赫章可樂遺址

赫章可樂遺址

柳家溝遺址位於赫章縣可樂鄉境內的可樂甲類墓葬區北緣的劉家溝坡地,1977年貴州省博物館試掘,試掘面積75平方米,編號自下而上為T1、T2、T3三個探方。地層堆積可分三層。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赫章可樂遺址
  • 地址:赫章縣可樂鄉境內
  • 試掘時間:1977年
  • 試掘面積:75平方米
概述,起源發展,結構演化,出土遺物,藝術風格,大山煉銅遺址,可樂遺址,

概述

可樂遺址是l958年在赫章可樂發現的以夜郎文化為主的古墓葬和古遺址。它涉及4個村,14個村民組,幅員9.4平方公里,已探明有古遺址4個,古墓群15個,至今出土文物 3100多件。貴州省考古所1960年考古發掘7座漢墓,出土文物300多件,引起了考古界、史學界的轟動。

起源發展

2000年在可樂發掘夜郎墓葬108座,出土文物547件。2012年又發現夜郎古墓葬2座,出土文物74件。2001年6月,國務院批准可樂遺址為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002年4月,2000年可樂考古發掘被評為2000—2001年度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再次引起了考古界、史學界的極大關注。
赫章可樂遺址
據史籍記載,赫章可樂在春秋戰國至秦漢時期交通方便、人口聚集,是具有較大規模的城市,時與成都、重慶、昆明、大理齊名,共稱為五大洛姆(大城)的中央。可樂出土了從春秋、戰國至秦漢時期的大量文物,反映了獨特的夜郎文化,以及西漢時期漢文化與夜郎文化相融合的特點。特別是出土了獨特的“套頭葬”(將銅釜套頭,銅釜或銅洗套腳,為夜郎民族所獨有)。由於可樂遺址的很多特點,被專家譽為是貴州“夜郎考古聖地,青銅文化‘殷墟’”。 鑒於可樂遺址的優秀文化和珍貴的歷史價值,2010年10月,可樂遺址被國家文物局列為國家考古遺址公園建設立項。

結構演化

第1層:擾亂層,厚20~80厘米,為灰褐色土夾紅燒土顆粒,出土陶片較多,也有少量石器、石材、近代瓷片。
第2層:為紅燒土木炭層,一般厚50厘米左右,最厚處140厘米。紅燒土皆呈塊狀,中間夾有大量木炭。出土器物有陶片及石器,但數量沒有1層、3層多。
第3層:灰黃色土,一般厚80厘米,最深處140厘米。此層陶片較多,石器較少。
在T1、T2兩個探方的第3層均發現不太規則的階梯形遺蹟。T1階梯兩組,均有四級,高寬不等,高15~30厘米、寬30~60厘米。T2階梯一組四級,高寬均在15~20厘米。T1、T2都有相當面積和厚度的紅燒土夾木炭層,從分布位置來看似與階梯結構有關。

出土遺物

出土遺物有石器37件,銅器2件,陶器殘片500多片。石器分打制和磨製兩種。器形有刀,礫石磨製,背部二穿孔,較完整的一件長13.4厘米、寬5.1厘米。鑿、礫石略加打磨而成,刃殘,較小的2件,形似犬牙,分別長6.7和6厘米。錛,1件,礫石打擊兩側及柄端而成,無磨痕,長7.5厘米、寬3~4.8厘米。殘石范,1件,紅砂岩製成,僅存一角,呈凹下槽形,殘長9厘米。斧,1件,礫石打製成形,尚未磨光,長13厘米、寬5~5.5厘米。此外還有杵、臼、彈丸、磨石、斧形器、殘石器、石料和1件瑪瑙石。陶器除兩件紡輪外,其他無一完整器形,大致有罐、杯、釜形器等。殘器底有平底、圜底、圈足。殘耳有帶狀或柱狀半環耳、乳釘耳、鋬狀耳。陶質大部為夾粗砂陶,無紋飾,陶色有黑、灰、灰白、紅幾種,以灰陶為主。製法以輪制為主,兼有手制。殘銅器2件,器形不明。核桃半個。

藝術風格

該遺址的石器磨製技術等方面與普安青山銅鼓山遺址有某些共同之處,兩個遺址皆出土石范,但柳家溝遺址所出陶器均素地無紋飾,較銅鼓山遺址陶器顯得更古老原始。據此,柳家溝遺址時代約相當銅鼓山遺址,即戰國晚期或更早些。

大山煉銅遺址

在赫章縣可樂鄉大山村,大山,又名大坡。遺址長約500米、寬約300米,內有殘存銅冶煉窯爐5座,其餘早期被毀。現存的冶煉窯爐呈葫蘆狀圓形,窯口直徑0.70至1.20米,窯腹徑2.20至2.50米,從口沿至底部深約2至2.5米。窯內四壁均有煅燒痕跡,土質堅硬呈深紅色。窯內殘存的銅礦渣呈塊狀,表面可見氧化形成的銅綠。研究者認為:遺址距可樂古墓群4公里,此墓群出土了大量的青銅器,有的器物如8號墓出土的“同勞澡盤”銘文,就記載了自身的生產時間和製造地點。48號墓出土的銅奩,腹部的裝飾是羽人紋和船紋,別的地方沒有發現過同類情況,表明這是當地的產品。特別是柳家溝遺址出土有一件殘石范,充分說明煉銅遺址與當地的其他遺址、墓葬中出土的器物有著密切的內在聯繫。它的時代約當漢代或更早些。

可樂遺址

在赫章縣城西74公里的可樂鎮境內,地處可樂壩子中部麻腮河與可樂河交界處的緩坡平台上,高出河床40餘米。遺址南北長400餘米、東西寬300餘米,地表為深褐色農耕土,耕土下為紅燒土堆積層。堆積層厚度因位置差異有深有淺,1958年,貴州省博物館調查發現。遺址地表散布有大量繩紋瓦當、板瓦、陶器殘片和其他文化遺物。
1960年,糧管所在西段修建倉庫和門市時,出土大量青銅兵器戈、矛、箭、鏃等。1980年建曬壩推土時,出土石磨盤、石臼等物,同年擴建門市部,出土錢幣“大泉五十”6000餘枚,並有部分銅蒺藜和生活用具。1988年4月,貴州省博物館在遺址前部南側做過一次搶救性清理試掘,1992年10月在西北段正式發掘200平方米,文化堆積層厚度為0.6至4.1米不等,出土大量板瓦筒瓦、瓦當以及碗盤、豆、罐等陶器殘片、銅箭鏃、銅蒺藜等兵器,在T183探方東隔梁第7層下一灰坑洞中發現一枚“宜相”銅印。遺蹟有灰坑、地窖、水溝等。
遺址分為前、中、後3部分,前部主要出土兵器,中部主要出土錢幣及生活用具,後部出土磨盤、臼等物。東南和東北部出土防護兵器。東南原存夯築的古城牆一段,高0.5米,寬約5米,長20餘米,被糧管所砌圍牆時破壞。遺址時代為漢代。
遺址上面現建有可樂糧管所、鎮機關等單位。
2001年6月25日,經國務院批准公布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