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星鄉(重慶市石柱縣三星鄉)

三星鄉(重慶市石柱縣三星鄉)

三星鄉位於重慶市石柱土家族自治縣縣城南部,地處東經108°10′,北緯29°45′。東鄰六塘鄉回龍村,南鄰豐都縣茶元鎮木坪村,西接下路鎮湖海村,北與下路鎮公平村接壤,總面積為102平方公里。鄉人民政府所在地設在三星鄉石星村紅光組,距縣城19公里。全鄉6個村,39個村民小組。全鄉現有人口17062人,4762戶。實有耕地面積15884畝,其中田面積4902畝,森林面積129348畝,草場面積9.1萬畝。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三星鄉
  • 總面積:102平方公里
  • 戶數:4762戶
  • 人口:17062人
  • 行政代碼:500240204
  • 身份證前6位:500240
  • 長途區號:023
  • 郵政編碼:409100
  • 隸屬政區:石柱縣
  • 行政級別:鄉
  • 車牌號碼::渝
行政轄區,歷史沿革,地理環境,經濟發展,基礎設施,旅遊資源,主要領導,社會事業,

行政轄區

三星鄉轄雷莊、石星、觀音、三樹、五斗、下塘6個行政村。鄉政府駐三星半月,
重慶市石柱土家族自治縣三星鄉地理位置
[代碼]500240204:~201雷莊村~202石星村~203觀音村~204三樹村~205五斗村~206下塘村

歷史沿革

1942年置三星鄉,1958年改公社,1983年復置鄉。1997年,面積31.1平方千米,人口1萬,鄉政府駐三星半月,轄雷莊、三元、高歇、南坪、石星、牡羊、廟溝、高勤、石堰9個行政村。
三星鄉一角三星鄉一角
2001年區劃調整後,三星鄉管轄原三星鄉和五斗鄉的平安、五斗、風光、中院、萬寶、下寨及三樹鄉的龍池、三樹、滑石等村所屬行政區域,面積102平方千米,總人口16528人,其中非農業人口2837人,轄18個行政村,鄉政府駐三星半月。
三星鄉得名於“三星半月”,民國三十一年曾為二區區工所駐地,1950年區工所遷址下路壩。2001年8月,機構改革時,將原三樹鄉和原五斗鄉的9個村劃歸三星鄉管轄,組成了如今94平方公里,轄有6個行政村39個村民小組(2002年12月村組建制調整後)4400戶17237人的新家。

地理環境

該鄉坐落在縣城東南19公里處,她上挾巴渝古風,下汲楚天靈氣,東望巍巍七曜山,與龍潭、六塘兩鄉項背相望;西傍滔滔龍井河,與下路鎮天池村隔溪相望;北臨四龍溪,與下路鎮遙相呼應;南與豐都五坪鎮接壤。境內物產豐富,品種繁多,有約3.8萬畝肥沃耕地,上千種珍奇動植物品種。屬典型中丘陵山地,北低南高,海拔在400~1300米之間。境內層巒疊嶂、溝壑萬千、地貌奇特、風景秀麗。

經濟發展

該鄉經濟還相對落後,1998年前還處在溫飽線以下,屬典型的特困鄉之一。近幾年,在改革春風的沐浴下,黨委政府深化了農村改革,加大了農業結構的戰略性調整,推廣良種良法,加大了基礎設施建設,初步形成了“三基地兩開發”興鄉,“三建設一發展”富民的經濟格局。充分依託特色資源,發展特色經濟,做好山水文章。年人均純收入比98年翻兩番。
目前年均種植烤菸3500畝,產級內菸葉7000擔;在山下擴大育苗栽桑和桑園改良規模,實現在地桑1000畝;依託大風門天然草場,大力發展肉牛、山羊和生豬飼養業。同時憑藉紅火的生豬業進行深加工,開發土家老臘肉系列產品。以石雕工藝為龍頭,培育壯大個體私營經濟。
三星鄉經濟和社會以及基礎設施建設發展較快,區位優勢逐步明顯,主要是充分發揮農業產業發展,突出抓好以辣椒、馬鈴薯、烤菸、畜牧、林業等為重點支柱產業,切實寬鬆發展環境,以走出去、引進來,推動勞力資源的有效利用為發展理念。重點扶持個體工商業,著力發展個體民營經濟;強化基礎設施建設,改善交通、信息、電力、人畜飲水等民眾生產生活條件。

基礎設施

強化交通、通訊、場鎮三項基礎建設,突出旅遊業一大發展。交通方面:一是兩年內硬化下路至五斗的鄉道公路。二是耗資200萬元新修三星至三根樹的聯網路,再延伸至豐都縣茶元,打開該鄉的西大門出口。三是大力支持修村道公路,實現組組通路,初步構築了便利、快捷的交通網路。通訊方面:一是加大農戶安裝電話的扶持力度,實現組組通電話。二是加大通訊設施建設,使手機的網路覆蓋率為100%。
場鎮建設:一是改造了原又窄又亂的舊場鎮。二是重新規劃了新場鎮,街道長435米,寬16.5米,房屋統一設計,統一樣式。

旅遊資源

有一批與武隆芙蓉洞、貴州織金山媲美的溶洞群。風洞:洞中時而寬闊,時而險峻。洞中有洞,怪石兀立,形象逼真。有龍太子患了水疾需排水數月而造成洪水泛濫,龍王為救蒼生一聲呼嘯,頓時暴雨驟息,然而龍太子卻因病而死的龍嘯殿;有猶如海濱奇觀的沙灘美景之踏沙殿;有不知風起何源,去向何止的威風廳,廳內有一神泉岩,神泉細如絲線,滴落而下,長年四季,永不停息,飲之清爽,甘美無比,能明目清神,治療百病;有活埋惡霸鬼老爺的垮石殿;還有寶塔河、仙女觀燈、觀音殿、刺扁堂、珊瑚殿等景觀。
燕子洞:實為蝙蝠洞,因洞中蝙蝠成群,大的張開翅膀象一把小傘,當地人誤稱燕子而得名。洞中怪石崢嶸,凹凸不平,洞頂蝙蝠密密麻麻,黑黑壓壓,如遇驚嚇,千萬齊鳴,騰風而起,叫人不知所措。洞中的神話廳內溶石景觀包羅萬象,高低錯落,大小間插,有如石林叢生,有如冰柱懸崖,有如瀑布傾瀉,有如巨浪拍岸,有如犬狀伏臥,猛虎雄立等,還有人稱“孫悟空鎮守妖塔”之美景。過了神話廳,還有羅漢廳、文樂池、萬象殿、求神殿等。
有名噪川黔湘鄂四省八方,靈驗之極的神靈淨土觀音洞:觀音洞始建於乾隆22年,依山而建,層層相疊,上狹下闊,風格古樸,雕樑畫棟,懸檐玉閣,殿堂無數,設有玉皇殿、觀音殿、如來殿、羅漢殿、閻王殿等,終年遊客無數,香火較旺。山崖左側有一泉水,出自崖縫,清澈無比,能驅魔除病,養身延年。在觀音洞背面還有更為神奇的狀如人形的“白人匾”和“紅人匾”,相傳為一女一男,觀之可知天象,遇雨則紅匾泛白,白匾變紅,反之則天晴,準確無比。還有鬱鬱蔥蔥、松濤陣陣、起伏十里、方圓六千餘里的林海景觀,站在觀音洞制高點遠觀林海,其間群山起伏,溝壑縱橫,溪流交錯,頓覺心曠神怡、心懷寬廣、千愁釋然、五腑暢通、百病盡出。
在林區邊沿有紀念川鄂邊游擊隊浴血奮戰、英勇抗敵的黃草坪革命烈士紀念碑。更有草場生態原始、水源豐富、綿延數里、雜草繁茂的大風門天然萬畝草場。登臨峰頂,雲遊群山,眼界寬闊,遍及四縣,山勢高峻,風景秀麗,似有“雲在腳下游,人在天上行”之感。還有梨子埡原始灌木林,鹽井溪飛瀑直下萬丈深谷之美景,有與雲南瑤山並駕齊驅的雲海梯田景觀。總之,三星美景,美不勝收,聞之心震,觀之心爽,然因路之不暢,宣傳之乏力,拓展之空白,均處在原始自然形態,鎖在深閨人未識。好在近幾年該鄉已經認識到了其蘊含的價值,加大了宣傳力度,編制好了中長期規劃,大風門草場正積極申報國家植被恢復項目,同時連線各主要景點的旅遊公路也已經完成測設,預計年底完工,目前正積極引進老闆進行綜合開發。

主要領導

冉啟文:主持黨委全面工作,分管武裝工作。
陳益憲:主持政府全面工作,分管財政、烤菸、督查工作。
譚兵權:負責人大工作,分管鄉建、國土、規劃、環保、林業,五斗村駐村組長。
陳春華:負責紀檢、監察工作,分管黨風廉政、機關效能建設、交通建設,觀音村駐村組長。
馬永生:負責組織工作,分管基層組織建設、人事、編制、機關後勤、督查、青年、婦女、工會工作,兼黨政辦主任。
冉吉文:負責宣傳工作,分管思想、道德建設、精神文明、文化廣播工作、烤菸生產。
陳朝林:負責統戰工作,分管社會事務工作(人口與計生、民政、殘聯、文化、教育、體育、衛生、民族宗教、社會保障),駐三樹村。
郎啟秀:分管辣椒、新農村建設、旅遊、招商、固投、鄉鎮企業及工業經濟、蠶桑生產,雷莊村駐村組長。
馮中平:分管安全、政法、綜治、司法、調解、信訪穩定、應急工作兼武裝部長。
向朝興:分管農業、農技、農機、畜牧業、水利、漁業、扶貧、統計、科技、耕地流轉、馬鈴薯生產、農戶萬元增收工程,三樹村駐村組長。
譚地金:分管中藥材、勞務經濟工作、石星村駐村組長。
馬澤樂:分管公路養護、商務工作,下塘村駐組長。

社會事業

醫療衛生、教育事業、文體生活等協調發展,空前繁榮。起源於該鄉的民歌《太陽出來喜洋洋》、《薅草秧歌》參加全市鄉村文藝匯演實現了該縣金牌零的突破。土家女更是心靈手巧,針織產品精湛絕倫,頗受歡迎。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