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箭

赤箭

赤箭是一種蘭科植物,其根為天麻,味辛、性溫、無毒。經肝,入厥陰經,治各種病。主殺鬼精物,蠱毒惡氣。久服益氣力,滋陰壯陽輕身增年,消癰腫,下肢腫脹,寒疝下血。

基本介紹

  • 中文學名:赤箭
  • :植物界
  • :單子葉植物門
  • :蘭目
  • :蘭科
  • :天麻屬
  • 分布區域:安徽,浙江,湖北,漢中,廣元、貴州、雲南、湖南、河南
基本情況,氣味,主治,驗方,種植技術,要點,問題點,

基本情況

赤箭
所屬門:雙子葉植物門
所屬綱:單子葉植物綱
所屬目:蘭目
所屬科:蘭科
所屬屬:天麻屬
【釋名】亦名赤箭芝獨搖芝定風草離母合離草神草鬼督郵。就是現在的天麻,赤箭是苗名。
『李時珍』說:赤箭乃以其初生形狀命名;獨搖、定風乃以其性質命名;離母、合離乃以其根行命名;神草鬼督郵乃以其功用命名。天麻即赤箭之根。
神農本草經】:赤箭以“其莖如箭桿”,赤色而得名。
【集解】《志說》:生長在鄆州、利州、太山、勞山等地方。狀像續隨子。等到葉了枯萎時,它就發黃成熟了。其根連一十二枚,猶如天門冬這類的塊狀莖,形狀像黃瓜、也像蘆菔,大小不定。那裡的人多生吃,或蒸煮後食用。
《恭說》:赤箭屬於芝類,莖似箭桿,赤色,頂端開花,葉子也是赤色,遠看如箭上插了羽毛。四月開花結果,似苦楝子。核有五六個棱兒,裡面有白面一樣的肉,核仁被太陽曬會枯萎。它的根皮肉汗,非常像天門冬,只不過沒有心脈。根下五六寸的地方,有十幾個子長在周圍,類似芋,可以生吃。
《頌說》:赤箭現今在江湖間也生長得有。春天長苗,初生時像芍藥,獨發一莖,直上三四尺,像箭桿的形狀,青赤色,故叫赤箭芝。莖中空,在莖幹上部,貼著莖幹長有少量的類小葉。梢頭長有穗,開花結子如豆大,其子到了夏天也不脫落,即穿入莖中,潛生在土內。其根形狀如黃瓜,連生12枚。大的有半斤重,或者五六兩,根肉叫“天麻”,在二月、三月、五月、八月里采。剛采的天麻乘著鮮潤颳去它的皮,用開水煮過以後,曬乾收藏。嵩山、衡山人,有的將生天麻蜜煎後當作水果吃,認為非常珍貴。

氣味

味辛、性溫、無毒。
經肝,入厥陰經,治各種病。

主治

主治各種風濕麻痹,四肢拘攣,小兒風癇驚氣,利腰膝,強筋力。久服益氣輕身長年。治寒痹,癱瘓不遂,語多恍惚,善驚失志。助陽氣、補陰氣,被子五勞七傷,環境不適引起的病證,通血脈,開竅,服食無忌。治風虛眩暈頭痛。

驗方

《時珍》說:天麻是肝經氣分的藥。《素問》上寫道:諸風掉眩,皆屬於肝。所以天麻是進入厥陰經而治各種病的。羅天益說:“眼黑、頭旋、風虛內動,非天麻不能治。”天麻乃是定風草,所以是治風的神藥。現今有久服天麻,遍身發出紅丹的人,這是天麻祛風的驗證。
1、肝虛不足的人,宜用天麻、川芎補。其用處:治成人風熱頭痛,小兒急驚風,各種風濕麻痹不仁,風熱語言不遂。
2、消風化痰、清利頭目、寬胸利膈以及治療頭暈、多睡、肢節痛、偏
頭風、鼻癰、面腫等症,都要服“天麻丸”。配方及服法:天麻半兩、芎
二兩,共研為末,煉蜜做成丸子,如芡子大。每次嚼服一丸,飯後服,
茶或酒送下。
[附]還筒子(天麻子):
定風補虛,功同天麻

種植技術

天麻種植生態氣候條件及增產技術
1 生態氣候條件
1.1 菌 天麻有性繁殖必須與萌發菌和蜜環苗共生,即天麻胚胎生長(早期生長)靠萌發菌,當胚胎形成後必須與蜜環菌共生。因此,種植天麻首先要選優質萌發菌和蜜環菌。
1.2 溫度 天麻喜涼爽環境,最適宜生長溫度10—25℃,8℃開始萌動生長,30℃就會停止生長。超過30℃時蜜環菌和天麻生長受到抑制。
1.3 濕度 天麻喜濕潤,它適宜生長在疏鬆的沙質土壤中,一般腐殖土含水量達50%一60%,天麻生長良好。土壤濕度過大會引起塊莖腐爛。
1.4 光照 天麻從種到收,陽光對其影響不大,適宜室內栽培。院外培育天麻種子,箭麻出土後,太陽光直接輻射會灼傷莖稈,需搭棚遮蔭避光防風。
1.5 風 氧氣對天麻及蜜環菌生長繁育極為重要。室內及地下室栽培必須留通風口,以保證空氣流通,種植天麻的土質要疏鬆,利於通氣滲水。
1.6 土質 土壤質地不同對天麻生長影響很大,天麻及蜜環菌適宜在較疏鬆的沙質土壤中生長,粘重的土壤排水性差易積水,影響透氣,導致塊莖死亡,沙性過大的土壤,保水性能差,易引起土壤缺水,同樣影響塊莖和蜜環菌生長。土壤pH以5.5—6.0,在微酸性土壤中栽培為宜。 2 增產技術
2.1 場地選擇 太陽直接輻射較差的地方是種植天麻的最佳場地。室內、室外、地下室三種不同的環境下均可進行種植,可人工為其創造適宜的生長條件。有性繁殖的麻種,一穴產的麻種可分栽10—15穴,在山上種植省工、省料。高寒區,海拔1000m以上要選擇陽坡種植。海拔500m以上選擇半陰半陽坡種植。500m以下最好選擇陰坡種植。
2.2 最佳播期 播期原則主要考慮溫度,應選在天麻種已進入休眠而蜜環菌可以繼續萌發生長的階段:在商南地區即日平均氣溫已降到10℃以下,5℃以上為最佳播期。天麻有性繁殖最佳播期:淺山區(海拔800m以下)在3—4月;高寒山區(海拔800m以上)在4—5月。無性繁殖最佳播期,淺山區在11月,高寒山區在3月,超過3月底海拔1500m以下地區不能種植。
2.3 有性繁殖 天麻有性繁殖的增產技術是通過“四新”的種植管理達到“四高”的增產效果。“四新”:一是菌種新,老菌柴傳菌慢、菌絲老化、雜菌污染;二是菌材新,避免營養不足;三是麻種新,避免因種子退化而減產;四是種植方法新,新場、淨沙土、小穴、短棒、細材。“四高”:一是萌發率高,用有性繁殖的天麻種子配上優質的萌發菌播種,萌發率比傳統種植萌發率提高一百倍以上;--是成活率高,用萌發菌和蜜環菌種植成活率比傳統方法提高80%;三是管理技術水平要高,用新方法種植管理方便;四是產量高,用有性繁殖的種麻,60—70cm一窩,每窩下種250g,產量可達15kg左右,比傳統的種法產量可提高20倍以上。 2.4 調節氣候 天麻栽培增產的關鍵問題是人為地控制調節氣候使天麻高產。人工保濕、控溫、避太陽光直接輻射、防雨淋、創造通風排水條件是高產的關鍵技術。夏季必須搭遮蔭棚,特別是在低海拔、易熱區要先搭蔭棚後播種,使溫度保持在8—30℃,土壤濕度保持在50%—60%。播種後40天內要採取遮雨措施,保證種子萌發。冬季要增溫保濕延長生長時間,提高產量。要採用雜交育種或異花授粉培育種子,採用50%辛硫磷防蟲,保證成活旺長。 3 種植 3.1 備料 天麻有性繁殖每穴需蜜環苗100g,萌發菌1包(400—500g),天麻人工授粉成熟朔果8—10個,長3—6cm、粗50cm闊葉雜木(櫟類即柞樹棒最好)10根,乾櫟(柞)樹葉1kg,長3—6cm的細樹枝1kg,淨沙100kg左右。
3.2 育種 每年10月挖天麻時,選頂芽飽滿、無蟲蛀、無病斑,150g以上大箭麻,選好後埋於沙中過冬眠期。也可到小滿前後在山上挖出苔野箭麻。培育種子要經過培土育麻、抽苔、開花授粉、打頂摘果。主要是授粉,雜交或異花授粉最好,天麻花是從下向上依次開放,開一朵授粉一朵。授粉後17—19天朔果成熟,成熟的朔果上面有6條突起的黑線,用手摸感覺微軟,眼觀透明即可採收,果成熟一個採摘一個。天麻種子壽命短,應當天摘當天種。特殊情況不能及時播種,將果晾2—3小時,用牛皮紙袋包好放於4℃冰櫃恆溫貯藏。另外可將種子拌入萌發菌內保存,最長不超過5天就要播種。
3.3 播種 造穴 穴大小為60x70cm,平地;材料最好用磚,其它亦可,但必須通風、保濕、瀝水。山上開穴,要注重保水瀝水。坡度5—10度,最好順坡開,15度以上最好橫開穴,但切記要開排氣孔。 菌種拌種 將萌發菌葉用手慢慢撕碎,把成熟的天麻朔果8—10個,分3次掰開貼緊樹葉均勻將種子拌入菌葉中(最好2人操作,一人撕菌葉,一人播種子),攪拌次數不少於3遍。
原材料的處理 把準備好的乾樹葉頭一天浸泡在清水中,將新鮮樹棒砍成魚鱗口,深度以砍到木質部為宜,把指頭粗細的長2cm的1kg樹枝,在種前同時浸泡於0.2%的硝酸銨水中10分鐘。
穴種 先鋪5cm厚的沙,在沙土上均勻鋪放泡好的濕樹葉250g,將1/2拌有種子的萌發菌均勻撒於樹葉上,然後放新棒5根,間距8cm,棒兩頭留8cm空,再放1/2的蜜環菌(放魚鱗口處),再放上泡好的細樹枝,然後填上沙,以遮住菌棒為好,第二層種法同上。種好後用5—6cm厚的沙封項。在山上種時,種好後將頂部覆土踏實,以防種後穴頂部下陷積水,種後上面用編織袋蓋好,或先培菌柴(床),再用萌發菌、種子種植也可。
3.4 收穫加工 收穫最佳期 天麻收穫最佳期是在當年的11月至次年的3月,如果4月以後天麻出土採挖,天麻質量就會下降。
加工 收穫的箭麻不宜久放,應及時加工,蒸煮:在5kg水中放100g明礬,待水開礬化後放入天麻。分級煮:150g以上煮15分鐘;80g以上煮7—10分鐘;80g以下煮5—8分鐘,不能過熟,否則會影響折乾率和藥效。天麻煮好後用硫磺熏20—30分鐘,再晾乾或烘乾熏後色白淨,質量好,可防蟲。 天麻種植參考 天麻引種五要素
一、栽培技術: 適種條件:
天麻無根無葉,不能進行光全作用營造養分,僅依靠蜜環菌供應營養生長繁衍。由於天麻與蜜環菌共生的特殊關係,因而種植天麻的第一步是培育出一定數量的優質蜜環菌標兵,第二步才是引購天麻種。因天麻種不宜久置,引種後必須及時與蜜環菌材伴栽。如果沒有蜜環菌材而盲目引種,將會得不償失。
二、 適種範圍:
我國天麻專家繁育的"烏x紅"和"紅x烏"雜交天麻較傳統無性繁殖的繼代天麻適應性強,全國各地凡是能栽種馬鈴薯(土豆)的 哉均適宜種植。種植方法同栽種馬鈴薯一樣粗放簡單,且不與農作物爭地,爭肥,爭勞力。
三、 適種環境:
天麻生長的適宜溫度10-30℃,最適溫度20-25℃,空氣相對濕度80%左右,土壤含水量50%-55%,PH值5-6,即偏酸性的生態環境。 四、 適種時間:
室外適中植分冬栽(11月至次年1月)或春栽(3月至5月)。室內,窯洞,坑道內可周年採用箱栽天麻一步法無土栽種,播種後輔以人工控溫增濕措施,經180天全封閉管理即可收穫。 五、 菌材培育:
蜜環菌生產可常年進行。一般在天麻播種前90天引購優質蜜環菌試管母種,經擴繁移植培養成蜜環菌材,其工藝流程:母種經(1級種)→原種(2級種)→原種(3級種)→蜜環菌材(天麻生長營養基)。再引種天麻種伴栽種植。也可提前40天引購優質蜜環菌栽培種,直接培育菌材,因蜜環菌植物扔培育可全開放操作,無技術難度。

要點

栽培天麻 把好“三關”
天麻是名貴保健滋補中藥材,市場容量大,價格高,不少農民朋友想從事天麻生產。但天麻生產技術要求嚴格,最重要的是把好以下“三關”:
一、溫度關:
溫度的高低直接影響天麻的生長、產量和質量。天麻的最佳生長溫度為15~25℃,超過30℃時,蜜環菌和天麻的生長就會受到嚴重抑制;而當溫度低於15℃時,天麻的塊莖生長速度又會減慢並停止;低於5℃時,天麻的塊莖將受凍害而腐爛。因此溫度控制是天麻栽培成功的關鍵。
二、濕度關:
種植天麻要求平均相對濕度在80%左右,在生長旺季時濕度少於60%不利於天麻生長,大於80%又容易引起塊莖腐爛。因此要格外注意。
三、光照關:
人工栽培天麻大多在室內、防空洞、地下室、溫室內進行。天麻從栽種到收穫都應避免陽光直接照射,當陽光照射時應搭棚降溫,以確保天麻塊莖能正常生長。 由此可見,人工栽培天麻一定要分析當地有無適合天麻生長的條件,切勿盲目引種。
因地制宜,科學種植,掌握天麻的生長習性,加強管理,才能取得成功。
天麻的生長周期到底有多長?
人工栽培條件下,天麻完成一個生長周期約需3年時間。 其生長過程基本是樣的:
11月至翌年2月播下箭麻,6月下旬天麻種子成熟,一周內應予播種。
請注意,在生產上,天麻種子與麻種是兩個概念,前者是指箭麻長出地上莖稈後,其上生有穗狀花序,授粉後形成蒴果中的極微小的種子;後者是指米麻或麻米,即小天麻。
天麻種子播種後15天左右萌動,當年11月份即可長成麻種。麻種經約8--12個月膨大、生長、次年10-11月即成為箭麻。
第三年春夏季節,箭麻抽薹、開花,經授粉後再形成種子,至此,完成一個生長周期。
但是,實際生產中,大多數麻農(或藥農)只是購買麻種進行播種,這樣做的結果,即成為一年一個生長周期。如此表達,嚴格來說是不對的,不過作為實際生產上約定俗成的說法,也是可以的。

問題點

種植天麻成功率低的原因剖析
一、盲目引種
種植天麻要求相當嚴格的技術規程和環境條件。不少引種者不管自己地處緯度和海拔高度,自然環境條件如何,是否掌握了全套技術,就大批盲目引種是造成大批失敗的原因之一。
二、播種季節不當
天麻性喜涼爽自然環境,適宜的育種時間為3、4月份。由於繁殖設備簡陋,缺少加溫設施,致使細小的天麻種子根本得不到萌發菌的及時充實而萌發,形不成原球莖。
三、選擇密環菌種不嚴 天麻是和密環菌結合的特殊產物,沒有優良旺盛的密環菌,種植天麻只是句空話。密環菌品種較多,有密環菌、黃綠密環菌、假密環菌、細線菌、粗絲密環菌和扁狀寬頻密環菌等。大多數引種者對菌種認識不足,死菌活菌難以辯認,菌種品種真假優劣更弄不清楚,不論菌種生命力強弱死活,只管多施一些,力求增產,結果第二年採收時顆粒不見損失慘重。
四、急於求成,一步到位
天麻一生必須靠密環菌供給營養方可生長發育,麻種與密環菌必須及時結合,產生良性循環,是天麻成功關鍵所在,密環菌雖不是天麻的糧食,但它是天麻運送糧草的一支精銳部隊。大多引種者忽視了先培菌材後種麻,天麻結成大圪塔的這個關鍵環節,急功近利,急於求成,一步到位,麻種、密環菌種、新材一次性種植法,導致種子萌發形成原球莖後,而密環菌由於時間短還不能接入新材,原球莖因得不到及時的營養供應而全部餓死,造成採挖時只見密環菌索纏滿桿,不見長有天麻娃的空窩現象。
五、播種時乾濕度把握不準
天麻種子十分細小,生命力極弱,壽命也很短,對播種時沙和樹葉乾濕度要求十分嚴格,過乾或過濕均可在短時間內使麻種致死,不少種植者對這一點不夠重視,乾濕度把握不好,造成失敗。
六、精種植粗管理
天麻種植要求十分嚴格,粗放管理是很難成功高產的,一部分人在小面積的林緣、果園也種植成功,自認為沒啥學問,很簡單,就大田規模種植,不搭遮陰棚,創造適宜小環境,夏季強光直射,地溫升高,超出天麻適溫界限,致使已長大的天麻變成大空皮,所謂菌絲吃大麻現象。 天麻栽培期病蟲害防治
天麻是一種常用中藥材。它是一種特殊的種子植物,沒有根,也沒有綠色葉片,不能自養,必須依靠密環菌與其共生才能獲得營養而繁殖生長。所以,栽培天麻不同於種植綠色植物,必須按它的生育規律抓好三個環節。
一是密環菌菌材的培養; 二是天麻種麻的選擇或培育;三是天麻與密環菌的共生栽培。
在這三個生產環節中都有雜菌污染的機會,每一步搞不好,特別是條件不良時都會造成天麻栽培的失敗。
天麻栽培中常見病害有兩種,一是黴菌危害,一是腐爛病危害。臭味對密環菌和天麻有很大危害。當天麻連作及透水透氣不良時,塊莖會出現紫褐色病斑。
防治措施是:①栽培地應選擇透水、透氣性好的沙壤土,不要選熟地、粘土或澇渣積水地; ②培育菌材或栽天麻時發現是雜菌感染的菌材,應去掉不用,保持菌材純淨;
③栽種天麻與培養密環苗時,菌材間的間隙要用沙土填實(填不滿的地方,留出空隙,下雨會積水,易生雜菌);
④栽種時加大菌種(菌材)用量,促使密環菌旺盛生長,從而抑制雜菌生長。
腐爛病及其防治:種麻受到蟲害、機械損傷或在不良高溫高濕環境,易被雜菌感染而引起腐爛。 防治措施是:①選擇完整、無破傷、色鮮的白頭麻或水麻作種源,採挖和運輸時不要碰傷和日曬; ②注意調節溫、濕度,提供密環菌生長的最佳條件,以抑制雜菌的生長;
③栽種天麻的培養料最好進行堆積、消毒、晾曬,把內部的蟲、蛹及菌殺死,減少危害。 天麻栽培是一個多環節的綜合生產過程,每一個環節要求不同的環境條件,適宜的環境,容易栽培成功,反之則多以失敗告終。
所以,栽培天麻,應認真研究其對環境條件的要求,創造最佳條件,促其良好生長發育。另外,在生產中,注意加大密環菌的優勢種群,即多放菌材,同時要保證菌材良好(即在夜間,25℃左右,氧氣充足時菌絲和菌索能發出螢光)。天麻密環菌是一種藥食兼用真菌,培養密環菌時為防止雜菌感染,常用的消毒藥品有多菌靈和高錳酸鉀。密環菌生長發育對環境條件的要求是:①土壤酸鹼度:PH55??56最好;②溫度:6??30℃能生長,但18??25℃繁殖最快,超過30℃會停止生長,70℃即死亡;③濕度:空氣相對濕度80%??90%,土壤含水率50%??70%生長最好; ④空氣:通氣良好(密環菌是一種好氣性真菌,菌絲生長需空氣不太多,但菌索生長需良好通氣條件); ⑤光照:不需要(可在地下室、防空洞中栽培)。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