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細氣泡反應體系的傳質特性與介尺度構效調控

超細氣泡反應體系的傳質特性與介尺度構效調控

《超細氣泡反應體系的傳質特性與介尺度構效調控》是依託南京大學,由張鋒擔任項目負責人的重大研究計畫。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超細氣泡反應體系的傳質特性與介尺度構效調控
  • 項目類別:重大研究計畫
  • 項目負責人:張鋒
  • 依託單位:南京大學
項目摘要,結題摘要,

項目摘要

本課題基於鼓泡塔等傳統氣液反應器內氣泡大、傳質面積小、氣體利用率低的問題,結合水力動力學和機械破碎原理,將液氣射流與氣泡破碎器有機結合,構建超細氣泡反應器UBR(Ultrafine bubble reactor),將氣液傳質界面尺度從傳統的毫-厘米級減小至微米級,大幅增強氣液傳質,強化反應,實現介尺度構效調控。綜合運用激冷-MicroCT法和粒子圖像速度儀等技術,測定超細氣泡形態,確定設備結構-氣泡形態-相界面關聯,建立氣泡形態控制模型,同時結合UBR內的傳質與反應研究,建立UBR強化傳質模型和基於超細氣泡反應器的甲苯氧化動力學模型。最後採用非平衡熱力學熵增速率原理,建立氣泡表面積、傳質係數強化因子與系統能耗之間的數學關係,評價超細氣泡發生器各結構、各區域的熵增貢獻,確定體系能耗分布,以指導UBR的結構最佳化和調控設計,並引導氣液反應體系的研究從目前的毫-厘米尺度鼓泡反應器向UBR層次發展。

結題摘要

建立了超細氣泡形態控制模型,明確了超細氣泡尺寸與流體物性、溫度壓力等操作條件與反應器結構等因素的關聯關係。結合噴射反應器下降管內的能量耗散速率的計算,構建噴射反應器氣含率、氣液相界面積的計算模型,形成了超細氣泡噴射反應器內氣泡形態—氣液流動行為—氣含率—相界面積關聯關係。對於CO2-NaOH吸收體系,相同操作參數下,FBJR內反應時間比鼓泡反應器縮短近一倍,液相體積傳質係數大約為鼓泡反應器的10倍。通過氣泡運動和傳質的耦合,明確了氣泡初始直徑對氣泡上升過程中傳質的影響,確定有效傳質高度,從而形成氣泡尺寸與反應器結構尺寸的關聯,獲得反應器內整個液層內的氣含率、氣液相界面和傳質速率,進而形成了氣泡尺寸—能耗和傳質之間的數學關係。項目以甲基芳香烴氧化為模板,開展了甲苯高選擇性氧化體系的研究和套用,分別構建了高醛選擇性體系和高反應速率體系,開發了非酸性溶劑、非金屬催化的高效氧化體系,並設計了連續化放大反應器,以利用超細氣泡傳質調控理論,以檢驗超細氣泡反應體系的工業套用效能。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