生們能將花費在路上的時間用來看書,就可以將一天中的各種零碎時間整合好,提高學習效率。不過陳志林提 醒,學生要認清什麼事情能讓人代勞,而有些事情:學習、愛情、親情等是不能代勞的,需要自己去完成。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