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壁(清代趙翼詩作)

《赤壁》是清代詩人趙翼創作的一首七言律詩。這首詩從歷史與現實的差異,時間與空間的對照來表現今昔之感,並以冷靜幽遠的筆墨,抒懷“棄官歸鄉、淡於名利”的歸隱之志。全詩用典自然,對仗工整,境界遼闊,感情激盪。

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赤壁》
  • 創作年代:清代
  • 作品出處:《趙翼全集》
  • 文學體裁:七言律詩
  • 作者:趙翼
作品原文,注釋譯文,詞句注釋,白話譯文,創作背景,作品鑑賞,

作品原文

赤壁
依然形勝扼荊襄,赤壁山前故壘長
烏鵲南飛無魏地,大江東去有周郎
千秋人物三分國,一片山河百戰場。
今日經過已陳跡,月明漁父唱滄浪

注釋譯文

詞句注釋

⑴形勝:位置優越,地勢險要之地。扼:控制,扼住。荊襄:荊州和襄陽。
⑵故壘:古代的堡壘。
⑶烏鵲:指喜鵲,或說是烏鴉與喜鵲,曹操短歌行》:“月明星稀,烏鵲南飛。”
⑷周郎:即周瑜
⑸陳跡:過去的事跡。
⑹滄浪(láng):這裡指漁歌。

白話譯文

昔日的形勝依舊扼住了從赤壁通往荊州、襄陽的路,赤壁的山前,古老的堡壘綿長。又是烏鵲南飛之時,但已經沒有魏國了;大江依然東去,周瑜般的人物又在哪有?古代人物千秋永在,魏蜀吳三足鼎立,這一片大好河山,只不過是歷經百戰的一片戰場。今日經過已經是陳年舊事了一切已成為歷史的遺蹟,唯有漁夫在月光下唱著歌謠。

創作背景

乾隆三十七年(1772年)底,趙翼因廣州讞獄舊案部議降一級調用,他於是以老母年高為辭,由廣西棄官歸鄉,次年自常德經洞庭湖入長江,經過當年三國鏖戰的赤壁,遂寫下這首弔古傷今、抒懷遣興之作。

作品鑑賞

全詩完全從歷史與現實的差異,時間與空間的對照來表現今昔之感,並逗出自己淡於名利的歸隱之志。
首聯破題,從山河形勝落筆。赤壁扼守著通往荊州和襄陽去的道路,因而成了古代兵家爭戰之地,三國時修築的戰爭營壘依稀可辨,山川依然,地形奇險。“故壘”自然是用了蘇軾“故壘西邊,人道是、三國周郎赤壁”(《念奴嬌》)的名句。這兩句雖為寫地理,但“依然”、“故壘”等詞已引出一種深沉的歷史感。頷聯則巧妙地運用了曹操《短歌行》中“月明星稀、烏鵲南飛”和蘇軾《念奴嬌》中“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的句子,貌似寫景,其實隱寓曹操在此兵敗而周瑜得勝成為英雄的歷史畫卷。“烏鵲南飛”和“大江東去”是萬古如斯的自然景象,但在作者筆下借用了典故的聯想而各自帶上了豐富的意蘊,而且對仗工巧,絕去斧鑿之浪,可見作者駕馭文字的能力。
頸聯則以時間和地理自然成對。孫權劉備、周瑜、曹操這些風雲一時的歷史人物流傳千年,赤壁一戰奠定了魏、蜀、吳三分天下的鼎足之勢;眼前的山河即是當年曆盡無數戰鬥的地方。出句是緬懷歷史,對句是即目所見;表現古今時代的縱貫,山河遺蹟的感喟,於真自然過渡到尾聯的自我抒懷。此日經過赤壁,多少英雄已成陳跡,只有在明月照耀的江上,時時傳來漁翁的晚唱。“唱滄浪”云云自然是用了《孟子》里“滄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纓;滄浪之水濁兮,可以濯吾足”的意思。與蕭散自在的漁父相比,那些在政治上曾一度風雲顯赫的人們也顯得可憐可嘆了。結尾這兩句不僅與前六句的宏闊氣象形成一鮮明對照,以冷靜幽遠的筆墨結束全詩,令詩意波折,更具回味;同時也與詩人此時棄官歸鄉、淡於名利的心境暗合,從而起到借古喻今的作用。
全詩一氣流走,雖點化成言,然清新暢達,境界遼闊,感情激盪,不失為詠史詩中的佳作。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