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勞七傷

五勞七傷

五勞七傷,成語。泛指各種疾病和致病因素。

五勞:“素問”五勞所傷,久視傷血,久臥傷氣,久坐傷肉,久立傷骨,久行傷筋,是謂五勞所傷。

七傷:大飽傷脾,大怒氣逆傷肝,強力舉重久坐濕地傷腎,形寒飲冷傷肺,形勞意損傷神,風雨寒暑傷形,恐懼不節傷志。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五勞七傷
  • 出處:劉唐卿《降桑椹》
  • 拼音: wǔ láo qī shāng
  • 解釋: 泛指各種疾病和致病因素。
成語典故,詞語辨析,中醫養生,

成語典故

【出處】: 元·劉唐卿《降桑椹》第二折:“糊突蟲云:'我會醫五勞七傷。'”

詞語辨析

【舉例造句】: 大同之世,生人最樂,內無五勞七傷之感,外極飲食、宮室、什器、服用、道路之精。 ★清·康有為《大同書》甲部第三章
【拼音代碼】: wlqs
【近義詞】: 三病兩痛、五癆七傷
【用法】: 作謂語、賓語;泛指虛弱多病

中醫養生

人們經常用“五勞七傷”來形容人身體虛弱多病。其實,“五勞七傷”包含著豐富的內容,其形成因素也包含著多個方面。在人們的日常生活中,“五勞七傷”實際上是經常被人忽略的,所以才會“積勞成疾”。
五勞七傷
五勞:“素問”五勞所傷,久視傷血,久臥傷氣,久坐傷肉,久立傷骨,久行傷筋,是謂五勞所傷。
七傷:大飽傷脾,大怒氣逆傷肝,強力舉重久坐濕地傷腎,形寒飲冷傷肺,形勞意損傷神,風雨寒暑傷形,恐懼不節傷志。
可以看出,視、臥、坐、立、行是人們日常生活中最普通的活動,這些活動對人的影響也最大,互相之間也可以相互影響,互為協調。所以,每個人在日常的生活和工作中都要注意,不論是勞身還是勞心都要有節制,不可過度,要注意勞逸結合,調節神經和身心,這樣才是正確的養生之道。
中藥方
除五勞七傷萬病散
【藥物組成】附子(炮裂,去皮臍)半兩,川烏頭(炮裂,去皮臍)半兩,硃砂(細研)半兩,芫青(糯米拌炒令黃色,去翅足)半兩,川椒(去目及閉口者,微炒去汗)半兩,雄黃(細研)半兩,乾薑(炮裂,銼)半兩,人參(去蘆頭)半兩,細辛半兩,莽草(微炙)半兩,鬼臼(去須)半兩,蜈蚣1枚(微炙,去足),蜥蜴1枚(微炙)。
【處方來源】《聖惠》卷五十六。
【方劑主治】風屍,及飛屍,鬼疰,風痹,身上痛如針所刺,嘔逆痰癖。
【製備方法】上為散。
【用法用量】每服半錢,以溫酒調下,不拘時候。
五勞七傷向後瞧
預備勢:直立勢同第一段,兩手叉腰。
(一)慢慢向右轉頭,眼看後方。
(二)復原。
(三)慢慢向左轉頭,眼看後方。
(四)復原。
如此反覆多遍。
作用:可使精血充足,神氣寧靜,以治五勞七傷。亦可防治頸椎病
注意:轉頭時,身體不動,保持正直。向後看時吸氣,復原時呼氣。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