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超構

趙超構

趙超構(1910.5.4 - 1992.2.13),原籍浙江文成,生於浙江瑞安(今文成縣)。早年就讀於上海中國公學。中國著名新聞記者,專欄作家。筆名林放

新中國成立後,主持《新民晚報》工作。曾任中華全國新聞工作者協會副主席、上海市政協副主席等職。著有《延安一月》、《未晚談》、《林放雜文選》等。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趙超構
  • 別名:林放
  • 國籍:中國
  • 民族:漢
  • 出生地:浙江瑞安(今文成縣)
  • 出生日期:1910年5月4日
  • 逝世日期:1992年2月13日
  • 職業:新聞記者,專欄作家,報人
  • 畢業院校:上海中國公學大學部政經系
  • 代表作品:《延安一月》《新民晚報》
人物介紹,個人生平,林放式雜文,《延安一月》,作品特點,辦報方針,編輯方針,與毛澤東,故鄉情結,設新聞獎,文化廣場,

人物介紹

趙超構(1910~1992)中國新聞記者,專欄作家。筆名林放。1910年5月4日生於浙江瑞安(今文成縣),1992年2月13 日卒於上海。1934年任南京《朝報》編輯。1938年任重慶《新民報》主筆。1944年參加中外記者團訪問延安,發表系列通訊《延安一月》。1946年任上海《新民晚報》總主筆,並為《人世間》雜誌撰寫專欄雜文。1949年3月進入解放區。上海解放後,繼續主持《新民晚報》工作。曾任中華全國新聞工作者協會副主席、上海市政協副主席等職。著有《延安一月》、《未晚談》、《林放雜文選》等。
趙超構趙超構

個人生平

趙超構(1910~1992年),筆名林放。清宣統二年(1910)出生於溫州瑞安縣大嶨鎮龍川村(今屬文成縣大嶨鎮),民國初年隨父遷居瑞安縣雲周鄉嶼頭村(今浙江瑞安市雲周鄉嶼頭村)。趙匡胤四十一代孫。
趙超構趙超構
早年就讀於溫州藝文中學,甌海公學和省立十中,都因參加愛國運動被迫退學。民國18年(1929)去日本,民國23年(1934年)畢業於上海中國公學大學部政經系,任南京《朝報》編輯。民國27年(1938年)任重慶《新民報》主筆,撰寫《今日論語》。民國33年(1944年)參加中外記者團訪問延安,發表系列通訊《延安一月》,向大後方人民介紹延安真實情況。
1946年,參與籌建《新民報》上海版晚刊,任總主筆,並為《人世間》雜誌撰寫專欄雜文,篇幅短小,但筆酣墨飽。遠至世界各地政壇風波,戰場烽煙,近在街頭巷尾社會見聞、市井瑣事,無不聚其筆端。常從民眾輿論中擷取材料,發為評論,切中時弊。發生在境內的“臧大咬子血案”、公祭被國民黨特務殺害的李公朴聞一多大會、攤販事件、勸工大樓血案等等重大社會政治事件,都著文發表於《今日論語》,揭露國民黨的倒行逆施,表達了人民民眾的憤怒呼喊。
1947年5月,《新民報》上海版被勒令“永久停刊”。1948年冬,趙超構遭國民黨當局迫害避居香港,次年進入解放區。
上海解放後返滬,趙超構繼續主持《新民報》晚刊工作。1958年報紙改名《新民晚報》,側重報導社會新聞和文化生活。趙超構任社長,提出“廣、短、軟,軟中有硬”的辦報方針,使晚報適合各層次讀者的需要。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後,在晚報辟《未晚談》專欄,經常撰文評論改革開放中出現的新事物和新問題,在社會上引起很大反響。
趙超構在新中國建立後,先後被選為全國人大代表、政協常委、上海市政協副主席、中國民主同盟中央常委、上海市委員會副主任委員和中華全國新聞工作者協會副主席等職。一生撰寫評論和雜文總數近萬篇,深受讀者喜愛。出版的文集有《延安一月》、《世象雜談》、《未晚談》、《林放雜文選》等。
1992年2月13 日,趙超構卒於上海。

林放式雜文

1943年6月18日,成都《新民報·晚刊》順利創刊,趙超構的《未晚談》開筆。《未晚談》是趙超構的雜文專欄,他的新聞經常與隨筆結合,逐漸形成了“林放式雜文”風格。
經歷過多年的政治風雨,他的專欄內容以世象、社會批評為主體,視點筆觸所及,巨觀宇宙之大,微觀蒼蠅之末,圍繞民眾關心的熱點話題發表一家之言,文筆精深老辣,所涉題材也非常廣泛。“林放式雜文”的主要特色:
趙超構
富時代感,具時效性
雜談“世象”,知人論世
借一論之,以小見大
筆帶感情,以情動人

《延安一月》

《延安一月》是趙超構采寫的一組十多萬字的新聞通訊,於1944年7月30日和8月30日起分別在重慶和成都《新民報》連載,曾引起轟動。同年10月18日,兩地《新民報》刊完後,由該報結集成《延安一月》於1945年1月出版,5個月內重印3次,銷量數萬冊。重慶《新華日報》社購2000冊派人送往延安,毛澤東看後說:“在重慶這個地方發表這樣的文章,作者的膽識是可貴的。”周恩來稱之為“中國記者寫的《西行漫記》”。日本也隨即翻譯出版。這本書,對當時國民黨統治區的讀者無疑是衝破新聞封鎖,了解延安、了解中共的一本罕見而難得的書籍。因此,不久《延安一月》即被國民黨新聞宣傳當局列為禁書。
《延安一月》《延安一月》
《延安一月》的寫作有其特定的時代背景:1944年,日本侵略軍敗局已定。國際反法西斯戰線開始全線反攻,美英同盟軍準備在我國沿海登入進攻日軍,而國民黨軍卻都在遠離沿海的中西部山區,能夠接應盟軍的只有長期對日作戰的八路軍、新四軍和廣大民兵。同盟軍十分希望中國國共兩黨配合其奪取最後勝利。為緩和、調整國共關係,駐重慶的外國記者團發起訪問延安的倡議,立時得到中共方面的歡迎,國民黨為形勢所迫不得不表示同意。中外記者訪問團自1944年5月17日啟程,6月9日到延安,7月2日結束採訪活動。記者團共21人,《新民報》派主筆趙超構參加。國民黨當局設定重重限制,把記者團改名為“參觀團”,明令“只參觀不報導”。中央社記者則處處擺出壟斷統稿的架勢,途經西安時就逐日發快電,還發了《參觀河防記詳》一文。到延安後僅發“事畢即赴延安”、“毛澤東設宴歡迎記者團”數字。趙超構在離開延安後,撰寫了十多萬字的《延安一月》。
陳銘德、張恨水分別為《延安一月》撰寫了序言。《延安一月》正文252頁,共分兩大部分,第一部分“西京——延安間”有8篇通訊,敘述記者團從西安經臨潼、潼關、大荔、合陽,由韓城渡河入晉,經山西入延安的沿途見聞,並配2幅木刻;第二部分“延安一月”有39篇通訊,報導其在延安對各種人物、組織和事件的觀察和採訪,並配10幅木刻,木刻畫面都是反映延安生活場景的。
《延安一月》的重要作用是打破國民黨的新聞封鎖,著力介紹延安這塊神奇土地上的民眾與領袖,始終圍繞作者參觀後得出的“新社會的試驗區”這個有敏銳預見的主題。作者以濃墨重彩介紹毛澤東、朱德這兩位風雲人物,同時還介紹了周恩來、賀龍、葉劍英、王震、吳玉章等重要政治人物,以及丁玲、艾青、范文瀾、王實味等知名文化人。
《延安一月》也可以說是抗日期間延安的地方志,所介紹的門類亦很齊全:政治類有“新民主主義”、“土地政策”等;經濟類有“關於邊幣”、“變工隊與合作社”等;社會類有“民眾大會”、“延安新女性”等;文化類有“文藝政策”、“戲劇運動”、“魯迅藝術學院一瞥”等。特別是此前重慶謠傳“丁玲、陳波兒被延安整風整死了”,作者對丁玲、陳波兒等的採訪,便是粉碎謠言、澄清事實的有力武器。
時至今日,《延安一月》仍是研究抗戰時期延安情況的重要參考資料。1992年11月上海書店曾再版此書。
毛澤東會見中外記者訪問團(右三為趙超構)毛澤東會見中外記者訪問團(右三為趙超構)
1945年1月新民報社所出《延安一月》1945年1月新民報社所出《延安一月》

作品特點

延安一月》是趙超構轟動一時的代表作。據老報人回憶,迫於美國壓力,蔣介石勉強批准中外記者團訪問延安,但要求只參觀不報導。國民黨同意趙超構去是因為他耳朵有點聾,說的又是一口別人難懂的溫州話,認為他難以採訪。但誰也沒有料到,返回重慶後,趙超構竟在《新民報》先後81天連載長篇通訊《延安一月》,計有10餘萬字,寫毛澤東,寫共產黨,寫一個真實的延安,讓新聞封鎖下的國統區人民大開眼界。《延安一月》出版後,半年不到三次重印。經濟學家吳敬璉父母是《新民報》創始人,他15歲讀到《延安一月》時非常激動,他說:“非常光明的一個社會在中國出現了,雖然這個地方很小……我當然非常嚮往這個地方。”這篇報導改變了他的人生。
趙超構趙超構
同時,趙超構對國統區的黑暗進行了無情的批判。1941年,重慶國民政府派專機前往香港接送愛國志士,不料,專機載回的卻是行政院副院長孔祥熙的夫人和幾隻哈巴狗。國難當頭,洋狗升天,趙超構寫下時評《洋狗乘機辯》,但遭當局查扣,致使《新民報》當天的版面“開天窗”。這樣的時評趙超構先後寫了3000餘篇。1947年5月,上海《新民晚報》被勒令停刊,罪名是“破壞社會秩序,意圖顛覆政府”。1948年7月,南京《新民報》又被當局“永久停刊”,當時作為總主筆的趙超構也上了黑名單並避走香港。

辦報方針

趙超構的“十六字辦報方針”:宣傳政策、傳播知識、移風易俗、豐富生活。

編輯方針

"飛入尋常百姓家"
1982年1月 1日,在“復刊第一號”的頭版上,趙超構用“本報編輯部"的名義發表了《復刊的話》。
文章借用唐代劉禹錫詩句的意境,把《新民晚報》的報格衍化為文學形象:“穿梭飛行於尋常百姓之家的燕子”;“它棲息於尋常百姓之家,報告春天來臨的訊息,銜泥築巢,呢喃細語,為民分憂,與民同樂,跟千家萬戶同結善緣。”揭示了《新民晚報》的宗旨--做穿梭飛行於尋常百姓之家的燕子”,形成“千言只做卑之論,力戒浮誇,少說大話,實事求是,不唱高調,發表一些常識的、切實的、平凡的報導和論說”這樣的報風,“為民分憂,與民同樂,跟千家萬戶同結善緣”。
“短、廣、軟”三字經
短——短些,短些,再短些。就是文字濃縮而又精確,報導典型人、典型事,短文章通俗易懂。
廣——廣些,廣些,再廣些。就是擴大報導面,體裁多樣,從言論批判到幽默漫畫,從增產節約到家務事女兒情,從科學知識到衣食新聞,總之從各個側面來反映人們生活。
軟——軟些,軟些,再軟些。就是不要太“生硬”,靈活新穎,強調人情味和可讀性,報紙貼近市民生活,使讀者喜聞樂見。

與毛澤東

趙超構青年時代因寫了《延安一月》,趙超構成了毛澤東的朋友,也順利地將《新民晚報》帶入了新中國,並先後受到了毛澤東的7次召見。
趙超構評傳趙超構評傳
1957年“大鳴大放”,愛說真話追求真理的趙超構以一天一篇短文的巨大熱情投入了鳴放,寫了100多篇文章,批評了不少現象。其中有篇《先鋒何在》,批評新聞界缺乏敢於直言的先鋒。毛澤東拿著《新民晚報》說:“內容相當尖銳。”但毛澤東又在保他,說:“但文筆比較客氣。”毛澤東把趙超構叫到中南海吃飯,談《新民晚報》在鳴放中的問題。事後,毛澤東在他撰寫的一篇《人民日報》社論中說:“新民報犯的錯誤比文匯報小,它一發現自己犯了錯誤,就認真更正,表示了這張報紙的負責人和記者們對於人民事業的決心,這個報紙在讀者面前就開始有了主動……”毛澤東稱趙超構是“我的右派朋友”。右派帽子雖高懸頭頂,最後卻得以倖免。但文化大革命爆發,趙超構以“漏網大右派”的罪名被關入牛棚5年。

故鄉情結

1958年,他遵照毛澤東主席的囑咐到溫州地區參觀訪問,寫下了數萬字的通訊《吾自故鄉來》。當時,他到了瑞安、麗水、青田、龍泉等地,先後待了兩個月。期間,他悄悄地回了一趟瑞安嶼頭,拜訪了在家養老的繼母裘德華。但最後,趙超構還是沒能成行。對此,文成老家的故舊頗有微詞,以致事隔40多年後,他的女兒趙劉芭女士回文成尋根問祖時,仍然還有人對此耿耿於懷。
趙超構與家人趙超構與家人
其實,趙超構“過家門而不入”是有原委的。雖然他生活在上海,但對文成老家的情況依然了解。就在他訪問溫州的前一年,他愛人劉化丁剛從文成老家省親回來。當年僅2歲、被抱在母親懷裡的趙劉芭自然沒有記憶,但長大後她從父母那裡還是隱約知道了一些事情。
1958年溫州之行,趙超構肩負著奉命宣傳大躍進“大好形勢”的重任。而文成老家偏僻落後,是採訪不到大躍進新聞的。再則,解放以後,趙超構在文成老家的親戚,由於家庭出身問題,大多受到衝擊。鑒於當年他特殊的政治使命與身份,他不得不有所顧慮。
對於來自老家的非議,趙超構自然聽到了一些。這成了他多年來的心病,揮之不去,念念不忘。1964年,他在當時的《浙南大眾》上撰文說,溫州之行文成出生地無暇走到非常可惜,隱約透露了他想回老家的願望。
過不了兩年,“文革”爆發了。趙超構雖然受到毛主席的保護,但也難逃厄運。他作為“資產階級反動學術權威”,被揪出來示眾批鬥,繼而關進牛棚,還被抄了家。最後,被遣送至奉賢縣新寺(後轉入海濱新聞出版五七幹校)餵豬、種菜、挑水……
“君問歸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漲秋池”。在這一非常時期,儘管趙超構內心充滿了思鄉的愁緒,但他是絕對不能回老家了。
趙超構與家人不過,據趙劉芭女士回憶,他父親在“文革”期間,曾經兩次安排她母親劉化丁回家省親。第一次在1971年,第二次是1973年。她們先後拜訪了瑞安嶼頭老屋、文成龍川故居等,歷時半個多月,大部分時間在珊溪外婆家。當時老家的生活極度困難,吃的是清一色的番薯絲,她至今仍記憶猶新。
回到上海後,一直鬱悶彷徨的父親,興致盎然地聽她們講述文成老家的人和事,顯露了從未有過的欣慰與滿足。
上世紀70年代末,趙超構終於盼來了撥雲見日的日子。1980年6月,他在應《浙南日報》之約而寫的《望鄉之情》中,又舊話重提:“1958年後,至今又已20多年了,雖然多次動念,再回故鄉看一看,迄未如願。我想,總會有機會完成這個願望的。”然而,此時的趙超構已是一位年逾古稀的老人了。《新民晚報》復刊,作為社長的他分身乏術;《未晚談》復筆,他幾乎每天手不停筆;學習開會、參觀視察、上台做報告,頻繁的社會活動。他的身體大不如前:血壓過低、心動過緩,還有哮喘咯血……他回文成老家還能成行嗎?
在上海虹口區那幢60平方米的舊式石庫門房子里,晚年的趙超構用一口流利的文成方言,接待過一撥又一撥慕名前來拜訪的文成老鄉。每一次他都流露出對文成老家的眷戀和嚮往,總是情不自禁追憶當年離開文成時的情景:“從龍川家裡先徒步5里到大嶨,再從牌頭街坐竹筏到嶨口,又乘舴艋舟至瑞安……”而且,每次總是信誓旦旦地說:“現如今,再也沒有什麼顧慮了。我要在有生之年,再回一趟老家。”

設新聞獎

趙超構新聞獎是中國晚報界的最高獎,以已故的傑出新聞工作者、中國晚報界泰斗式人物、《新民晚報》原總編輯趙超構先生的名字命名,由中國晚報工作者協會組織評選.

文化廣場

趙超構文化廣場為紀念趙構誕辰一百周年,同時弘揚地方文化,改善人居環境,龍川鄉於2009年10月底正式動工建設趙超構文化廣場。該廣場地處縣城西大門和縣客運中心斜對面,是通往百丈漈銅鈴山、劉基廟墓三個國家重點景區的入口,地理位置十分顯要。
趙超構文化廣場趙超構文化廣場
趙超構文化廣場項目總投資200多萬元,占地面積2350平方米,建設內容包括兩個入口小廣場、趙超構銅質主題雕塑、巨型公益廣告、親水平台、防洪堤壩、生態草坪、景觀燈柱、休憩廊架、文化地雕、健身設施、管理用房等。經中國美術學院風景建築設計研究院設計,相關部門立項、審批、招標,廣場於2009年10月底正式動工建設,並已完成主體工程的95%以上,預計在趙超構百年誕辰前全部竣工並投入使用。
廣場在建設過程中得到了縣委縣政府、縣房管局等相關部門、社會熱心人士以及龍川鄉、花園村幹部民眾的大力支持。2010年3月7日,鄉黨委書記龔士東通過上海《新民晚報》原總編輯丁法章同志熱心幫助,誠蒙中國新聞界元老、原《人民日報》總編輯、八旬高齡的范敬宜老先生(北宋政治家、文學家范仲淹28世孫)欣然題詞:趙超構文化廣場、中國新聞界泰斗——趙超構。范老的題詞,為廣場添色,使龍川增輝。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