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後赤壁賦

前後赤壁賦

《前後赤壁賦》又稱《赤壁二賦帖》,是元代書法家趙孟頫於元大德五年(1301)創作的行書書法作品。現收藏於中國台北故宮博物院

此帖是應友人之約而書,為紙本冊頁,全帖共書八十一行,其中《赤壁賦》四十六行、《後赤壁賦》三十二行,署款三行,並有蘇軾像於帖首。在此二賦中,原文作者蘇軾憑弔古蹟,抒發了對江山風物的熱愛與曠達的心胸,但是也有對人生虛無的消極思想。

《前後赤壁賦》中前後二賦為趙孟頫同時所書,風格卻略有不同,但該帖總體上分行布白疏朗從容,用筆圓潤遒勁,宛轉流美,風骨內含,神彩飄逸,盡得魏晉風流遺韻。

《前後赤壁賦》為廣大行書書法愛好者所推崇,是當代熱門法帖,被譽為中華十大傳世名帖之一。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前後赤壁賦
  • 作者:趙孟頫
  • 別名:赤壁二賦帖
  • 創作時間:元大德五年(1301)
  • 書法類型:行書
  • 材質:紙本
  • 幅式:冊頁本
  • 字數:935字
  • 現收藏地:台北故宮博物院
書法內容,釋文,印跋,創作背景,藝術鑑賞,用筆,結字,章法,名家點評,後世影響,歷史傳承,重要展覽,作者簡介,

書法內容

釋文

《前後赤壁賦》合卷《前後赤壁賦》合卷
赤壁賦
壬戌之秋,七月既望,蘇子與客泛舟游於赤壁之下。清風徐來,水波不興。舉酒屬客,誦明月之詩,歌窈窕之章。少焉,月出於東山之上,徘徊於鬥牛之間。白露橫江,水光接天。縱一葦之所如,凌萬頃之茫然。浩浩乎如馮虛御風,而不知其所止;飄飄乎如遺世獨立,羽化而登仙。
於是飲酒樂甚,扣舷而歌之。歌曰:“桂棹兮蘭槳,擊空明兮溯流光。渺渺兮予懷,望美人兮天一方。”客有吹洞簫者,倚歌而和之。其聲嗚嗚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訴,餘音裊裊,不絕如縷。舞幽壑之潛蛟,泣孤舟之嫠婦。
蘇子愀然,正襟危坐而問客曰:“何為其然也?”客曰:“月明星稀,烏鵲南飛,此非曹孟德之詩乎?西望夏口,東望武昌,山川相繆,郁乎蒼蒼,此非孟德之困於周郎者乎?方其破荊州,下江陵,順流而東也,舳艫千里,旌旗蔽空,釃酒臨江,橫槊賦詩,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況吾與子漁樵於江渚之上,侶魚蝦而友麋鹿,駕一葉之扁舟,舉匏樽以相屬。寄蜉蝣於天地,渺滄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須臾,羨長江之無窮。挾飛仙以遨遊,抱明月而長終。知不可乎驟得,托遺響於悲風。”
蘇子曰:“客亦知夫水與月乎?逝者如斯,而未嘗往也;盈虛者如彼,而卒莫消長也。蓋將自其變者而觀之,則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變者而觀之,則物與我皆無盡也,而又何羨乎!且夫天地之間,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雖一毫而莫取。惟江上之清風,與山間之明月,耳得之而為聲,目遇之而成色,取之無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無盡藏也,而吾與子之所共適。”
客喜而笑,洗盞更酌。餚核既盡,杯盤狼籍。相與枕藉乎舟中,不知東方之既白。
後赤壁賦
是歲十月之望,步自雪堂,將歸於臨皋。二客從予過黃泥之坂。霜露既降,木葉盡脫,人影在地,仰見明月,顧而樂之,行歌相答。已而嘆曰:“有客無酒,有酒無餚,月白風清,如此良夜何!”客曰:“今者薄暮,舉網得魚,巨口細鱗,狀如松江之鱸。顧安所得酒乎?”歸而謀諸婦。婦曰:“我有斗酒,藏之久矣,以待子不時之需。”於是攜酒與魚,復游於赤壁之下。江流有聲,斷岸千尺;山高月小,水落石出。曾日月之幾何,而江山不可復識矣。予乃攝衣而上,履讒岩,披蒙茸,踞虎豹,登虬龍,攀棲鶻之危巢,俯馮夷之幽宮。蓋二客不能從焉。劃然長嘯,草木震動,山鳴谷應,風起水涌。予亦悄然而悲,肅然而恐,凜乎其不可留也。反而登舟,放乎中流,聽其所止而休焉。時夜將半,四顧寂寥。適有孤鶴,橫江東來。翅如車輪,玄裳縞衣,戛然長鳴,掠予舟而西也。
須臾客去,予亦就睡。夢一道士,羽衣蹁躚,過臨皋之下,揖予而言曰:“赤壁之遊樂乎?”問其姓名,俯而不答。“嗚呼!噫嘻!我知之矣。疇昔之夜,飛鳴而過我者,非子也邪?”道士顧笑,予亦驚寤。開戶視之,不見其處。

印跋

末署:大德辛丑正月八日,明遠弟以此紙求書二賦,為書於松雪齋,並作東坡像於卷首。子昂。
元代鮮于樞跋:近世諸賢書畫不能俱傳。李伯時亦善書,今獨稱其畫,王黃華亦善畫,今獨傳其書,蓋以所長掩其所短故也。子昂學士書畫俱到,他日必能俱傳無疑。大德五年八月五日,困學民鮮于樞題子昂畫東坡像及書二赤壁賦後。
元代唐棣跋:東坡二賦,松雪要每一書之,敻出諸書之右,故深得晉人書法。晚年行筆圓熟,度越唐人,乃知早會用意之深如此。後學唐棣敬題。
元代班惟志跋:高宗以用武而中興,既御六龍,居九重,日與文臣對,故萬幾之暇,無以寓罔極之思,因從瘦金書而復二王,可謂無恥於前哲。予昔隨集賢公在京師,親見書此賦何啻數十。其運筆如飛,於近代宗室中尤覺蘊藉。畫則李龍眠學顧虎頭,公繼龍眠者也。臨卷敬莫。大梁後學班惟志再拜書時至順二年中秋。
元代趙奕跋:至正丁酉歲拜觀先人平章手書東坡前後赤壁賦,並畫東坡小像,真跡無疑,藏者宜寶之。男奕謹識。

創作背景

《前後赤壁賦》是《赤壁賦》和《後赤壁賦》的總稱,均是北宋文學家蘇軾兩度遊覽黃州(現在湖北黃岡)赤壁時所作。
元代大德五年(1301),趙孟頫應友人明遠之請,書寫蘇軾《前後赤壁賦》,並畫蘇軾像於卷首。這件墨跡是紙本冊頁,是趙孟頫48歲所書。趙孟頫的書法以二王為本。他一生的學書經歷大體可分為三個階段:初從趙構、智永,再入二王,中年以後則摻入李邕之法。《前後赤壁賦》亦是他書風成熟時期的作品。

藝術鑑賞

用筆

《前後赤壁賦》起筆以一拓直下為主,收筆善留。幾乎所有筆畫起筆都是承接上筆的一拓直下或者露鋒入紙,很少藏鋒。如《後赤壁賦》第一行的“歲”字,其“山”字頭三個豎畫起筆都是露鋒入紙,下部撤畫與橫畫為一拓直下;“十”字橫畫起筆也是典型的一拓直下,或者叫做“欲橫先豎”。收筆處多意到即止,常用回鋒或者短小的出鋒。如剛才提到的“十”字,其豎畫就是用筆鋒輕輕上提收筆;而類似《後赤壁賦》中“少”、“降”字末筆的出鋒形態者則比較少見,多數露鋒收筆都是如“脫”、“葉”等字那樣縮短筆畫長度。
同時,此作品提按豐富,筆鋒彈性表現充分。書法筆法不外乎用鋒和運筆,這件作品在筆鋒的運用上很有特點。首先是用鋒。從點畫的輕重變化上看,其毛筆鋒尖彈性極好,如《赤壁賦》第二行“下”、“清”、“來”、“水”四字筆畫輕處如遊絲,而於”、“赤”、“風”、“徐”等字則較重,提按對比比較明顯。其次為運筆。與張旭、懷素的草書相比,趙孟頫作品運筆速度與節奏的變化顯得不是十分突出,但是,如果與顏柳的楷書相比,其變化還是比較明顯的。如《赤壁賦》第六行中“水光”、“所如凌”等字運筆速度快,而“接”字以下五字速度較慢,節奏變化小。與此相類似,幾乎五六字形成一個段落,往往前兩三字運筆速度慢,後兩三字運筆速度加快,一段段循環往復,從而形成整幅作品運筆上的變化。

結字

《前後赤壁賦》重心下壓,字形較短。趙孟類此帖字形的重心都集中在下半部,豎向筆畫較短,每個字的結字也比較扁平。如《赤壁賦》中第一行諸字除“戌”字略有重心上提感覺外,均為重心下壓式;“壬”、“秋”、“七”、“望”、“子”、“客”等字下半部筆畫縮短,字形取橫勢,為扁方形,整個一行只有“蘇”字略呈長方形。這種結字方法與前面所介紹的米芾、黃庭堅行書多重心上提不同,與王僧虔、李邕、蘇東坡行書的重心下壓有著相同的趣味。趙孟頫的書法被人評為“穩健”,與此密切相關。
而且,《前後赤壁賦》結字中宮緊縮,疏密對比鮮明。筆畫的聚散關係處理得較好,點畫或集中在左部,如《後赤壁賦》中第三行的“歲”、“板”等字;有的字將點畫集中在字的右部,如“過”、“雪堂”等字就是如此;將筆畫集中於字的下部也是常見的,如“有”、“如”等字。

章法

《前後赤壁賦》行草兼有,符號化字形較多。符號化作為行草的一個特徵,往往在熟練書寫中不經意地表現出來,趙孟頫此作有相當多的符號化形體,如《赤壁賦》中的“既”、“望”、“客”、“所”、“而”等字都為草書字形。這些草書字形穿插在行楷書之中,有著簡化字形、調整節奏的作用。

名家點評

中國書法家協會會員、漯河市書法家協會副主席何曉東:《前後赤壁賦》一文為蘇東坡貶謫黃州所作的名篇。趙孟頫重讀此文時,其內心的鬱悶與悲涼便隨著東坡的語言汩汩流淌。他以婉約悽美的筆調款款寫來,恬然而靜謐地宣洩著自己的情懷……其用筆嫻熟、精湛,運筆勁健,圓轉流暢。(《行書書法》)

後世影響

趙孟頫書法汲取“二王”之精髓,筆法精妙,有魏晉風範,而《前後赤壁賦》是其48歲時節錄蘇東坡之文寫給友人的書法作品,是其行書作品中的得意之作,無論是心境還是技法都達到了最佳狀態,作品中更是充溢著濃郁的書卷氣和高古的意境。所以,《前後赤壁賦》對於剛剛起步學習行書的書法愛好者來說,是一個很好的法帖。因此,《前後赤壁賦》多為後世所推崇,系中華十大傳世名帖之一。

歷史傳承

《前後赤壁賦》於元大德五年(1301)成書後,贈作者友人“明遠”,按作品題跋內容可知,其後又經元代唐棣、班惟志等人鑑藏,現收藏於台北故宮博物院。
《前後赤壁賦》在清代繆曰藻《寓意錄》等處有著錄。

重要展覽

2009年05月28日到8月31日,台北故宮博物院推出“捲起千堆雪——赤壁文物特展”,《前後赤壁賦》在此次展覽中展出。

作者簡介

趙孟頫(1254—1322),字子昂,號松雪道人,吳興(今浙江湖州)人,宋宗室,宋太祖子秦王趙德芳的後裔。宋亡,歸里閒居。元世祖忽必烈搜訪“遺逸”,經程鉅夫薦舉,任兵部郎中,後官至翰林學士,封魏國公,諡文敏。是元代成就最高的書畫家之一,在中國美術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其畫作“有唐人之致去其纖:有北宋人之雄去其獷。”開創了元代文人畫新畫風。兼工篆刻,以“圓朱文”著稱。傳世書跡較多,有《洛神賦》、《前後赤壁賦》、《道德經》、《膽巴碑》、《玄妙觀重修三門記》、《臨黃庭經》、《歸去來辭》、獨孤本《蘭亭十一跋》、《四體千字文》等。傳世畫作有《鵲華秋色圖》、《紅衣羅漢圖》、《謝幼輿匠壑圖》、《秋郊飲馬圖》、《浴馬圖》、《人騎圖》等。著有《松雪齋文集》十卷(附外集一卷)。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