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村遺址(甘肅省天水市趙村遺址)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2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甘肅省天水市秦城區師趙村遺址是馬家窯文化遺址之一,位於甘肅省天水市西約7公里處的藉河北岸,總面積約20萬平方米。1981年至1989年,考古工作者在此進行了多次發掘,出土了2000多件重要文物,其中的一件人像彩陶罐價值極高。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趙村遺址
  • 地理位置:甘肅省天水市
  • 總面積:20萬平方米
  • 著名出土文物人像彩陶罐
歷史沿革,發現經過,文化分期,

歷史沿革

趙村遺址
這件彩陶罐上的人像,也是我國最早的塑繪人像之一。 彩陶罐高21.7厘米,口徑15厘米。罐蘭蒸歸形為大口短頸。圓形的腹部,腹部下端向內曲收,最大鼓腹處有兩個對稱的小耳,用紅泥質陶製成。這種形狀的陶只洪遙罐是半山——馬廠類型的典型器形。陶罐從口部至器腹中下部塗敷了一層薄薄的紅彩,俗稱陶衣。器身通體施滿黑色彩繪,口沿下部施一圈定翻祝主寬頻紋,頸部飾四道較細的弦紋,肩、腹部為格線紋和三角鋸齒紋。兩耳之間的腹部雕塑一人面榜鞏炒像。從製作上看,作者先在陶罐上捏塑出人面像,再在人像周圍施以黑、府祖臭才紅二彩,進行勾勒、渲染。人像五官端正,各部分比例適中。面部施紅色彩繪,鼻準隆突,兩道眉毛細長而向下彎曲,眼睛、嘴巴向下深刻成小坑狀,頭頂一高聳之物似為髮髻,頭兩側用黑色顏料繪出下垂的頭髮,整個塑面似一婦女面像。製作上採用了塑、刻、繪等技法,工藝精緻。 格線紋、鋸齒紋圖案,是半山——馬廠類型中最盛行的紋飾拜霸企,也是這個時期的特點。考古界有專家認為圓圈紋是由早期的旋渦紋發展而來,網紋則可能源於早期的鯢魚紋,這種紋飾反映了當時原始裝飾已由單純的像生圖案發展到了較抽象的圓弧幾何圖案,也反映了人們形象思維的進步。人像下面圓圈內繪一變體蛙紋,則是早期蛙像生圖案的一種孑遺。考古研究表明,半山——馬廠時期的人們正處於母系社會向父系社會的過渡階段,男性隨葬生產工具的增多和女性隨葬生活用具的情況,說明男性正在開始承擔更多的生產勞動,逐漸獄辯占據家庭支配的地位。我們從這件人面彩陶罐上的婦女人面像和變體蛙紋可以判斷,由於原始社會的生產力低下,人類需要繁衍後代,生育受到崇拜,女性以此仍頑強地據守著她們過去擁有的重要位置。這件陶罐的紋飾和人像塑繪有助於我們了解當時的社會性質和社會風尚。它不僅是半山——馬廠類型的傑作,而且是整個馬家窯文化中難得的藝術珍品。這件人像彩陶罐現藏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

發現經過

早在1947年,著名考古學家裴文中先生,在渭河上游的天水、甘谷、武山等地作過史前人類遺址的考古調查妥並且發現了非常重要的線索①。1956年,甘肅省文物管理委員會的同志,又在天水、甘谷兩縣作了考古調查,發現近八十處含有仰韶至齊家等不同文化內涵的遺址②,其中就包括有西山坪和師趙村遺址,由於當時僅限於遺址地面採集到的遺物,所以,只能直觀的判斷遺址的文化性質,又因多數遺址未進行正式發掘,使得這一地區的史前考古研究尚無顯著的進展。 六十年代以後,天水地區的考古發掘工作逐步開展起來,隨之資料也不斷增多,為研究甘肅東部地區的原始文化,創造了一個良好的開端。1981年,剛剛參加完青海考古的中科院考古研究所趙信等人,風塵僕僕的來到天水,初步調查師趙村遺址。1982年至1989年期間,趙信等專家在對師趙村進行了13次挖掘,開掘遺址東西長約1000米、南北寬200多米,總面積達到20萬平方米,文化層在1至3米之間。

文化分期

師趙村、西山坪共分七期,現以師趙村一至七期統稱。該文化最早距今8220年,最晚距今3000年,有著5000多年的文化連續,是西北地區迄今為止最完整的文化遺存。在西山坪一期文化中發現了大地灣一期文化,確認了大地灣文化的中心作用。對於師趙村與西山坪,楊虎先生是這樣評價的,他說:"它們的層位關係相當完整地反映了甘肅地區新石器時代距今8000年至距今3000年考古文化的發展歷程"。吳耀利先生則認為師趙村、西山坪遺址的發現"從而揭示了渭河上游史前文化從早到晚完整的文化發展序列,這在甘肅地區史前考古研究中是唯一的"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